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英國衰落的曆史啟示

回答: 【英國的榮耀】威風堂堂進行曲insight7772014-05-04 03:25:53


從十九世紀末起,現代英國史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對英國衰落原因的探討。在 經曆了將近一個世紀的探討之後,國外學術界對此的興趣仍未衰減,各種有關的學 術著作仍在陸續出版。從研究的趨勢看,學者們早已從單純的經濟角度轉為了從政 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多角度的綜合研究。而且隨著其它社會科學的進展,各種 各樣的新方法和新的視野也被引入了研究之中。對英國衰落原因的探討也越來越深 入,越來越全麵。在英國的國際地位下降後,對英國衰落原因的探討仍能激發出學 術界持久的熱情,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探討的現象。這當然在很大程度上與英國的 現實有關,因為無論是工黨還是保守黨,無論它們是在什麽情況下執政的,他們想 使英國經濟發展的速度趕上他的鄰國的努力都失敗了。這使人們不得不認為,所謂 的"英國病"有很長的曆史淵源。"英國病並不僅僅是過去十年或是二十多年的事,… …而是一個可以回朔到一個多世紀以前的現象。" 問題的錯綜複雜使得人們更加 清楚地認識到,導致英國衰落的根源存在於民族的社會結構與精神世界中。隻要英 國衰落的趨勢沒有逆轉,學者們對此的探索也就不可能停止。然而問題並未到此為 止,對英國衰落原因的探討之所以能夠成為學者們長期關注的課題,一個很重要的 原因在於英國是第一個工業化的大國,也是第一個衰落的現代西方工業國家,因而 研究英國衰落的意義也就超越了英國本身的範疇,它實際上是關係到整個西方工業 文明的命運問題。從斯賓格勒到湯因比,一直到近來的保羅·肯尼迪等西方學者都 在自己的研究中流露出這種深切的關懷,因而對英國衰落原因的探討也就具有了一 種更廣泛的意義。在中國進一步走向世界,開始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國時,回 顧對這一問題所進行的理論探索,對開闊我們的視野,盡可能避免他人在發展過程 中的失誤,無疑具有某種積極的意義。   一,英國衰落的經濟因素   英國衰落的具體表現首先是一種經濟現象,因而人們對此現象的探索也一般從 經濟本身的因素著手。然而,任何一個學者展開自己的論題後,都會發現英國經濟 的每一個問題都是與其它領域的問題聯係在一起的,比如在英國經濟的虛弱點上, 奧爾森就指出,英國的金融體製和投資水平都不高,但這種金融體製並不是從真空 中產生的,在金融體製的後麵是曆史,階級,一連串的價值觀念和政治製度。倫敦 城,白金漢宮和威斯敏斯特都是一些象征,沒有相互的支持誰也不能單獨存在。 因而,本文在論及英國衰落的各方麵原因時也就很難把某一領域與其它領域的聯係 完全切斷,隻是在某一節裏的側重點不同而已。   曆以寧先生認為,作為英國經濟衰落的典型現象,即"停停走走"的英國病的產 生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原因:經濟因素,政治因素,社會因素和文化因素。而經濟 因素主要是隨著"世界工廠"地位的喪失後隨之產生的一係列消極的因素,在英國世 界工廠地位喪失後,原來的優勢開始轉化為一些沉重的包袱,這些包袱包括:陳舊的 生產部門,墨守陳規的技術,落後的經營管理方式等等。陳舊的生產部門是指在英 國經濟中長期占主導地位的主要是傳統的工業部門,新的生產部門發展遲緩。這些 新的經濟部門主要是指在本世紀初才發展起來的一些技術部門,而且它們的發展至 今還遇到很大的阻力。墨守陳規的技術是指英國企業界對待技術引進和技術力量培 養兩方麵而言。英國企業界的基本態度在很長時期是保守的,它不願采取國外的先 進技術,也不重視技術教育,以至於在技術上缺乏創新,因循守舊。落後的經營管 理方式是指英國經濟中長期保持了資本主義初期的那種傳統的經營管理,無論是企 業經營規模和組織還是企業的管理工作都大大落後於美國和德國。這一切不僅削弱 了英國工業的國際競爭力,而且加速了英國的資本外流。利潤率過低或利潤率下降 的趨勢迫使英國資本流向國外,這一點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不同,即資本的大量輸 出並不是與壟斷統治在國內的確立直接聯係在一起,而是在壟斷統治確立之前,就 因資本無法在國內被充分吸收而湧向國外了。資本過早地湧向國外,又反過來影響 英國經濟的增長率,使得英國工業在世界競爭中的地位進一步削弱。   但一些英國學者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英國經濟的擴張的確主要是靠 資本,勞動力和自然資源的供應而進行的。然而從維多利亞時期以來,英國所獲得 的資源是足夠支持它的高速持續發展的,查裏斯·金德伯格經過仔細研究和統計了 1851-1950年間的英國經濟數字後認為,"無論通過什麽合理的測算,英國資本的供 應都是充分的。" 至於國內的投資為什麽沒有更多,他的解釋是需要進一步發現它 為什麽不是更具有吸引力而已。   這一係列困境,如果不是絕對的,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英國以前的優勢轉化而 來的。英國是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它最初建立的工業部門,采用的工業技術,實行 的經營管理方式,在當時都是最先進的,它們推動了英國經濟的發展,使英國變成 了世界工廠。但這些優勢逐漸變成一種固定的傳統,變成了墨守陳規的依據。結果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隨著一係列新興工業國家的崛起,英國原來的優勢就開始轉 化為劣勢。這一係列劣勢在經濟上的具體表現為,英國在十九世紀末二○世紀初形 成的工業結構是以紡織,煤炭,造船等部門為主的,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傳統工 業部門,但與此同時,以電力工業,內燃機工業和重化學工業為主的新興產業部門 正在崛起,美國和德國在這些領域已經領先,而英國由於原來的部門仍能獲利,加 之要與美國和德國的產品競爭又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所以遲遲未能徹底進行產業結 構的調整,在1896-1913年間仍然還是靠在傳統的產業部門追加投資和擴大產量來實 現經濟增長的。除此之外,英國有組織的工人運動,也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礙了技術 改造的進行。因為產業部門的改造,除了更新設備外,工人也必須進行技術方麵的 更新,而一些由於年齡,知識和其他因素不能跟上技術改造的工人,肯定會麵臨失 業的危險,這也是有組織的勞工反對技術更新的一個重要理由。這些使英國經濟在 麵臨挑戰時不能及時作出反應的因素,很多國內外學者都已提到,但不少學者認為 英國政府忽視了英國經濟麵臨的危機,未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的看法卻未必合理。 事實上,英國政府十分關心它與其他大國相比的相對衰落的狀況,如同關心失業問 題一樣十分關心保持自己的國際競爭力。英國政府之所以未能在這一過程中發揮積 極的作用,關鍵在於政府的軟弱,在英國,采取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新技術不是 由政府做決定,而是由經理人員和工會作出的。   而這些在經濟生活中至關重要的精英階層的隊伍在英國也不穩定,由於英國工 商界的經濟待遇較差,令人遺憾的造成了大量工程及管理人才外流。在英國的工程 師和經理人員中,不但有人到法國的海外工程項目去任職,而且還有人來到法國本 土受聘於法國及跨國的企業。   當然,英國政府對此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那就是在政府內部很長一段時期內 未能就自由貿易的問題作出應有的決斷。英國在自己的全盛時期一直鼓吹自由貿易 的政策,因為這對英國的出口十分有利,然而,當美德等國在新興的產業部門已經 領先的情況下,英國國內的這些新興產業部門實際上是需要保護的幼稚工業,英國 的著名經濟學家馬歇爾就曾為美國和德國超過英國而對英國的前途發出驚慌的的憂 慮,歎息英國沒有象美國和德國那樣強大的壟斷組織,主張英國建立壟斷聯合以便 克服英國工業技術的落後和增強英國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主要由於長期存 在的自由貿易思潮,英國政府未能及時地作出保護本國幼稚工業的決定。僅就上述 因素而言,英國衰落的經濟因素也就很難成為"純經濟"的了。因為在一個把人與人 更加緊密地聯係在一起的現代社會裏,經濟的因素與其他因素是如此緊密地交織在 一起,要把經濟的因素與其他的因素完全分開顯然是不現實的。   二,社會結構的因素   既然從單純的經濟角度不可能得出有說服力的結論,隨之而來的探討領域就是 英國的社會結構。因為一個社會的結構在多方麵影響著這個社會的正常運行。英國 衰落的根源來自它的極盛時期,也就是維多利亞時期的社會結構。正如一些英國學 者所評論的,英國傳統的十分之九來自維多利亞時代,盡管在這一時期形成的價值 觀念一直是不少學者爭論的內容,但無人能夠否認這些價值觀念對當代英國人的巨 大影響。   不少學者在文章中都指出,使英國成為第一個工業化國家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 它獨特的社會結構。即它不是象當時歐洲的大部分國家那樣,是隻有社會上層和社 會下層的兩層式的社會結構,而是有一個強大的中間階層,正是這一獨特的社會結 構,使得當時的英國具有了其它歐洲國家所不具有的活力,由於中產階級有條件積 極地從事工商活動,從而推動了工業革命的進程。而到了維多利亞時代,從形式上 看,已是中產階級大獲全勝的時期,土地貴族的政治和經濟優勢都在喪失。但這一 趨勢並不意味著貴族統治階級已經消亡,已經被趕出曆史舞台了。事實上,貴族統 治階級通過自己在政治舞台上的影響力,通過教育,仍然把自己的世界觀轉交給了 新的繼承者。   在工業革命中,由於新興的資產階級在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他們的觀 念一度占據了社會思潮的主流,貴族階級的意識形態在18世紀未19世紀初已經處於 沒落的境地,但新興資產階級的貪婪卻使它最終喪失了觀念上的"正統"地位。對在 工業革命中由於社會結構的變化而處於無助境地的窮人,資產階級並不願意去關心 他們或是承擔一些起碼的社會義務,而貴族階層卻抓住了這一時機向窮人顯示了自 己對他們的關心,以此來對抗資產階級在經濟上的勝利。貴族階級鼓吹保持古老的 濟貧製度,應對窮人表現出一種"社會主人"的胸懷,並承擔"主人"應該承擔的社會 責任。 19世紀上半葉圍繞著濟貧法的一係列政治鬥爭,最終使貴族重塑自己社會 主人的形象,而發了財的資產階級不得不對自己的暴發戶的形象進行修飾,並在不 知不覺中向貴族階層的價值觀念靠攏了。   這方麵顯示出的一個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中產階級對購買地產的熱情。而地產 從來都是貴族的身份象征,正如第14代德比伯爵1846年在上院所說,貴族是指這個 國家中"一個偉大的土地擁有者集團"。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雜誌,在1850年左 右還在批評那些試圖購買地產的資產階級,在1870年就開始轉變了方向,對購買地 產的人大加讚賞,"對於一個英國的百萬富翁而言,將其資產的一半購買一萬英畝土 地,即使隻獲取百分之一先令的收益,也是值得的……他在多數人的眼中將由此而 成為一個更加偉大的人物"。   十分明顯,購買地產不是為了進行新的農業投資,為了發展農業,而純粹是為 了享受擁有土地的樂趣。換句話說,原來富有進取精神的資產階級現在已經在向土 地貴族的精神世界靠攏,他們已在逐漸地放棄了他們的前輩得以成功的那些精神因 素,而接受了一個與競爭性的工業精神毫不相關的新概念--紳士。而這一概念本質 上是舊貴族價值觀念在新形勢下的複活。正如羅素所說,"紳士是貴族為了使中產 階級遵守秩序而發明的一個概念。" 此外,英國貴族的結構相對鬆散,具有某種流 動性,這種獨特結構也使得它比歐洲的其他貴族更易於吸收新的精英進入自己的隊 伍,雖然一些學者對英國貴族的結構比歐洲貴族更為開放還有質疑,但據龐弗裏的 統計,從1837--1911年間,新上升到英國貴族階層的人中,其他非貴族出身的人越來 越多,從1837年左右10%上升到1911年的43%。 這一統計數字如果不是絕對的,也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英國貴族比較容易接受新的社會精英。一位英國公爵在本世紀 80年代回答采訪者時說,"我們貴族是靠著不斷從人民中吸收新成員而獲得其自身 的力量的。" 問題在於,這種接納並不是英國貴族階層特別開明,他們實際上也隻 在自己的特權和優勢地位不受威脅時才容忍新成員進入自己的階層。 所以,這種 接受同時也就在很大程度上確定了自己的價值優勢。自由主義的鬥士科布登在發現 自己的同伴們開始以貴族階層的形象來重新改造自己時,不由發出了這樣的感歎, 工業家和商人們努力致富的目標難道就是為了匍匐在封建主義的足下任由他們蹂躪 嗎? 毫無疑問,封建主義的價值優勢在本質上與中產階級的進取精神是不相容的。 從推動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而言,在工業革命中出現的公司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組織 形式。公司使原材料,勞動和資本有效地結合到了一起,生產出商品和提供給社會 的服務。正是公司在監督著整個生產的增值過程--從購買原材料,組織市場到最 終分配產品,也是公司最終將新的思想和技術運用到實踐之中。在這個意義上,資 本主義的活力完全依賴於它的公司的活力。但資本主義並不能自發地產生出完善的 公司,公司的合法結構和它的目標依賴於商業文化和商業的組織結構,而這些東西 又依賴於更廣泛的一個社會的政治經濟精英的文化價值觀念。 不僅如此,英國的 實業家還開始和貴族"融合",由此而產生的一些英國壟斷集團的特點是貴族在其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一個世紀以前實業家就開始與貴族在經濟上聯係在一起。以後 則是在社會文化方麵進一步接近與結合,迄今英國還保留了讓有爵位的人點綴大公 司董事會的習慣。1978-1979年間,在英國最大的50家工業公司和24家存款與貿易 銀行的主席人選中,有31位爵士和11位勳爵。 當英國的企業家們開始效仿貴族的 生活方式時,公司的活力也就喪失了。據有關學者的權威統計,英國公司的競爭力 不僅低於日本,德國的公司,而且還低於法國和意大利的一些公司。從規模上看, 英國最大的公司也不如它的競爭對手的一些小公司,這種狀況顯然極大地影響了英 國的國際競爭力。於是,英國的社會結構在英國式的發展過程中似乎起著一種獨特 的作用,在發展初期,它的相對鬆散和開放以及貴族階層的開明態度,(相對而言 十八和十九世紀時法國和德國的貴族,他們一味反對進步,即反對工業化。 )使 得中產階級能夠脫穎而出,而在發展後期,同樣的社會結構也使得貴族階層可以輕 易地使新的社會精英自動就範,把他們納入自己的體係。而那些在發展過程中最有 價值的東西卻在無形中喪失了。
 
  三,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因素    由此而來的是對英國文化與生活方式的關注。紳士的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把追 求一種田園式的生活放在首位,當中產階級把紳士作為自己的形象來效仿時,他就把 自己賴以成功的工業精神喪失了。正如韓德森爵士所說,   "英國的生活方式,即專心致誌於追求悠閑的生活而非工作,總歸要優於其他國 家的生活方式,……我們社會生活所達到的某些深度,確實別的國家所未能達到的。 這種生活方式確實有其無法估量的價值。……根據曆史經驗,在我看來,一種生活 方式,比如說象我們自己的那種生活方式,是以比較良好而且穩定的經濟為基礎的。 因此一旦客觀條件發生變化,如果還以為這種生活方式仍然肯定會保持不變,那就 錯了……"    事實上,甚至就在英國的維多利亞極盛時期,英國作為一個世界大國的虛弱之 處也是十分明顯的。從地理上看,英國隻是一個不大的島國,它的人口在1890年時 也不過37,400,000人,它的主要競爭對手無論在領土麵積或人口總數方麵都超過英 國,英國甚至連保衛自己的利益也需要仔細的外交考慮。英國能在一個世紀的時間 裏保持著自己的優勢不被侵犯,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於英國人的創新精神。這種創 新精神表現在工業革命時期英國工業的各個領域,首先在棉紡工業,隨後是鋼鐵工 業,然後在鐵路部門,英國人都走在了世界其它各國的前麵。這種不斷的創新精神 有效地動員了英國的人力和物資資源,並在英國工業革命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使得英國能在很長的時期內戰勝自己的競爭對手。這種不斷的進取和創新精神,就 是所謂的工業精神。但十分有趣的是,這種工業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卻是非"英國式" 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威脅著真正的英國式精神的存在。在英國近現代的文學作品 中,典型的英國式的理想是對一種田園牧歌生活方式的向往,而工業化卻是與" 黑 暗的魔鬼般的工廠"聯係在一起的。在英國工業化的進程中,對工業化的疑慮在逐 漸消除,到十九世紀中葉,斯邁爾斯等人曾認為工業和農業革命是英國曆史上最偉 大的成就,但到十九世紀末,這種調子已開始變了,工業革命所形成的社會體係無 論在道德上和精神上都越來越不受人們的支持,在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作品中最集中 的體現了這一點,工業革命所形成的社會是一個冷酷無情的,毫無人情味的社會。 蕭伯納1912年曾對狄更斯的作品評論道,"不是我們的秩序發生了混亂,而是我們 的秩序十分可怕。" 這一事實表明,人們陶醉在工業革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時期 已經過去,開始重新評價工業革命給人類社會生活所造成的一切變化了。   如果隻是知識分子從批判的角度看待工業革命產生的負作用,引起社會的注意 並進一步加以改進,那完全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但問題在於英國的工業家們自己對 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也改變了態度。很多工業家把工商業活動隻看作一種業餘的事, 常常有一些十分成功的企業家完全離開了工商業界,另外一些企業家盡管還在從事 工商業活動,卻隻把它看作一種社會責任,而不是把它看成是一種經濟上的機遇。 這樣一種心態最突出地反映在英國的家庭公司的發展上,英國在曆史上最早產生了 各種以家族為基礎的公司,但卻遲遲不能形成非個人性質的更大的壟斷公司。 因 為這些成功的企業家,他們已為自己的家庭掙來了一個舒適的環境,自己也具有了 一個令人羨慕的社會地位,現在他所需要的是有更多的時間去享受周末的休假,去 參加各種紳士的娛樂活動,沒有必要再糾纏於"俗務"之中了。所以,他們更樂意用 一種"休閑"的態度來看待自己的社會角色。韓德森爵士感歎英國不能形成強有力的 壟斷公司,其根源或許就在於此。    四,政府的作用    由於曆史的因素,英國長期奉行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這種政策在英國是世界 上唯一的工業強國時對英國的發展是有利的,因為它有利於英國向其他國家傾銷自 己的產品。但甚至就在英國的極盛時期,它的自身局限性就開始暴露出來。它是一 個不大的島國,它的人口在1890年時也不過37,400,000,它的幸運在於,在維多利 亞時期,迅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使得它的人口中的78%成為了城市人口,從而超過 了它的競爭對手在工業方麵的從業人口,所以世界的主要大國如美,德,法和俄羅 斯這些主要的對手還未來得及向它挑戰。 然而,就在1870年這個英國曆史上公認 的頂峰時期,一些嚴肅的學者已經在考慮英國是否已經越過它的峰巔,開始走下坡 路了。當然,實際的調查統計表明,英國生產的絕對數字並未下降,但在世界市場 上所占的份額已不再占優勢。這種變化的主要根源,除了英國製造業本身的因素外, 就是美德等其它工業國開始趕上來了。它們的商品不僅鞏固了本國的市場,而且進 入了英國原來的勢力範圍。在競爭對手比自己弱的情況下,自由貿易對英國應該是 有利的,在競爭對手比自己強的情況下,再奉行這樣的政策就值得考慮了。事實上, 在1880期間,一些英國商人已經在討論自由貿易政策是否已不再能為英國牟取最大 的利益。 1870年德國的保護關稅政策,1890年法國和美國的同樣政策,都在很大 程度上打擊了英國的出口貿易。所以,19世紀末英國國內已經開始討論"公平貿易" 的問題。也就是要求其它國家采取真正的自由貿易政策,然而,英國政府在采取行 動方麵卻遲遲不能決斷。曼恩曾指出,民主的擴大會使得重大的國家決策無法進行, 因為民眾考慮的隻是各種實際的利益,議員隻是想著如何獲取選票,並不想真正關 心政治,議會的權力就會逐漸向內閣轉移,當議會在辯論問題時,內閣隻是想著如 何保衛政府的立場,也並不真正想解決問題。這樣,真正的政治就開始消失。他和 其他一些保守主義的理論家都鼓吹保留"高級政治",這種高級政治關注的是一些關 於帝國的戰略決策如歐洲大陸的權力平衡,貨幣,財產等真正的政治問題,這些政 治問題應該繼續從公共的政治討論的領域分開。曼恩認為,在民主化的過程中,這 種決策的變化隱藏得越深,實際的政治決策越有效能。    為了維持這種高級政治,維多利亞晚期的保守主義者開始認識到在中央政府和 社會之間,替代逐漸衰亡的土地貴族和英國國教會勢力的中間社會組織存在的必要 性。這些組織包括地方政府,地方的教育機構,各種黨派團體等等。保守主義者希 望將這些組織限製在"低級政治"的範疇內,即去解決社會服務,執行法律,舉辦初 等教育,解決民事糾紛等具體的實際問題,即低級政治的問題,同時又保證他們繼 續處於中央政府的控製之下。但要這樣作,政府必須十分強大,十分有效率。而一 個十分強大的政府與當時英國的傳統卻是完全相悖的。   所以,在實際的決策過程中,並不是由於民主的擴大,而是由於其他的各種製 約因素,英國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無法放棄自由貿易原則。其中固然有政 府決策的責任,也與英國的各個行業有關,如棉紡業在原材料和成品兩方麵都依賴 國外市場,此外,英國城市人口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的糧食,如實行保護關稅則 勢必使英國國內市場的糧食價格上升。這些因素都使得英國政府難以采取斷然的措 施。然而,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英國人古老的觀念,即認為政府的幹預是一件隻有利 於少數人的行為,是一種為既得利益集團服務的事。在這樣的習慣製約下,英國政 府長期未能采取一些有效的有利於發展的政策。比如對技術教育的忽視,使得英國 在19世紀後期不能如德國和法國那樣提供足夠的技術工人。對一些重要的科研領域, 政府也未能采取積極的扶持政策,而是任其自生自滅。甚至在20世紀的90年代,英 國的職業培訓在22個發達國家中也是名列倒數第二。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英國 政府內居然沒有一個主管工業的大臣。在這樣的體製下,英國政府未能對其經濟發 展發揮積極的作用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然而,僅僅這些因素還不能使人信服。從 更深的層次分析,英國衰落的製度性因素在它的興起過程中就以埋下了。英國17世 紀的革命最終將權力從國王轉移到了議會手中,這本來是一次巨大的勝利,然而, 善於妥協的英國人卻半途而廢,拒絕將自己的勝利用製度化的形式固定下來,結果, 英國人沒有成文的憲法來保衛自己的權利,包括各種工業組織的合法權利,使得人 們在處理很多事情時隻能按照習慣進行。至於這些習慣是否合理,是否需要進一步 的變革,是絕大多數英國人在自己處於順境時根本不願去考慮的事。這也就可以解 釋為什麽英國人在不斷取得工業革命進步時,卻同時保留著因循守舊的保守主義傳 統了。反映在政府的結構和設置上,則是不到萬不得已,政府決不會主動適應形勢 進行變革,在英國經濟順利發展時也許並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在麵臨激烈的國際 競爭時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比如在財政政策上,其決策權不在英國政府手中而在英 格蘭銀行,而英格蘭銀行主要是由一些金融家和商人所組成,他們並不代表工業家 的利益。英格蘭銀行的股東們隻想如何獲得更高的利息,完全不考慮英國工業家的 利益。從1851-1913年間,英格蘭銀行的利率每隔6-8周就要波動一次,使得英國 的企業家吃夠了苦頭。 在經濟上英國政府未能有效地幫助自己的工業發展,但在 對外政策上英國政府卻在有意無意地加重自己的經濟負擔。正如韓德森爵士所說, "這些年來,我們的外交政策無論基於何種原因而製定出來,它們對我國的經濟無 疑都具有不利的影響。在一個過長的時期中,我們自不量力,試圖繼續充當世界強 國。直至1965年7月,首相還說,'我們的邊疆是在喜馬拉雅山。'結果,我們在財 政方麵的攤子鋪得太大,從而又不可避免地暴露出經濟衰弱的真實情況,這時才被 迫倉促收縮。" 甚至在本世紀80年代,英國在研究與發展方麵的投資仍然很少。80 年代初,英國每在發展與研究方麵花一美元,西德就花1·5美元,日本花3美元, 美國花8美元。而且,英國的發展研究費用的50%用於非生產性的國防事業。相比 之下,西德為9%,日本更微不足道。英國目前的國防預算在世界上居第三或第四 位,海軍和空軍都在世界上居於第四位。這與它的國土麵積和國民生產總值是不成 比例的。盡管英國的國力已經下降,並且一再發表從世界各地撤軍的聲明,但迄今 仍然沒有主動撤出任何一個殖民地。 就這方麵而言,英國政治家們沒有正確估計 自己國家的實力,在國際事務中沒有沒有給自己正確定位,從而加重了英國的經濟 壓力,並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英國的衰落。    五,既得利益集團的種種作用    在人類的社會發展中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即任何個人在單獨捍衛自己利益時都 不如組織起來更為有效。這種趨勢迫使任何一個試圖捍衛自己利益的個人,隻要有 可能都盡量地組織起來以便為自己謀取最大限度的利益。其結果是一個社會總是不 可避免地存在著若幹利益集團,而每一個利益集團從本質上都是想為自己謀取到最 大利益。如果這些利益集團在相互的討價還價中不能達成有效的妥協,則社會經濟 的效能就會大受影響。英國是一個"自由發展"的工業國,在其發展過程中也自然形 成了若幹利益集團。   然而,這些利益集團往往把自己的小集團的利益放在首位,並且為了謀取自己 小集團的利益而不擇手段。用博弈論的觀點看,這是一種零和對策的行為方式。如 果一個社會的各個利益集團在討價還價的過程中不能有效的達成協議,或者要很長 的時間才能作出決定,那就會使社會在任何需要協商的事情中都不能作出有效的決 定。而事實上,根據曼考爾·奧爾森的分析,任何一個社會都不可能使各個利益集 團形成完全以公共利益為基礎的組織結構,這些利益集團總具有自己特定的利益取 向;其次,由於人們天然的保守心理,(即對不熟悉的事物是否有利於自己持懷疑 態度)這些利益集團往往並不能有效地判斷自己的真正利益。於是,一個具有相對 不變的邊界的穩定社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是傾向於加速產生各種采取集體行動 的共謀集團。第三,組織結構較小的利益集團比較大的利益集團能更為有效地捍衛 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說,小的利益集團往往有與他們的人數不相稱的能量。第四, 特殊的利益集團總是以犧牲社會的效率來增加自己的收入,並使得政治生活更為分 裂。    總的來講,特殊的利益集團關注的主要是分配領域,至於如何才能提高整個社 會的生產效能,則不是單個利益集團需要考慮的事。這一點,在英國的勞工運動和 勞工組織上表現得特別明顯。我們過去在研究工人運動時一般是強調它的的進步意 義和作用,但很少研究它對提高生產效率的作用,這實際上是一個誤區。因為任何 工人運動如不以推翻資本主義製度為目標,那麽它的具體目標總是以提高現實工人 的工資或其它的福利為依據。也就是說,勞工運動的鬥爭目標主要是集中於分配領 域。由於英國是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它在曆史進程中形成的工會結構與勞資關係也 具有一些特別的地方:無論法國還是德國,都沒有按行業劃分的工會。一個人能否 取得會員資格,取決於其工業部門,而非其所幹的行業。這樣,一個工業部門中某 一行業,為了謀取本身利益而損害其他行業或整個企業利益的情況,便無發生的可 能。法德兩國工會的數目比英國少得多,參加工會的人數占職工總人數的比例,也 比英國小得多。 換言之,英國獨特的工會結構增加了勞資雙方達成妥協的難度。 此外,工會和類似的組織降低了社會吸收新技術來重新分配資源以便對變化了的環 境作出反映的能力,從而降低了經濟增長率。   這些類似利益集團發展到最後,往往產生一種本能的排外心理,從市場經濟的 角度講,原有的市場控製者不願要新的競爭者進入市場的理由很簡單,因為無論這 些競爭者出售的商品的數量是多少,都會產生兩個後果,要麽降低原有市場的價格, 要麽迫使原有市場的控製者限製自己銷售的規模。 比如外科醫生,如果人數過多, 那麽醫生的工資水平就會下降。所以,世界上的各種醫生協會總是本能地限製其成 員的增加。法學人材也是如此,但其限製相對不如醫生協會嚴格,這是因為律師行 業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質,那就是律師可以增加訴訟的次數。當然,諸如此類的行業 限製要想獲得成功,必須擁有成功的起碼規模,也就是說,一個銷售電器的卡特爾 必須包括主要的這類商品的銷售商,否則它就無法有效地運作。然而,一旦它能夠 有效地運作,它就很難再增加新成員了。   利益集團的形成在每一個社會都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清除這些既得利益集團在 發展中的負麵影響,是每一個社會都必須麵對的問題,也是迄今為止尚無良策可以 有效解決的問題。相對而言,在一個社會發展階段上曆史越久的國家,它要清除這 些利益集團就越困難,在社會的進一步的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阻力就越大。英國是 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它在這方麵所背的包袱自然也就最沉重。    六,結語    在探討英國衰落的原因中,我們發現一個很難使人滿意的現象,那就是任何一 種因素似乎都有作用,但任何一種因素又都不能完全起決定性的作用。那麽,導致 英國衰落最根本的原因究竟是什麽?   我認為,英國衰落的原因在某種意義上是與它興起的原因一致的。英國是世界 上第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在很多方麵是"摸著石頭過河",它隻能在探索中一步一步 積累經驗,並在失敗與挫折中一點一點地進行調整。英國成功了,成功的原因事實 上並不證明英國式的經驗一定就是最好的,而隻是當時英國沒有更強的競爭對手而 已。然而,英國人卻為自己的成功所陶醉,並沒有認真地總結自己成功的經驗,反 而將一些弱點作為自己的長處保留了下來,在一些重大的問題上,英國人事實上並 沒有完成現代化的任務。比如,英國的現代國家建設的進程一直很慢,以致至今尚 未有一部成文憲法。英國人自己通常以這一點為自豪的資本,以為其顯示了英國式 的自由。但恰好是這一點構成了英國衰落的主要因素。任何一個現代國家都有一部 成文憲法,它不僅確定老百姓的權利,更重要的是它界定了政府的組織機構的責任, 從而決定了這個國家應該如何管理。由於英國在曆史上一直沒有一部成文的憲法, 結果使得在光榮革命後產生的英國政府機構基本上還是貴族式的,不僅使英國人在 曆史上取得的成果沒有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而且使得英國人在麵臨各種新的挑 戰時總是不能立即作出有效的反映。如二戰以後,德國與日本盡管戰敗,卻迅速調 整了自己的位置,開始了新的工業發展。而英國在二戰後喪失了自己的殖民帝國後, 卻遲遲未能調整好自己應扮演的角色,美國前國務卿艾奇遜曾說,英國在失去帝國 之後,還沒有給自己找到另一個角色。 以致在新的發展機遇中又慢了半拍。在其 它很多問題的處理上都是如此。在工業革命初期,慢慢依靠自己的經驗摸索也許不 算一件壞事,但在一個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事事依靠自己摸索顯然已經落伍。在 這個意義上,英國政治機構的現代化任務還未徹底完成,它還需要進一步的現代化。 如果它在完成這一任務前居然能夠在世界新一輪的發展中繼續領先,倒反而是一件 令人驚奇的事了。   而英國由於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裏已經極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並且已經 習慣了自己獲得成功的那種生活方式,它在繼續創新以保持自己民族的活力方麵比 其它民族就顯得更為艱難。因為人們很難放棄自己已經習慣的較高的生活水準,重 新在一個較低的起點上開始艱苦奮鬥。即使少數知識分子能夠認清形勢,提出解決 危機的方法,也很難為大眾所接受。二戰後英國曆屆試圖有所作為的政府在醫治" 英國病"方麵最終都無果而終,與這種大眾惰性有十分密切的關係。這種現象證明 了一條原理,即一個民族一旦落後,要想重新趕上去需要付出比原來落後的國家更 加沉重的代價。   在評價近期英國史的過程中,曆史學家發現在公共評論員的評論與普通民眾的 反映之間有一個明顯的鴻溝。這些評論家在70年代和80年代對英國1945年以來的曆 史充滿了悲觀的陳詞濫調的色彩,即英國如同一個痛苦的巨人一樣從它的帝國和偉 大工業國的頂峰跌落下來。任何一種相反的看法,都會被認為隻是一種天真的相信 進步的信念。在二戰以前,英國仍然有很多偉大的值得自豪的人物,丘吉爾,肖伯 納,羅素,盧瑟夫等,而二戰以後,正如以前衰落成為二、三流國家的荷蘭,西班 牙等國家一樣,它既沒有偉大的男人也沒有偉大的女人。   但是這種學者的焦慮卻非常奇怪地被英國每日的生活經驗而逐步地消除了。各 種公共調查和民意測驗均表明,普通民眾對1945年以來的這段曆史的評價很高,認 為這是一段英國曆史上最好的時期之一,這是一個舒適和滿足的時代。不管怎樣, 這是一個和平的時代。   自1945年以後,歐洲沒有再次發生戰爭,而且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也不會發生類 似的戰爭。當然,自二戰後的50年中,英國也參加了一些戰爭,這主要是與殖民地 的獨立有關的戰爭,如馬來亞、埃及,馬島之戰等等,但這些戰爭對英國本土都沒 有什麽影響,而且一般的英國國民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沒有意識到這類戰爭的存在。 盡管英國的國防開支相對於國際標準仍然很高,一些理想主義者也反對英國發展核 武器,但絕大多數的民眾既沒有經曆過戰爭,也不希望有這種經曆,蒙哥馬利成為 英國本世紀的最後一個英雄,但就是這位英雄,對英國人來說,也是一個十分遙遠 的名字,就如同威靈頓一樣。   國外的和平伴隨著國內的和平,盡管有學生運動,北愛爾蘭的騷亂和工會的罷 工,但相對於二戰以前的階段,英國的國內是相當和平和穩定的,因為沒有任何使 國家發生強烈動蕩的衝突。英國的憲政十分穩固,它的社會凝聚力也相當強。除北 愛爾蘭問題外,所有的麻煩對它來講都如同玩笑一般。甚至是撒切爾夫人的政府, 也沒有多少主動性要徹底地改變現存的社會體係,社會和政治的天翻地覆以成為遙 遠的過去,社會已經相對地變得十分有秩序了。   對大多數普通民眾來說,這也是一個繁榮的時代。從40年代末起,新的出口政 策導致了新的繁榮,從1948年──1976年間,國民收入增長了一倍。公民的平均生 活水平也隨之增長。 從50年代起,購買汽車和其他的耐用家電,到國外旅遊,成 為大多數人民的欲望,從60年代起,購房也成為一個不斷增長的消費點,而在80年 代,電腦也成為很多家庭的日常用品。1986年,2百萬以上的英國人出國度假,其 中很多是到美國。而在80年代,富裕開始以另一種形式出現,即不少人──主要是 城市的居民開始購買第二套住宅。   從具體的指標看,有兩項是給人以深刻印象的,其一是不斷增長的購房,從50 年代開始私人住房就在不斷地增長,1961年,已有700萬居民購買了他們自己的住 房,1987年,有1450萬居民購買了他們居住的房屋,而到1990年,超過三分之二的 居民擁有了自己的住房。另一個特點則是股份持有者大量增加,1984年成人中股票 持有者不過6%,而到1988年底,已有50%的成人持有了股票。 這似乎是財富隨著 古典的分配模式滲透到了社會的每一個部分,而保守主義擁有"財富的民主"的熱望 在1945年以後逐漸成為了現實。   盡管如此,這麽長時期英國人的心中也有一些陰影,那就是雖然英國仍然是強 大的,經濟仍然是繁榮的,人們仍然是愛國的,英國人仍然認為英國是世界上最適 宜居住的地方,但人們對英國的進步速度和衰落的情況的估價卻是十分悲觀的。大 多數人民相信,不管他們自己擁有多少財富,他們國家的命運是不幸的和越來越壞 的。   首先,自1945年以後經濟很少處於有效地控製之下,在整個50年代,有幾次外 貿不平衡的危機,而其對貨幣的壓力成為一種災難性的疾病,而60年代初期,隨著 公共企業的衰落,人們的一種感覺逐漸占了上風,即英國經濟從來沒有恢複平衡, 試圖加入歐洲的嚐試幾乎都伴隨著一種經濟虛弱和毀滅性的孤獨感,1966-67年英 國的貨幣危機導致了英鎊的貶值,而70年代則是滯脹。撒切爾夫人政府在80年代中 期創造了短暫的"英國奇跡"之後,在80年代末卻又陷入了赤字預算,通貨膨脹,英 鎊地位的虛弱,也未能堅持貨幣主義的原則,而這本來是撒切爾夫人引以為自豪的 東西。而這一切,證明原有的老問題依然存在。唯一幸運的隻有北海的石油,在一 定程度上彌補了英國出口的危機。   和所有的發達國家一樣,英國從50年代到80年代也經曆了一個經濟繁榮的時期, 但從國際標準來看,英國的經濟增長是不盡人意的。而其原因學者們作了多種分析, 英國的工業關係是一個失敗的因素,工會要求特殊的措施來保護本行業的利益,而 無論是國營還是私營的企業其管理機製都不理想;而另一些長久的因素則可追溯到 維多利亞時期,如在投資方麵的長期短缺,沒有加強工業和技術方麵的培訓,而最 重要的或許是未能創造出一種工業精神或是商業主導的文化。由於這些缺陷,人們 在進一步分析時,發現就是撒切爾夫人政府在1983-87年的複興時期,其繁榮也更 多地建立在金融、銀行和信貸方麵的政策變革上,而不是真正的工業和製造業的複 興,實際上,對一國綜合國力最具影響力的製造業在英國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 例已經從1979年的25%下降到1986年的19.5%。 無論從什麽角度看,英國經濟問 題都是英國人心目中一個擺脫不了的陰影。   或許,另一種不太明顯但卻十分重要的是人們信念的衰落,即英國人對英國的 立法、政府及其執行機構信念的逐步動搖。1945年時,英國人盡管還處於戰後的恢 複的困難時期,但對自己的政府和領導人卻充滿信心,在白廳工作的官員都是全國 聞名的紳士,他們不僅在國內而且在世界上也享有崇高的聲望。但在艾德禮政府之 後,政府的職能逐步擴大,政府的開支逐漸上升,以及政府在管理方麵的失策,以 1964年威爾遜政府上台作為一個轉折點,人們對政府和立法的信念開始下降了。這 種下降有很多微妙的因素,但最主要的還是英國政府未能有效地振興英國的經濟。 威爾遜政府試圖通過政府的計劃來改造英國經濟的嚐試使情況變得更糟,與此同時, 納稅人發現,在1960年,他們所交的各種稅和保險隻占全部收入的8%,而在1970 年則占到了20%。 這些政府計劃的失敗使得人們對政府的中央集權方式感到不滿, 於是撒切爾夫人上台後開始對這種中央過多的幹預政策進行改變,然而具有諷刺意 味的是,撒切爾政府時期,行政的中央集權趨勢進一步得到強化。但不幸的是,盡 管英國的中央集權十分有力,但各種振興經濟的計劃與法國或瑞典等國相比,還是 失敗了。   戰後在英國人心目中擺脫不了的陰影是英國社會在收入、資本和社會機遇方麵 的不平等進一步擴大。英國過去是,現在仍然是一個不平等的國家,而且還有進一 步強化這種不平等的趨勢。家庭背景、種族、性別、地區和職業等都成為這種不平 等產生的根源。婦女的地位盡管在一位女首相的統治之下,也沒有得到任何徹底的 改善,英國仍然還是一個男人的世界。1987年,3,430,000計時工作的婦女工資低 於歐共體的最低標準。1986年,英國的離婚率為千分之12.9,法庭判決離婚的人數 達到了175,000人,是歐共體國家中最高的。 而職業、受教育的程度、工作的地點 等,也使人們的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形成了巨大的差別。受普通教育的人依然很難 找到收入較豐的工作,而北部工業地區的老人的健康狀況與富有階層的人仍然不能 相比。而高技術革命帶來的社會變化,使能力強的人與能力較差的人在社會生活中 的位置更不平等。社會學家們在80年代的調查表明,目前的英國社會比本世紀開始 時更不安定,更無希望,充滿著更多的暴力傾向。   最後,則是英國公眾不斷地對英國世界角色的焦慮。1945年,英國的戰後帝國 政策並不明朗,人們依然認為英國應該保持強大並且有足夠的能力保持強大。直到 60年代,公眾才開始意識到英國不再是一個以前所理解的大國,而英美特殊的關係 也使英國吃盡了苦頭。在先是半心半意,最後是迫於無奈。雖然在1975年加入了歐 共體,但仍然是一個若即若離的歐洲成員。就是撒切爾夫人也堅決反對任何"歐洲 聯合政府"的想法。英國在放棄帝國以後,應該扮演什麽新的世界角色依然是含混 不清的。而在放棄帝國的過程中,一連串的屈辱更使英國人產生了這樣的想法,即 英國的領導是不稱職的,他們沒有有效地聰明地管理好英國。每一位首相在離職時 其威望都比他入主唐寧街時要低。   在二戰結束後,無論是艾德禮時代還是丘吉爾政府,英國人都知道是誰在領導 自己,所有的領導者都奉行著英國傳統的政治價值,在人民心中享有足夠的權威。 人們知道自己是被一群有思想的有責任感的專家領導著向一個目標前進。而從60年 代開始,這種感覺逐漸被破壞了,到撒切爾夫人的政府,英國似乎已經處於一種無 人掌舵,沒有明確方向的也沒有繼承任何傳統權威的狀態。盡管單一歐洲的前景在 90年代已經越來越明顯,但英國人似乎仍然對其英國人的特點充滿信心,而且很多 人還為自己的這種特征而感到驕傲。然而,這種特征究竟是什麽卻是十分模糊的。 事實上,很多英國人的這種自豪感還是來自工業革命後英國人所取得的那些曆史的 功績,從亞當·斯密到丘吉爾,從科學的巨匠到世界各地的英國探險者,這一切都 會引起英國人微妙的情感。然而,使英國真正偉大的實質性的東西──英國皇室, 議會,法律和秩序的力量,民事和商業的機構──所有這一切在1945年以後都開始 逐漸地失去了它們以往的魅力。盡管如此,在20世紀的英國,仍然保持著一些有價 值的東西,正如美國的例外論一樣,英國的例外主義也依然在世界上有著很大的影 響。它們經曆了從帝國的撤退,經濟的衰落,工業的紛爭,但依然能夠保持著自己 民族的凝聚力而在世界事務中成為一個有力的整體。但與此同時,英國例外論也包 含著完全相反的東西,即在英國人的潛意識中,他們渴望的是一種寧靜的生活,而 這種渴望卻也同時與缺乏主動性,缺乏野心和進取精神以及對公共事務的熱情聯係 在一起。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在21世紀英國對世界的貢獻應該是有限的,它已不 可能再為人類做出它在20世紀所做出的那些貢獻了。    從英國衰落原因的分析中我們或許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那就是任何一個民族 的發展都需要一種精神的動力和支柱,沒有這樣一種精神的動力,任何發展都難以 持久。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艱苦奮鬥精神總會逐漸消退,這是一種不以 任何個人的意誌為轉移的社會趨勢。要保證原有的奮鬥精神不致喪失,在製度化層 麵上的變革就不可避免。換句話說,一個民族的創新活力既取決於它的精神層麵, 也取決於它的製度層麵。從鞏固勝利成果的角度看,製度層麵的變革顯得更為重要。   從更深的層麵分析,英國的衰落隻是一種必然的結果。英國作為一個麵積不大 的島國,由於最先開始了資產階級的政治革命和經濟革命,搶占了不少殖民地,而 一度在世界上發揮了與它實際能力不相稱的作用,成為一個所謂的日不落帝國,即 我們所說的超級大國。但這種過度的膨脹本身就是不正常的,"消腫"隻是時間的早 遲而已,現在英國的地位在某種意義上隻不過是回到了它應有的位置上。就此我們 可以這樣說,每一個民族國家都不可能長久地"受惠"於曆史的機遇,它隻能也隻應 該發揮它實際所擁有的能力。   換言之,任何國家在當今世界上要想憑借某種優勢長期地為本民族撈取不適當 的利益,即使一時可以得逞,也是很難持久的,這就是曆史的辯證法,也是我們在 對英國衰落原因探討的過程中所得到的最重要的啟示。如果不能正確地給自己定位, 總是試圖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作用,把國際事務看成是自己的國內事務,撈取不適 當的利益,承擔不適當的義務,任何強國都會衰落,在這個意義上,"超級大國"隻 是一個即將衰敗的代名詞。我國的領導人宣稱中國現在不作,將來永遠也不作超級 大國,實在是一種具有深刻曆史眼光的明智決斷


所有跟帖: 

【英國的榮耀】投資英國 -insight777- 給 insight777 發送悄悄話 insight777 的博客首頁 (7876 bytes) () 05/04/2014 postreply 05:47:52

日不落帝國:英國是怎樣一步一步走向沒落的 -李老頭.- 給 李老頭. 發送悄悄話 (8906 bytes) () 05/04/2014 postreply 05:53:2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