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噪聲地圖為西直門橋-德勝門橋-馬甸橋-健翔橋-學院橋-薊門橋-西直門橋這樣一個“矩形”的12.7平方公裏範圍,各個地理位置的噪聲值分布用不同顏色的噪聲等高線、網格和色塊來表示,看上去一目了然。
圖:北京市噪音地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9/9/22/20090922094037cac7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2008年,中國第一個城市區域噪聲地圖:深圳市福田南噪聲地圖(12平方公裏)。(資料圖)
北京城區第一張區域噪聲地圖已繪製完成。記者從承擔地圖繪製的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下屬的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獲悉,這張噪聲地圖為西直門橋-德勝門橋 -馬甸橋-健翔橋-學院橋-薊門橋-西直門橋這樣一個“矩形”的12.7平方公裏範圍,各個地理位置的噪聲值分布用不同顏色的噪聲等高線、網格和色塊來表示,看上去一目了然。
這張噪聲地圖乍看上去酷似一幅“抽象派油畫”,城市各個區域不同的噪聲等高線用各異的色塊表示出來,整個區域的噪聲範圍從85分貝到35分貝不等。地處高速公路附近的長帶狀區域已成了一條藍色的噪音帶,這表示該處噪音已至少高達75分貝;幾條城市主幹道附近顯示為紅色和紫色,這表明該區域噪聲為70分貝左右;而在一些住宅小區內部為綠色和黃色相交,這表明該地段噪音值分別為40分貝左右和45分貝左右,越靠近路邊的居民樓噪聲值越高。
“通過這次研究,我們最主要的突破是對國外的預測模型進行了修正,做出了北京自己的道路噪聲預測模型。”負責此項科研課題研究的市勞保所高級工程師戶文成告訴記者,製作城市噪聲地圖在國內已有先例,但是外地的噪聲地圖往往直接套用國外的預測模型,而本市的噪聲地圖則在車輛噪聲值、車流特性等方麵采用了自采數據。
“噪聲地圖的研製將為本市的規劃、交通發展、噪聲汙染控製等提供科學決策依據。”據戶文成介紹,了解噪聲的分布情況後,可以通過聲學技術降噪,噪聲隻要降低1 分貝,人體就有感覺,若降低3分貝人體可以有明顯感覺。經過試驗,通過對樓板、牆體、門窗等住宅整體隔音可以有效降噪。
噪聲地圖是本世紀初才在歐洲迅速發展的一項新型的城市噪聲預測方法,是將噪聲源的數據、地理數據、建築的分布狀況、道路狀況、公路、鐵路和機場等信息綜合、分析和計算後生成的反映城市噪聲水平狀況的數據地圖,有利於公眾深入了解聲環境狀況,參與監督。
北京日報報道 北京哪個區域最吵?在哪些地方買房噪聲汙染小?新建的小學、幼兒園、醫院怎樣選擇相對安靜的環境?
答案就在北京正在繪製的城市噪聲地圖中。不久的將來,市民可以上網查詢噪聲地圖,了解城市不同地方的噪聲情況,打造更安靜的個性方案。
綜合兩項前沿技術
噪聲地圖是將噪聲源的數據、地理數據、建築的分布狀況、道路狀況、公路、鐵路和機場等信息綜合、分析和計算後生成的反映城市噪聲水平狀況的數據地圖。
承擔“繪製北京噪聲地圖”的是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下屬的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所長張斌介紹說,北京城區第一張12.7平方公裏的區域噪聲地圖已繪製完成。在該區域內,各個地理位置的噪聲值分布用不同顏色的噪聲等高線、網格和色塊來表示,即使是普通人都能一目了然。
張斌說,噪聲地圖綜合了兩項前沿技術——計算機軟件仿真模擬與地理信息係統,以數字與圖形的方式再現了噪聲汙染在城市區域範圍內的分布狀況,為城市總體規劃、交通發展、噪聲汙染控製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由於噪聲地圖是從三維空間和時間維度上較為全麵地對噪聲的影響進行事前預測和評價,使噪聲控製更為高效、透明、可靠、精確,有利於公眾深入了解聲環境狀況,參與監督。
快速幹道旁小區噪聲達70分貝
張斌表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噪聲已經嚴重危害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與身心健康,成為三大環境公害之一。根據環保部門的統計調查,居民對環境噪聲的投訴在環境汙染(包括水、大氣、垃圾、噪聲)投訴中的比例非常大,其中對交通噪聲的投訴又占了噪聲投訴比例的絕大多數。
按照國家標準,居民區噪音白天不超過55分貝,夜間不超過45分貝;道路兩側白天不超過70分貝,夜間不超過55分貝。而人們生活中感覺舒適的音量一般白天50分貝左右,夜間30分貝左右。
北京市區的293條主要道路,交通噪聲平均值為69.5分貝,遠郊區縣為68.4分貝,石景山、朝陽等地的一些路段噪聲最大,超過了74分貝。一些快速幹道周邊的住宅小區,室內測量到噪音有的竟高達70分貝。一類區(居住、文教區)晝間、夜間噪聲值都低於國家標準限值,二類區(居住、商業、工業混合區)和三類(工業集中區)晝間噪聲值低於國家標準,但夜間則超過國家標準。
公交車的噪聲是城市道路上的主要噪聲源,科研人員發現,北京公交車的主要特點是速度低扭矩大,公交車發動機的噪聲特點與歐洲不同,因此不能簡單套用歐洲的噪聲地圖繪製模型,必須結合北京道路噪聲源的特點進行修正。
如何利用地圖科學降噪
在編製城市噪聲地圖的同時,北京將開展五環路以內交通噪聲汙染治理。
張斌說,首張噪聲地圖繪製了12.7平方公裏的示範區,為西直門橋-德勝門橋-馬甸橋-健翔橋-學院橋-薊門橋-西直門橋範圍內。該區域內有多條繁忙交通幹道,還有不少居民區。
區域內的不同的噪聲等高線用不同的色塊來表示,整個區域的噪聲範圍從85分貝到35分貝不等,地處高速公路附近的長帶狀區域已成了一條藍色的噪音帶,這表示該處噪音已至少高達75分貝。幾條城市主幹道附近顯示為紅色和紫色,這表明該區域噪聲為70分貝左右。而在一些住宅小區內部為綠色和黃色相交,這表明該地段噪音值分別為40分貝左右和45分貝左右,越靠近路邊的居民樓噪聲值越高。
勞保所高級工程師戶文成介紹說,了解噪聲的分布情況後,可以通過聲學技術降噪,噪聲隻要降低1分貝,人體就有感覺,若降低3分貝人體可以有明顯感覺。經過試驗,通過對樓板、牆體、門窗等住宅整體隔音可以有效降噪。未來,加大對聲學技術的研究,城市居民是有望擺脫噪聲侵擾的。
相關資料
英國伯明翰市最早製作噪聲地圖
葡萄牙將噪聲管理納入城市規劃
英國伯明翰市是最早製作全城範圍噪聲地圖的城市,在英國政府環保部門的支持下,已於2000年完成。2004年又啟動了一個地圖更新的項目,2005年英國出版了一本世界上最大的官方噪聲地圖——《倫敦道路交通噪聲地圖》。在噪聲地圖上,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聲壓級。同時人們隻要登錄噪聲地圖網站並輸入郵編,就可以知道相關街道上噪聲的大小。
德國也是發展噪聲地圖最早的國家之一,在德國已經有500個以上的城鎮繪製了噪聲地圖,其中大部分城鎮已基於噪聲地圖,提出了可行措施來控製環境噪聲。
葡萄牙將噪聲地圖與城市規劃密切聯係起來,將噪聲管理納入城市規劃建設,綜合治理同時兼顧其技術特點和經濟效益,現已應用在新區的規劃和現有城區的管理中。
愛爾蘭發展了一項改進的可視化噪聲地圖,基於三維模型,可以直觀觀察到安裝聲屏障對聲場分布的作用,以預測使用聲屏障等措施後對噪聲汙染帶來的改善。
土耳其頒布了噪聲控製法,要求在鐵路、航空和工業等方麵使用噪聲地圖技術降噪。
美國在繪製噪聲地圖的同時,宣傳噪聲控製意識,吸引公眾參與,作為環境評價體係的一部分。
亞洲噪聲地圖的繪製稍晚於歐洲,目前日本、韓國、香港等均繪製了本地噪聲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