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填鴨式教育和技巧性考試的製度下培養出來的小孩,我不明白他們怎麽會快樂。現在國內和香港一些傳統學校的孩子,每天做功課要做到晚上11,12點,每天下了課幹補習班,周末各種興趣班,排的比父母還忙。我不相信他們自己願意這樣,這麽大的孩子,誰不喜歡出去撒野,誰願意成天做題,研究解答技巧。
對了,我們說的是狀元,對吧?就是那些所謂聰明的孩子。我不是也沒養過IQ高的孩子,據我所看到的和了解的,那些智力超群的孩子都是“學習”超差的,完全不能適應傳統學校的學習,最後被父母帶去看專家才發現是IQ爆燈。我猜IQ高的孩子不會願意乖乖的被指定著做這做那,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維方式,是傳統的教育和考試製度完全不鼓勵的。
我不否認那些狀元都是非常聰明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有的孩子特別能適應壓力,而且對技巧癡迷。我就認識專門研究做題方法和技巧的同學,每次考試都一百分,但完全不理解考試的內容。這的確是吃苦吃不出來的。我這裏說的隻是個別,不否認大多數狀元都是不花時間不介意考多少分不介意排名而真正學習知識的。
我佩服那些狀元,畢竟第一名隻有一個,我不相信他們得到的沒有任何代價。我也不主張一輩子都不給孩子壓力。但孩子在他們應該享受童年的時候,不能剝奪他們的權利。西方社會在孩子幼稚園小學的時候,對他們的評估基本都是社會交往能力,認知發展,性格發展,而“東方社會”的評估是他們認了幾百個字,會做中學的數學題,托福考多少分...也許是為什麽總是覺得國外長大的孩子特別陽光,自信,國內的孩子老到內斂(沒有歧視成分的說)。
童年的玩樂就是學習,就是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和自信,開拓他們的思維,想像力和創造力。而那種過早的所謂“精英教育”,說是提早培養他們的技能,某種程度扼殺了孩子的這些能力。沒有學習不好的孩子,隻有不關心他們需要什麽而一味把我們自己認為他們應該學的東西強加到他們腦子裏麵的父母。
本人拙見也許偏頗,但的確對所謂的狀元文化不屑一顧。
學習好是什麽定義?就是考試好嗎?狀元就比其他人都聰明嗎?
所有跟帖:
• 學習好是什麽定義? -丁一凡- ♀ (2179 bytes) () 07/01/2010 postreply 07:28:37
• 孩子們是越來越苦了 -tiantianqq- ♂ (659 bytes) () 07/01/2010 postreply 08:24:21
• 同意:( -周夢蝶- ♀ (0 bytes) () 07/01/2010 postreply 17:24:56
• 近來因為給女兒找小學,對各種類型的小學了解了一些 -十月- ♀ (1255 bytes) () 07/01/2010 postreply 23:04:02
• 十月分析得很對。 -丁一凡- ♀ (0 bytes) () 07/03/2010 postreply 22: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