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住的地方,離香港很近,78、79年開始開放後,當年偷渡去香港的同胞開始回來了,有的給親戚帶回電視機,豎起一根魚骨天線,就可以收到香港的電視信號了。
我爸工作的單位,有港澳同胞捐了電視機,開始是一台黑白的,單位裏麵的天線向北,看的是中央台。我在小學裏麵聽同學講香港的電視劇怎麽好看,但是看不著。後來有人捐了一台彩電,單位裏的人就專門用來看香港台。當時“麗的”、“翡翠”兩個台,黃金時間段,大部分情況下大家喜歡看麗的的電視劇。
四五年級,我沉浸在追電視劇之中。《天蠶變》讓我看到了英雄氣概和兒女情長。《大內群英》的血滴子好可怕,也是第一次知道四阿哥為了奪位篡改傳位詔書。《對對糊》《驟雨中的陽光》驚險年輕人的愛情甜蜜和酸澀。
從79年看到81年,看了兩年多的電視劇,發現古裝劇都是報仇、心機,時裝劇都是相愛、誤會、誤會解除、再度甜蜜。全都是套路,81年我上初一了,電視劇再也看不下去。之後幾年,香港的電視劇開始在大陸傳播開來,什麽《神雕英雄傳》、《萬水千山總是情》,我都沒看。
初一時開始看武俠小說,看了幾本覺得沒意思。還沒有《趣味物理學》、《啊哈、靈機一動》等有意思。同學們聊電視劇的時候,我在想宇宙第三速度、規尺作圖三等分任意角,時常顯得魂不守舍,成為同學們眼中的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