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五髒六腑中,爭論最大的應該是“脾”,因為中醫關於脾的功能與現代醫學認知,有較大出入。有一種解釋,就是後人把脾和胰搞混了。
皇帝內經太陰陽明論29篇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故能為之行其津液。
從解剖上來看,與胃以膜相連而行津液的應是胰髒。中醫解剖對其它五髒六腑描述都頗為準確,為何會脾胰不分哪?
其實以前的中文並沒有“胰”這個字(如說文解字),隻有“脾”。當現代解剖學引進到中國,翻譯的過程中,用了“脾”對應“spleen”,而用“胰”對應“pancreas”。
有點象“傷寒”的故事,現代醫學“傷寒”特指傷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引起的疾病,而非傷寒論中討論的“傷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