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湖南大儒葉德輝被農民協會以“封建餘孽、豪紳領袖”的罪名槍斃,(暴民政治的災難之一)是導致王國維自殺的主因

來源: yzout 2024-05-02 12:50:3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421 bytes)

 

?葉德輝

葉德輝(1864年—1927年4月11日),字煥彬,一字漁水,號郋園,一號直山,自署朱亭山民、麗廔主人。因出過天花又稱葉麻子。湖南湘潭人,籍貫江蘇吳縣(今蘇州市)。為清末至中華民國初期的著名學者,也是近代史上著名的守舊派——“翼教派”的領袖。

生平
葉德輝的父親葉雨村從江蘇吳縣遷居湖南長沙經商,為了應考科舉,葉家捐銀200兩取得湘潭縣籍。葉家世居於坡子街,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據《申報》在1913年報導,坡子街為葉氏父子營業的地方,葉父任本街團總。父歿,族人推舉葉德輝接替,並任全城商團團長。

葉德輝八歲入學,學習《四書》、《說文解字》、《資治通鑒》等古學。十七歲就讀嶽麓書院,光緒十一年(1885年)中舉人,光緒十八年(1892年)中進士,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學習,授吏部主事,但他到任不久,便以乞養為名,要求開缺回籍,從此不再任官。葉德輝曾與他的太老師王先謙一起反對維新變法,讚成複辟君主製。1915年8月,當籌安會發起討論改變國體,葉德輝即在湖南長沙組織籌安會分會,鼓吹恢複帝製。

1927年4月11日,湖南農工商學各界團體在長沙召開“農民協會公審大會”,以“封建餘孽、豪紳領袖”的罪名,將葉在瀏城橋門外的識字嶺槍決。然根據最新研究[誰說的】認為,葉德輝是由受共產黨控製的國民黨湖南省黨部授權成立特別法庭判處死刑的。其子葉尚農寫給日人鬆崎柔甫的信(刊橋川時雄編“文字同盟”第5號)道出其父死因:

今將先父遇難被害各情節,涕泣陳之。先父於夏曆三月初七日晚六時,被農工界在家捕去,送押長沙縣署內。當即遍懇有力各要人,出為救援,均歸無效。初十日,由長沙縣轉送特別法庭,於下午三時提訊一次,所犯刑律,帝製嫌疑。四時,送往瀏陽門外識字嶺槍決。身受兩槍,一中頭部,一中心部,遂遭慘死。嗚呼,痛哉!是日,全家大小,恐被逮捕,均皆逃避,妻離子散,惶懼萬分。家中所有藏書,以及金石字畫、古銅遺稿、應用金銀珠玉、衣服器具等要件,均被彼等搶劫一空。家中僅存少數書籍、碑帖、書版,充為中山圖書館所有。現懇友人疏通,故未搬移他處。住宅充為館址,並設辦事處,管理有人,聞有散失。家藏宋元及善本書籍,計存無幾。現事仍未解嚴,棘人閣家大小,男女人丁,至今隱逸,逃往四方,仍未團聚。霎時家敗人亡,不知所犯何律。先嚴近撰《觀古堂藏書記》、年譜、詩稿、經學各書,均被沒充。刻在托友說項,不知能否發還。棘人遭此大故,現在流離失所,寢饋難安,神情恍怫,如若顛狂,一切苦衷,罄竹莫宣。知我如兄,其將何以教之,而將何以救之耶!棘人葉尚農泣血頓首夏曆七月十四日。

王國維的弟子徐中舒認為,“先是長沙葉德輝、武昌王葆生,均以宿學為暴徒槍殺於湘鄂。及奉軍戰敗於河南,北京震恐,以為革命軍旦夕即至。其平昔與黨人政見不合者,皆相率引避。先生……又深鑒於葉、王等之被執受辱,遂於民國十六年六月二日憤而自沉。”

成就與評價
葉德輝精於版本目錄學、喜藏書、編書,以刻書聞名,他的名言是“老婆不借、書不借”,他在書裏都放春宮畫,據說可以避祝融,以防火災。曾編纂了《觀古堂書目叢刻》、《書林清話》、《古今夏時表》,並校刊《元朝秘史》,《書林清話》算是中國第一部真正有係統的書籍史,用筆記體寫成,敘述唐宋以來刻板、活板、套色各種印刷方法。梁啟超曾評價《書林清話》“論刻書源流及掌故甚好。”

所有跟帖: 

再辱 從何說起? 曆史上確實有 "再辱" 的典故,但跟王格格不入。 -500miles- 給 500miles 發送悄悄話 500mile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2/2024 postreply 18:08:54

有必要一定去找壓倒駱駝的那最後一根稻草嗎? -最西邊的島上- 給 最西邊的島上 發送悄悄話 最西邊的島上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3/2024 postreply 05:48:38

竊以朝市遷貿,時傳骨鯁之風;曆運推移,間表忠貞之跡。 -500miles- 給 500miles 發送悄悄話 500miles 的博客首頁 (319 bytes) () 05/03/2024 postreply 09:13:0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