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花30年,造出一群怪獸,竟是為了拯救地球?

來源: 愛範兒 2024-04-03 09:21:4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6569 bytes)

一個人,能為熱愛的事情執著到什麽程度?

 

他,大概是我見過最瘋狂的老頭:

 

40年前,造“UFO”引起全國恐慌。

 

30年來,一心創造仿生獸,為不斷縮減的陸地生存麵積尋找解決方案。

 

人稱“當代達芬奇”,藝術、科學跨界大神。

 

走完大半生,他做的事,始終無人理解。

▲荷蘭藝術家Theo Jansen(後文稱:泰奧)

如果有一天,你在沙灘偶遇一群會自己走路的導管架子,千萬別害怕。

 

它們都是泰奧的寶貝-Standbeest(仿生獸)

 

不吃不喝不充電,照樣能跑能走不停工,據說,還會進化繁衍......

 

小步子邁得飛快,一出場就引起騷動!

 

不是嘩眾取寵,更不是一時興起,它們的使命隻有一個:

 

拯救全球氣候變暖下,迅速縮減的陸地生存麵積。

 

▲仿生獸

 

拯救荷蘭的“海灘怪獸”

 

80年代,泰奧還是一名荷蘭報社的作家,寫著天馬行空的專欄文章。

 

偶然的一次,靈感大爆發!

 

當時他正在寫一種在海灘上隨風移動的骷髏,他想:

 

為什麽不試試創造新物種,來保護荷蘭免受海平麵上升的危害呢?(1990年,海水持續上漲,荷蘭大部分土地處於海平麵以下,這個問題亟須被重視)

 

他被自己的想法驚呆了,立刻買來管子做實驗。

▲泰奧

本來隻打算花一年的時間研究它,但沒想到,這個flag一步步失控。

 

平均重約360斤的仿生獸,拔地而起,製作導管接起來可長達3000米

 

▲2007年的 Rhinoceros

看到這許多人大概會問:就這??這要怎麽拯救荷蘭??

 

未來,它們會被放生在海灘,獨立生存。每天挖沙子抬高沙丘高度,以此抵擋不斷上升的海平麵。

 

這些仿生獸,不需要人工喂養,沒有任何電力設備,純靠風驅動。

 

也就是說,隻要有風,他們就能行走自如

 

每個秋天,你總能在荷蘭北海的沙灘上,看到一個白發老頭牽著一堆棍子,走走停停。

 

 

在海灘上像隻毛毛蟲一般蠕動,小步子“噠噠噠”。

 

什麽路麵都能過,坑窪、山坡都沒在怕的。

 

這樣的結構可以將重心壓到最低,降低它們的側翻概率。

 

但缺點也顯而易見,沒法轉彎。

 

 

當然,海邊也不是天天有5級大風,微風的日子裏怎麽辦呢?

 

像帆船一樣,裝個大帆,擴大和風力的接觸麵積。

 

 

一張開“翅膀”,快到人都追不上。

 

“快快快,讓我走,等不及了!”

 

獨自玩不帶勁,還想來點互動。

 

好奇這些塑料管子怎麽像鬆緊帶一樣?

 

其實是設置了套管伸縮的結構。

 

就沒有什麽花樣,是這個倔老頭想不出來的。

▲看呆圍觀群眾

既然是新物種,生物基礎的自我保護意識呢?

 

有,安排!

 

“泰奧爸爸說了,不能玩水!”

 

走海裏去了怎麽辦?立馬啟動水感應器,自動排氣推著仿生獸往反方向走。

 

狂風暴雨來了,來不及逃?

 

啟動鼻子的打樁功能,一錘一錘,穩穩地紮在沙地裏。

 

躲避危害和自我保護的背後,都靠二進製的方式來傳遞信息。

 

作為新物種,四肢發達不夠,頭腦也得跟上。

 

 

 

 

進化30年

靠“13個數字”生存

 

製造仿生獸的過程,對於泰奧來說,就像孕育自己的孩子一樣,充滿新奇,與成就感。

 

於是,這一造就是30年,共計40多款。

 

▲1990年的仿生獸,還不會站立

開發一隻仿生獸需要一年的時間。

 

冬天製造,春天登陸,夏天實驗,到了秋天,也就到了考驗他們是否具有獨立生存能力的時候。

 

仿生獸的構造,說起來並不複雜。

 

精密的結構公式,加上外部風能,就是它生存的全部條件。

 

占比最大的塑料管,是肌肉結構。

 

由PVC製成,價格實惠,汙染低,荷蘭最常見的電纜用的就是這種材質。

 

用它是經過反複挑選的,PVC管是唯一能夠承受特定環境(陽光、風、水、沙灘)的高性價比材料。

 

而如果選用竹子這一類,在潮濕的海岸環境下,極易腐爛。

 

 

PET瓶,是仿生獸的風胃。

 

前麵有提到,仿生獸們靠風來獲取運動的能量,瓶子就是確保它們把風吃得飽飽的容器。

 

仿生獸背上的翅膀通過風振動,連接到曲軸上,曲軸上的泵將空氣泵入PET瓶中,產生高壓。

 

有了壓力,就可以驅動肌肉運動。

 

還有無法忽視的,邁著魔性步伐的腿部。

 

由幾十個機械曲柄連杆裝置組裝而成。

 

 

別小看這些大長腿,讓他們流暢運動的背後,是上萬次的反複計算。

 

最終得出的最優公式,被泰奧稱為“13聖數”

 

精確規定了腿部每根線條的長度比,保證仿生獸們擁有順滑的行走軌跡。

 

為了增加穩定性能,泰奧還為仿生獸裝上了“脊椎”。

 

多組走肢通過水平裝置協調,走得更穩更快。

 

要知道,30年前最早的一隻仿生獸,還在“嬰兒學站立”階段。

 

30年間,從學走路,到增加神經,開發大腦。

 

再到如今2020年最新的“飛行款”,泰奧一直在打破界限。

▲1990年誕生的Vulgaris,還在摸索走路階段

▲2020年誕生的Ader,會飛了!

走到這一步,大概隻有這個倔老頭知道有多辛苦。

 

管子隨時會出現各種滲漏和擠壓,偶爾還會有活塞在頭頂爆炸。

 

但他仍希望在離開這個世界前,將它們“撫養成人”。

 

哪怕他不在了,孩子們也能在海灘上快樂、安全地生活。

▲泰奧和Uminami

《科學美國人》雜誌的編輯Ferris Jabr對泰奧多年執著的評價,十分準確:

 

“真正讓我們著迷於怪獸的原因,不是因為它們是‘活的’,而是因為它們這樣複雜,並且在這複雜性中,是這樣的美。”

 

創造新生命,本就是一件令人著迷的事情。

 

 

從科學家到藝術怪咖

 

能堅持這麽多年做一件瘋狂事,倔老頭顯然不是一般人。

 

頂尖理工學院畢業後,一扭身,做起了自由畫家。沒過多久,又投身作家行業。

 

泰奧的一生,似乎從來沒有安分地待在一個領域過。

 

“我就是沒辦法像其他人一樣,入職飛利浦這種大公司,然後快樂地做一輩子工程師。”

 

 

▲泰奧在1980年的采訪,已經表現出對創造新事物強烈的好奇心

他最出格的壯舉,還要從“造UFO引起全國性恐慌”說起。

 

早在1979年,泰奧就用導電管製造“飛碟”,4米寬,靠氦氣起飛,還自帶聲音和光效。

 

發射的那一天,天氣有些朦朧,因為碟子是黑色的,與天空形成強烈對比。

 

人們成功地被它周圍那一圈若隱若現的光環,騙到了。

▲泰奧和朋友們在山頂放飛“UFO”

由於“UFO”經過荷蘭上空帶來的外星入侵效果,過於逼真,在荷蘭造成了長達數天的全國性恐慌。

 

市民在接受電視台采訪時,一本正經地回答:

 

“它就是UFO!”

 

而此刻的泰奧正和一群朋友們在山坡上,興致勃勃舉杯同慶。

 

眉目間閃著“惡作劇得逞”後的亮光。

 

1984年到1986年,他又開始專注於開發噴繪機。

 

就是一種感受到物體的光線,然後將其畫在牆上的機器。

 

要知道,那時連打印機都沒有,能製作出噴繪照片的機器,是很不尋常的。

 

總之,有泰奧的地方,就充滿好奇的視線。

 

如今,被稱為“藝術家”的泰奧,更像是一個在藝術界悶頭搗鼓的科學怪咖。

 

每次人們問他,是什麽激勵他去做這一切的時候,他總會說:

 

“是生命本身在召喚我。”

 

就像小時候折紙飛機,我們總希望它能像鳥兒一樣,飛得遠一些,再遠一些。

 

以自己絢麗的生命曆程,去陪伴、創造另一個生命。

 

看似難以理解, 實則從一開始就抱定“守護環境”的願望。

 

再一個30年後,這些仿生獸會生長出如何模樣,無人知曉。

 

但,值得期待。

所有跟帖: 

值得敬佩!!! 不過用來支撐這個執念的費用哪裏來?多少天才夢想家斷送在費用上麵。 -佛布袋- 給 佛布袋 發送悄悄話 佛布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3/2024 postreply 11:35:07

搞藝術的人,或者本來家裏有礦,或者背後支持者有礦。 -紫色海洋- 給 紫色海洋 發送悄悄話 紫色海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4/2024 postreply 05:24:55

我覺得他得材料本身不會貴,你看他自己拉得木頭,就是像前院自己鋸得。 主要要自己動手吧。時間精力很多。 -jianchi9090- 給 jianchi9090 發送悄悄話 jianchi909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3/2024 postreply 16:51:0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