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美國大叔散盡家財,幫我們幹了件大事

來源: 愛範兒 2024-06-08 09:19:2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963 bytes)

考你一個問題,你知道每個漢字的起源嗎?

不光是你,可能很多人都隻能搖頭。

作為一個中國人,漢字陪伴著我們的一生,每天的聽、說、讀、寫都離不開漢字,但鮮少有人會去探究每個漢字的曆史。

而有一個美國人,他不僅用20年時間,研究了上萬個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還創辦了一個網站,供全球對漢字有興趣的人們學習。

●美國大叔創立的網站

這個人就是理查德·西爾斯,中文名叫做斯睿德。

●斯睿德

這個酷似肯德基爺爺的老人,窮極半生,將研究漢字當成自己的終生事業。

他說,“漢字是我最寶貝的東西。”

到底是什麽,讓這個美國大叔,對中國漢字如此“癡情”?

勇闖中國的美國少年

1950年,斯睿德出生在美國西北部俄勒岡州的一座小城,那裏的常住人口隻有幾萬人,且都是講英文的白種人。

天生具有探索精神的理查德,不甘於蝸居在這個無聊的小城市,他想要學習一門全新的語言,了解一種截然不同的文化。

●左一為童年時的斯睿德

1972年,正在大學學習物理的斯睿德,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漢字。他發現,全世界有7%的人講英語作為母語,而全世界說漢語的人達到20%。

於是對這個神秘的語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了對它有更深的了解,他決定去到說漢語的地方進行探索。

當時中美還沒有建交,斯睿德於是決定先到中國台灣學習。他用打工一年攢下的全部積蓄,買了一張去中國台灣的單程票。

這個決定遭到家人的強烈反對。放棄現有的學業,去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就為了學習一門語言,他的家人覺得他瘋了。

但這並沒有阻止斯睿德前進的步伐,他帶著80美金,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學習漢語之路。

●斯睿德在中國台灣

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斯睿德心裏沒有任何慌張和害怕,有的隻是抑製不住的激動。

“如果你想做成一件事,你必須有冒險的精神,而這就是我的一次冒險。”

到一個語言不通的地方,生活自然是不便的。

有一次,他去一家麵館吃飯,想要加一點菠菜,但他不知道菠菜用漢語怎麽說。他叫來服務員,指了指桌上的菠菜,問這個叫什麽?服務員以為他指的是他們老板,便說你可以叫他“老板”。

斯睿德說:“你可以加點‘老板’給我吃嗎?”此話一出,引得哄堂大笑。類似這樣的笑話,在他身上發生的個數多到能出一本集子。

但對於斯睿德來說,沒有什麽可以熄滅他學習中文的熱情。

他找了一家教漢語的培訓機構,正式開始他的學習生涯。雖然有極高的熱情,但漢語的學習難度卻超出了斯睿德的想象。

與僅有26個字母組成的英文不同,每一個漢字都有複雜的筆畫構成,筆畫和筆畫之間還沒有邏輯關係。5000個漢字,6萬個組合,讓初次接觸漢語的斯睿德學得痛苦不堪。他逐漸開始意識到,漢字和英文是截然不同的語言體係,不能用學英語的思路來學習中文。

兩年的學習結束後,他回到美國,完成了本科和碩士學曆,並從事了工程師的工作。

但他對漢字的探索並沒有停止,從22歲到40歲,他多次往返於中國和美國,但他的漢語水平隻停留在聽和說上,讀和寫依舊非常困難。

經過他的了解,他發現漢字是由原始圖畫文字發展而來,屬於“表意文字”。如果能夠理解文字的象形來源,對他來說更容易記住漢字。

就這樣,對於古老而神秘的漢字,他開啟了漫長的尋求之路。

快死了才發現最愛漢字

1990年,40歲的斯睿德決定不能再當一個“目不識丁”的人,他從中國帶回了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語文辭書——《說文解字》。

試想一下,一本著於東漢時代、由文言文寫成的書,內容如同字典,對於一個中國人,都很難讀得下去。而斯睿德,卻看得津津有味,甚至沉迷於其中。

●《說文解字》

除了《說文解字》,他還從中國帶來了其他的古字典,包括《康熙字典》《甲骨文編》《金文編》等,收集的書籍整整堆滿了一個書房。

●斯睿德收集的書籍

就在他醉心於漢字的研究時,1994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心髒病改變了他的想法。

當時,醫生告知他隻有一年的時間可以活,處在生死邊緣的斯睿德,與自己的內心進行了一次對話。

“如果你的生命隻剩下一年,你想做什麽?”

幾乎是沒有思考,他給出了一個答案——數字化《說文解字》。經過這麽多年的學習,漢字已從一個單純的興趣,成為他生命中的摯愛。

假如生命隻剩下1年,他想要將自己愛的東西,留給這個人間。於是1994年他開始著手創立一個網站,並給它起名為“漢字源”。

他將自己擁有的工具書中的古漢字一一掃描進網站,讓用戶在這個網站中,輸入任一漢字,就能看到該漢字的“前世今生”。

不知是不是老天聽到了斯睿德的夢想,通過四次手術,他成功挺過了一年的期限,且病情在慢慢好轉。

在鬼門關走了一遭之後,他對於自己想做的事情更加堅定。每天下班回家,他都會坐在電腦前,將字典裏的古文字一個一個掃描進電腦,並再對這些漢字進行編程,展示它演變的過程。

這一做,就整整做了8年。

但字源網站的建設,不僅是令斯睿德著迷的無底洞,更是一個資金的無底洞。在網站的建設過程中,他將自己20年存下的30萬美金全部投入了進去。

雪上加霜的是,2002年,美國遭受了經濟危機,他失去了工程師的高薪工作。

和大多人不同的是,生活的困頓,並沒有讓斯睿德為了謀求生路而就此放棄自己的夢想。

他回到鄉下,尋了一份河道管理員的工作,晚上又找了一個夜班保安的兼職。倒不是說為了多掙些錢,而是可以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一人在保安室,靜心研究每一個漢字。

“我辛苦一點沒有關係,但是如果沒有了研究漢字這個愛好,我的生活會很沒意思。”對於斯睿德來說,漢字無關乎功名利祿,而是可以為他帶去快樂的存在。

終於,他的努力有了成果。2002年,他正式上線了自己的字源網,網站上收錄了6500多個漢字對應的10餘萬個字形。

然而網站的上線卻並沒有能夠為斯睿德帶來財富,反而讓他的生活陷入更加潦倒的境地中。

“漢字叔叔”

在字源網創立初期,瀏覽量並不可觀,平均一天隻有1.5萬人次。為了讓用戶有一個幹淨的瀏覽環境,斯睿德拒絕了任何的廣告,但這就意味著,這個網站無法給他帶來任何收益。

他靠著自己微薄的工資,勉強支撐著這個網站,直到2007年,斯睿德再次失業。

而他的妻子,也因為覺得他不務正業,而選擇離開了他。一夜之間,斯睿德的生活隻剩下漢字。

但生活是現實的,沒有資金來源成為斯睿德麵臨的最大問題。為了省吃儉用,他租了一間狹小的出租屋,整個屋子裏,隻有書架、書桌,沒有沙發,沒有床,晚上直接睡在地上,在最困難的時候,他連每年租服務器的47美元,都掏不出來。

“我需要錢!”他在網站上,實實在在地寫道:“請捐款,這樣我就可以在線上保持提供和及時更新這些免費資料。”

即便如此,斯睿德網站收到的捐款也寥寥無幾,平均一年隻有50美元左右。因為沒有資金的支撐,斯睿德不得不將擴充和修訂網站的想法暫時擱置下來。

直到2011年1月13日。

那天晚上,斯睿德像往常一樣,打開網站,發現自己在一小時內獲得了超過100美元的捐款。斯睿德覺得,一定是有天使來幫助自己了。而這種幸運還在持續,在接下來的一天,網站點擊量超過了60萬次,一周內,捐款達到了3萬元人民幣。

原來,這位“天使”就是中國的一位網友,他偶然間瀏覽到斯睿德的網站,大受感動,於是將這個網站發在了微博上:

“這個人叫Richard Sears。他用20年工夫,手工將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數字化處理,上傳網絡供所有人免費使用。這就是外國人(我猜是美國)的‘傻’吧,這種國家工程,怎麽能自己一個人弄呢……”

一時間,斯睿德的網站在中國的社交媒體掀起一陣熱潮,大家紛紛去給字源網宣傳打賞。很多中國網友還給斯睿德寫郵件,斯睿德一周內收到的郵件就達到了2000封。在郵件裏,他們給斯睿德起了一個外號——“漢字叔叔”。

“這是第一次有人這麽叫我,我很喜歡這個稱呼。”

隨著網站的爆火,斯睿德平靜的生活也被打破。不斷有來自中國的媒體向他打來越洋電話,對他進行采訪。

而他覺得,這次的爆火,是冥冥之中與漢字的緣分,在召喚他去中國。於是,他做了一個和20年前一樣的決定——買了一張單程機票。

這次他的目的地是天津。

“漢字讓我快樂”

時隔20年,斯睿德為了同樣的夢想,再次踏上中國的土地。他在天津、北京、南京等多個城市輾轉,進行交流學習。

由於沒有在中國的居住權,斯睿德隻能靠每三個月出境去辦理旅遊簽證。有一次,因為一些交流和理解上的誤會,斯睿德遭遇了“驅逐出境”的危機。本來還剩下50多天的簽證,被告知不能再使用,必須在8月15日前離開中國。

對於斯睿德來說,生活的貧苦沒有什麽大不了的,但如果要他離開中國,則意味著他實現夢想的步伐將再一次被暫停。

他心急如焚,難過地說道:“我很想能夠在中國安定下來,我已經把中國當作了自己的家,我不要離開中國!”

他的一個朋友得知他的情況,便將他的困境發到網上,尋求幫助。借助網絡的力量,斯睿德再次獲得了眷顧。北京師範大學給了他一個代課老師的職位,讓他獲得了四年的簽證。

斯睿德非常開心,他覺得自己可以繼續研究文字,做他的網站。盡管他的生活依舊有些潦倒。

他租住在一個老式住宅小區不足30平方米的房子裏,除了床、書桌、電腦、冰箱,家裏幾乎沒有其他物件,會客、辦公、睡覺,全擠在一間屋子,生活的一切都由他自己打理。

●斯睿德在出租屋

每當有媒體去采訪他,他就會邀請他們去沙縣小吃,他說這是他在中國最常去的餐館。很多人看到他的境遇,覺得有些寒磣,但他從來不覺得自己可憐。

“有些事情,不是要看能不能賺到錢,才去做的。我有自己的愛好,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這有什麽可憐的呢?”

在中國的這段時間,他繼續維護和運營著他的網站,他請了北師大的兩個學生,幫他把網站所有的文字都校對了一遍。

但與在美國不同的是,除了他的網站,他擁有了更多學習和宣揚漢字文化的機會。

他會在業餘時間去中小學,給學生們講述漢字的故事。會去參加機構舉辦的漢字活動,為更多對漢字起源有興趣的人去普及知識。

他將自己社交媒體的名稱,都加上了漢字叔叔,並經常在上麵分享對中國文化以及漢字研究的感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將中國文化向全世界傳播,就像他的老朋友說的:“他在架設不同文化間的橋梁。”

2017年,他還參加了央視節目《朗讀者》,用他獨特的美式中文,朗誦了劉禹錫的《陋室銘》。

●斯睿德做客《朗讀者》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自白,恰巧是他一生最真實的寫照。

2020年,斯睿德在南京市獲得了中國“綠卡”,擁有在中國的永久居留權。

●斯睿德拿到外國人永久居留證

而他傾其所有,想要將漢字起源向更多人展示的夢想也已經實現。他的字源網,現在月訪問量達108多萬次,用戶遍及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

如今的他已經74歲了,時光的流逝已經讓他從“漢字叔叔”變成了“漢字爺爺”,可他對漢字的熱愛卻始終如一。

他說:“漢字的起源研究,我現在基本已經完成了,下一步我打算開始研究詞的演變,我想在中國工作到80歲呢。”

年輕時,他是一心想逃離家鄉的美國少年;年老時,他是想將餘生獻給古漢字的中國爺爺。

而不變的,是他對未知的探索,和對夢想堅持的赤誠之心。

他說過:

世界上有兩種人,

一種人埋頭工作,對世界不感興趣,另一種人,希望能理解全世界。

他想做最後一種,去看看外麵的世界。

世界上有兩種人,

一種人埋頭工作,對世界不感興趣,另一種人,希望能理解全世界。

他想做最後一種,去看看外麵的世界。

最後,他做到了。

參考資料

[1]央視網|麵對麵:專訪“漢字叔叔”斯睿德

[2]矽穀Chinese|他,就是個不可思議的美國唐僧

[3]中國青年報|美國大叔自費創建漢字網,稱想了解漢字從哪裏來

[4]中國孔子網|漢字叔叔:為每個中國漢字找到“前世今生”

所有跟帖: 

-Zhuzitaba- 給 Zhuzitaba 發送悄悄話 Zhuzitab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8/2024 postreply 14:39:48

希望有錢人或有些公司可以讚助他的網站。 -FollowNature- 給 FollowNature 發送悄悄話 FollowNatur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0/2024 postreply 17:02:0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