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弱點,經不起商店的“sale”廣告的誘惑,不管有用沒用、需要不需要,看到價值高過價格找個借口就買回來。這個弱點最近發展到了買飛機票,機票和其他東西不一樣,買了到時候不用過期作廢,真到時候了又懶得動了。
這次的機票因為是二月中旬夜間到達北京,所以便宜。
二月中旬,正是春運的尾聲。別說火車票緊張,就是不緊張,買火車票實行“實名製”,要乘車人的身份證,你就別想托人先在北京買好車票了。網上查了一下,路過俺們莊的火車一個小時一趟,到了火車站趕上哪趟算哪趟吧。
深夜12:30下了飛機,1:40趕到北京西客站。售票廳裏坐滿了民工模樣的人,好像是在取暖,工作人員往外轟他們,他們就有一搭無一搭地排隊,到了窗口隻問車次不買票。好容易排到我,售票員說:隻有一趟臨時加車有座位,還有25分鍾開車。既不用等,又有座位,天底下就有這樣的好事兒。
氣喘籲籲跑到站台,看了車體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三十多年前鄉間看到過的火車,農民挎著雞蛋筐、懷裏抱著兔子去趕集時坐的那種慢車。使用北京西客站以後就沒有見過這麽舊、這麽破的車。再看車廂中部的白牌子,莊嚴地寫著“北京---鄭州”,每節車廂門口乘務員莊嚴直立,看架勢是快車的規格和待遇。
進了車廂先看見了“硬座”。準確地講,應該給“硬座”前麵加個“直角”作定語。老式火車的座位和靠背間的90度角,頓時讓人為“前途”擔憂。
“啊呀、怎麽讓俺們80後坐70年代的車呀”、幾個河南姑娘用河南話大聲嚷著。
人們找到座位後不馬上入座,而是先掏出紙來擦座位。我擦了兩下看怎麽也擦不掉紋路裏的黑,幹脆不擦了。
2點23分,黑暗中火車準時出發了。沒有鈴聲,沒有出發的音樂、也沒有播音,好像上了防空列車。
看著車廂上麵兩側的木製貨架,又想起了鄉間趕集坐的慢車,開始擔心什麽時候才能到俺們莊。正好列車員過來,我問:“幾點到石家莊?”
列車員:“5點半!”
我:“3個小時就能到?不可能吧,動車還要兩個半小時呢。”
列車員指著車窗外說:“你看這速度,咱們跑在動車線上,現在咱們就是動車!” 列車員是中年男子,說話時充滿自信和自豪。
我順著他的手看外邊,黑乎乎的看不見參照物。見我懷疑,旁邊一個人解釋:“夜間動車線閑著,臨時加車跑動車線”。
北京---石家莊的中間是保定,要是一個半小時到了保定站,就能信他那“咱們就是動車”的話了。過了兩個小時還不見保定,不安時又看到了乘務員,我問“怎麽還不到保定?”
乘務員:“咱們現在是和諧號,保定不停!”
“和諧號”是動車的正式名稱。這條線坐了幾十年了,直快、特快、動車,不管什麽級別、多麽快,幾乎沒有不在保定停車的。乘務員用純正的河南音說出的玄乎話,讓人感到他就是河南的趙本山。
盼望火車快點到達,還因為抵不住車裏的寒冷。那天夜裏氣溫零下8度,車廂四處漏風,人們穿上羽絨服,戴上羽絨帽子,還是坐不住,都站起來原地踏步跑。80後的河南姑娘聰明,開始泡方便麵取暖。說到開水,車廂之間設置的黑鍋爐,鍋爐底下燃燒著的煤塊,把人的感覺一下子帶回到很久以前。
終於,傳來了播音員的聲音:石家莊就要到了。
高大魁梧的乘務員穿著鐵路職員的藍大衣,像一扇門站在門口。準備下車的人排在他身後。咱國人什麽時候都愛閑聊,快下車了還找話:“乘務員、你不冷吧”。乘務員回過頭來瞥了她一眼沒說話。
那女的又說:“車裏這麽冷,你怎麽不跟上麵反映反映”。
乘務員:“反映麽?都是從要扔的廢車裏挑出來的車廂”。
那女的又說:“你肯定不願意跑這趟車吧”。
乘務員:“俺們跑這趟車是為了人性化”。
誰馬上說:“人性化還這麽冷?”
乘務員:“你沒看車票多便宜喲,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
臨下車還被乘務員給教訓了一頓。
車廂裏太冷,凍得沒能拿出照相機來紀錄下車裏的樣子很遺憾,隻有往返車票留在手裏。同是跑在動車線上的車,去時21元,回來98元。
後來聽朋友說:臨客 (車次前麵帶“L”字的臨時加車) 的特點是髒、舊、便宜,乘務員多是下來幫忙的科室人員。我再加上一條,如果是夜間的臨客,破車也會跑在動車線上,賊拉快。
車票 往21元 返98元
我那天坐的是這個顏色、這個樣的列車
回來坐的“和諧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