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老π的comments, 覺得太對了, 所以單獨把它拿出加上點逛逛的體會.
- 逼迫子女學這學那其實是想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希望自己年輕時沒有實現的理想(狂想), 子女全都幫他(她) 們實現. 當太座要(不是逼) 俺娃學鋼琴的時候, 俺娃說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話, “你自己怎麽不每天花一小時學這東東”.
- Greedy. 如果你去子女壇看一下, 你會發現, 現在人家隻對所謂的”大騰” (就是, 哈福, 葉兒, 輔令屎屯) 有興趣. ”大騰” 每年最多招三百來名華裔. 就算全都分給子女壇, 也得打破頭. 逼娃們非進”大騰” 不可, 會不會…….
- 這種虎媽式教育出來的娃最多也隻能到達中上水平, 因為他(她)們自己根本沒有個性.
- 正象看老π所說的, 十幾二十年前不是這樣的. 逛逛有個社交圈裏的朋友, 他十多年前就辦了一個為小孩進大學一條龍服務的學校. 十多年前沒有什麽生意. 現在他在灣曲有好幾家分校. 並且, 一打開中文電視台, 有一大批這種為小孩進大學包裝的學校在做廣告. 這是怎麽了?
附: 現在的很多華人家長都是帶著封建的腦袋來到資本的社會.... -老π-
他們的腦子裏被名次,名校(大概還有自己身上的名牌)占得滿滿的,用中國人的封建社會老一套方法來逼迫子女在自由化的資本主義社會去競爭。他們嘴上說的是為孩子好,其實是想自己出風頭,和別人攀比(自己比不上別人就想讓孩子比過別人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十幾二十年前我和一些朋友創辦華夏中文學校時的華人家長似乎還不像現在那樣勢利,大家想的是弘揚中華文化,繼承華夏傳統,現在的那些家長.....實在是.... 嘿嘿,不說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