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 取名字—— 五行理論的起源
五行學說認為 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行(運動)和變化所構成。它強調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係和運動形式。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係統論。
我國西周末年,已經有了一種樸素唯物主義觀點的“五材說”。從《國語·鄭語》“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萬物”和《左傳》“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到《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牆;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牆作甘”的記載,開始把五行屬性抽象出來,推演到其他事物,構成一個固定的組合形式。在戰國晚期提出了五行相勝(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勝(克)、生的次序固定下來,形成了事物之間相互關聯的模式,自發地體現了事物內部的結構關係及其整體把握的思想。就在這個時期,《內經》把五行學說應用於醫學,這對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積累的大量臨床經驗,形成中醫特有的理論體係,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古代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接觸和觀察,認識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長、升發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發熱、向上的特性;“土爰稼牆”,是指土具有種植莊稼,生化萬物的特性;“金曰從革”,是金具有肅殺、變革的特性;“水曰潤下”,是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古人基於這種認識,把宇宙間各種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經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類在特性上可相比擬的各種事物、現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差距事物五行歸屬見下表:
自 然 界 五行 人 體
方位 氣候 發展過程 五色 五味 時令 髒 腑 五官 形體 情誌
東 風 生 青 酸 春 木 肝 膽 目 筋 怒
南 暑 長 赤 苦 夏 火 心 小腸 舌 血脈 喜
西 濕 化 黃 甘 長爰 土 脾 胃 口 肌肉 思
北 燥 收 白 辛 秋 金 肺 大腸 鼻 皮 悲
中 寒 藏 黑 鹹 冬 水 腎 膀胱 耳 骨 恐
五行的相生相克
五行學說,以相生相克的規律來說明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形成一個事物內部結構的模式。
相生,有相互滋生、促進、助長的意思。相克,有相互製約、抑製、克服的意思。
五行相生的規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以次孳生,循環無盡。
五行相克的規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克也是往複無窮的。
在相生的關係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兩個方麵。在相克的兩個方麵,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兩個方麵。
在五行係統中,各個部分不是孤立而是密切相關的,每一部分的變化,必然影響其他所有部分的狀態,同時也受五行整體的統一製約。在其任何二“行”之間,由於存在相生或相克的關係,所以總是處於不平衡的運動之中。然而從五行整體來看,生和克在總和中表現出相對的平衡。五行學說,一開始就著眼於事物的運動和變化。自然界的運動如四時晝夜的交替,日月星辰的運行,動植物的生長壯老已,都在直觀形式上大量呈現周期循環。古人認識到“循環”是自然界普遍法則,把事物內部結構“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克關係,也看成循環性運動,綜合模擬成一個(如圖)循環式動態平衡規律。
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相互為用的兩個方麵。沒有生,就沒有事物的運動和變化,沒有克,就不能維持事物正常平衡協調下的生長和發展。因此必須生中有克,克中有生。這種生克相互為用的關係,稱為“製化”關係。它推動和維持著事物正常的生長、發展、變化過程。
五行之間的生克關係,如果失去協調,便會引起事物的反常狀態。相克的反常包括“相乘”和“相侮”兩種。相生的反常稱為“子母相及(子母相犯)”,包括“母及子”,和“子及母”兩種。
相乘屬於過度的相克,有乘虛侵犯的意思。相侮屬於反方向的克製,有恃強淩弱的意思,是反過來克製“克我者”。子及母也與相生的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