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對馬的造型非常寫實”, 你從唐朝穿越過來的親眼見了還是鸚鵡學舌?
“為防止馬尾巴掃動灰塵,就將馬尾綁起來”,你以為馬尾巴都拖地?你該到動物園去看看。另外說說是怎麽綁能讓馬尾巴抗拒重力向上翹起來?馬尾巴是用來驅趕蚊蠅的,如果真綁起來,受到蚊蠅的騷擾馬會非常狂躁,還拉幾把戰車!
關於唐三彩馬的尾巴都上翹,GPT說,
唐三彩馬的尾巴上翹,主要是出於藝術表現和造型需要,而非對現實馬匹生理狀態的真實再現。以下是幾種主要原因:
1. 表現精神狀態
上翹的尾巴通常象征馬匹神駿有力、精神抖擻。唐代是盛世時期,注重馬的威武與雄壯形象,因此藝術家用尾巴上翹來強調馬匹的活力與威風。
2. 迎合審美風格
唐代藝術追求誇張、飽滿、裝飾性強的風格。唐三彩的造型往往帶有理想化和程式化的特點。尾巴上翹的造型,使整匹馬的輪廓更富有動感與曲線美,符合當時對雕塑裝飾的審美要求。
3. 技術製作方便
陶塑藝術在製作過程中,為了避免尾巴在燒製過程中因重力下垂而變形或斷裂,藝術家會將尾巴上翹,從而減少支撐問題。這種設計也更利於燒製和保存完整性。
4. 象征地位與權力
唐代的馬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權力、財富和軍事力量的象征。尾巴高翹、有力,可能寓意著這匹馬是貴族或軍中良駒,與身份、地位相關。
小結
唐三彩馬尾上翹,是一種結合了藝術性、象征意義和工藝實用性的綜合設計,並非簡單模仿現實,而是唐代文化審美與技術水平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