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俺隔三(年)岔五(載)就收到Jury Duty的通知,一直都沒輪到去報道
然後去年今年連續兩年被傳喚,都需要去法院報道,等待被挑選做Juror
去年是個County法院的案子,因為時間跟我的旅行計劃有衝突,被法官excused了
今年這個是聯邦法院的case,庭審日期剛好是我旅行之前,我也就隻能順其自然了。其實如果被選上是挺麻煩一件事,因為我最近剛開始一個新工作,接offer前就跟老板說了,三個月內需要請假兩次/周,因為有早就訂好的旅行,新老板說沒問題。這要再請兩周假履行Jury Duty,新老板一定會很無語。我心情也很矛盾,90%希望不要被選上,這樣可以安心休假,不會感覺那麽guilty。10%也有點兒小期待,如果能被選上也是個不錯的經曆。
第一次報道,大概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人因為特殊情況被法官excused。然後剩下的人都要填寫一份答卷供法官和律師們參考,填寫時我發現很多問題都是我沒有經曆過的,我心想我被選上的概率要麽很大(沒有biased的觀點),要麽很小(沒有切身經曆)。
第二次報道,就是選juror了。一共有30個候選人左右,從中選出9個陪審員。30個人每人按順序發了一個號碼,前麵12位被安排坐到陪審員的位置上,後麵的被安排坐在觀眾席上,不知道大家對法庭的座位布置有沒有概念(網圖如下)。我的號碼很靠後,我猜自己大概率不會入選。
入座之後,法官宣布規則和程序的時候,她的目光大部分時間是掃向坐在陪審員座椅的那12個人,而之後律師們的提問也大部分集中在前17-18個人,我確定自己十之八九是不會被選中的。果然,法官最後宣布時,從前麵12位中選了6位,又從之後的幾個人中選了三個。我慶幸自己落選的同時,也有些小小的失望,糾結體質的人就這樣吧,嗬嗬
雖然沒有入選,我也算盡了陪審團的義務了,一年內不需要再應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