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五班的話題轉一貼:最具帝王氣的小鎮——武川鎮

來源: yzout 2023-11-30 11:17:5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640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yzout ] 在 2023-11-30 13:49:0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最具帝王氣的小鎮——武川鎮
相傳有這樣一個故事,南北朝時期有一個精通相術的術士,在路過一個名為“武川”的名不見經傳之小鎮時,驚訝地發現,街上人個個氣宇軒昂,氣度不凡,頗有帝王之氣。這怎麽可能?肯定是他過去所學的相書出了問題。於是一氣之下,他燒掉了所有相書。

其實這位術士沒有錯,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秦朝大將蒙恬修築長城,到鮮卑拓跋氏建立北魏政權就在此設鎮,這裏是著名的“關隴集團”的發祥地。以後的曆史證明,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小鎮,出了一大批帝王將相,他們及其他們的後代締造了東魏、北周、隋、唐四個朝代,這在中國曆史上是非常罕見的。可以說,這個1000多年前的小鎮,深深地影響了中國的曆史。

北魏時期,為了保衛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在長城沿線建立了一係列軍鎮。其中最為重要的有六個,自西而東分別為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就是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北方六鎮”。武川鎮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個。

太和十七年(493年),北魏孝文帝把都城從平城遷到了洛陽。政治中心一轉移,北方六鎮的地位也就下降了,朝廷對六鎮的控製力也減弱了。但是,作為軍事重鎮的六鎮,軍事實力卻在逐步增強。於是,六鎮的武將們耐不住了寂寞,他們開始相互拉幫結派,互相爭奪地盤。為了籌集軍費糧草,各鎮都加大對當地居民的剝削,最終爆發了曆史上著名的六鎮暴亂,最終導致了北魏政權的瓦解。

戰亂中,出身武川鎮的宇文泰和出身懷柔鎮的高歡逐漸崛起,成為兩位最具實力的人物,主宰了北魏的政局,於是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然後分別為北周和北齊取代。武川先後隸屬於東魏和北周。宇文泰是南北朝時期傑出的軍事家、改革家、政治家,西魏的開創者及實際掌權者,北周政權的奠基者。北周的孝閔皇帝宇文覺、世宗明帝宇文毓、高祖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贇和靜帝宇文衍(闡)等五位皇帝及許多大臣都是武川人。

隋文帝楊堅的父親楊忠及其祖父也曾是武川軍人。唐朝李氏的祖先也被認為是出身於武川鎮軍人。“舊唐書”記載,唐高祖李淵的四世祖李熙“領豪傑,鎮武川,因家焉”;《新唐書》記為“戍於武川,因留家焉”。

可惜的是,武川古鎮的遺址所在地卻是眾說紛紜,難有定論。現在普遍認為,武川鎮位於今天的內蒙古武川縣。

本世紀50年代,考古學家在武川縣大青山鄉二道窪村北,發現一石器製造場。據考,所製石器為人類由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時期的工具。可見,距今一萬年前本縣境內已有人群部落。縣地歸屬,商、西周時屬鬼方,春秋時屬獫狁,戰國時屬林胡、樓煩,其種族“食肉飲酪”、“以穹廬為舍,逐水草遷徙”。境內納令溝鄉現有保存較完好的秦長城,據考證為蒙恬所築。據《史記》蒙恬、李廣、衛青等人列傳,查證本縣的秦磚漢瓦等文物及漢代城堡遺址,可知秦漢時縣境為匈奴與秦漢爭戰之地,以屬匈奴時間較長。三國、兩晉時,屬鮮卑族拓跋氏。

關於古代史

北魏天興初(公元398年),道武帝拓跋圭將其東部地區的高門弟子及豪傑兩千戶遷到北部居住,以鎮守邊塞。宇文陵“隨例徙居武川”(《北史》卷9第311頁),此為“武川”一名最早的記載。北魏設“六鎮”,武川為其中之一。《隋書》載隋文帝楊堅的五世祖楊元壽“魏初為武川鎮司馬”。《舊唐書》載唐高祖李淵的四世祖李熙“領豪傑,鎮武川,因家焉”;《新唐書》記為“戍於武川,因留家焉”。北魏正光六年(公元525年),破六韓拔陵的起義軍占領武川鎮。後來,柔然族接受了北魏朝廷的請求,出兵攻打起義軍,首領阿那瑰“拜受詔命,勒從十萬,從武川鎮西向沃野鎮”(《魏書蠕蠕列傳》2302頁)。北朝後期,武川先後屬東魏、北周。北周的皇帝孝閔皇帝宇文覺、世宗明帝宇文毓、高祖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贇和靜帝宇文衍(闡)等五位皇帝及許多大臣均為武川人。保定三年(公元563年),隋國公楊忠“出武川,過故宅,祭先人,席卷二十餘城”(《北史》卷11第398頁)。

縣地隋時屬突厥,唐時屬唐,先後歸雲中都督府、單於大都護府及安北都護府轄。神冊元年(公元916年)入遼,屬西南招討司轄,後為西京道豐州北境。入金後,屬西京路淨州轄。大定十八年(公元1178年),置淨州天山縣,轄今武川縣地。明昌元年(公元1190年),金大臣宗浩、獨吉思忠主修塹壕。金末,汪古部首領“阿剌兀思剔吉忽裏以一軍守其衝要”,入元後,其子孛要合為北平王,娶成吉思汗女阿剌海別吉公主為妻。

明朝時,縣地為西土默特牧場。清初,屬歸化廳土默特及喀爾喀右翼旗。康熙、乾隆年間,漢族人民遷入漸多,租墾日眾,聚居點漸增。今縣城初名克克伊爾根(正音為呼和額日格),後漸演變為可可以力更。

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置武川廳,為口外十二廳之一,屬山西布政使歸綏兵備道,稱武川直隸廳,設撫民同知,加理事銜。原擬在翁袞城設治,因地偏遠,寄治於歸化城。

關於近代史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改廳為縣,置縣時,縣境總麵積兩萬多平方公裏,包括今之烏蘭花、大灘、旗下營等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區劃逐步演變為現境。民國3年,綏遠與山西分治後,武川縣隸屬綏遠特別行政區。民國4年,縣府由歸化城遷到可鎮。民國17年,綏遠特別行政區改為綏遠省,武川縣隸屬於綏遠省。民國26年10月,日偽蒙古軍進占縣城,11月14日成立偽縣公署,屬巴彥塔拉盟轄,為二等縣。同年,國民黨縣政府隨綏遠民眾抗日自衛軍進駐縣內山區廟溝一帶。1938年9月,八路軍挺進大青山,1939年將武川縣一分為四,即歸武縣、武歸縣、武川縣、武固縣。抗戰期間,共產黨與國民黨在本縣均存遊擊縣政府,隨軍轉移。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武川縣恢複抗戰前轄地,屬綏北行政區。

1949年9月19日,武川縣隨綏遠省和平起義獲得解放,屬綏遠省薩拉齊專區;1954年10月,屬集寧專區;1956年8月,屬平地泉行政區;1958年3月至1996年1月,屬烏蘭察布盟;1996年1月至今,屬呼和浩特市管轄。

所有跟帖: 

牛!上海楊浦區也有一條路叫武川路 -靜思生活- 給 靜思生活 發送悄悄話 靜思生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30/2023 postreply 13:11:36

特產:馬鈴薯,蓧麵 -約翰撈麵- 給 約翰撈麵 發送悄悄話 約翰撈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30/2023 postreply 16:37:40

武川鎮應該發行一些風水書籍,說是當年那個小風水師的隨葬秘籍 -500miles- 給 500miles 發送悄悄話 500mile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30/2023 postreply 17:30:4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