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生命科學》報道,紐約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AMNH) 將於2009年5月16日舉辦“有史以來最大、最小和最令人震驚的哺乳動物”展,凶猛的麝香牛、樹袋熊、蜜熊等多種奇特的哺乳動物將與參觀者近距離接觸。以下是其中幾個“展品”:
1.凶猛的麝香牛
凶猛的麝香牛
已經滅絕的麝香牛生活在距今780000到11000年前,學名是Bootherium bombifrons,它們是在北美洲發現的生活在更新世時期的4種此類生物之一,現在僅有一種還活在世上。公麝香牛和母麝香牛都長著厚度是4英寸的牛角,交配季節公麝香牛之間為了爭奪交配對象發起的戰爭異常激烈。
2.蜜袋鼯
蜜袋鼯
蜜袋鼯(Sugar Glider)是一種哺乳動物,學名是Petaurus breviceps。由於它們的前後肢之間有膜狀皮膚相連,因此可以在空中滑翔,像降落傘一樣漂浮在高空。雖然它們看起來很像美洲鼯鼠,但事實上它們是有袋鼠,與袋鼠和樹袋熊的血緣關係更近一些。在紐約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AMNH)舉行的“極端哺乳動物”展上,將展出活蜜袋鼯。
3.樹袋熊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513/20095138461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樹袋熊
樹袋熊生活在澳大利亞東部的桉樹森林裏。雖然成年樹袋熊的個頭相當大,但是剛剛出生的樹袋熊的體重還不足十分之一盎司(2克),因此能輕而易舉把它放在茶匙裏。雖然很多人認為樹袋熊就是“熊”,但是這些有袋動物跟袋鼠和負鼠的親緣關係更近一些。有袋鼠的幼仔在出生時發育還相當不完全,因此它們在出生後必須呆在媽媽的育兒袋裏,靠吃母乳生長一段時間。
4.蜜熊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513/20095138464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蜜熊
喜歡夜間活動的蜜熊(Honey bear)實際上是浣熊家族的一員,原產於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熱帶森林裏。蜜熊的尾巴在浣熊家族中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的尾巴適於纏繞,蜜熊經常把它當作額外的肢,用來抓握物體,而且在睡覺的時候,它們會把尾巴蓋在身上當毛毯用。事實上,蜜熊的尾巴幾乎占整個體長的一半,平均是80厘米。它的舌頭也特別長,特別薄,可以伸到花蕊裏舔舐花蜜,甚至可以伸入蜂窩吸取蜂蜜。
5.穿山甲
穿山甲
中國穿山甲的學名是Manis pentadactyla,這種瀕臨滅絕的穿山甲原產於中亞和東南亞的森林和草原,它們身上披著由角蛋白構成的鱗甲。如果受到驚嚇,這些穿山甲就會拱起身體,利用皮膚裏強勁的肌肉把身上的鱗片伸展開,使它們看起來像一把把鋒利的刀片。遇到危險情況噴灑難聞液體並不是中國穿山甲特有的防禦手段,臭鼬、穿山甲等遇到威脅時,都會向攻擊者噴灑難聞的液體。圖片中的這個標本將在紐約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AMNH)舉行的“極端哺乳動物”展上進行展覽。
6.長鼻猴
長鼻猴
瀕臨滅絕的長鼻猴生活在文萊、馬來群島和印尼的海岸和河流附近。雄性長鼻猴的鼻子可長到7英寸(18厘米),這種長長的鼻子被認為對雌性具有吸引力,可以吸引交配對象。從這裏可以看出,長鼻猴在異性相吸方麵跟很多哺乳動物存在差異。
7.絨毛猴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513/20095138481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絨毛猴
絨毛猴(woolly monkey)隻見於南美洲的熱帶森林,屬於蜘蛛猴科(Atelidae),是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一群靈長動物,它們的祖先被認為是第一批在非洲進行演變的物種。雖然這種生物非常稀少,但是化石記錄顯示,它們的祖先可能是新世界時期生活在非洲的靈長類動物,後來在大約4000萬年前,通過漂浮在水麵上的植被或者大風暴漂洋過海,來到南美洲。到達南美洲後,這種樹居動物通過進化,顯示出令人吃驚的豐富多樣性和獨有的特點,例如又長又壯的胳膊和善於抓握的尾巴,它們的尾巴能伸展30英寸。它們擁有的彈性很好、沒有毛發的指端及皮膚,最適合現代絨毛猴抓握樹枝。
8.多刺單孔目動物
多刺單孔目動物
當一隻短喙針鼴幼仔開始長脊骨的時候,它會離開媽媽的育兒袋,不過它每隔幾個月,就會回到媽媽身邊吃一次奶。這種動物原產於塔斯馬尼亞島和新幾內亞島,針鼴鼠屬於單孔目動物,跟大部分其他哺乳動物不一樣,單孔目動物沒進化出生育活生生的新生兒的能力,而是像它們的脊椎動物祖先那樣產蛋。單孔目動物用奶水喂養後代,但是它們沒有乳頭,它們產生的奶水會從乳腺處的小管子裏流出來。這個標本將在紐約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AMNH)舉行的“極端哺乳動物 ”展上進行展覽。
9.犬頜食肉動物
犬頜食肉動物
犬頜獸(Cynognathus)是生活在大約2.3億到2.46億年前的三疊紀中期的早期哺乳動物。它最初的學名是根據這種動物所具有的非常突出的哺乳動物特征起的,意思是“犬頜”。雖然它的頜是由多塊骨骼構成,而哺乳動物隻有一塊下頜骨,但是過去它們利用食肉動物特有的頰牙,像剪刀一樣撕咬食物的方式就是咀嚼的雛形,後來的哺乳動物都采用了這種進食方式。
10.袋狼
袋狼
袋狼(Tasmanian wolf)既不是狼,也不是狗,而是近代出現的體型最大的有袋動物,有人認為它已經在近65年前滅絕了。它的棲息地曾遍及澳大利亞主大陸,19世紀它的棲息地縮小到僅有塔斯馬尼亞島。人類認為它是一種喜歡夜間捕獵的“老虎”,因為它身上長著斑紋,而且喜歡捕殺人類喂養的羊和家禽,所以人類開始大量捕殺它們,最終導致它們走上滅絕之路。事實上這種動物更喜歡吃鳥類、齧齒動物、負鼠和其他小型有袋哺乳動物。
11.袋獾
袋獾
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上發現的瀕臨滅絕的袋獾,身高隻能生長到大約1英尺,但是與其他同體型的哺乳動物相比,它們具有的撕咬力最強。最近這個物種成為一種在戰爭期間傳播的癌症的受害者,這種與眾不同的癌症被稱作“袋獾麵部腫瘤”(Devil Facial Tumor Disease),該病具有傳染性。在過去10年間袋獾的數量下降將近一半,跟這種傳染病有很大關係。
12.眼鏡熊
眼鏡熊
眼鏡熊原產於南美洲,它們之所以被稱作眼鏡熊,是因為它們的麵部淺色斑紋看起來很像戴著一副大眼鏡。這些晚成雛的有胎盤哺乳動物(出生時發育不完善的哺乳動物)成年後體重可達200到300磅,但是剛出生時體重還不足1磅。它們擅長爬樹,它們具有的延緩胚胎著床的能力,使它們能夠在食物最為豐富的時候生育後代。
13.鴨嘴獸
鴨嘴獸
外表看似溫和的雄性鴨嘴獸擁有一個秘密武器:與一個可產生毒素的腺體相連的後趾(hindfeet)上長有毒刺。雄性鴨嘴獸利用這個武器對付食肉動物,或者在交配季節用來攻擊其他與之爭奪配偶的雄性。一隻有毒鴨嘴獸用刺戳一下,就能要了一條狗的命。這種動物原產於澳大利亞東部的河流附近。鴨嘴獸屬於單孔目動物,單孔目動物跟其他大部分哺乳動物不同,單孔目動物沒進化出生育活生生的新生兒的能力,而是像它們的脊椎動物祖先那樣產蛋。單孔目動物用奶水喂養後代,但是它們沒有乳頭,它們產生的奶水會從乳腺處的小管子裏流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