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報公布10月地球衛星照片:從台風到沙塵暴(組圖)

北京時間11月10日消息,英國《衛報》近日公布了歐洲航天局和美國宇航局10月拍攝的地球衛星圖片,從太平洋的超級台風到北美洲上空的沙塵,可謂盡顯我們生活的這顆藍色星球壯觀與動感之美,同時又將一些可怕的天氣以及自然災害呈現在我們麵前。

  1.超級台風帕爾馬與茉莉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110/2009111010444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超級台風帕爾馬與茉莉

  2009年10月3日,強大的超級台風帕爾馬穿過菲律賓呂宋島最北端。10月6日,這股強台風又調轉方向,朝東南部進發,再次席卷呂宋島。在這幅真彩色圖片中,我們能夠發現這場超級台風變向的原因。如圖所示,另一股超級台風茉莉移動到距離帕爾馬足夠近的地方,影響了後者的移動。相遇之後,兩股台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相互影響。

  所產生的其中一個相互作用便是藤原效應,也就是所說的雙台效應。具體是指兩股台風靠近時,它們將繞著相連的軸線成環狀,且互相作反時針方向旋轉。當時,帕爾馬朝著強度更高的茉莉移動。

  據悉,這幅圖片是衛星兩次飛越上空所拍攝的圖片拚接而成,展示了帕爾馬和茉莉的親密接觸程度。左半部分展示了熱帶風暴帕爾馬,於菲律賓當地時間上午10點35分拍攝,右半部分展示了台風茉莉,於兩小時後拍攝。

  2.格陵蘭海和彩色窄灣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110/2009111010445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格陵蘭海和彩色窄灣

  如圖所示,北冰洋南部的格陵蘭海在右側依稀可見。圖片左側白色區域展示的是東北格陵蘭國家公園南部地區,它是世界上麵積最大同時也最靠近北部的國家公園。靠近圖片底部的彩色狹窄峽灣(寬度在10至25公裏)則是孔·奧斯卡海灣。

  3.船舶航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110/200911101045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船舶航跡

  照片拍攝於2009年10月5日。看上去,照片中呈現的不均勻雲狀區域似乎是飛機的凝結尾流,但實際上,它們是尾隨在行駛於北美洲西北海岸船隻之後的排氣。當水分子與空氣中的微小顆粒結合在一起時,這種“雲”就會形成。微小顆粒可以是塵埃或者海鹽等天然物質,也可以是人類活動釋放的浮質。

  在隻有水麵對其產生影響的情況下,海洋上空的空氣趨向於擁有統一的結構,經常形成扁平片狀雲並覆蓋較為廣闊的區域。通過排出氣流這種方式,船隻為空氣帶來新的顆粒,水分子隨後依附在這些顆粒上,形成長長的名為“船舶航跡”的雲狀結構並尾隨在船隻後麵。

  4.加勒比海蘇弗裏爾火山噴發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110/2009111010451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加勒比海蘇弗裏爾火山噴發

  蘇弗裏爾火山位於加勒比海小安地列斯群島島鏈的蒙特塞拉特島,自1995年以來便一直處於活躍狀態。最近的一次噴發發生於2009年10月4 日,當時首先出現的是一係列火山構造地震,這些地震據信是由火山之下的岩漿流動所致。地震之後,隨之而來的便是向外噴出火山灰,噴灰過程持續了整個10 月。當時,從火山口噴湧而出的羽狀灰塵一直飄散到距離火山很遠的地方。由於太陽光的反射,加勒比海披上了一件銀灰色的外衣。需要說明的是,海麵對陽光的反射與鏡子反射陽光類似。

  5.大苦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110/2009111010452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大苦湖

  蘇伊士運河連接東地中海和紅海,大苦湖是位於這條著名運河一帶的幾個湖泊之一。由於蘇伊士運河在建造上隻為船隻準備了一條航道,大苦湖自然而然地成為過往船隻在航道上交換位置的區域,而後再駛入北部的塞得港或者南部的蘇伊士港。

  此外,大苦湖也為穿過蘇伊士運河的船隻提供了一個停靠站,從頭至尾穿過這條大運河通常需要14小時。在圖片右側,一些船隻已經拋錨停靠,另有一些船隻仍在行進之中。位於圖片底部,也就是大苦湖西岸的是旅遊勝地法伊德鎮,開羅居民非常喜歡到這裏遊覽觀光,尤其是在夏季。


 6.俄羅斯巨大的火山噴口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110/2009111010462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俄羅斯巨大的火山噴口

  9000多年前,一場災難性火山噴發在溫彌古丹島最南端(位於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最南端的千島群島其中一座島嶼)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火山噴口,名為 “陶魯斯伊爾火山噴口”。如今,這個古代形成的火山噴口已被卡爾特塞沃伊湖深藍色的湖水填滿。位於火山噴口西北部的是克萊尼特茲恩峰,高度達到4347英尺(約合1325米)。

  與千島群島的其它島嶼一樣,溫彌古丹島也位於太平洋的“火環”一帶。太平洋板塊潛沒於歐亞大陸板塊之下時產生的岩漿充當了千島火山的燃料,潛沒過程發生在以東大約120英裏(約合200公裏)處的一條深溝。克萊尼特茲恩峰曆史上唯一一次火山噴發是在1952年,噴發前一周,這個潛沒斷層發生了一場9級大地震。

  7.瓦登海的美麗景色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110/2009111010455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瓦登海的美麗景色

  圖片展示了瓦登海富有動感的景色以及具有變化性的地貌。圖片中,北海東南部的一個潮汐沼澤區沿著荷蘭、德國和丹麥海岸延伸了大約450公裏。

  8.南極海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110/200911101518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南極海冰

  10月16日,“冰橋行動”的研究人員和工作人員完成了此次南極考察任務的第一次飛行。此次空中之旅開始於南美洲最南端,首要研究對象是南極洲阿穆德森海岸一帶的蓋特茲冰架。在沿著阿穆德森海岸飛行途中,飛機攜帶的俯視數字測繪係統照相機拍下了這張海冰照片,拍攝時飛機距地麵高度至少在2萬英尺 (約合6096米)以上。

  當時,這架DC-8飛機沿著阿穆德森海岸進行了兩次平行路線飛行,其中一次飛過位於近海處的漂浮蓋特茲冰架上方,另一次則在內陸上空穿過。通過在浮冰與陸冰之間的“接地線”任何一側進行測量,科學家能夠得出蓋特茲冰架靠近海岸部分的融化速度。

  9.朝鮮火災形成煙鎖海麵景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110/2009111010461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朝鮮火災形成煙鎖海麵景象

  2009年10月中旬,朝鮮發生多起火災,所釋放出的羽狀煙霧彌漫在日本海上空。很顯然,圖片中的紅色區域為火勢較為嚴重的地方。隨著煙霧悉數被吹向東部,一些單獨的煙霧逐漸匯聚成一個“大家夥”,籠罩在海洋上空。

  10.印度西北部天空煙霧彌漫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110/2009111010454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印度西北部天空煙霧彌漫

  如圖所示,2009年11月1日的印度西北部天空處於極度煙霧彌漫狀態。圖片中密集的紅色斑點為大量火堆,可能是被點燃的農作物。燃燒產生的羽狀煙與厚厚的濃霧結合在一起,一同飄向南方。這種厚霧中可能含有城市空氣汙染物以及塵埃。

  11.美國華盛頓東部遭塵暴襲擊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110/2009111010464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華盛頓東部遭塵暴襲擊

  2009年10月4日,由於遭受一場大規模塵暴襲擊,美國華盛頓東部部分地區的能見度降為零。根據當地媒體報道,可怕的塵暴伴隨著強風一同出現,風速可達到每小時43英裏(約合每小時70公裏),導致塵暴朝華盛頓東南部蔓延。如圖所示,一個厚厚的從東北部從西南部移動的羽狀塵雲在圖片中部區域穿過。

  此次塵暴最遠蔓延至南部的帕斯科、肯奈維克等城市,這兩座城市座落於哥倫比亞河對岸。在北部,塵暴似乎開始於淺金黃色的農田,也就是進行農業生產的旱區,這種做法在華盛頓幹旱的東部地區較為普遍。與圖片中部哥倫比亞河和蛇河附近亮綠色與金黃色的灌溉農業區相比,旱田的麵積更大,但所呈現的色彩卻沒有前者那麽鮮豔。

  12.阿爾及利亞塔奈茲魯夫特盆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110/200911101047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阿爾及利亞塔奈茲魯夫特盆地

  圖片展示了塔奈茲魯夫特盆地引人注目的地貌以及奇特的自然景色,這個位於阿爾及利亞中南部的盆地是撒哈拉沙漠最荒涼的區域之一。由於缺少水資源和植被,塔奈茲魯夫特盆地被稱之為“恐怖地帶”。

  正如我們在圖片中所看到的,這一地區的主要地貌特征為黑色的砂岩小山丘、陡峭的峽穀壁、鹽灘(白色區域)、岩石高地、露出地表並形成同心圓圖案的的砂岩層以及海洋般名為“ergs”的多層沙丘。位於圖片右上方的區域名為“Erg Mehedjibat”,外形好似一個黃色補丁,由大量星形沙丘構成。這種沙丘隻會向上生長,而不是朝兩側延伸。

  13.美國西部野火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110/2009111010472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美國西部野火

  2009年,美國西部的夏秋“野火季”表現得非常活躍。在繞地球軌道運行的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每年都能觀察到規模較大的野火。這幅由宇航員拍攝的照片為我們呈現了發生在黃石國家公園的一場野火。此次火災由雷擊導致,溫暖、幹燥同時又多風的天氣條件助長了火勢蔓延。據估計,此次野火的過火麵積達到9300英畝(約合3764公頃)。

  位於照片中部的是這個國家公園的標誌——黃石河以及傑克遜湖,在背景中出現的則是特頓山脈。正如我們在圖片中看到的,此時的黃石湖已經籠罩在濃煙之下。

  14.美國阿拉斯加州庫珀河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110/2009111010474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美國阿拉斯加州庫珀河

  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庫珀河起源於庫珀冰川,它穿過被冰川“雕刻”的陡峭山脈以及沙丘地帶,而後匯入阿拉斯加灣。庫珀河因淤泥的存在行進受阻,同時攜帶沙礫向前流淌,此外,行進途中還經常遭遇狂風。在這幅拍攝於2009年10月30日的照片中,強風將山上的積雪吹入阿拉斯加灣,同時卷起河岸上的細泥沙,將其送入大海。

  淡棕色的羽狀氣載塵埃與下方深色海洋形成強烈的顏色對比。沙礫和淤泥由流冰和水的共同侵蝕形成。在緩慢流下山穀時,力量強大的冰川將岩石打磨成細粒沉積物和礫石。沉積物隨後被衝入河流和小溪,其中絕大多數最終流入庫珀河。庫珀河的流動同時也會侵蝕途徑的岩石,進一步增加沉積物的數量。

  15.幹涸的埃瓦索奈若河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110/2009111010484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幹涸的埃瓦索奈若河

  圖片展示的是幹涸的埃瓦索奈若河,這條河流從肯尼亞山向下流淌,為從東非大裂穀向東延伸的幹旱平原帶來了寶貴的水。這些很少有人居住的平原成為野生動物的天堂,它們的水源主要就來自埃瓦索奈若河。在埃瓦索奈若河沿岸,坐落著眾多公共和私人野生動物保護區,其中包括薩姆布魯國家保護區和水牛泉國家保護區。2009年,由於當地遭遇嚴重旱災,埃瓦索奈若河最終走向枯竭,隻留下幹涸的河床,令人不忍目睹。

  16.波多黎各聖胡安火災引起燃料庫爆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110/2009111010515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波多黎各聖胡安火災引起燃料庫爆炸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2009年10月23日早晨,波多黎各聖胡安附近的燃料庫發生爆炸,爆炸威力相當於一次2.8級地震。爆發發生後,當局從這一地區轉移了數百名居民,消防員奮戰了兩天才控製住火勢。

  如圖所示,聖胡安絕大多數地區幸免於難,仍呈現出綠色,真正遭遇火災的是灰棕色都市區。據英國媒體報道,大火穿過聖胡安的一個小海灣,最終引發儲油設施發生爆炸。雖然植被燃燒產生的煙霧通常為灰色,但這場大火產生的煙霧卻幾乎是黑色,讓人分不清究竟哪些是煙霧,哪些是深藍色的海水背景。

  17.中國上空的陰霾和大霧之下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110/200911101049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中國上空的陰霾和大霧

  2009年10月28日,中國大部分地區籠罩在厚厚的陰霾和大霧之下。這場灰褐色大霧厚度最高點出現在黃河流域低窪地帶以及靠近呂梁山脈的中國北部平原西半部。據悉,氣溫倒轉可能是導致中國東部汙染程度加劇的主要原因。通常情況下,冷空氣處於高海拔區域,但一層冷空氣偶爾也會被“驅趕”到一層暖空氣下方。由於冷空氣密度高於上方暖空氣,兩層空氣很難混合,致使冷空氣中積聚的汙染物隻能與地表親密接觸。

  氣溫倒轉現象通常在冬季出現,當時的黑夜時間更長,溫度更低,大大降低了地表溫度。處於低溫狀態的地表冷卻附近空氣,相對較高的空氣則保持溫暖狀態。由於冷暖空氣不易混和,在風力較小情況下,氣溫倒轉現象可持續數天。

  18.新西蘭東海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110/2009111010503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新西蘭東海岸

  在新西蘭東海岸,冰冷的海水從南極繞極流中分流出來,向北流動穿過南島,同時與向南流動穿過北島的溫暖海水會合。冷暖海水交匯處是新西蘭生物群落最為豐富的區域。文中這張照片拍攝於2009年10月25日,展示了這種豐富性的基礎——大量類似植物的生物體浮遊植物。浮遊植物是海洋食物鏈的基礎,擁有異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它們也像陸地上的植物一樣在氣候變化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種重要性就體現在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上。死亡之後,浮遊植物會沉入海底,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將在海底“沉睡”數千年之久。

  19.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沿岸火災上空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110/2009111010533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沿岸火災上空

  2009年10月17日,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沿岸發生大火。同一天,“阿卡”(Aqua,意為水)衛星上的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Modis)拍下了這張照片。出現紅色輪廓的區域火勢較為嚴重。過火區的大部分濃煙被吹向西北部,凱恩斯西南偏西部發生的兩起大火釋放的煙霧則向西南漂去。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