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海派清口”走紅的背後

來源: 78級興趣 2009-07-08 08:24:5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450 bytes)
周立波“海派清口”走紅的背後

  海派清口周立波,從《我為財狂》到《笑侃三十年》,在短時間內就流傳甚廣,反響巨大。周圍的同事朋友一遍一遍地反複看,雖然都聽不懂滬上方言,也不見得對上海有什麽好感,卻被吸引得連續幾天傻樂,“我們來晚了”,“一定要嚴防死守”,“打樁模子”“用兩隻拖鞋打”等等已經成了觀眾樂此不疲,拿腔作調地模仿的最新流行語。

  周立波走紅,和中國目前曲藝大環境很有關係。

  與小沈陽對比來看,小沈陽突然躥紅是上了春晚,這之前他僅僅是地域性的演員,出了東北,誰知道他?除夕之夜的《不差錢》我當時就沒法看完,更沒想到後來他引起了全國大討論,完全形成兩方對立的評頭論足,令小沈陽的人氣更加旺盛。我卻覺得兩方麵的觀點前提就有問題。

  我並不覺得小沈陽的扭捏作態會令人生厭,更不必隨便貶之為俗不可耐,雅俗的標準本身就因人而異,至於說他沒文化就更不靠譜,屬於人身攻擊了。但是我周圍的人確實都明確表示不喜歡小沈陽,究其原因,應追溯到我們對趙本山的小品已經鄙棄了。目前的根本問題不是藝術形式的問題,而是其內容承載了什麽價值取向的問題。

  從北到南,這麽多人從小沈陽的表演中得到了開心一刻,不能不說小沈陽的表演有草根性,趙本山本身不也正是以極土極俗的形象在全國觀眾心中根深葉茂嗎?但我們要清醒地看到,表麵的土和俗並不代表內在的平民性。

  從帶領鄉土模特隊開始,到賣拐忽悠,到老農夫婦神侃,更到了赤膊上陣演繹潛規則,趙本山已經越來越自覺地在利用民間藝術形式,貌似諷刺現實貌似關注民生,實質卻是粉飾太平。

  在一個老百姓窮了幾千年的國家,顧經濟發展的政策確實相當誘人,而中國平民畢竟享受到了空前的政治權利和利益分沾。但開放的視野使最底層的平頭百姓看到了截然不同的另一種政治文化,總有些邊吃肉還罵娘的家夥鼓搗。

  這時就需要像宋祖英這樣老少鹹宜的美嬌娘唱辣妹子載歌載舞表達過紅紅火火好日子的滿足;更需要趙本山這種上下皆通的土老冒姥爺,處處表明發財才是硬道理;更有小沈陽學誰像誰,亦男亦女,模糊一切,暗示現在樂才是真的樂,你樂我樂大家樂,別去想太多,有什麽理由還不快樂?

  小沈陽在趙本山絕對影響下成就功名,決定了他的草根性隻能是一些自然本能的需求,誤導大家認為這就是自由爽快的人生,這點上跟於丹解讀論語莊子沒兩樣,越深入人心越可怕。他們早已使自己離民生疾苦越來越遠,與民間的期待背道而馳,也許這也正是本來最能討好全國老百姓的春晚和諸多曲藝形式走向了歧路的內在原因。

  周立波進入我們的視野,就像鄰人來串門那樣偶然又自然,這是純民間的方式,那感覺也像我們在網絡下載到永不會在電影院公映的國外電影一樣,首先隻有你願意你才會接觸,這個出發點是不得了的,受眾對自己的選擇是自主和自尊的。我們的民間絕不缺乏選擇的智慧,一個好的藝人要達到配合甚至引領這種智慧的高度,周立波就能,而且在某個高度上,他做到了恰到好處。我想用兩個詞來形容周立波——自矜和自覺。

  用上海方言演繹上海形象,周立波牢牢紮根在自己的土壤,用極具時代特征的道具來盤點城市曆史文化,上海在中國的地位特殊而顯赫,作為本土藝術家,帶有地域自豪感並且做到了適可而止,這種自矜是很可愛的。

  這方麵最遭人非議的,是周立波把自己跟郭德綱的表演比成喝咖啡的和吃大蒜的,在攻擊這一點的人的心目中,一定覺得喝咖啡的一定瞧不起吃大蒜的,由此得出周立波對郭德綱代表的京派民間曲藝目中無人,傲慢自大的結論。其實平心靜氣地想想,不難理解這種比喻的合理性,周立波以其不無自嘲的坦誠,準確地到達了兩種文化的本質,同時也不無自矜地表明了堅定的海派立場。

  笑聲中他引領我們思考和接受,認可這種差異的存在,不要去試圖一鍋燉掉這種差異,不可調和不代表不能共存共榮,事實上我們在郭德綱身上也看到了這種自矜,這才是一種能讓我們品味出鼓舞和堅持的心靈力量的民族藝術。

  有了對本土藝術的自矜,就有了為人的自重,也就有了對普世價值的自覺靠攏。與民生最密切的是什麽,誰也不可能真的莫談國是,周立波對世事時事有獨到的觀察和獨立的見解,他自覺把這些作為他表演的主題,而不是打擦邊球。如果說郭德綱的相聲更多的是對人本性的剝皮見骨,那麽周立波的清口就站到了剖析體製的高度,他聰明溫和又悄然刺激聽眾的神經,聽完他的talkshow,你可以笑笑了事,也可以停下來想想,更可以越想越深,深到停不下來。

  記得2006年春晚,四川方言小品代表人物張德高被選中參演,差點因其它節目延時問題被涮掉,演出時間被迫調後,而且小品內容被大加刪削,完全失去了方言韻味和主題力量,當年從全國範圍來看,沒幾個人注意到這個小品節目,而在四川當地卻被當作與有榮焉的大事,張德高還表示要繼續進軍春晚,讓四川方言小品發揚光大。張德高的小品具有民間愛憎情感的諷刺力度,樸素真誠,喜聞樂見,被春晚砧板魚肉一番,甚為不值,但他還不能從中有所領悟,更讓人扼腕。反觀周立波根本不屑於進春晚的態度,可以看出周立波對藝術的認識深度和對體製的洞察力。

  今日我們對周立波或許有些過譽,但這十年連最有諷刺力量最民間的藝術都逐漸墮落,曾經優秀的藝術家和作品都莫名沉寂,反而是一些二醜類都算不上的做秀占據了眼球,不能不是巨大的悲哀。周立波的出現,至少讓我們有所期待。作者:潘旻

        
來源:文匯報      來源日期:2009-7-1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周立波“海派清口”走紅的背後
  • 中國戰略部署新一輪沿海開發開放的深意、新意、高意
  • 不用花錢治百病的方法----常敲經絡的好處(轉)
  • FB 匯報之一,日本東京塔所見 PP
  • 新一代DVD可存儲1萬GB或200部HD電影
  • 所有跟帖: 

    分析得挺專業噠,嗬嗬∶) -笑比哭好- 給 笑比哭好 發送悄悄話 笑比哭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9/2009 postreply 03:38:55

    滿紙荒唐言,貽笑大方。 -明媚弧線- 給 明媚弧線 發送悄悄話 明媚弧線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9/2009 postreply 11:44:1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