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人類或出現“科技災難” 機器人取代人類(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dy/o/2009-11-26/1259203512_GMFJix.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展會上的“美女機器人”

我們給自己套上了“科技絞索”?

好萊塢大片《2012》讓許多人體驗了一把世界末日的感覺,片中地殼大幅移動及隨之而來的南北極反轉、滔天洪水,讓整個人類文明麵臨滅頂之災。這些慘烈場景固然是編劇杜撰的,但在實際生活中,人類確實麵臨著可能到來的災難。與電影中不同的是,這場災難是人類為之驕傲的科技帶來的。美國Cracked網站近日對這些可能出現的科技災難進行了總結。

對地球約46億年的年齡來說,人類存在的曆史可謂曇花一現。即便如此,工業文明給整個世界帶來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流水化作業的工廠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物質需求,半個足球場那麽大的噴氣式客機來往各大洲間,計算機網絡更是將全球聯係在一起……在一片大好的形勢下,卻有人擔心這隻是人類走向毀滅前的回光返照,因為有些技術讓人類自身的地位受到挑戰。

舉例來說,原子彈就是原子能工業的頂級產品,但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出現,卻讓地球首次麵臨在瞬間被自己毀滅的危險,類似的例子還有生化武器等。在今天看來,人類正往自己頸上套的絞索,主要來自人工智能領域。如一些科幻電影中出現的場景,有一天人類可能會製造出比自己更聰明的計算機、機器人,它們能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人類工作,人類可能被淘汰。這種場景被稱為“技術奇點”(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意思是人類的技術正在呈指數級發展,就像宇宙爆炸前那個奇點一樣,人類可能也正在不斷逼近更加恢宏的技術爆炸的奇點。當然,它是否會出現還存在很大爭議。下麵是美國Cracked網站對人類科技災難前景的預測。

  機器人取代人類

機械生命體有沒有可能擁有高等智慧?人類早已設想過這樣的情景,比如“變形金剛”。目前人類尚無法製造出像變形金剛一樣擁有高等智慧、邏輯思維、複雜感情的機器人。這是否意味著,機器人就是沒人類聰明?不一定。

在日常生活中,機器的數量早已大大超過人類。如果將這些機器比喻成智能程度很低的機器人,它們的確不足以對人類造成威脅,因為它們沒有自己的思想,控製權也完全掌握在人類手中。但未來的事誰說得準呢?這從現在發生的事情上就可一窺端倪。

首先,人類正試圖將自己從勞動中解放出來,“機器控製機器”成為主流,更多的控製權被交給效率更高、吃苦耐勞的機器;其次,機器人作為機器的最高級別已經越來越聰明,人工智能專家正在將越來越多的智慧元素添加進去,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機器人實際上已有了部分智能。

有人擔心,按照現在的趨勢發展下去,有一天人類將變成另一個“物種”——機器人的奴隸。它們看待我們,就像我們現在看待那些智慧程度遠不及人類的動物一樣,如果人類試圖像古羅馬的斯巴達克斯那樣起義,可能遭到機器人的血腥鎮壓。

超級計算機智慧超越人類

如果有人不屑於超級計算機的能力,至少應該驚歎於它們不可思議的發展速度。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埃尼阿克”在美國誕生,每秒隻能執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計算。1997年,IBM公司的超級計算機“深藍”打敗當時的國際象棋冠軍卡斯帕羅夫,讓整個世界為之一震。而2009年11月16日公布的全球超級計算機排行榜上,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美洲虎”每秒運算次數已超過千萬億次。

作為人工智能的“拳頭產品”,超級計算機正試圖接近並超越人類智慧。2007年,致力於大腦與心智研究的國際“藍腦計劃”研究小組,借助一台擁有8T內存、32768個處理器的IBM“藍色基因”超級計算機,成功建立了一個老鼠級別的大腦皮層模型,該模型擁有5500萬個神經元和4420千億個突觸。2009年7月,參與該項目的科學家表示,人造大腦將在10年內問世。

作為各種機器以至機器人的“最高指揮部”,超級計算機也擁有驚人的能量。電影《機械公敵》中,就出現了眾機器人在超級計算機的指揮下揭竿而起的情景。

人與電腦合為一體

到目前為止,“人機合一”是人與自己的“智慧產物”關係中,人類得以善終的較理想模式,人類終於不必被消滅或淪為奴隸。這種設想建立在這樣的現象上:人類越來越依賴機器,而機器又由電腦控製,電腦又必須由人類製造,“人機合一”實為人與電腦互相依賴。現在一些人的工作已經到了離開電腦就不行的地步,但還遠沒有達到“人機合一”的地步,這主要是因為人類生產生活中的相當一部分,如農業、手工業以及某些工業領域等,對電腦的依賴性還不大。

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劍的另外一麵是拋棄傳統、環境惡化、過度依賴技術。對機器的依賴可能影響人類未來的形態發展,如長期使用交通工具會使雙腿退化,大量用腦讓大腦變得更大。2008年上映的動畫電影《瓦力》中,人喝飲料需要機器人喂,走路隨時都有交通工具接送,矮墩墩的人類從椅子上掉下後,自己都難以爬起來,在讓人捧腹的同時也讓人思考——如果有一天我們與電腦形成了共生關係,這個世界將會怎樣?

電子人大規模出現

想象一下這樣一個場景:未來某天你和其他人在一起工作,旁邊一個“人”無意中將手弄破了,露出裏麵的金屬絲線,淺褐色的液體流出,你這才明白,原來他是電子人。這是美國科幻大片《異形2》中的場景。有一天生活中會到處是電子人——聽起來可能有些匪夷所思,但人類電子化的確是一種趨勢。

一個較知名的電子人的例子,是美國作家邁克爾·科羅斯特。科羅斯特生下來時就幾乎全聾了,而現在他聽得見,全得益於一種耳蝸植入的電子技術。2006年他所著的《重生:成為電腦零件怎樣讓我更像人類》獲得當年的美國金筆圖書獎,引起了很大關注。

越來越多像科羅斯特那樣的電子人正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一趨勢在未來會進一步擴大。未來幾十年中,會出現更多更先進的電子設備,可以更好地幫助人類去聽、去看,變成人體內的骨骼、肌肉、器官,甚至植入皮下幫我們操縱身體。目前科學家已在人造器官方麵取得了巨大進展,再輔以人工智能技術,完全意義上的電子人的出現並非遙不可及。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