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息理論之父含冤死後十餘年,克隆動物出現證明其理論正確!!!

張穎清

  
張穎清,1947年生,生物學家,山東大學教授,山東大學全息生物學研究所所長,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息生物學的創始人。2004年10月20日,病逝。
  【人物簡介】
  張穎清1947年2月出生於內蒙古包頭市一個普通職員家庭。和他的同齡人一樣,張穎清1966 年高中畢業後沒有機會上大學,而是下到大草原插隊落戶。
  1973年張穎清教授發明生物全息診療法,是近代興起的生物學新技術。它具有簡單、方便、用途廣、療效高、診治速度快等特點。
  1982年,張穎清全息生物學的奠基性著作《生物體結構的三定律》出版。同年,慧眼識人才的山東大學把這位隻有電大畢業文憑的青年調入,一年後將他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90年又晉升為教授。1990年張在山東大學創建了全息生物學研究所,任所長。
  張穎清於1990年被國家人事部批準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1年被國務院批準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0年在新加坡召開的第一屆國際全息生物學學術討論會上,張被選為國際全息生物學會終身主席。
  張發明的生物全息診療法,幾十年來已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推廣應用,使上百萬人受益。
  300多年前,英國科學家胡克第一次通過顯微鏡看到了植物的細胞。1985年,張穎清發現了細胞和生物個體之間的一個新的獨立功能構造單位:全息胚。
  張的學術成就獲得了國際學術界的高度評價,認為其成果對生命科學、醫學和農學等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正是張1985年創立的全息胚學說,明確排除了學術界對動物細胞全能性的爭議,從而為12年後克隆羊技術的誕生奠定了理論基礎。
  上世紀90年代初,張穎清教授三次應邀訪問頒發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的機構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等,在具有諾貝爾獎提名權的教授們的主持下,多次作學術報告。
  我駐瑞典使館科技處、教育處先後3次向國家科委和國家教委發回關於張的學術成就在瑞典獲得高度評價的報告,認為"隻要進一步做好全息生物學理論的科學論證和推廣工作,加強宣傳,這一理論的發明者張穎清教授很有可能在不遠的將來獲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使館科技處的同誌說,我國還沒有任何一項科技成果能夠像張穎清的成果這樣,得到諾貝爾獎評定機構科學家的如此評價。
  【全息生物學】
  20世紀80年代,張穎清創立了全息生物學,全息生物學是研究全息胚生命現象的科學。
  張穎清經過大量的觀察和實驗,發現了生物體新的統一的結構和功能單位全息胚。張穎清指出:全息胚是作為生物體組成部分的、處於某個發育階段的特化的胚胎,一個生物體是由處於不同發育階段的、具有不同特化程度的多重全息胚組成的。這樣就給出了一個全新的生物整體觀,使人們對生物體的認識,發生根本性的和觀念性的改變。
  全息胚學說打破了生物體部分與部分之間的絕對界限,揭示了生物體不同部分之間的統一性;給出了生物體的體細胞的全能性在自然條件下最普遍最一般的表現形式;給出了相關部位在整體上的一般分布規律;對生物進化的途徑、發育和分化、癌機製等問題從新的角度作出了理論解釋。
  在1985年,張穎清在全息生物學中提出了“哺乳動物的體細胞具有全能性即發育成新個體的潛在能力”的理論。這一理論在1997年被英國科學家維爾穆特著名的克隆羊實驗所證實。張穎清理論的提出比克隆羊的實驗早12年,這和科學史上關於植物體細胞全能性的研究一樣,均是理論在前,實驗在後。
  眾所周知,1902年Gottlieb Haberlandt 提出了植物細胞全能性的理論。他指出,植物細胞保持著向完整植株發育的潛在能力。56年後的1958年,F. C. Steward在人工條件下用胡蘿卜根部的細胞培育出了新植株。繼而,眾多的植物可以被用體細胞繁殖。
  現在,這種植物克隆已經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Haberlandt的理論,在植物克隆研究領域,具有理論優先權,在科學史中占據重要地位。
  動物克隆的科學史和上述的植物克隆的科學史十分相似。張穎清在1985年首先提出了哺乳動物的體細胞具有發育成新個體的潛在能力,這種潛在能力在某種條件下可以完全顯現。
  12年後,第一個克隆哺乳動物克隆羊多利的出現,證實了張穎清的這一理論,顯然, 在哺乳動物克隆領域,張穎清的理論具有理論優先權,在科學史中將占據重要地位。
  特別是,在克隆羊多莉之前,全世界都把“哺乳動物的體細胞不能發育成新個體”當成是金科玉律這樣的大背景下,張穎清敢於突破這樣的公認觀念,這充分顯示了他在科學上勇於創新的大無畏精神。
  張穎清的主要學術著作有《全息生物學》、《全息胚及其醫學應用》、《生物全息診療法》、《新生物觀》等。他的多種論著被譯成英、德、日、俄、挪威、蒙古、塞爾維亞等文字。
  張穎清關於哺乳動物體細胞全能性理論的英文專著,在克隆羊之前許多年,就可以在世界上許多圖書館如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英國國家圖書館查到。
  全息生物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交叉於動物學、植物學、胚胎學、遺傳學、生理學、病理學、生物化學、細胞學、形態學、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古生物學、醫學、農學等領域,不僅具有深刻的理論意義,而且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
  根據全息生物學原理,張穎清發明的生物全息診療法,已有30多個國家應用,全世界有近百萬人受益;發明的生物全息電圖診斷儀獲第80屆巴黎國際發明展覽會唯一的最高獎──巴黎市長獎;發明的生物全息治療儀,為醫學提供了方便、安全、明顯有效的醫療手段,可以治療多種疾病。
  在農業上,應用全息生物學,可以使馬鈴薯、玉米、高粱、棉花等作物增產,可以防止退化。此外全息生物學在古生物學、獸醫學、植物組織培養、園藝學、中草藥學等都有重要的應用。
  張穎清多次應邀到美國、瑞典、英國、俄羅斯、新加坡、挪威、丹麥、斯裏蘭卡等國講學。專門討論張穎清全息生物學的國際學術大會,已開過3屆(新加坡、挪威、美國)。
  美國總統克林頓為在美國召開的第三屆國際全息生物學大會發賀電高度讚揚說:“你們應該為能夠促進人類的健康貢獻力量而驕傲。你們將幾千年來人類獲得的知識與現代醫學的最新見解結合起來,已經使許多人得到同情和幫助,使他們健康幸福,正當我們努力使全球各地人民得到優良的醫療服務時,全世界醫生能夠從你們的傑出努力中得到靈感和啟示。”
  全息生物學是中國人創立的原創性的基礎理論,經曆了20多年實踐檢驗的,充分顯示出創新性、超前性和正確性。
  正如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辦的第二屆國際全息生物學大會通過的大會宣言所指出的:“全息胚學說是生物醫學領域內的一個全新的具有根本性意義的理論。大會論文所報告的研究對該學說的科學性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大會堅信,全息胚學說對生命科學的進步具有重大貢獻,在生物學的眾多領域都具有重要意義。”
  【含冤病逝】
  2004年10月20日,山東大學全息生物學研究所所長 張穎清教授不幸逝世,在科技教育界引起強烈震動。
  張穎清1947年2月出生於內蒙古包頭市一個普通職員家庭。1966年高中畢業後來到大草原插隊落戶。一天,在落滿灰塵的縣圖書館裏,張穎清翻出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些奇異的現象吸引著張穎清,驅使他開始了對生物學的探索。
  20世紀70年代初,張穎清決心攻克針麻原理。1973年3月,蹲在充滿刺激性氣味烘箱前的夫妻倆,終於看到了預想中的紫色氨基酸雲圖。但毒氣已經窒息了在母腹中成形的胎兒,兒子降臨幾個小時就夭折了。
  1982年,張穎清全息生物學的奠基性著作《生物體結構的三定律》出版。同年,山東大學把這位隻有電大畢業文憑的青年調入,一年後破格晉升為副教授,後又晉升為教授。1990年,山東大學創建全息生物學研究所,張穎清任所長,並被批準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0年,張穎清被選為國際全息生物學會終身主席。
  全息生物學的巨大貢獻
  全息胚學說是張穎清全息生物學的核心理論。這一理論告訴人們,一切動植物都是由全息胚組成的,包含著生物整體的全部信息。國際學術界認為,它對生命科學、醫學和農學等研究具有重大價值。正是張穎清1985年創立的全息胚學說,明確排除了學術界對動物細胞全能性的爭議,從而為12年後克隆羊技術的誕生奠定了理論基礎。張穎清發明的生物全息診療法,幾年間已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推廣應用,使上百萬人受益。
  1990年,第一屆國際全息生物學學術討論會的會議宣言中指出:“可以預言,全息胚學說的提出者張穎清教授將獲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上世紀90年代初,張穎清教授三次應邀訪問頒發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的機構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等,在具有諾 貝爾獎提名權的教授們的主持下,多次作學術報告。我駐瑞典使館先後3次發回關於張穎清學術成就在瑞典獲得高度評價的報告。
  早在1988年,全國政協委員王賢才、宋鴻釗就在提案中指出:“對於有希望獲諾貝爾獎的科研工作者,應給予重點支持,像山東大學張穎清教授提出的全息胚學說和應用該學說控製癌症的觀點,就是很有前途的學說。”
  含冤辭世——科技界的悲劇
  張穎清去世後,當年在國家計委主要從事科技計劃管理工作的嚴穀良及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任振球等6名老科技工作者聯名寫信說:
  1995年4月3日《中國科學報》發表了由一位院士推薦的“對全息生物學的質疑”的文章,此文作者是山東肥城礦務局職工醫院的一名醫生,他並不了解全息生物學的內涵,質疑文不對題。張穎清寫反駁文章,該報不給發表。學術上有不同意見本還無礙,縱有欠缺之處也應允許在實踐中去完善,但在國家科技主管部門尚未對此課題作出評議認定、科技界也未展開學術研討或證偽的情況下,1996年10月出版的由某院士主編的《偽科學曝光》一書,竟然將“對全息生物學的質疑”一文收錄其中,以極不正常的方式將全息生物學打入偽科學之列。此後,張穎清的命運急轉直下,全息生物學在學術上遭封殺,其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稱號被取消,研究經費無人支持,申請評獎無處受理,一些大學的全息生物學課程也被停開。更讓人痛惜的是,由於學術生存權得不到保障,張穎清積怨成疾,身心俱毀,從2000年起肺肝病變,胸腔積水,久治無效,含冤病逝。(《
  鄒承魯
  進來連續刊載有關張穎清問題,何祚庥院士說他是用我提供的材料,
  完全屬實。科學時報所載反對全息生物學文章也確實是我推薦發表的。雖然已經
  事過多年,但就我現在仍能清楚記得的情況,簡述如下:
  當時媒體廣泛烘炒“全息生物學”,我對此頗有看法,適值有人寄我一篇反
  對“全息生物學”的論文,我覺得至少從百家爭鳴的角度看也完全應該發表。為
  此推薦給科學時報予以發表。
  大約也在此時,山東大學向國家領導推薦張穎清的“全息生物學”應該得到
  國家重點支持,李嵐清副總理批交科學院審查討論,科學院又將李嵐清副總理批
  件轉生物學部處理,我當時任學部主任。責無旁貸,因此組織了一次學部常委擴
  大會研究此事,還特別邀請一位信息學專家(院士)參加會議。並將張穎清有關
  材料複製印發給與會人員。由於張穎清在材料中聲稱他在瑞典Karolinska醫學院
  做學術報告時諾獎委員會醫學及生理學組秘書在座,不僅對他的報告評價很高,
  並聲稱將推薦他為諾獎候選人。因此我給諾獎委員會醫學及生理學組秘書寫了一
  封信核實此事,不久就收到回信,大意是張穎清在Karolinska醫學院的報告不是
  應邀報告,而是由我國駐瑞典使館推薦的,他在報告後隻不過是說了一些常規的
  客套話,完全沒有推薦他為諾獎候選人的意思。此信我也複印發給與會人員。
  學部常委擴大會討論後完全否定了張穎清所謂的“全息生物學”。信息學專
  家也認為張穎清的“全息”和信息論毫無關係。我們將學部常委擴大會討論結果
  上報給科學院並轉報李嵐清副總理。
  會後我給張穎清寫了一封信,並附學部常委擴大會討論結果和諾獎委員會醫
  學及生理學組秘書給我的回信。我在信上說,為了愛護你的聲譽,如果你不繼續
  在媒體進行炒作,此事就到此為止,所有材料都不會公布。如果你再繼續進行炒
  作,我保留公布全部材料的權力。
  事後張穎清既沒有給我回信,我也沒有在報刊上看到他對全息生物學繼續進
  行宣傳。我相信科學院生物學部仍保留有該次會議的材料。
  竇豐昌、柯學東
  日前,一次題為“張穎清事件反思”的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
  所召開。以此為起點,一場關於科學反偽的激烈爭論和反思驟然掀起,“科學打
  假”也成為了媒體和網絡討論的熱點話題。而早在一年以前,事件的核心人物張
  穎清教授已死於肺癌,按理說,逝者所承載的全部學術榮辱都會隨之而去,為什
  麽在他去世一周年後會再次掀起波瀾呢?
  張穎清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人?是科學狂人、醫學天才,還是學術南郭?江
  湖騙子?日前,記者在他工作過的山東大學哲學係,通過對前後三任係主任以及
  他死前的鄰居和同事的采訪,還原了張穎清在山東大學整整20年的學術研究和生
  活的曆程。
  我們不奢望結束這場爭論,我們隻想還原事實。
  生物研究生
  不知生物學“大師”
  “張穎清?沒聽說過;全息生物學?有這個學科嗎?”
  連續幾天,在山東大學生命科學院的門口,多位學生都給了記者這樣的答複,
  他們中有生物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有長年在此工作的管理員。
  可是,在山東大學全息生物研究所的官方網站上卻有著這樣記載:20世紀80
  年代,張穎清創立了全息生物學,全息生物學是研究全息胚生命現象的科學。那
  麽,作為生物學科班的研究生,怎麽可能不知道張穎清這樣一位“大師級”的專
  家呢?
  實際上,張穎清的確一度被認為是個了不起的天才,是一個出自民間的、完
  全靠自學成才的生物學家。
  1947年2月,張穎清出生於內蒙古包頭市一個普通職員家庭,1966年高中畢
  業後到大草原插隊落戶。1982年,張穎清出版了《生物體結構的三定律》一書,
  此書被認為是“全息生物學”的奠基之作。此後他四處遊學,講述他那獨特的全
  息生物學。
  據山東大學哲學係前係主任周立升教授回憶說,生命科學院的學生沒聽說過
  張穎清很正常,因為張穎清是1984年被作為自然辯證法的專家引進到山東大學的。
  此後在山東大學20年,他從未進入過生物係,他的理論也從未被生物係專家所接
  納。
  天才進高校
  舅舅不愛姥姥不疼
  那麽,張穎清是怎樣進入山東大學的呢?
  周立升教授是1984年任山東大學哲學係主任的,那一年張穎清剛好被前任領
  導引進到山東大學。據周教授回憶,改革開放初期,我國高校等學術機構研究人
  才奇缺,向社會引進特殊人才是當時流行的做法。當時山大哲學係就破格引進張
  穎清、劉大鈞、何中華三個特殊人才,劉大鈞、何中華(兩人現在都已成為博士
  生導師)當時還隻有高中文憑,張穎清稍好一點,曾拿到過內蒙古一家電大的專
  科學曆。
  據山大哲學係現任係主任劉傑回憶,極力推薦張穎清的是當時自然辯證法教
  研室的主任肖效武教授(現已去世)。不過,肖效武教授與張穎清此前並沒有私
  交,隻是在一次學術研討會對他的全息生物學說頗為欣賞,認為它不失為一種認
  識和解釋世界的哲學方法。
  就這樣,1984年9月,隻有電大文憑且年已37歲的張穎清,被作為特殊人才
  引進到山大哲學係。可是對新上任的係主任周立升來說,安排張穎清是個不大不
  小的問題。考慮到張穎清搞的是全息生物學,周立升就想到把他推薦到生物係去。
  不過,生物係經過開會討論後,專家一致認為生物學中沒有“全息”這個概念,
  張穎清的那套東西也不成為科學。
  理論得不到認同
  供職於哲學係
  周立升還對記者說,當時他並不死心,再次帶著張穎清到生物係試講。講台
  下坐的全是當時山大生物係最權威的學者。張穎清對生物係的專家說,任何生物
  體的部分都能代表整體,比如蘋果的形狀與蘋果樹是極為相似的。周立升回憶說,
  當時聽課的生物學專家笑聲一片,覺得他的觀點很荒謬。
  在那次講課中,張穎清還提到,利用生物體的一個單元可以複製出整個生物
  體,結果台下仍然笑聲不斷。“沒想到他這一說法十幾年後竟成了現實,也就是
  現在所謂的‘克隆’。”周立升感慨地說。這一預測成了若幹年後張穎清宣稱自
  己是克隆理論鼻祖的主要原因。
  但是,張穎清當時憑這些“假說”並沒有打動生物係的專家們,他們都認為
  張穎清那一套隻是他的猜想,沒有任何的實驗數據證明。生物係拒絕了張穎清,
  他隻好供職於哲學係。
  要把達爾文踩在腳下
  張穎清在哲學係留下來後,係裏還為他專門開設了一個研究室。
  後來,張穎清說想給學生上上課,周立升答應“可以”,但交代他一定要結
  合自然辯證法講自己的理論,因為講自然辯證法在哲學係才算名正言順。“我看
  他並沒有講自然辯證法,也不會講。他講的還是他那一套全息生物學。”周立升
  回憶說。
  客觀地說,來山大前,張穎清已經出過專著,在學界有了些影響,有不少人
  還想師從於他。1985年,他被破格提升為副教授。此時,張穎清自己聯係了兩個
  助手協助他工作。
  正是那一段時期,張穎清的係列著作《全息生物學》、《生物全息療法》等
  專著陸續出版。
  全息胚學說是張穎清全息生物學的核心理論。這一理論告訴人們,生物體上
  任何一個相對獨立的部分都是全息胚,細胞是發育程度最低的全息胚;全息胚都
  有著向新個體自主發育的能力,都是整體發育的縮影,包含著生物整體的全部信
  息。細胞作為全息胚的一個特例,也被包括在全息胚學說中。
  若幹年後,國際上第一頭克隆羊“多莉”誕生,張穎清當即宣稱,早在十二
  年前他的理論就為克隆奠定了基礎,因此認定自己才是克隆技術理論的鼻祖。
  據當年張穎清的好友劉大鈞教授回憶,那段時間張穎清對自己的理論異常自
  信,經常對人們說“我要把達爾文進化論、細胞學說踩在腳底下”,說罷還不停
  地跺腳。
  建全息生物學研究所
  從1984年到現在,山大哲學係經曆了四任係主任。記者在采訪期間,周
  立升、譚鑫田、劉傑三位係主任都提到,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張穎清在沒有得
  到任何實驗數據,或者沒有得到被主流科學界認同的實驗數據的情況下,卻迅速
  讓全息生物學在全國打開了影響。
  據譚鑫田回憶,張穎清1990年再次被破格提升為教授。同年,他又帶著助手
  離開哲學係,創建了全息生物學研究所。也是在這一年,張穎清在海外拉起一幫
  華人,在新加坡召開了第一屆國際全息生物學學術討論會。會上,張穎清被選為
  “國際全息生物學會終身主席”。
  而張穎清生前好友告訴記者,成立全息生物學研究所後,因為科研經費多,
  他在山大逸夫館二樓要了一大片房間,每個房間都放置著各個國家的國旗,以顯
  示全息生物學的國際影響力,“我當時就問他,你這是搞學術研究還是搞國際博
  覽會呀?”
  從新加坡回來後,張穎清就跟學生講,他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
  這個學生馬上就到校廣播站把這一“好消息”廣播出去了。
  據劉傑講,山大校內廣播以後,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的頭條也連續用了5~
  6分鍾的時間報道了同類題材,“對於一個學者,央視的這種報道規模可以說是
  非常盛大的。”
  宣稱有望獲諾貝爾獎
  在此後幾年,張穎清曾多次被媒體渲染為有望獲得諾貝爾獎。那個時候也是
  張穎清最得意的階段,可以看作是他學術的最高峰。
  但是,在山大一些冷靜的學者看來,張穎清這種自我炒作有些過分,“你年
  年叫嚷著說有望獲獎,但諾貝爾獎年年沒有你,這算是什麽事呀?”劉大鈞教授
  對此就很是難以理解。
  據山大一些老學者告訴記者,當時國家教委一位副部級領導也委婉地批評了
  張穎清,叫他別老忙著在媒體上露麵,要靜下心來作一些紮實的實驗,得出令人
  信服的實驗數據。
  據劉傑講,由於盛名遠播了,山東省裏和學校給張穎清的科研經費都非常多,
  其中有一次給了60萬元,“這在當時絕對是大數目,我們都羨慕得不得了。”
  狂妄影響學術生涯
  劉大鈞教授是與張穎清幾乎在同一時期引進到山東大學的,當年也是張穎清
  的好朋友,目前他們倆,一個已成為我國知名的易經研究專家,一個卻被卷入偽
  科學的是非之爭,其命運的蹉跎不得不讓人唏噓不已。
  對於張穎清的遭遇,劉大鈞教授有自己的看法:“拋開學術真偽不講,張穎
  清狂妄的性格也為他今天的結局埋下了種子。”劉大鈞回憶說,因為他是易經專
  家,張穎清就以為他住的地方肯定風水好,他搬到哪兒,張穎清就跟到哪兒。
  “我住在三樓,他就要住到四樓,對別人說是一定要壓我一頭。”而在辦公室裏,
  張穎清也要求自己的桌子比別人的大,椅子比別人的高。
  劉大鈞還說,隨著全息生物學的影響日益擴大,張穎清的狂妄也無以複加。
  有一次劉大鈞聽到張穎清教育孩子說:“你怎麽能跟這些孩子玩?你知道你是什
  麽人嗎?你的爸爸是有望獲得諾貝爾獎的知名教授!”
  實際上,有很多天才的科學家性格也有問題,那麽張穎清的性格缺陷怎麽會
  影響到他的研究工作呢?劉大鈞的解釋是:他不可能團結一個學術團隊。
  周立升回憶,當時,他的助手初紅軍、陳少宗和劉長工都跟張穎清有著不可
  調和的矛盾,他們離他而去。在後期,他隻好找夫人王兆琴作助手。沒有學術陣
  容,沒有研究梯隊,全息生物學研究所日漸成了張穎清的“夫妻店”---這在
  山東大學一度成老師的笑談。
  貼上偽科學標簽
  據譚鑫田回憶,在張穎清最火的時候,那時科學界對他質疑的聲音還沒出來,
  但山東大學就有專家私下提出過質疑了。自然辯證法的老師就說過他那一套“太
  過玄乎”;說他憑著自己的一個假設,在沒有實驗證據的情況下,就敢誇下海口
  可以治療300多種病,可以提高土豆產量,難以令人信服。
  還有專家批評說,如果用一個自造的“全息胚”概念就可以解釋一切生物現
  象的話,那麽“宇宙全息”豈不是可以解釋宇宙的一切奧秘了?
  而這時,一場更大的科學反偽風暴就要來臨了。
  1995 年4月3日《中國科學報》發表了署名為周慕瀛的“對全息生物學的質
  疑”的文章。該文首次以公開的形式對全息生物學提出質疑。同時,《中國科學
  報》還刊登了鄒承魯院士的一封信,信中揭露了張穎清諸多“國際學術活動”的
  根底。信中說“關於‘國際全息生物學會’,我查過‘國際科學學會聯合會
  (ICSU)’下屬的全部國際性學會名單,沒有所謂的‘國際全息生物學會’;又
  據我國科協的資料,所屬全國性學會中也沒有‘中國全息生物學會’”。信中還
  提到:“迄今,還沒有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沒有在嚴肅的國際性學術刊物上發表
  學術論文,而是依靠報紙、廣播、電視或科普刊物的宣傳而獲獎的。”
  不久之後,反偽科學的先鋒人物何祚庥把上述兩篇文章收入《偽科學曝光》
  一書中。
  據劉大鈞回憶,上述文章發出來後,山東大學經過調查核實後,立即就扯下
  了張穎清辦公室裏那張“國際全息生物學會”的牌子。
  此後,更多的有關張穎清在海外搞學術活動的情況被披露。據山大一些老師
  回憶,實際上在美國、西歐國家,隻要給些錢,在那裏拉扯一幫人開個什麽“學
  術會議”是件很容易的事。
  最後掙紮
  研發減肥藥妻子做廣告
  1995年以後,他的科研經費基本上斷了,因此後來開發減肥藥時,還是動員
  妻子做的廣告。據劉大鈞回憶,張穎清送給同事們的減肥藥,他前腳走,人家後
  腳就扔了。“看著他愛人的身材,人家哪會相信他?”
  2000年,張穎清患上了肺病,後來有媒體報道說他是“積冤成疾”。但是熟
  悉他的劉傑不這麽認為,“我看原因在於他的煙癮太大,一天要兩三包煙,一根
  接一根。”
  據劉傑說,即使患上了癌症,張穎清依然不相信大醫院。他先是到內蒙古的
  一家中醫診所接受“全息療法”。在沒有效果的情況下,張穎清回到山東,到劉
  永的診所裏治療。劉永也是全息生物學會的會員。
  死後引發
  科學打假爭論
  記者在山東大學采訪期間,張穎清的家早已人去樓空。今年2月,他的愛人
  兼助手王兆琴在接受新華社采訪後去了瑞典定居,她的子女據說也已在那裏留學。
  新華社隨即刊發了《中國科技界悲劇---山東生物專家張穎清含冤早逝》。文
  章說,由於個別學術“權威”的粗暴幹預,使得張穎清含冤倒在了問鼎諾貝爾獎
  的途中。
  今年10月20日,即張穎清教授去世一周年之際,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
  史研究所的會議室內,一場題為“張穎清事件的反思”在此召開。會上,科學打
  假的個人方式遭到了專家的猛烈抨擊。一時間,何祚庥、等科學打假先鋒
  人物被拋到了風口浪尖。隨即,在自己的網站上貼出帖子予以回複,方舟
  子呼籲人們 “當心有人借張穎清之死為偽科學喊冤”。
  一場關於科學打假的爭議再次引發了媒體和網絡的熱烈討論。
  科學界
  特定時代悲劇
  什麽是科學?認定科學的標準是什麽?在海內外一直有著廣泛的爭議。
  作為張穎清的同事研究科技哲學的劉傑教授認為,判斷一種學說是不是科學,
  應由一個由這一學科的頂級專家組成的小團體來認定。雖然他並不讚成個人方式
  的科學打假,但劉傑依然表達了對何祚庥等人的支持。他認為何祚庥並沒有抹殺
  真正進行科學探索的人,他反對和揭露的都是諸如特異功能、“永動機”、“水
  變油”等早已被廣泛證明為不可能的學說,他批評的是利用媒體炒作、包裝、宣
  傳等手段達到非科學目的的那類人。
  具體到張穎清身上,他認為張穎清的“全息胚”學說,最多隻能算是“潛科
  學”或者是“前科學”,也可以看作是一種觀念。這些觀念、思辨可能正確,可
  能荒謬,雖然它們都對科學的發展很重要,但遠沒到證明為是科學的程度。
  “凡是正常搞科學的人,都不會認為他那一套是有前途的,因為它僅僅停留
  在一種想法上。除非世界上主流科學家都是傻瓜,隻有邊緣化的張穎清是聰明
  的。”劉傑作出了這樣斷言。
  不過,劉傑更願意相信張穎清是個科學狂人,而不是江湖騙子,因為根據他
  死前的種種行為判斷,他對自己的理論依然深信不疑,這說明他主觀上沒有行騙
  的目的。
  最後,劉教授說,張穎清隻是中國科學界特定時代的一場悲劇---媒體宣
  傳的作用超過了科學理性的判斷,科學研究的決策者缺乏理性的思維,缺乏科學
  的觀念。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