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場合不同叫法.在不容易引起誤解的地方,叫小姐前+姓。
不過這是2002年的文章哈,2009都不知道變成啥了。
不叫“小姐”稱什麽?
陳紹謨
背景
去海南旅遊,到飯店吃飯,杯盤狼藉時,朋友招呼:“小姐,埋單!”沒想到服務員小姑娘不理不睬。以為服務員沒聽到,朋友提高嗓門:
“小姐,埋單!”沒想到服務員扔來一個白眼,附帶硬梆梆的一句話:“你才小姐呢!”朋友愕然。
又聽說南方人在天津,也不諳對女士的稱呼方法,在飯店也稱呼服務員為“小姐”,服務員不理,改稱“大姐”,仍然沒有回應,無奈,隻好直呼“服務員!”,沒想到這次服務員馬上應聲而來。
時代發展到今天,作為曾經通行一時的對年輕女性的稱謂,“小姐”這個詞,似乎已帶上了某些曖昧的含義,以至於要惹人白眼,遭人摒棄了。那麽,不叫小姐又叫什麽呢?“同誌”這個詞似乎太過正式,在今天還被某些人帶上“同性戀”的另一層含義,“師傅”和年輕靚麗的女孩總有些不那麽匹配,叫“女士”,又透著那麽點過分正經的別扭。
對年輕的女性到底該怎麽稱呼才又有時代氣息、又得體熨貼呢?請讀者朋友各抒己見。
稱“女士”比較恰當
現在女性的心思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別人叫她們什麽都不開心,著實讓男士們頭疼不已。尤其是小姐這個稱謂,很容易引起誤會。
對不熟悉的女性,而且在公眾的地方,如果不用“小姐”來稱呼她們,那叫她們什麽呢牽在大街上問路,稱呼他們“女同誌”,紀念“激情燃燒的歲月”牽好像不太恰當;那“Miss ”或“Lad y ”吧,我們似乎也沒有那麽崇洋,況且你這樣說,她們還以為你是神經病;“女士”
還好吧牽我盤算了半天,好像還是“女士”比較恰當。“這位女士,請問人民廣場怎麽走牽”蠻有紳士感覺的牎其實這些稱呼的選用不是最關鍵的地方,重要的是你要抱著正確的態度和對別人尊敬的心情,隻有這樣,才能給對方好的印象,可能樂意為你解決問題。
從這個問題的探討,我們也能看得出來,社會對女性的尊重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隻有在不斷的磨合中得到升華。(韓鵑)不妨按職業來稱呼對年輕女子,不叫“小姐”稱什麽好呢牽筆者感到,這要視實際情況而定,因職業不同有所區分。在飯店吃飯,不妨直接稱呼“服務員同誌”,既親切又自然。在醫院,就稱某醫生,某護士;在學校,稱某老師,名正言順;在商店,稱營業員或售貨員,也順理成章。總之,以職業來稱呼是妥當的,也是容易接受的。
而在辦公室職員中間,“小姐”的稱呼還是非常流行,在國外亦然。可見,對年輕女性的稱呼,可依職業而定。(範正青)
還“小姐”兩字清白
我挺喜歡“小姐”這個詞的,真的,叫著順口,聽著順耳。可是自從它和某種特殊的職業聯係在一起以後,就不敢輕易用了,否則在飯店裏會沒人理你,甚至還要遭人白眼。
其實招誰惹誰了牽女同胞們,不讓我用這個詞我用什麽呀牽我的經驗是:在外邊吃飯的時候,不要叫“小姐”,直接喊“營業員”,簡單明了,直接體現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而在其他場合和年輕女同胞打招呼的時候,不妨仍使用“小姐”這個詞,不過語氣要好一點,輕一點,“態度決定一切嘛”。如能配上一個微笑就更完美了,這樣一般不會引起女士們的不快。
我真正想說的是———讓我們去掉“小姐”這兩個字中暖昧的成分,還它一個清白。多麽好的兩個字,不用了多可惜呀。我真想對所有美麗的女同胞們真誠而坦然地說一聲:“小姐,您好。”(王勇)
叫聲“靚女”不靚也樂
查閱最新版本(1999年版)的《辭海》,其中“小姐”詞目裏有這麽一個解釋:“宋元時對地位低下女子的稱呼,後轉為對未婚女子的敬稱”。可見,對於“小姐”這個稱呼的使用,有一個從賤稱演變為敬稱的曆史過程。
如今在我國某些地方如果把年輕的女性稱為“小姐”則會遭人白眼,這從某個側麵反映了“小姐”這個曾經“用之四海而皆準”的稱呼已經逐漸從一個尊稱再一次演變為賤稱的事實。或許是到了改一改“小姐”這個稱呼的時候了。其實,這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因為稱呼語的語義受社會變遷的影響很大,具有強烈的時間性和地域性。
至於對年輕女性的稱呼,我覺得有兩個地方的叫法,不但富有時代氣息,而且還比較得體熨貼。一是稱“madam ”:這本是英語文化中對婦女的尊稱,可以理解為“夫人”、“太太”、“女士”和“小姐”等,但是在香港尤其是在一些高級寫字樓的場合,對一位女性一個非常禮貌的稱呼就是一句“madam ”。一是叫“靚女”:這是近幾年來廣東人對年輕女性的一個最為流行的稱呼。盡管有的女孩子本人外表可能真的長得不怎麽樣,但是被人左一句“靚女”右一句“靚女”,心裏也非常高興,所以也樂意接受。
比較兩種稱呼,“madam ”這樣的稱呼太過洋化,隻適用於像香港這樣英語普及率較高的地方,我們還是使用廣東人對年輕女性的稱呼———“靚女”比較適宜。畢竟,“靚女”一詞不應該隻屬於那些美貌如花的女性專有名詞,還應該是所有引領時尚、擁有內在美的時代女性的代名詞。(趙周賢)
可在“小姐”前加姓氏
“小姐”這個很是體麵的稱呼,被社會的不良婦女霸占後,許多年輕的女性便不再樂意接受它了。前幾月,去雲南閑散,在某小鎮吃飯,招呼服務員,一開口就很自然的幾聲“小姐”,不想,這就有了麻煩,幾個年輕的女服務員都怒目相向,十分的仇視我,其中一人走到我麵前,頗憤憤地說:“找‘小姐’上別處去,這裏沒有‘小姐’。”
聞言,才知自己是犯了忌,趕緊一恭到地陪不是,這才挽回了形勢。
回來之後,見到年輕的女性嘴巴就哆嗦。怕又亂開口鬧出什麽糾紛。那麽,不叫小姐能叫什麽呢牽實在是難煞卿卿牎“同誌”這個稱呼固然高尚,但不能辨出性別,而小妹、大姐、阿姨之類的又太俗氣,奈何牽幾個月琢磨下來,才算有了些眉目。這裏就把我的經驗貢獻出來。倘是知道對方的姓名,那麽你可以很放心地叫“李小姐”“王小姐”的,她是決不會生氣的。不良婦女隻是注冊了“小姐”這兩字,前麵加了姓就不屬她們所有了。要是不知道對方姓名,我還是有辦法的,用密斯牗miss 牘喚她,雖然這密斯也即是小姐,但發音不同,也可避去麻煩,不過,這樣一來,就有點30年代小說的味道了。(惠民)
還是稱呼“同誌”好
小姐稱呼用於日常的相互交流和溝通,往往能使對方反感,甚至引起不快和爭執。仔細想來,我認為“同誌”的稱呼恰能很自然地彌補諸如“小姐”、“老板”、“師傅”、“老板娘”等等在一些方麵的不足和尷尬。因此,在一般的場合下對年輕的女性稱呼“女同誌”比較適宜,既大方又妥貼,至於其他人都可以類推如“男同誌”、“小同誌”、“老同誌”等等。(朱賡蓀)
稱呼也可入鄉隨俗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風俗不一,對女同胞的稱謂各地都不一樣,出差旅遊,每到一地不妨先作調查,了解當地對女性的稱呼,以免叫錯。
筆者數十年采購跑下來,積累了一點經驗,供大家參考。北方地區女性愛用“姐”作稱呼,如果你知道對方姓氏,便叫“張姐”、“李姐”,年齡稍大的叫“大姐”,絕對沒錯;西北地區叫“姑娘”、“大嫂”;廣州地區還是可以叫“小姐”;在大理白族,稱呼年輕女子為“金花”,而在彝族地區,未婚女性則被稱為“阿詩瑪”。至於海南筆者未曾去過,不知該作何稱呼,還需去過的朋友介紹。
《解放日報》
這事兒把俺也難住了,特科考如內
本文內容已被 [ wakao ] 在 2009-01-14 03:28:4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