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mloops的曙光在四點半醒來,例行登記後,大巴帶著原班人馬來到小小車站。昨天的列車分成兩班,一班開往Lake Louis,另一班開往Jasper。這次先跟著三文魚逛吃逛吃去Lake Louis(露易絲湖),然後回家攢錢,下次去Jasper。
根據昨天的經驗,旅館的免費早餐咱不碰,上車先看菜單。六點準時出發,服務員立馬給大家倒咖灰,“今天火車先經過Baby Rocky Mountain,然後Rocky Mountain,大家別打瞌睡。”後來跟盆友說起這趟旅程,費銀子還費手機內存。
火車照例先在Kamloops繞行,深山裏的大學城,與世隔絕的空氣裏,彌漫著年輕的青春和流浪的沉默,還有遊客的喧囂與匆匆。
慢慢的火車經過一座紀念碑,加拿大橫貫鐵路的最後一根鐵釘在此落地。
當年修建這條鐵路是愚公移山,等不到子子孫孫,隻得大量招聘中國外勞,大部分的外勞也長眠於此,無名無姓築成紀念碑。後人有幸看到這片湖光山色,請為先人們點讚致敬。當然,人家費盡心思劈山開路主要是運輸貨物,不是給大家看風景的;所以大家拿的鐵路,貨車優先。
今天特供不帶酒精的雞尾酒,順便學個英文Mocktail,顏色灰常漂亮。服務小姐姐說喜歡就多來幾杯,我喝了5杯。早餐依舊很不錯,但是吃的很不專心,因為外麵風景太美,手機一直擱在小桌板上,時不時來幾張。
正式進入山區,藍澄澄的天窗開始出現一座座雪山;想象頭等艙可以躺著拍照的天窗,激起回家攢銀子的強烈欲望。
鐵路旁的河流左右飄忽,過一座橋就換一邊,河水在陽光下呈現冰川區特有的藍綠色。造成此種顏色的主因是冰川水裏含有灰色的灰(dust),經過陽光反射呈現出藍中帶綠的顏色。這個灰不是火山灰,就是一種冰川地區特有的灰。理科僧幫忙詳解一下。
午餐過後,火車正式進入落基山,積雪蔓延到鐵路兩邊,溫度明顯降低,風景從秀麗變成壯觀。不久火車慢慢經過Stoney Creek Bridge,高度排名第七,1885年建成,原是木頭結構,1894年改建為鋼結構。
嘩啦啦的又爬過一個山頭,火車在一塊類似河床的火車站停下,等對麵來的火車。然後,稀裏糊塗的龜爬半小時,車子徹底在一堆枕木旁邊停下。服務員除了給大家送小點心,立馬又送一個不算小的Biscuit,此時離開我們的終點Lake Louis隻剩下一個小時的路程。
大家等了十五分鍾,列車長宣布前方路況:有輛車車故障了,原本以為能勉強爬到最近的火車站,結果是negative。緊急救援已經出動,大概得兩小時,故決定給大家提供light dinner。正吃著熱乎乎的雞肉配馬鈴薯泥,一列貨車風塵仆仆的撲過來,全場鼓掌。
火車再度啟動來到Spiral Tunnel,八字形鐵路。因為無法直線攻克大山,所以用類似之字形的鐵路讓火車迂回上山;之字形鐵路有明顯的前進後退,但是八字形鐵路沒有,理科僧詳細解釋一下哈,文科僧負責看風景。工程艱難,又是無數生命埋青山。
約莫半小時,火車到達露易絲湖Lake Louis車站已近八點;大半人在此下車,還有一部分人直接前往班芙Banff。道別列車服務員,登上大巴來到心心念念十多年的景點和旅館。
走進湖景房,劉姥姥進大觀園似的把房間逛一遍。群裏已經問了N+1次藍寶石的景色……嗯……嗯……出門照相去!然後我跟兩個娃在旅館一樓繞來繞去,知道湖在外麵,可不知道門在哪裏。最後是旅館服務人員帶我們到大門口,“出門右轉就是湖,小心路滑。”
冬天還沒有,藍寶石在冰塊下麵。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