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學術不端行為”的深層根源是壓製扼殺原始科技創新!

--《“科學共同體”及其規則無法“自拔解套”!》之48

 

科技創新社會學創立者 陳一文(cheniwan@263.net

個人網站:http://cheniwan.sea3000.net

(征求意見稿:2007712

 

什麽是“科研不端行為”?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國家科技計劃實施中科研不端行為處理辦法(試行)》第三條規定:

--  本辦法所稱的科研不端行為,是指違反科學共同體公認的科研行為準則的行為,包括:(一)在有關人員職稱、簡曆以及研究基礎等方麵提供虛假信息;(二)抄襲、剽竊他人科研成果;(三)捏造或篡改科研數據;(四)在涉及人體的研究中,違反知情同意、保護隱私等規定;(五)違反實驗動物保護規範;(六)其他科研不端行為。

IT時代周刊2006525發表王琦玲、任彩玲《揭開科技造假迷局 利益熏心者大筆圈錢

http://tech.qq.com/a/20060525/000313.htm

--  一個個曆經寒窗苦讀的莘莘學子,功成名就之後,竟然搖身一變成為剽竊造假的科技蛀蟲。究竟是什麽樣的學術環境,讓他們禁不住拋棄、踐踏嚴謹的治學態度和人生觀,投身科研圈錢的黑色遊戲之中?究竟是誰撐開了無形的保護傘,放任、姑息他們的造假行為?在痛斥造假學者的同時,中國的科研體係又該作怎樣的自省?

近些年來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科技造假的深層根源是什麽?

       一種觀點認為“誠信缺失的社會環境是學術不端的最深層根源”。

唐淩峰(北京大學醫學部外科學研究生)發表於2007528誠信缺失的社會環境是學術不端的最深層根源》: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36

--  學術不端指的是在學術研究中違背科學共同體公認的行為規範而做出的種種不良行為。具體來說包括:抄襲、剽竊、誇大和竊取學術榮譽、強行在他人成果上署名、捏造、修改和選擇性發表論文數據等等。隨著一宗接一宗的學術不端事件東窗事發,近年來學術不端似乎有愈演愈烈的之勢。學術不端已成為科學界和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無法回避和不得不重視的問題。在醫學上治療一種疾病講究"對因治療"為主。那麽,學術不端的"病因",也就是根源是什麽呢?對此,我的認識經曆過三個階段。

--  一開始,我自然地把學術不端的根源歸結為科研人員科研道德的低下及科學精神的缺乏。原因很簡單,我覺得如果換成是我,我是絕對不會做出學術不端的事情來的。但是後來我認識到,一,別人不可能都像我一樣;二,雖然我現在不會,但將來也許會由於種種原因也會做出學術不端的事情來呢。顯然,事情並非如此簡單。當然,科研工作者的科研道德水平及科學精神絕對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  然後,我又進一步認識到製度的重要性。所謂好的製度會使壞人無法做壞事,而壞的製度會使好人也可能做壞事。如今我國的科研評價體製存在過度量化的問題,往往把發表論文,包括國內的、國外的、SCI的,以及出版專著的數目作為評價一位科研工作者學術成果的最主要形式。這就一方麵促進了隻重數量,不顧質量的垃圾論文的產生,另一方麵,為了多發文章,也促進了弄虛作假的學術不端行為的產生。而且科研評價體製還存在著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的問題。目前普遍實行的是一年考核一次的做法,而眾所周知,科學研究具有長期性和不確定性,要想取得原創性的、有突破性的成果,就要冒著失敗的風險,潛心進行長期的研究,一年的時間是不可能做到的。過於頻繁的考核使科研工作者不能潛心研究,不再選擇有創新因而也是風險大的研究課題,轉而進行"短平快",易於短期內發表論文的研究項目。這無疑大大促進了學術浮躁之風。一年之內沒有足夠的論文怎麽辦?有些自身科研道德素質不高者,則會利用造假等行為來偽造論文充數。總的來說,在科研評價體係方麵,量化考核促進了垃圾論文的產生,而考核周期過於頻繁,則促進了學術浮躁,而這兩方麵都促進了弄虛作假的學術不端行為。

--  但是,人不是孤立的存在的,而是與外界社會發生著千絲萬縷聯係的、具有種種社會屬性的人。科研機構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作為社會的組成之一,不可避免地受到社會的影響。所以,更進一步的分析,社會根源才是產生學術不端的最深層次根源。更具體地說,是弄虛作假、誠信缺失、道德滑坡的社會根源是產生學術不端的最深層次根源。

--  現在的社會風氣,弄虛作假,誠信缺失,形式主義成為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它存在於各行各業,政治上、商業上、媒體上、以及其它一切行業。它反映的是國人集體的道德滑坡。這樣的社會風氣,它會形成以下幾種效應:

--  一是責任分擔效應。比如上課,如果隻有一個學生遲到,那他定會覺得心裏不安,而如果有一大批學生都遲到,隻要他不是最後的一個,他心裏的不安就會少得多。因為,"遲到"這種錯誤行為的責任,已經分攤到許多人頭上,每個人所要承受的責任就很小了。同樣,舞弊是學校所嚴令禁止的。但在有些課程,比如選修課,或者政治課,由於幾乎大部分的學生都舞弊,所以,大家漸漸覺得理所當然,而如果絕大部分學生都沒有舞弊,例如高考或是其它的考試,某些極少數人舞弊,他們就要承受著更大的來自外界和內心的道德譴責。同理,當誠信缺失成為一種社會的普遍現象,各行各業,大部分人都不同程度地進行或習慣於弄虛作假,那麽,每個人所承受的內心或外界的道德譴責也就微乎其微了。

--  二是罰不責眾效應。所有的社會懲罰機製最終目的隻是懲罰少數,而不是懲罰大多數。如果大部分人弄虛作假,而且這其中甚至可能包括他們的領導、上級、監督者,可以想像,一個本身弄虛作假的領導人又怎會下大力氣去懲罰一個同他一樣的下級呢?就算領導本身嚴於律已,實事求是,可是,如果大多數的下級都弄虛作假,他要麽隻能選擇其中的極少數,"殺一儆百",要麽就是聽之任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而且後一種可能性要遠大於前者。

--  三是逆淘汰效應。適者生存同樣適用於人類社會,所謂"順時者昌,逆時者亡"。那些弄虛作假者,通過不正當的手段與其他人競爭,實質上是一種不公平的競爭,因而在競爭中勝出,掌握了更多的資源,更高的社會地位,甚至獲得了評價他人優劣和決定他人命運的權力。很顯然,"人以類聚",他是不可能獎勵、提拔、重用那些不弄虛作假者的,原因一是人以類聚,原因二是別人的純潔會給他以道德上的壓力。當整個社會大部分人如此時,就形成了一種逆向淘汰的機製,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表現在科學界,就是那些踏踏實實作科研者難以獲得科研資助、學術職務,相反,進行學術不端者,隻要他不是太明目張膽,不是太倒黴,沒有被發現,卻能名利雙收,獲得更多的資源和學術地位。毫無疑問,這樣的一種淘汰機製是極其不利於社會進步和發展的。

--  200634, 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其中的第六條是"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當時,我還對此不以為然。而如今當我反思中國的學術不端的根源時,才終於明白了它的必要性。試想,就連院士都未必能做到"誠實守信",普通的國人又有幾人能能說自己能夠完全做到這八條呢?可見,八榮八恥的提出,並非多此一舉,其實是有它的社會背景的。遺憾的是,形式主義的陋習往往使領導人的意圖難以實現。

另一種觀點認為“由於搞市場經濟,學術界有些人追求短期效應,不惜弄虛作假以達到個人目的”是首要根源。

IT時代周刊2006525發表王琦玲、任彩玲《揭開科技造假迷局 利益熏心者大筆圈錢

http://tech.qq.com/a/20060525/000313.htm

--  象牙塔充斥銅臭 急功近利者造假為晉升

--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在談及日趨頻發的造假事件時指出,學術腐敗問題確實是中國當前非常嚴重的問題,由於搞市場經濟,學術界有些人追求短期效應,不惜弄虛作假以達到個人目的。

--  更可悲的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的簡報中,造假者以中青年為甚。 不少學術界的教授哀歎,過去誠實和執著的學術氛圍蕩然無存,浮躁之風盛行。學術造假讓過去為真理獻身的一代蛻變為為金錢名譽而獻身的一群。

--  在市場經濟衝擊下,象牙塔裏的人們也生活在現實的指揮棒下。科技評價就成為了這根嚴酷的指揮棒。職稱晉升、獎項榮譽、推薦院士、提工資、分住房、享受待遇,各個環節無不與此掛鉤,也無不彼此環環相連。

--  中科院院士張澤就直言不諱地指出,“很多跡象表明,中國科技界不是在淡化名利,而是在強化名利。一些科研單位人員的部分收入直接和科研經費掛鉤。”

--  前不久,國務院有關部門對全國180個博士的調查結果顯示,60%的博士生有花錢買論文的情況,還有60%的論文有不同程度的數據“勾兌”現象。

--  在學言商的的指揮棒下,驅使被象牙塔裏的銅臭熏昏的莘莘學子,尋求捷徑極盡能事,以種種造假為自己打造晉升之階,為的正是晉升的名和由此而來滾滾的利。大白於天下的漢芯造假僅僅是冰山之一角。

--  利益熏心造假者大玩圈錢遊戲

--  難以抵擋巨大的現實誘惑,造假者尋求的是更簡捷的利益通道。2006年國家對科技總投入將達到716億元。還提出了今後5年重點發展的領域。巨大的資金投入表明了國家“科技興國”的決心,然而,這筆投入也成為心懷叵測者爭奪的對象,其中,經不住誘惑的科研人員大有人在。

--  “不拿白不拿”的心態在科技界中非常普遍。“先拿下科研項目經費再說”的哲學導致很多項目資金的投入落地無聲。

--  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如何才能守住象牙塔下這一方學術淨土?

       但是,從本係列文章披露的大量情況來看,本顧問認為必須提請注意“一種傾向往往掩蓋著另外一種傾向”的情況。

            將“誠信缺失的社會環境是”或“市場經濟”總結為“學術不端的深層根源”這種分析,引出了四個重要問題:

      1)首先,從披露出來的絕大多數“抄襲、剽竊、誇大和竊取學術榮譽、強行在他人成果上署名、捏造、修改和選擇性發表論文數據等等”科研學術不端行為所涉及的科研項目、學術論文等,從形式到內容都盡量符合“科學共同體”認同的主流學界學術知識及其規則的“圍城”,絕對不越出“雷池”哪怕一步!

       也就是說,這些案例所涉及的科研項目、學術論文等的“研究者、作者、學者”絕大多數為主流學者,他們竭力表明自己已經是或者努力成為“科學共同體”的一員,絕對尊重“科學共同體”的規則,而非是“科學共同體”及其規則的叛逆者、挑戰者。

       當然,這不是說非主流學者之中不存在科研學術不端行為,但表明各種科研學術不端行為在非主流學者中的發生率確實少得多,表明主流學界中的科研學術不端行為遠比非主流學界嚴重的多!

      2)在存在著同樣程度“誠信缺失的社會環境”條件下,非主流學界中各種科研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率/披露率與主流學者中的發生率/披露率相比為什麽確實少得多呢?

       首先,絕大多數非主流學者從事研究的首要目的,與“科研/學術不端行為”的主流學者的首要目的根本不同。

所有搞“科研/學術不端行為”的主流學者的首要目的是追求特定的學術利益以及相關的經濟利益收益,例如學術晉級、取得學位、取得國家、省、市、單位的各種科研經費支持或各種獎項並從中收益等。

絕大多數非主流學者,包括民間與專業非主流研究者與跨學科研究者,他們從事研究的首要目的是為人類服務的科學探索,探索人類至今不清楚的科學上更為廣闊的新的領域,特別是挑戰某些學科已經顯示出包含有嚴重片麵性、局限性以至嚴重錯誤的當代占主導地位基本理論的科學探索,為此他們非常清楚他們必須“求真務實”,不但不僅沒有必要搞“科研/學術不端行為”,而且必須竭力避免造成虛假結果的任何“科研/學術不端行為”!

絕大多數非主流學者,包括民間與專業非主流研究者與跨學科研究者,從事上述科學實踐研究時,得不到國家、省、市、單位的各種科研經費支持或各種獎項;他們的論文在“權威性學術刊物”上得不到發表;學術晉級、取得學位更不可能。長期如此,他們淡泊名利,除了尋求最低水平的學術研究經費支持外,最為擔心的是自己的研究因得不到支持而後繼無人。

這種情況下,他們非常清楚,主流學界始終壓製扼殺他們的對手,竭力希望找到他們學術研究中哪怕一點“科研學術不端行為”的跡象,以便一棒子打死,因此非主流研究學者非常謹慎,竭力避免這些方麵的任何紕漏與瑕疵。

       本顧問認為,非主流學界中各種科研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率/披露率與主流學者中的發生率/披露率相比確實少得多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此。

       但是,這同時說明“誠信缺失的社會環境不是學術不端的最深層根源”!

            3主流學界“科研/學術不端行為”的學者都心知肚明、明知故犯,都知道一旦揭露出來,可能麵臨相應懲處以及名譽掃地的嚴重後果!為什麽他們還要搞呢?

這顯然因為,搞“科研/學術不端行為”者認為,他們的欺騙一旦“成功”,所獲得的“成果”的收益,包括學術利益以及相關的經濟利益收益,明顯比披露後對他們造成的風險,包括學術利益以及相關的經濟利益方麵的損失,要大的多。

但在此同時也表明,在搞“科研/學術不端行為”者看來,他們如若不搞“科研/學術不端行為”,那麽因此可能失掉的學術利益以及相關的經濟利益收益,明顯比披露後對他們造成的風險,包括學術利益以及相關的經濟利益方麵的損失,要大的多。

      4)絕大多數搞“科研/學術不端行為”的主流學者為什麽不能像絕大多數非主流學者那樣從事科學探索、“求真務實”,拒絕“科研/學術不端行為”呢?

       “科學共同體”及其規則代表著“科學共同體”的利益,這種利益首先是“科學共同體”的學術利益,同時是這種學術利益帶來的不同形式的經濟利益。為了維護“科學共同體”的學術利益以及它帶來的不同形式的經濟利益,“科學共同體”及其規則必須竭力維護作為其學術利益基礎的某些學科已經顯示出包含有嚴重片麵性、局限性以至嚴重錯誤的當代基本理論的主導地位和壟斷地位,絕對不能允許任何人的挑戰。

       “科學共同體”及其規則為此對於科研學術研究“畫地為牢”,不允許任何人越出“雷池”哪怕一步。

在校學子本來是最為富有科學探索精神的年輕人,他們學習有關學科基本理論時,最為可能察覺到他們的教授和“博導”堅信的某些學科當代占主導地位基本理論包含有嚴重片麵性、局限性以至嚴重錯誤的某些跡象,產生對此進行科學探索和寫論文的強烈興趣與願望。

本顧問遇到過這樣的“碩士研究生”,他們滿腹怨氣向我述說:他們的教授與“博導”不允許他們對自己堅信的當代占主導地位基本理論包含有嚴重片麵性、局限性以至嚴重錯誤提出挑戰,絕對不允許他們寫這樣的學位論文,隻允許他們在教授和“博導”“畫地為牢”不得越出“雷池”一步的學術範圍內從事研究寫論文。

       結果,這樣的“碩士研究生”隻能在早已沒有任何新鮮內容過去不知多少人研究過的學術領域內從事研究,嚼別人不知嚼過多少次的“饃”,還必須寫出一篇能夠在“權威性學術刊物”上發表的論文。這種情況下,不出現“科研/學術不端行為”才怪。

舉一個實例:中國業餘研究者跨學科發明的Al-Mn-Si-N係不鏽耐酸鋼

http://cheniwan.sea3000.net/innovation/tiaozhan44_22.php

       眾所周知,中國在世界現代冶金領域毫無任何一項震驚世界的重大科技發明成果。

       《光明日報》2004827發表了對我的采訪報道《呼喚挑戰性的科技創新成果——訪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天災預測專業委員會顧問陳一文》,其中一段內容如下∶

http://www.gmw.cn/01gmrb/2004-08/27/content_88076.htm

 記者:在現代科學研究高度專業化的條件下,您認為業餘研究者和跨學科研究者能否做出重大發現甚至是革命性的貢獻?

陳一文:有人試圖從理論上證明業餘研究者不可能做出重大發現,我認為這是一個應該用科學實踐來回答的問題。

-- 1995年認識了趙學勝先生,他最初的專業是醫學,後來涉足有機化學,研究發明了“粉煤灰 回收塑料”新型複合材料生產工藝及其多種應用。該工藝的難題在於如何將幹粉狀的煤灰與加熱後粘稠的回收塑料均勻混合在一起。

-- 從該項攻關中受到啟發,趙學勝萌發了“能否找到傳統冶金理論認為不能均勻固熔在一起的元素均勻固熔的冶金創新工藝”的想法,從而發明了Al-Mn-Si-N係不鏽耐酸鋼這樣一項“非主流科技創新成果”。

-- 該成果在美、俄、德等16個發達國家注冊了專利。經權威部門評估,該項專利價值1678億元人民幣,折合201億美元(評估號GKB98002)。

-- 冶金學不鏽鋼領域的權威們對這個事實無法完全相信,所以該項發明也沒有在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機會,但Al-Mn-Si-N係不鏽耐酸鋼的科學實踐與它的經濟、科學價值證明:采用創新的思路能夠開辟一個傳統冶金學認定“不可能”的全新天地。 

      根據追蹤這個項目十多年了解的情況,本顧問可以說,中國冶金領域大學如果能夠對趙學勝必將導致冶金領域革命性突破發展的Al-Mn-Si-N係不鏽耐酸鋼有所認識,引進他的技術合作開展研究,中國能夠從這種合作研究中產生幾十以至上百名世界領先水平的博士以及數百上千篇世界領先令人歎服的論文,並且沒有必要搞任何“科研/學術不端行為

       但是,繼續無視、拒絕、排斥、壓製、扼殺趙學勝必將導致冶金領域革命性突破發展的Al-Mn-Si-N係不鏽耐酸鋼的科研成果,中國繼續在世界冶金領域處於毫無重大科技發明成果的

       這個實例以及許許多多的其他實例證明,“學術不端行為”的深層根源是壓製扼殺科技原始創新!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同行專家評議”造成《災害鏈機理及城市減災綜合研究》項目連續兩年否決,成為973計劃“同行專家評議
  • 早已蛻化沒落的“科學共同體”及其規則與“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背道而馳,剝奪科技界廣大科技工作者科學探索的權利!
  • “科學共同體”不是“純學術非利益共同體”而是“學術特權利益共同體”!
  • 日語歌曲翻唱《風の宿》
  • 必須盡快建立對大無畏支持科技創新探索研究的伯樂式人物的獎勵機製!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