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結束,都去哪兒玩了?
象君的五天,板板正正家裏蹲,起因還得從半個月前@大師兄的表哥的一則視頻說起。
視頻中的表哥,說著徐州普通話,行走在打著補丁的破舊巴黎地鐵站中。
沒有想象中的浪漫,沒有傳聞中的香水味,空氣中的“粑粑味兒”倒是爭先恐後。
一個流行詞形容這趟巴黎行:幻滅!
僅僅10天,表哥成了“旅行打假博主”,漲粉130w。
網友的“詩與遠方”,在看完表哥視頻後,驟然清醒。
各國文旅幹十年,表哥一句“鬼嘰得要命”全完蛋。
出國旅行,到底還去不去?
我那“眼前苟且”的巴黎
在不少人的印象裏,巴黎是課本上濃墨重彩的油畫,它優雅,且浪漫。
但表哥用一幀幀畫麵,敲醒你膚淺的頭顱,在你眼前炸開一個全新的巴黎。
經典法國電影裏的巴黎地鐵站,複古濃鬱,
表哥視頻的裏地鐵站,縫縫補補,破破爛爛,開個門還得是全手動。
出了地鐵,想上地麵,乘電梯繳費2歐元(目前的歐元匯率:1歐元=7.76人民幣),
省錢如表哥,一口氣爬上地麵,口中呼哧呼哧,背後的微信支付實在是好笑又殘忍。
埃菲爾鐵塔,多少人心目中巴黎的標誌性存在。
可你敢想象嗎?塔下破破爛爛。
十米開外全是擺攤的小販,妥妥農貿市場即視感。
表哥一句“還沒徐州電視塔壯觀”,戳中了要害。
更別說,鏡頭晃動中入鏡的載客三蹦子,一瞬間將巴黎的高貴氣質拉到了東北大集。
瞧瞧它包著塑料防風布的樣子,和國內十塊錢一趟的火三輪,毫無區別。
當然,來到巴黎,盧浮宮必須走一趟,可表哥的體驗感實在不算好。
為了一睹名畫的風采,擠了半個小時,別人是高端大氣上檔次,表哥卻生生體驗出了趕大集的匆忙。
好不容易湊到了名畫旁,結果“一股子屁味兒”,什麽高貴端莊文化人兒的設定,統統拋之腦後。
表哥梳著油光大背頭的腦袋裏緩緩打出一個問號:就這??
要說表哥最不能忍的,還得是香榭麗舍大街。
街上隨處可見的流浪漢,路口密密麻麻的口香糖,實在是大煞風景。
還有角落隱藏的“芬芳大禮包”,表哥一個不設防,就中了招。
隔著美顏,都能看出他憋紅的臉龐。
評論區在表哥的視頻裏,成功刷新認知。
2歐一次的公共廁所,3歐一根的黃瓜,4歐一瓶的青島啤酒,33歐一次的“鬼嘰兒”理發。
還有,隨處可見闖紅燈的“高素質巴黎人民”,一切都真實到令人破防。
全球文旅大排雷
要說表哥拍視頻的初衷,是因為看到外國博主用陰間濾鏡醜化中國形象,所以他也想讓大家看看真實的國外。
“我不故意加陰間濾鏡,就正常原相機拍攝。我不放大你的缺點,但我也不讚美你。”
可沒想到,旅行中的魔幻故事越來越多,他的視頻簡直比大型狗血連續劇還要精彩。
人送稱號“地球gai溜子”,被網友調侃“以一己之力幹倒各國旅遊業”。
這不紅不要緊,紅了以後,還真給表哥整出點“責任心”。
於是,開啟全球深度探險模式,誓要給全國網友們探探國外旅行的雷。
到了埃及,表哥一如既往的嘴毒。
埃及博物館在他嘴裏像“徐州的華商會”,
凱特貝城堡在他嘴裏像“待拆遷的房”。
到了金字塔,一本正經地向網友科普“塔內一股臭鞋墊子味兒”。
“不裝空調?樓梯這麽小?花幾百塊進來什麽都沒有,你讓我進來幹啥?一身汗,溫臭!”
到了開羅市區,大馬路口沒有紅綠燈,車子、行人一頓亂飛。
這對習慣了國內交通秩序的表哥來說,實在是嚇得不輕。
沒有神秘的異域文化氛圍,也沒有法老寶藏的探險奇遇,原生態的街道,駱駝、馬、羊隨處可見。
路上混雜的粑粑味兒,和巴黎相比,那絕對是王者見青銅。
而在埃及最刺激的,莫過於被五十個小孩包圍。
起初,表哥還以為他們隻是單純地對中國人好奇,甚至熱情地拉著他們拍視頻互動。
結果,小孩引來了大人,一群人堵在店門口,光天化日,動手動腳,企圖搶包。
經過這一番,表哥心有餘悸,也在視頻裏分享了他的心得:遇到這種情況,別猶豫,跑!
到了威尼斯,更是一問一個不吱聲。
尤記得小學課文《威尼斯的小艇》裏,對這座城市的描述:
“我們坐在船艙裏,皮墊子軟軟的像沙發一般。小艇穿過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橋。我們打開窗簾,望望聳立在兩岸的古建築,跟來往的船隻打招呼,有說不完的情趣。”
可縱有無限情趣,到了表哥這,一句“ 鬧死我了”總領全文。
剛下了火車,表哥就遇上了宰客的“不老實人”。
打著“暫時沒有零錢,沒法找零”的名號,成功坑走10歐元。
這也讓表哥對威尼斯的印象,直墜穀底,正式開啟從早罵到晚的噴子模式。
意大利著名的許願池,現場一看就是個巷子口,密密麻麻擠滿人頭。
琳琅滿目的步行街,仔細一看,全是“made in China”。
想來個漫步街頭,放鬆放鬆,還遇上外國老哥拿著假貨往你懷裏湊。
聞威尼斯的水,是一股百年沉澱的臭水溝子味兒。
走古城石板路,被一股難以言明的尿騷味兒包圍。
來之前腦補的水上風情小鎮,最終仍是以“溫臭”草草收尾。
到了瑞士,表哥的評價體係進入了更深的維度。
畢竟風景就在眼前,確實遼闊壯麗,因此表哥對瑞士的整體印象不算太差。
但也有一說一,這地方景色很美,治安很好,就是費錢。
“一天消費2000多,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隻有浪,沒有漫。”
普通人沒那預算的,看看雲貴川的高原,品品江南的小橋流水,性價比簡直不要太高。
國外行等於冤大頭?
在爆火後,表哥也毫不意外地遭受了另一方的攻擊。
有人認為他的視頻太過片麵,有人認為他的觀點太過極端。
這也讓表哥斷更了近三周,原本答應的4月泰國行,也遲遲沒有兌現。
地球gai溜子是否繼續溜,是個問號。
那麽,國外旅行真的如表哥視頻裏的那樣,都是坑嗎?
以往,博主們為了展示一段優質的旅行,大多會把所到之處美化,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信息差。
在沒去過的人的腦海中,一座城市就在這反複歌頌中,被無限神化。
就像表哥巴黎係列的視頻下,不少網友提到的“巴黎綜合症”。
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日本人中流行的一種心理疾病。
發病原因在於,日本人前往巴黎旅行後,發現現實與理想差距頗大,從而產生心理不適的症狀。
到了現代,“巴黎綜合症”不常有,“網紅打卡翻車”卻常常更新。
但大家都明白,翻車的是人造景觀的虛無,也是傳播媒介的不負責任,而這個世界依然精彩。
表哥用真實的視角還原國外,其意圖並不是勸阻大家出國旅行,反而是在告訴大家:
世界並非處處光鮮亮麗,真實的背後是不同的文化差異,去體驗另一種文化氛圍,也是旅行的真諦之一。
我們不妨辯證地看待這些吐槽,一座城市自有他的不足,也自有它經過曆史沉澱後的獨特魅力。
抱著一顆嚐試的心態去看看,說不定就能收獲意外之喜。
還是那句話,世界依然精彩,如果有機會去親自看看,為什麽不呢?
圖源@大師兄的表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