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羽編文,陳惠冠繪畫。
成語“前倨後恭”是出自西漢·劉向編《戰國策·秦策一》:“將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裏;妻側目而視,傾耳而聽;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謝。蘇秦曰:‘嫂何前倨而後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蘇秦曰:‘嗟乎!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
(01)戰國後期,洛陽有個名叫蘇秦的讀書人,到秦國向秦惠文王遊說,勸他實行“連橫”政策,誘騙部分弱國隨從秦國進攻其他弱國,達到各個擊破、統一天下的目的。
(02)秦惠文王以為秦國羽毛未豐,不肯采納他的意見。蘇秦接連十次上書,均無結果。日子一長,黑貂皮襖穿破了,帶去的黃金百斤用完了,隻得垂頭喪氣地回家。
(03)到洛陽時,蘇秦的樣子真夠慘的:纏著綁腿布,穿著破草鞋,背著行李;身子枯瘦,皮膚黧黑,臉有愧色。
(04)一進門,家裏人見他這副模樣,都不理他。妻子不下織機相見,嫂子不為他做飯,父母不跟他說話。
(05)蘇秦見了這般情景,深有感觸,長歎道:“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都是因為我學問不到家,未能取得榮華富貴,這是我的過錯啊。”
(06)從這次失敗中,他得到了教訓:讀書在精不在多。於是全力鑽研薑太公的《陰符》那篇文章。讀到夜深,疲倦已極時,便拿錐子刺大腿,用以祛除睡意,繼續攻讀。
(07)一年以後,蘇秦的學識,突飛猛進,對天下大勢,已能了如指掌。這回他不再去見秦王了,而是轉向趙國,對趙肅侯陳說利害,勸他執行“合縱”政策,聯合韓、魏等五國,共同對付秦國。
(08)趙肅侯聽了很讚賞,封蘇秦為武安君,拜為相國。為了執行“合縱”政策,趙肅侯給他兵車百輛、綢緞千匹、玉璧百雙、黃金萬鎰(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兩或二十四兩),請他再去遊說列國諸侯。
(09)蘇秦從楚國回趙時,路過洛陽,這一次聲勢煊赫,威儀跟國王差不多,再不是當年從秦國回來時那副狼狽相了。
(10)父母聽說蘇秦衣錦榮歸,馬上把房子打掃幹淨,準備好酒宴,到城外三十裏處迎接,妻子低著頭,側目而視,嫂子匍伏前行,連拜四拜,跪著請罪。
(11)蘇秦見了這番情景,回想起上次回家時的場麵,十分感慨,便問嫂子“何前倨而後恭?”嫂子惶恐地答道:“因為叔叔位高而多金!”
(12)聽了這話,蘇秦又長歎一聲:“唉!人窮了則父母不認兒子,富貴了連親屬也畏懼啊!”以後人們便用“前倨後恭”來形容勢利小人的醜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