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剛在美國上市的時候,我問過一位美國年輕人:既然有了手機,為何還要再買一部iPhone?答曰:因為不少朋友都在用。9月中旬iPad在中國上市,同樣的問題,我又問一位中國年輕人,回答竟完全相同。這種現象,中國人叫“跟風”或“趕時髦”。 iPad是蘋果公司於今年1月推出的一款造型獨特精美的平板觸摸屏電腦,介於iPhone手機和蘋果筆記本電腦產品之間,具有上網、閱讀電子書、播放音頻、視頻和遊戲等多種功能。 談到iPad或iPhone之類的蘋果公司新產品,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創新”這個詞,也有很多人會用這個詞來誇讚這些新產品。的確,“蘋果”近年來不斷推出的新產品,包含著很多世界一流的新技術和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創意。不過,“蘋果”之所以會讓那麽多消費者和用戶,尤其是青年人青睞,恐怕還有一個獨特之處,那就是這些產品本身是一種時髦。 時髦是什麽?是一種流行的行為模式,它既是非理性的,又富有誘惑力,還具有強烈的模仿與暗示性。 論價格,“蘋果”的東西並不算便宜,有的甚至還比較貴,不便之處也不少。比如,不能裝盜版軟件,下載音樂、電影要付費,等等。但是,當這些新鮮玩意兒成為一種時髦,就超出了“有用或無用”和價廉物美的局限,消費者會情不自禁地掏出錢包。 下麵這組數據就突出顯示了“蘋果”的時髦效應。據蘋果公司提供的信息,在截至今年9月1日的6個月時間裏,全世界的“蘋果”用戶共下載了3500萬本付費電子書和同樣數量的免費電子書,還有117億首歌曲或樂曲、4.5億集電視劇和1億部電影。 細想想,蘋果公司生產的那些產品,除了具有一般電腦、手機或音樂播放器所具有的主要功能外,還真是有一種非理性的誘惑。那些排長隊急著購買新產品的“蘋果愛好者”,那些在街頭、地鐵或是咖啡店裏把玩“蘋果”產品的年輕人,其實有很多並非真的是要用蘋果產品來做什麽事情,也並不缺少筆記本電腦或是別的什麽替代“裝備”。他們是在追求一種“酷”的感覺。這就像穿著一件非常流行的時裝,或是印有流行語的T恤在街頭飄然而過一樣。“蘋果”能給他們這樣的感覺。 時髦來自於脫俗。按照傳統的市場標準,一種好產品,首先應當能夠滿足消費者或用戶的需要,其次還有質量與價格的合理。但這些傳統對追求時髦的人來說是不夠的,它不能完全滿足現代消費者的心理。試想,如果總是在怎麽去適應消費者或用戶需求的圈子裏繞來繞去,“蘋果”怎麽可能創造出那麽多富有創意且能夠引領消費者的新產品來呢? 當很多企業在琢磨如何通過創新來提升產品的質量、功能和服務,以及如何擠壓價格空間以擴大市場的時候,“蘋果”把重心投向了如何將時髦引入所有這些元素。創新與時髦的攜手共進,便營造出一種消費新潮。 當然,所有的時髦都有落伍的一天,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時髦。對蘋果公司來說,未來最大的挑戰莫過於怎樣通過源源不斷的創新,創造出源源不斷的時髦。(丁剛)人民日報:使用iPad源自跟風心理
人民日報:使用iPad源自跟風心理
所有跟帖:
• 重點:人民日報: 不能裝盜版軟件,下載音樂、電影要付費 -Z80- ♂ (0 bytes) () 10/11/2010 postreply 11:03:33
• 人民日報真是貼近人民呀 -周啟生- ♂ (0 bytes) () 10/11/2010 postreply 11:21:01
• 人家這是真正高水平的拉動內需.滿足大家各種莫名其妙的需要,上訪的就沒了 -滿地找牙- ♂ (0 bytes) () 10/11/2010 postreply 11:47:40
• 人民日報管的也太寬了,連群眾怎麽上廁所都管 -磚頭bro- ♂ (0 bytes) () 10/11/2010 postreply 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