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製扼殺中國最傑出的大師級科學家李四光、翁文波、錢學森,導致中國“在大科學時代卻盡出小科學家”!

--“科學共同體”及其規則無法“自拔解套”!》之51

“科技創新社會學”創立者 陳一文(cheniwan@263.net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天災預測專業委員會  顧問

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災害史研究專業委員會顧問

個人網站:http://cheniwan.sea3000.net

(征求意見稿:2007712/>

20061120/>,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麵對6位並肩而坐的大學校長和教育專家說http://news.21cn.com/today/focus/2006/12/07/3058688.shtml

-- 有幾個問題,一直在我腦海裏盤旋。今天向大家求教。……去年看望錢學森時,他提出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我理解,錢老說的傑出人才,絕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師級人才。學生在增多,學校規模也在擴大,但是如何培養更多的傑出人才?這是我非常焦慮的一個問題。

南方日報》發表迅之《錢學森一語道破教育界危機》對此尖銳評論如下:

http://www.fedcars.com/files/200508/02042.html

--  日前,溫家寶總理到醫院看望錢學森先生的時候,錢老說了這樣一句話:“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已過鮐背之年的錢老道出了新中國高等教育“蓬勃發展”之下的現實,也道出了危機。“沒有一所大學”的措辭是嚴重的,可見在錢老先生的眼中,中國高等教育界的人才培養並不是很成功。

--  當然,錢老一個人的話並不等於真理,他在壯年時代亦曾寫過鼓吹糧食畝產可達萬斤的糊塗文章,但那是特殊年代背景下的話語。與那時比起來,我更加相信早已洞察中國科學教育弊端的老年錢學森的真誠。他的話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麽中國與諾貝爾獎多年來無緣,而且為什麽依然看不見獲獎的希望。

--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方式走入了泛技術化、泛政治化的誤區。過去是強調“又紅又專”,與之對應的是在政治上的“紅”與技術上的“專”之外,已無多少自由學習的空間。到了步入市場經濟時代以後,高校的學科門類日漸增多,但辦學思想並無本質上的變化。所以,與學科建設的表麵繁榮、院士隊伍的蔚為壯觀相伴的,是技術的緩慢進步以及科學精神的日漸功利化。

科技日報2006122/>報道:200512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原軍事醫學科學院院長秦伯益少將提出

http://news.gscas.ac.cn/info_www/news/detailnew*****.asp?infono=5863

http://lib.gddx.gov.cn/jyxx/jyxx2006/dakexue.htm

秦伯益:中國在小科學時代出現過不少大科學家,而在大科學時代卻盡出小科學家……小科學家並不是說人小,而是說專業太小太小,小成果多如牛毛,大成果廖若晨星。而大科學家既在很小的問題知道的很多,又在很多問題上知其要領,多學科觸類旁通。像李四光、華羅庚等大科學家他們不僅在自己學科上有所建樹,還能從宏觀上進行戰略分析,以影響國家科技走向。現在,這種大師級的大科學家越來越少了! 

主持人:您認為是什麽原因造成了這種局麵?

秦伯益:原因有很多,既有體製上的因素,也有個人的因素。今天我想就“文理交融多元並舉”來談談這個問題,這也是出現大科學家的必備條件。

過去,科學家精通一門,兼通它門,本業為主,旁及其他。如希臘的亞裏士多德,既是哲學家,又是曆史學家,又是文學家,又是地理學家,對生物和醫學也有相當造詣。還有像哥白尼、達芬奇、張衡、沈括、蘇東坡、徐光啟、諾貝爾等都是這樣。

主持人:但是,現在隨著知識的增多,學科的細分,加之一個人的精力又是有限的,似乎不太可能像過去那樣,成為精通多學科的大家?

秦伯益:分科教育有它的好處,教育資源集中,效率高,優勢突出。但是各發展各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共同語言少了,同學科之間的共同語言也少了,個人知識麵卻越來越窄,都成了社會分工的奴隸。

缺乏人文背景的學者往往在自己的專業裏越鑽越深,越鑽越小,發展成純專家型學者。有人文背景的就會在專業上深入的同時,還在廣泛的領域內涉獵,逐漸向博大精深的知識結構發展。到了老年,退休後這兩類專家的差別就更大了。專家型的往往突然感到沒有工作了,失落的反差極大。雜家型的往往喜愛的事情很多,有享不完的人生。有的甚至在自己的專業外開拓了新的交叉領域,利用原來自然科學的基礎,在人文科學方麵又做出新的貢獻。從科學家發展成政治家、社會學家、文學家、藝術家、作家的例子也不少。

美中教育評論2004年第1卷第1期發表華北科技學院科研處劉過兵/>教授的論文《中國安全科技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結構與培養研究》也特別指出:

http://www.teacher.org.cn/doc/ucedu200412/ucedu20041211.doc

--  隨著科技和社會的發展,原有的培養專業過窄、知識分割過細的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現代科技發展中的不同學科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和社會對複合型人才的需要。

史朝教授(中國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國際教育部主任)2004年09月14日/>中國高等教育的定位及高等學校的發展特色》揭示: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tqzggx/659476.htm

--  20世紀80年代以前,在計劃經濟體製的影響下,中國大學的專業劃分過細,學生學習的專業過窄,文化基礎比較薄弱。改革開放以來,這種局麵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教學內容偏舊,教學方法偏死,培養模式單一,缺乏個性和創造性,人文教育與實踐環節偏弱的弊端依然存在。因此,必須根據人才發展的客觀要求,加強課程體係的改革與建設。

分科教育造成的受教育者知識麵過窄的問題,是中國與世界教育中存在的一個越來越嚴重的問題,不僅是大科學時代卻盡出小科學家的根本原因之一,而且導致所有受教育者畢業之後認識世界、分析或解決各種問題過程中嚴重片麵性與局限性,以至必須通過許多痛苦的教訓才能認識知識麵過窄造成這種我們知識的嚴重片麵性與局限性。

       綜上所述,中國科學技術界,包括大學、學術研究單位、“權威性學術刊物”、政府專業部門等絕大部分高級科技人員為“專業狹窄、學科、學科精細”的單學科“專家”,導致中國“在大科學時代卻盡出小科學家”的現狀!

       這是中國科學技術界不可否認的現狀,既是是我們前邊逐條梳理、分析與評論的“科學共同體”的規則與“潛規則”的基礎與重要前提,又是“科學共同體”的規則與“潛規則”造成的後果。

大師級科學家指導科學進步推動社會發展的重大曆史作用

中國科學院網站》中科院院長路甬祥20050531/>在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上作《百年物理學的啟示》的報告指出

http://www.cas.ac.cn/html/Dir/2005/05/31/9199.htm

-- 愛因斯坦以及近代物理學革命的締造者們無疑是科學史上,乃至人類曆史上一批劃時代的偉人。今天我們紀念他們,回顧一百年來物理學的發展曆程,並不僅僅是為了感念和追思,我以為更重要的應該從他們的成就和發現的曆程中汲取可貴的經驗與啟示,以便把握科學的未來,推動科技的創新。

20050531/>,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會上強調指出

http://news.sohu.com/20060606/n243587065.shtml

-- 國際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國際級科學大師、科技領軍人物,可以帶出高水平的創新型科技人才和團隊,可以創造世界領先的重大科技成就,可以催生具有強大競爭力的企業和全新的產業。

中國在小科學時代出現過不少大科學家,而在大科學時代卻盡出小科學家”!

200512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原軍事醫學科學院院長秦伯益少將提出 

http://news.gscas.ac.cn/info_www/news/detailnew*****.asp?infono=5863

-- 中國在小科學時代出現過不少大科學家,而在大科學時代卻盡出小科學家……小科學家並不是說人小,而是說專業太小太小,小成果多如牛毛,大成果廖若晨星。而大科學家既在很小的問題知道的很多,又在很多問題上知其要領,多學科觸類旁通。像李四光、華羅庚等大科學家他們不僅在自己學科上有所建樹,還能從宏觀上進行戰略分析,以影響國家科技走向。現在,這種大師級的大科學家越來越少了!

2006111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國文聯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同文學藝術家談心。下文為溫家寶所作經濟形勢報告中關於文學藝術工作的部分。發表前根據記錄整理,作了文字修改: 

http://news.21cn.com/today/focus/2006/11/29/3049162.shtml

-- 去年,我看望錢學森先生,給他匯報科技規劃,他說過一段話對我很有啟發。他說,你講的我都讚成,但是,我想的是,現在的學校為什麽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20061120/>,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麵對6位並肩而坐的大學校長和教育專家說

http://news.21cn.com/today/focus/2006/12/07/3058688.shtml

-- “有幾個問題,一直在我腦海裏盤旋。今天向大家求教。……去年看望錢學森時,他提出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我理解,錢老說的傑出人才,絕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師級人才。學生在增多,學校規模也在擴大,但是如何培養更多的傑出人才?這是我非常焦慮的一個問題。”

            讓我們回顧“科學共同體”及其規則如何對待新中國建立以來最傑出的三位大師級科學家李四光、翁文波(當代“信息預測學”的奠基人)和錢學森。

中國最傑出的地質學家李四光

   《地質勘查導報》2006123/> 中國地學呼喚自主創新——訪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文津》(作者:李曉明)報道:

http://www.cigem.gov.cn/dzyj_ReadNews.asp?NewsID=5588

--  中國科技要走自主創新之路,這是“支撐一個國家崛起的筋骨”。中國地學界應如何實現自主創新呢?近日,本報記者就這個問題采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文津。

--  自主創新,繞不開李四光

--  在最近召開的中國科協2005年學術年會上,自主創新成為大會討論的熱點話題,這引起了趙文津的強烈共鳴。“整個科學界都在強調自主創新,地學界了應該有自己的聲音,推出自己的領軍人物。”趙文津說,“這個領軍人物就是李四光,他不僅是地學界,而且也是整個科學界自主創新的典型人物。我覺得,在中國地學界,即使今天也還繞不過李四光!”

--  “說到自主創新,必須立足於自主,首先得有自信心。現在科技界的自信心不足妨礙我國的自主創新,地學界也不例外。不少研究人員過於迷信西方,國外提出一個地學計劃,就受到過分熱情的關注,看成是新的發展方向;國外提出一個地體學說,國內馬上就有人說成是又一項地學大革命。甚至,有人發表文章也隻願意引用國外的研究成果,而國內即使是同樣優秀的成果,卻往往遭到冷遇。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信心不足。”

--  在趙文津看來,李四光在新中國建立初期甩掉“中國貧油論”的帽子時所表現出來的學術信心與勇氣,正是當下地學界應該認真學習的。當年國內外“中國貧油論”甚囂塵上,中央處於“走天然石油道路,還是走人工道路”的決策徘徊之中。而李四光突破了當時海相、陸相生油理論,根據多年潛心研究,提出扭動構造體係控油理論和戰略、戰役、戰術找油工作的七個步驟,堅信隻要有適宜的地質條件便可以形成豐富石油。據此,他率先提出進行“華北平原和鬆遼平原摸底工作”,大膽建議並實施了我國石油地質工作戰略東移的重大決策,發現大慶等一係列大型油氣田,之後又相繼發現了勝利、大港和江漢等油田。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國當時石油資源匱乏的問題,為我國石油地質工作作出了曆史性的重大貢獻。趙文津認為,“現在地學界要回到李四光那裏,汲取信心與勇氣。”

--  要重新認識李四光

--  上世紀20年代,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說”不久,整個西方地質學家仍然在集中研究大洋板塊運動,李四光就已運用動力學的原理開展了廣泛的大陸運動和大陸變形構造研究,比國外整整早了幾十年。1926年,他發表《地球表麵形象變遷之主因》,係統地討論了魏格納、泰勒等提出的革命性的地質假說,肯定了地球水平運動的事實,探討了運動的力源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最容易讓男人想念的五種女人(轉抄)
  • 最值得男人深愛的七類女人(轉抄)
  • 男人請寬容女人這50件事(轉抄)
  • 相思的滋味
  • 日語歌曲翻唱《嵐峽》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