為什麽小米會毀了中國製造?

原文發表於11月21日【聯合早報】

誰說中國人迷信外國名牌?誰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最近三星在中國節節敗退,小米則勢不可擋,相信大家有目共睹。根據 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研報,今年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機出貨1840萬台,華為智能手機出貨1680.82萬台。這是小米出道以來第一 次季度出貨量超過了華為。以全球出貨量為計,小米一躍成為三星、蘋果之後的世界第三大手機廠商,同時也把聯想給超過了。單看國內銷量,小米已超越三星成為 中國銷量第一品牌。小米的上升速度可以說是讓人歎為觀止。小米的成功,除了把雷軍雷布斯推上了神壇之外,還有就是把互聯網思維推上了神壇。

製造業可以通過互聯網整合供應鏈,整合銷售渠道,最大化用戶體驗,雲雲。一時間互聯網思維成了拯救傳統行業的耶穌基督。各種企業培訓產業,論壇講座都圍繞著互聯網思維衍生開了,企業家翹首期盼互聯網思維的金手指能夠把自己掙紮的產業點石成金。

當大洋彼岸的美國大踏步的通過知識經濟推動經濟複蘇的時候,我們卻在互聯網思維的泡沫裏歇斯底裏的狂歡。互聯網思維雖然有“互聯 網”的介入,但並不等於知識經濟,知識經濟是由知識產權特別是專利來衡量的,整合供應鏈,整合銷售渠道,最大化用戶體驗等等,沒有知識產權特別是專利來做 後盾,最終都將是一場泡影。中國製造不提高自己的技術含量,而去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製造一個叫做“互聯網思維”的泡沫,這是懶人試圖在走捷徑自救。

像小米這樣的中國製造新偶像在國內可以威風八麵,但要衝出國門特別是征服歐美就會舉步維艱。小米衝出國門的最大缺陷就是缺乏龐大的 移動技術專利群做護城河,穀歌,蘋果和三星可以通過專利訴訟把小米拖垮。據斯坦福大學知識產權法教授Mark Lemley的估計,過去幾年美國的智能手 機專利訴訟費用超過了10億美元,注意這隻是法律費用,並不包括敗訴後的賠償。智能手機專利大戰中最受矚目的當屬蘋果Vs三星,曆時四年,三星總共要賠償 蘋果9.3億美元。這就是小米進入美國這樣一個知識產權超級大國所要麵臨的競爭環境,而小米幾乎沒有有效的專利防火牆,在美國知識產權侵權訴訟的紅海中幾 乎可以說是要裸泳前進。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統計數據,在專利檢索總量方麵,小米可檢索的專利總量僅有蘋果的一半。在發明授權數方麵,蘋果業已獲得的專利 授權數量是小米的48倍。在實用新型數方麵,蘋果是小米的1.8倍。在外觀設計方麵,蘋果是小米的5倍。雷軍所謂的向喬布斯致敬,無非就是“剽竊蘋果”在 中國專利保護薄弱的語境下的一種厚顏的偽裝。

中國製造是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的立國之本,而今製造業舉步維艱,但獲救的希望絕不是複製小米的互聯網思維模式。中國製造應該 走華為模式,隻有華為手機才有實力和蘋果,三星在歐美短兵相接的展開競爭,因為華為多年來在歐美都是最大專利申請公司之一,在和歐美科技大公司的專利訴訟 較量中幾乎從未落下風。心存僥幸的人或許會說,小米不出口到歐美不就行了嘛。這可以說是坐以待斃的思想,因為中國可以不把競爭帶到美國去,但架不住美國把 知識產權的戰爭帶到中國來。知識產權的戰爭其實已經逼近中國的家門口了。筆者在【中國該如何應對TPP】詳述過,這個戰爭的載體就是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 (TPP),TPP目前有四個亞洲成員,未來將重點在東南亞發展成員國,而這個區域正是小米海外拓展的重點區域,這意味著小米衝出國門的野心將受到美國知 識產權戰略的遏製。

中國企業想躲在國門內山寨歐美熱銷的科技產品,然後通過互聯網思維在國內大賣,這種商業模式已經進入了壽終正寢的倒數時刻,因為美 國正在運作TPP以便把知識產權的戰爭帶到中國的家門口。更可怕的是,國內不少自由市場主義者還鼓吹中國也應加入TPP,說中國企業收到了政府過度的保 護,缺乏競爭,這會導致市場失靈雲雲。如果中國真要加入TPP,在專利競爭紅海裏裸泳前進的小米們準備好了嗎?知識產權是一場拚技術實力的硬仗,靠互聯網 思維務虛是贏不了的。這裏筆者有必要點下名:小米,魅族,迅雷,多米,風行等等。

美國主流媒體有不少正在慫恿蘋果和小米打專利訴訟大戰。近來更是有篇文章建議蘋果直接在中國和小米進行專利訴訟,不要理會中國的專 利法庭會保護本土企業的傳聞。根據聖克拉拉大學法學教授Brian J. Love的研究數據, 從2006到2011年,中國最活躍的法庭裏40%的專利訴訟都是由外國公司發起,勝率超過三分之一,事實上,外國公司的這個勝率比作為起訴人的中國本土 的專利擁有者的都高。小米的好日子可能要倒數了。

互聯網思維雖好,但絕非中國製造的救星,充其量隻能錦上添花。中國製造要想走出困境,根本在於提高知識產權的實力亦即技術實力。中 國企業不能永遠躲在中國薄弱的知識產權法律體係後麵山寨西方受歡迎的科技產品來出位。沒有知識產權的基石,互聯網思維隻是沙灘上的摩天樓。華為的低調務實 也許不酷,但卻是中國製造的希望所在。小米和互聯網思維雖則繁花似錦,但卻是泡沫和歧途。

【後記】

最近發現國內似乎成了互聯網思維的紅海,看到的很多高端商業論壇在講互聯網思維,很多企業家精神導師在講互聯網思維,有關互聯網思維的書籍也是越來越多,似乎不講互聯網思維,就已被時代拋離。

中國製造裏,小米是互聯網思維的標杆。雷軍的"風口上的豬"理論也因此享譽業界。說實話,看到小米取得這麽驚人的成功,我是應該很 自豪才對。小米把三星打得幾無還手之力,這是中國製造強力崛起的征兆。多年前,看到國人對國外名牌的瘋魔,看到在國外根本不算名牌的牌子成為國人崇拜洋貨 的心頭所好,而民族品牌兵敗如山倒,我很心疼,覺得中國企業沒有希望,很羨慕韓國人把自己的民族品牌當寶。如今,小米讓國人如此瘋魔,這難道不是民族製造 揚眉吐氣的時候嗎?

可是在寫【中國該如何應對TPP】一文的時候,我深刻的認識到,像小米這樣的互聯網思維模式並非中國製造往全球經濟價值連頂端的攀 爬之道。WTO已經停滯多年,TPP和TTIP(The 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大有取而代之之勢,這意味著在未來的國際貿易中,知識產權的價值權重會越來越大。互聯網思維並不是知識產權實力的體現,知識產權 實力是以專利特別是實用新型專利的數目和質量來衡量的。雖然中國在專利方麵進步很大,但在最體現實力的實用新型專利方麵卻依然非常非常的落後,中國在專利 方麵的進步屬於避重就輕的進步。

瘋狂追捧互聯網思維也反映了中國人避重就輕的民族性。知識產權是一場硬仗持久仗,很辛苦,很低調,很不酷,而互聯網思維很炫很酷。 中國人瘋狂投入互聯網思維,而躲避知識產權的硬仗,這和前十幾年國人瘋狂加碼房地產,而無心為實業升級換代是一樣的。中國經濟走入現在這個嚴重失衡的困境 不是沒有原因的。

鑒於此,我覺得小米及其代表的互聯網思維成為中國製造轉型的標杆是一件後患無窮的事。愛國者本應該為民族企業揚眉吐氣的壯舉喝彩,我卻喝倒彩。我隻是想要國人看到什麽是泡沫,什麽是可持續的繁榮。

中 國在烏鎮辦世界互聯網大會,萬邦來朝,我來潑點冷水。是冷水,不是髒水。中國製造正在被這些風口上的豬拉入萬劫不複的深淵。大家都去搗鼓互聯網思維去了, 誰來給中國製造升級換代?大忽悠成了全國運動,默默無聞提高工藝提高技術含量的工程師被忽視,這樣的世界工廠拿什麽去轉型?互聯網思維再好也不能提高中國 製造的技術含量,正好比貨架再好也不是良品一樣,做好良品,再搗鼓好貨架。中國把改革開放最好的三十年給了銀行業和房地產,接下來又要把下麵的十幾二十年 給互聯網思維,真是務虛致死啊。醒醒吧,中國!

 公眾微信號:deeywoo

作者:公民經濟學家吳迪

 

所有跟帖: 

此文盡止地看問題。小米是發展的,你懂嗎? -WEYC- 給 WEYC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16/2014 postreply 07:50:10

一腦殘的文章還沒完沒了的發 -chinomango- 給 chinomango 發送悄悄話 chinomang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2/2015 postreply 11:14:0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