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得不對大師表示敬意
——網友
今年夏天,真是太熱了!
最近,由於全球氣候升溫,大家紛紛開啟了舉杯痛飲消暑降溫的日子……
炎炎夏日,酒類飲品消費劇增,伴隨而來的是酒瓶回收的巨大壓力……這成為了全世界共通的難題。
而有這樣一位泰國僧侶,他從1984年開始回收了150萬個啤酒瓶子,帶領徒弟花費三十餘年,建成了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瓶子寺廟”,名叫“百萬瓶寺”,以一寺僧人之力,為當地環保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貢獻。
這座寺廟也成為了當地著名的設計景觀,吸引人前去打卡。
究竟,和尚大師設計的這座廟是出於何種理念?現在這座寺廟,又有著如何前途光明的未來?今天,日站君為大家一筆揭開。
泰國東北部的四色菊府,是一個風光秀麗的小城市,作為水域最豐富的區域之一,常年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百萬遊客。
幾年之間,過多的遊客雖然提升了地區的經濟收入,然而也同時帶來了無邊無際的生活垃圾。
由於泰國氣候炎熱,飲品消費量巨大,廢棄瓶子給當地環保機構帶來了巨大的回收壓力。
這個時候,當地的僧侶們站了出來。
1984年,由寺廟的住持Phra Khru Vivek Dharmajahn牽頭,僧侶們準備在一塊荒地上用瓶子造一堵牆,來喚起社會對玻璃瓶回收的關注。
讓住持意想不到的是,這個活動“才剛開始,就結束了”!
僅僅幾日,超過一堵牆用量數十倍的瓶子被運過來,讓寺院的僧侶們瞠目結舌。由於數量太多,住持冒出了一個想法:牆都造了,我們幹脆建一座寺廟吧!
這次“收集100個瓶子造一堵牆”的活動,成為了日後全世界最大的玻璃瓶寺廟建成的契機。
僧侶們的計劃,得到了當地政府、民眾和企業的全力支持。源源不斷的瓶子經過清洗分類後,被運到現場。
靠著當地民眾的群策群力,兩年後,寺廟主體即告落成,讓我們來看看成果。
可以說,這座建成的瓶子寺廟完全體現了建設者的整齊美學。錯落有致一絲不苟,完美主義強迫症看後都得拍手叫好。
廊柱主體由棕色瓶子與混凝土組成,如果你仔細觀察細節,會發現橫欄的瓶子線條,形成了正反交錯的設計,毫不草率。
除了立柱和連廊,整個地麵也是由一個個瓶子鋪設而成,如同馬賽克地板一樣,在陽光下交相輝映。
屋頂的綠色與黃色巧妙融合,瓶子像碧綠的短竹一樣嵌在上方,非常好看。
來到佛堂大廳,廳內顯得開闊而肅穆。而當你抬頭看向佛像,會發現佛像周圍的壁畫、下方的坐台,都是由酒瓶蓋組成的。
是的,為了充分回收利用廢棄酒瓶,寺內的大部分壁畫,以及佛像坐台,幾乎都是通過瓶蓋來設計加工而成。
他們甚至給一座臥佛用酒瓶做了一件衣服,真是太硬核了!
寺廟落成後,立刻成為了當地群眾和外來旅客的打卡紀念地。在拜謁寺廟,拍下美圖之外,遊客們也了解到了僧人們為環保做出的努力。
於是僧侶們決定繼續。他們不斷收集廢棄酒瓶,30多年的時間,在寺廟周圍建造了20多個酒瓶建築!
從舍利塔、到僧侶宿舍,甚至水塔,一應俱全!關於瓶子的設計,大師們真的玩到極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