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的全身都是寶_阿裏巴巴農業資訊

來源: Sevenfish 2010-12-27 12:48:5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417 bytes)

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2-d5782864.html

 

1、鹿


    鹿茸是一種複雜的器官,具有完整的組織結構,其中富含血管和神經,代謝旺盛。《本經》載:雄鹿每2-4月間頭角根部花盤脫落,長出圓形尚未硬化之新角,內富含血液,外密生茸毛,觸之柔軟,皮色油潤,是為鹿茸。


    茸乃鹿之督脈所發,氣旺血充,故能補腎脈,督脈乃通身骨節之主,腎之外垣,故又能壯元陽,補精髓。《本草經讀》載:鹿臥則口鼻對尾閭以通督脈。督得其補, 大氣升舉,以督脈為陽氣之總督也。然角中血所貫,衝為血海,大補衝脈可知也。茸為血肉之精,而衝為血海,故又能養衝脈。


    又據《本經逢源》載:鹿乃仙獸,屬陽……角乃督脈所發,督為腎髒外垣;外垣既固,腎氣內育,命門相火,不致妄動,氣血精津,得以凝聚,扶陽固陰,非它草本可比。


    鹿茸可治療多種疾病


    《本經》載:茸能壯元陽,補精髓,可用於元氣不足,畏寒乏力,四肢痿軟及小兒發育不忍受,齒遲,行遲等症。有峻補元陽,增進體力,加強筋骨之功效。《普濟方》鹿茸酒治陽痿。《本事方》鹿茸丸,治腎虛腰痛,不能轉側者。


    《本經》又載:茸乃血肉之軀,對陽虛衝脈不固,血崩漏下的虛寒症,《千金方》鹿茸散,治婦人漏下不止,《證治準繩》鹿茸散,治崩漏不止,虛損贏瘦症。主漏下惡血,寒熱驚癇、益氣壯誌,生齒不老。


    《別錄》載:“鹿茸療虛勞灑灑如瘧,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數利,泄精溺血”。


    《日華諸家本草》載:鹿茸補男子腰腎虛冷,腰膝無力,精溢自出,女子崩中漏血,赤白帶下,炙末空心酒服,壯筋骨。


    《本草綱目》載:鹿茸生精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益氣強誌,治一虛損,耳聾、目暗、眩暈、虛痢。”


    近代科學進一步證明:鹿茸所含有機物成份高達63.44%。所含無機元素有Ca()、P(磷)、Fe(鐵)、mg(鎂)、Al(鋁)、Ag(銀)、Cu(銅)、Zn(鋅)、Ba(鋇)等二十多種。具有調節機體代謝、促進各種生理機能活動的作用。


    2、鹿肉


    現代科學認為:鹿肉為低脂肪,含有多種氨基酸,現代中醫學證實:其性大補,加五成肉於供藥用,滋味清談,營養豐富,是易消化的營養品。李時珍《本草綱目》載:食之可以醒神,益氣力,強五髒,養血生容。曆史名醫孫思邈說:鹿蹄肉可治各類風濕症。


    3、茸血和鹿血,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腰酸腿痛精神衰弱,健忘失眠。


    4、鹿胎:補血補精,補肝腎,治療婦女病,不孕症和痛經,治愈效果在80%以上。


    5、鹿筋:補勞損,壯筋骨,食用更佳品。


    6、鹿鞭:補虛助陽,濕中安腦,可治陽痿和慢性睾丸炎,腎虛、耳鳴等。


    7、鹿尾:可治療貧血、體液失調、腎病和陽痿,功能與鹿茸同,鹿尾腺有高度生物學活性物質。


    8、鹿骨:可安胎下氣,久服耐老。


    9、鹿油:落點高,治療胃潰瘍效果高。


    10、鹿心:可治療心髒病。


    11、鹿角:製成鹿角膠、鹿角霜,具有益血補精,濕補肝腎,消除凡肌衰弱,腰漆無力,虛勞等;切牌:散熱引血、消腫,奶汁不下,乳房脹痛等    來源:農博網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