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說祖上是清朝做官的,然後犯了罪,後人逃跑到熊嶽避難。
熊嶽及周圍有八旗,至今還有一些地名:
鑲黃旗村,正藍旗(紅旗公社,鎮),廂紅旗村,正黃旗村。東藍旗村
曆任熊嶽副都統
編輯
[9]
序號
|
任職人員
|
任職時間
|
類別
|
卸任信息
|
備注
|
---|---|---|---|---|---|
1
|
慶玉
|
乾隆五十八年正月廿二日(1793年3月4日)
|
調
|
嘉慶二年八月二十日(1797年10月9日)調錦州副都統
|
-
|
2
|
嘉慶二年八月二十日(1797年10月9日)
|
任
|
嘉慶九年四月二十日(1804年5月28日)緣事革職
|
-
|
|
3
|
嘉慶九年四月二十日(1804年5月28日)
|
任
|
嘉慶九年十月十九日(1804年11月20日)調駐藏辦事大臣
|
-
|
|
4
|
毓秀
|
嘉慶九年十月十九日(1804年11月20日)
|
任
|
嘉慶十年八月七日(1805年9月29日)調錦州副都統
|
-
|
5
|
嘉慶十年八月七日(1805年9月29日)
|
調
|
嘉慶十四年三月十六日(1809年4月30日)調西安左翼副都統
|
-
|
|
6
|
嘉慶十四年三月十六日(1809年4月30日)
|
任
|
嘉慶十四年六月十九日(1809年7月31日)調吉林副都統
|
-
|
|
7
|
多福
|
嘉慶十四年六月十九日(1809年7月31日)
|
調
|
嘉慶十四年八月十二日(1809年9月21日)半途染病回旗
|
離職根據嘉慶十四年秋季譯漢長邊總檔
|
8
|
嘉慶十四年八月十二日(1809年9月21日)
|
任
|
嘉慶十四年九月八日(1809年10月16日)調吉林副都統
|
未到任
|
|
9
|
祿成
|
嘉慶十四年九月八日(1809年10月16日)
|
調
|
嘉慶二十一年二月廿八日(1816年3月26日)同上
|
-
|
10
|
嘉慶二十一年二月廿八日(1816年3月26日)
|
任
|
道光二年十一月廿二日(1823年1月3日)年老休致
|
-
|
|
11
|
道光二年十一月廿二日(1823年1月3日)
|
任
|
道光七年八月十九日(1827年10月9日)調鑲黃旗蒙古副都統
|
-
|
|
12
|
道光七年八月十九日(1827年10月9日)
|
調
|
道光十二年四月八日(1832年5月7日)調山海關副都統
|
-
|
|
13
|
道光十二年四月八日(1832年5月7日)
|
調
|
道光十三年五月十三日(1833年6月30日)因病解任
|
-
|
|
14
|
伊拉清阿
|
道光十三年五月十三日(1833年6月30日)
|
調
|
道光十四年八月日解
|
離職根據清代各地將軍都統大臣等年表
|
15
|
國祥
|
道光十四年八月廿二日(1834年9月24日)
|
調
|
道光十七年九月一日(1837年9月30日)因病解任
|
-
|
16
|
道光十七年九月一日(1837年9月30日)
|
調
|
道光十九年正月八日(1839年2月21日)調江寧副都統
|
-
|
|
17
|
道光十九年正月八日(1839年2月21日)
|
調
|
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1849年1月12日)調江寧將軍
|
-
|
|
18
|
桂生
|
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1849年1月12日)
|
任
|
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1849年12月26日)命到京
|
亦作貴升
|
19
|
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1849年12月26日)
|
調
|
鹹豐元年二月廿九日(1851年3月31日)緣事為人怯懦
|
離職根據鹹豐元年二月月摺檔
|
|
20
|
鹹豐元年二月廿九日(1851年3月31日)
|
調
|
鹹豐三年正月二十日(1853年2月27日)調吉林副都統
|
-
|
|
21
|
鹹豐三年正月廿一日(1853年2月28日)
|
任
|
鹹豐三年二月十八日(1853年3月27日)調阿勒楚喀副都統
|
-
|
|
22
|
鹹豐三年二月十八日(1853年3月27日)
|
調
|
鹹豐四年四月十九日(1854年5月15日)卒
|
離職根據傳包
|
|
23
|
瑞昌
|
鹹豐三年三月十四日(1853年4月21日)
|
署
|
鹹豐三年三月十八日(1853年4月25日)統帶盛京官兵到京
|
-
|
24
|
鹹豐三年三月十八日(1853年4月25日)
|
署
|
-
|
-
|
|
25
|
鹹豐四年五月一日(1854年5月27日)
|
調
|
鹹豐五年二月廿二日(1855年4月8日)調綏遠城將軍
|
-
|
|
26
|
鹹豐五年二月廿二日(1855年4月8日)
|
任
|
鹹豐五年十二月廿五日(1856年2月1日)因病解任
|
-
|
|
27
|
鹹豐五年十二月廿五日(1856年2月1日)
|
任
|
同治四年閏五月日解
|
離職根據清代各地將軍都統大臣等年表
|
|
28
|
安圖
|
同治四年閏五月十一日(1865年7月3日)
|
任
|
同治十三年七月廿一日(1874年9月1日)緣事革職
|
實七月十七日卒(傳包)
|
29
|
同治十三年七月廿二日(1874年9月2日)
|
調
|
光緒元年三月廿九日(1875年5月4日)緣事開缺聽候部議
|
-
|
|
30
|
光緒元年四月一日(1875年5月5日)
|
任
|
光緒五年十一月二日(1879年12月14日)因病乞休
|
-
|
|
31
|
光緒五年十一月二日(1879年12月14日)
|
任
|
光緒十年十二月召
|
離職根據皇朝武職大臣年表
|
|
32
|
光緒十年十二月
|
署
|
-
|
||
33
|
文格
|
光緒十二年五月十四日(1886年6月15日)
|
任
|
光緒十三年三月四日(1887年3月28日)調三姓副都統
|
實授
|
34
|
光緒十三年三月四日(1887年3月28日)
|
調
|
光緒十四年四月三十日(1888年6月9日)病解
|
離職根據光緒十四年四月分上諭檔,頁00235
|
|
35
|
光緒十四年五月一日(1888年6月10日)
|
任
|
光緒二十年十一月七日(1894年12月3日)緣事革職
|
-
|
|
36
|
光緒二十年十一月九日(1894年12月5日)
|
任
|
光緒二十年十二月七日(1895年1月2日)卒
|
離職根據光緒二十年十二月(二)月摺檔
|
|
37
|
德升阿
|
光緒二十年十二月十二日(1895年1月7日)
|
任
|
光緒二十一年十月解
|
離職根據清代各地將軍都統大臣等年表
|
38
|
光緒二十一年十月廿七日(1895年12月13日)
|
任
|
光緒二十四年七月十六日(1898年9月1日)調正黃芪滿洲副都統
|
-
|
|
39
|
奎鐸
|
光緒二十四年七月十七日(1898年9月2日)
|
任
|
光緒二十四年十月調
|
離職根據清代各地將軍都統大臣等年表
|
40
|
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六日(1898年11月19日)
|
任
|
光緒二十六年六月十三日(1900年7月9日)調三姓副都統
|
-
|
|
41
|
宣統二年九月十四日(1910年10月16日)
|
兼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