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交上的母子
1.1
紅燈亮,車停了。
孩子:媽媽,車怎麽停了?
媽媽:紅燈亮了,綠燈沒有了。
孩子很奇怪:綠燈哪去了?
媽:綠燈一會兒就來了,時間沒到呢。
孩子還是很納悶兒:時間,時間哪兒去了?
他可能在想,這綠燈和時間都跑哪兒去了,真奇怪,跑還搭伴兒跑。
1.2
有個男的,找票時發現錢包找不到了。
孩子:怎麽了?
媽媽:叔叔的錢包找不到了。
孩子有點兒瞧不起得,看向丟錢包的方向撇撇嘴:叔叔?叔叔都這麽大了,錢包還找不到!
媽媽:他這麽大了,他錢包丟了也沒辦法呀。
八成他隻聽幼兒園裏,阿姨批評小朋友亂丟東西找不到,或他媽批評他丟三拉四,叔叔都都這麽大的人了,怎麽還那麽沒出息呢!
1.3
公交上電視裏在放世博的片子。
孩子認認真真跟著電視讀起來:園區共有8個出肉口,1號出肉口,2號出肉口,3號。。。他樂此不疲,一直念到8號出肉口。
念得我和對麵站著的男的都忍不住噗哧一下笑了出來。
他說的也對,那世博出入口裏,出入的,也確實全是肉。
2,
我平時上洗手間的時候,為了過程中不熏著自己,一般都一邊上一邊衝水。上完了,水也衝完了,我覺得這樣挺好,總歸是要衝那些水。不過,我從沒向人宣揚過我這好習慣,幸虧。。因為,
有一次去我朋友的弟弟家。弟媳婦正在生氣。
我:“怎麽了?“
我想,不知道倆人鬧什麽矛盾吧。
弟媳:“你知道麽,我老公很煩的。別人上廁所的時候,都上完再衝,他可好,一邊上一邊衝,你說有這樣的人麽?你說他這不是有毛病麽?!“
看來,有這樣好習慣的,不止我一個。
3,過十字路口,父女倆挎著胳膊走過來。
女to 父:“你知道麽?我就是怕那條狗吃的比我好。”
“所以,你要立誌比狗吃得好。”我心裏沒忍住這麽想。
4,發音
4.1“挨去”
公交上。
爺爺指著讀票器上一個“H”問三歲的孫女:“這是什麽字母?”
孫女:“不認識”
爺爺:“不認識?‘挨去’,”Hour”的第一個字母:‘挨去!’”
這爺爺真夠逗的,”Hour”發音挺準,一到“H”就成“挨去”了。
4.2海兒濱。
我奶奶年輕的時候,總聽別人說起哈爾濱,那個離她很遙遠的地方。
但當時那個人說的時候,哈爾濱說快了,聽起來像海兒濱。我奶奶就覺得那個城市就是叫海兒濱。
所以她在講什麽的時候,說別的感覺還在正常,一到哈爾濱就成了“海兒濱”,聽起來非常有意思。
5,我的韓國學生。 她:“我的朋友要來上海旅遊,看我。” 我:”他們也是大學生麽?“ 她:“嗯,哦,不,他們是休學生。” 我:“什麽學生?” 她:“他們現在不學習,休息,休學生”生活裏,我耳朵裏,老是灌進這些有意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