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婚禮,離不開婚禮的費用,如何分擔這些費用,幾十年來見過各種各樣的方式。
輪到自己家的婚禮,因為小倆口的婚禮他們自己安排,我們隻是聽著,沒有話語權。
我壯著膽子去了解一下,遊戲嘛,玩樂。
有道是,各處鄉村各處例,所以我想先問清楚兒子他們年輕人的俗例。
兒子說,他們近年出席同事、朋友的婚禮,無需付費的。“因為是你請客,表示你付款”。所以,他們的婚禮也是依循這個模式。
那麽,羅列一下我知道的模式。
中式風格:
1,我自己同城同輩的同學、同事,喜酒的話,最流行的方式就是實實在在的按酒席大慨的標準,份子錢。比如一千塊的酒席,10位客人每席,各付一百塊。(至於台麵下啥啥性質的那東東,本師奶這裏沒有興趣討論)。
2,外地親戚,見識過他們的方式,遞給你一大疊錢!然後,主人家回禮金,就將這一疊錢全數還回去。
3,小倆口某天突然告訴父母,我們已經結婚了。(我的同學、親戚家,這樣的為數不少。記得有位親戚無奈地說,零消費啦)。
西人風格:
1,見識過的方式,新娘的父母承擔全部婚禮費用,然後新郎在婚禮上衷腸誠懇的道謝。
2,小倆口將婚禮包括蜜月旅行的費用呈上,請求親戚朋友們提供支持,倒是沒有設上、下限,它是自願的方式。
3,同居,超過十年的。補充一下這種同居家庭,因為沒有婚禮嘛,到了他們的孩子出生之後的第一個生日party,哇,真的是那種生日禮物收到手軟的恐怖,禮物堆了大半個客廳的。
4,老謬家的婚禮,
大女兒希望擁有一個荷裏活式的夢幻婚禮。當爹的不讚成,認為沒必要。他家三千金,一碗水端平,何況計劃中的婚禮支援金額早已訂了下來。大姑娘倆口子也沒因為父母的態度改變自己的計劃,他們舉行了夢想的婚禮,賓客一百人左右。
二女兒的婚禮,二姑娘的夫婿英籍人士,他的賓客來自倫敦,需要住宿的費用。他們是在洛杉磯海邊租了一間大宅,狐朋狗友們吃喝住宿都沒有問題了。這個海邊舉行的簡單,但是浪漫的婚禮,賓客也是一百餘人,雙方父母承擔了婚禮大部分的費用,主要是賓客的機票、吃住費用。
三姑娘,年過三十的態度堅決,不婚族。當爹的也沒哼半句,她買房子的時候,就將給了她姐姐們婚禮的數額交給她,完成了這項養兒育女預算內的人生投資計劃。
。
。
。
你們知道的故事呢,給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