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立根(Robert Millikan) 做了個油滴實驗,量出了電子的帶電量,得到一個今天我們知道是不大對的答案。他的數據有點偏差,因為他用了個不準確的空氣粘滯係數數值。於是,如果你把在密立根之後、進行測量電子帶電量所得到的數據整理一下,就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現象:把這些數據跟時間畫成坐標圖,你會發現這個人得到的數值比密立根的數值大一點點,下一個人得到的數據又再大一點點,下一個又再大上一點點,最後,到了一個更大的數值才穩定下來。
為什麽他們沒有在一開始就發現新數值應該較高?——這件事令許多相關的科學家慚愧臉紅——因為顯然很多人的做事方式是:當他們獲得一個比密立根數值更高的結果時,他們以為一定哪裏出了錯,他們會拚命尋找,並且找到了實驗有錯誤的原因。另一方麵,當他們獲得的結果跟密立根的相仿時,便不會那麽用心去檢討。因此,他們排除了所謂相差太大的數據,不予考慮。我們現在已經很清楚那些伎倆了,因此再也不會犯同樣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