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宋景詩》故事,為何被軍迷捧上神壇,邱嶽峰全程無台詞zt

來源: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2020-12-06 15:40:0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070 bytes)

 

不知道有多少讀者像筆者一樣,現在打開電視不知道該看什麽影視劇,翻來翻去最後寧願去看幾部老電影,也許老電影會存在這樣那樣的時代性問題,但有一件事肯定沒錯,那就是製作的良心。

 

 

 

 

 

 

 

     

 

如果你是一位軍迷或者曆史愛好者,看到現在各種影視劇中到處穿幫的鏡頭會更無語,在這種情況下,有良心的老電影就成了我們的安慰。

本文要說的一部老電影可能名氣不是很大,畢竟年代有些久遠,上映時間也短,重播次數更少,但該片在製作的良心上尤其是在戰場還原度上並不輸中日合拍大片《敦煌》。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宋景詩》。

 

一、偶然誕生的電影

宋景詩是清末農民起義領袖,他率領的部隊叫黑旗軍,和我們熟知的劉永福黑旗軍並不是一支。雖然宋景詩驍勇善戰,但由於他所在的時代有名的起義將領太多,在石達開、李秀成、陳玉成、張洛行、張宗禹、賴文光等人的盛名之下,宋景詩黑旗軍確實名氣不夠大,活動範圍也很小,因此能單獨為他拍一部傳記電影實在有些匪夷所思。

實際上,《宋景詩》的誕生還要“感謝”他的鄰居武訓,他和武訓生存的年代基本重合,地點更是相近,宋景詩是現在的聊城冠縣劉貫莊人,武訓則是冠縣柳林鎮人。

1951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武訓傳》受到批評,為了搜集武訓的資料,工作組進入武訓家鄉走訪鄉親時意外發現了宋景詩的大量英雄事跡,相對於武訓的“下跪”,宋景詩的“造反”更顯得珍貴,其對比性更強。

因此,當時備受批評的上影廠經過長期討論後決定拍攝《宋景詩》,準備打一個翻身仗。

值得一提的是,《武訓傳》裏武訓有一個叫周大的朋友,他最終走上了起義的道路,這個“周大”身上就有宋景詩的影子。因此上級提議讓趙丹在《宋景詩》裏再次出演武訓,拍攝一場武訓向宋景詩表示欽佩和支持的戲。這個提議對正處於低穀的趙丹來說壓力很大,因此導演鄭君裏借口編劇已經完成不方便修改,幫趙丹推掉了這次出演。

二、精英盡出的上影廠

由於是翻身仗,因此上影廠在《宋景詩》中精英盡出,連配角和龍套都是名角,比如陳述在片中當了一個念通告的龍套,舒適雖然演了賴文光也隻有一兩個鏡頭,於飛、李保羅、顧也魯等人也都是寥寥幾場戲。

在《武訓傳》中出演起義將領周大的武打明星張翼,在《宋景詩》中飾演主力大將張崇德,他是片中玩馬術最好的演員。

同樣出演了《武訓傳》的吳茵當時被稱為“遠東第一老太太”,他在片中出演宋景詩的的母親,她深明大義處亂不驚的表現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該片最值得一提的是三位主演:

我們熟悉的著名導演崔嵬,在1953年時已經擔任中南文化局局長,主管六個省的文化工作,但《宋景詩》劇組依然邀請他擔當主演,這也成了崔嵬這位大導演的表演代表作,由於宋景詩在片中被稱為宋大帥,因此崔嵬以後也有了一個外號“大帥”。

宋景詩身材魁梧身手了得,在戰場上殺氣騰騰,但在生活中卻是一個極其溫柔的人,被發小們取了一個戲謔性的外號“宋丫頭”,這種反差極大的形象非常考驗演技,崔嵬表演的非常到位。

飾演宋景詩黑旗軍二帥楊殿乙的是著名小生陶金,他外表瀟灑帥氣,是上海灘著名影星。

陶金飾演的楊殿乙在片中非常拉風,穿一身雪白的戰袍每戰必一馬當先率先衝陣,實在是不可多得的猛將。

而在《宋景詩》中最受後人讚譽的演員並不是兩位正麵角色,而是反派僧格林沁,他的飾演者是話劇皇帝石揮。

實際上《宋景詩》有三位導演,除了署名的孫瑜和鄭君裏之外,石揮也曾擔任了很多場戲的導演工作,此外他飾演的僧格林沁也得到了廣大影迷的讚譽。

石揮的僧格林沁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的台詞,不論是笑、怒、罵還是不屑,非常有味道,堪稱經典之作。

片中還有一位特殊的角色,洋槍隊的指揮,這個明顯是外國人長相的演員其實也是大家熟悉的人,他就是著名配音大師邱嶽峰。

隻不過,當年還沒有什麽名氣的邱嶽峰還隻能在各種電影中發揮他混血長相的優勢,經常出演外國人,有意思的是,在該片中邱嶽峰除了兩聲哈哈的笑聲之外一句台詞都沒有,實在是有些小遺憾。

三、《宋景詩》修改劇本之惑

《宋景詩》的劇情並不複雜,就是他造反和打仗的過程,並沒有太多的曲折和懸疑,但實事求是講,《宋景詩》前半部造反階段的劇情還是比較順暢的,但後半部的劇情在敘述上以及人物台詞上稍微會給人一些雜亂之感,按理說上影廠如此重視的一部電影,不應該出現這樣的問題。

原因有些複雜也有些簡單,關鍵問題在於《宋景詩》的劇本和拍攝過程非常糾結,其糾結的原因在於宋景詩在曆史上有一個“汙點”。

宋景詩第一次起義之後曾經連克十三城震動京城,清廷派勝保前來鎮壓起義,由於地主武裝柳林團的叛變黑旗軍傷亡慘重,在嚴酷現實麵前宋景詩率眾投降。

後來宋景詩跟著勝保先後到河南和陝西攻打其他起義軍,直到勝保被清廷逮捕治罪被逼自殺之後宋景詩才返回山東老家,隨後領導第二次起義。

宋景詩投降勝保這段曆史如果換成現在的影視劇,幹脆不拍就可以了,但在當年嚴謹的藝術標準下,這段曆史不能不拍,但這個“汙點”還必須有個靠譜的說法。

編劇陳白塵遍訪曆史名家和當地老人,經過研究得出宋景詩是“假投降”的結論,同時在電影中做了一些修改,最終讓這部電影涉險過關。

所以,我們看到片中有些劇情讓人有些疑惑,有些台詞則顯得支離破碎,這都是後期修改和剪輯太多造成的結果。

四、高度還原的服化道和戰場

《宋景詩》是一部被軍迷們高度評價的電影,甚至被軍迷們捧上神壇,將其譽為我國影史上還原度最高的戰爭片,這當然不算太過譽,《宋景詩》擔得起這個稱號。

我們首先看服化道,片中的黑旗軍們,穿的衣服非常簡單,黑色、白色為主,再加上破衣爛襖以及背景中的土牆爛房子,一眼望去感覺跟紀錄片一樣。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兩宮皇太後的服裝,用現在的眼光看似乎有些違和,但卻是劇組經過嚴謹考究後設計的,和一些曆史老照片也比較吻合,其中慈禧的京城旗人口音更是地道。

電影中起義軍和清兵以及洋槍隊使用的武器裝備更是讓軍迷們著迷。

黑旗軍騎兵使用的長槍目測至少有四米長,這是當年真實的騎槍長度。

騎兵們衝鋒時夾槍的動作更是標準。

宋景詩和楊殿乙麵見勝保時要過刀山,看清兵拿的長刀,就是當年標準的戰刀尺寸。

黑旗軍的步兵使用的則是偃月刀。

洋槍隊使用的火槍看口徑明顯是那個時代的槍口,而不是拿漢陽造冒充的。

筆者認為,最讓人感到滿意的則是黑旗軍騎兵衝鋒前的列陣,這是三個標準的楔形陣,騎兵突擊的慣用陣列,後來二戰時的德國坦克集團軍衝鋒時也是用楔形陣或者菱形陣。

而僧格林沁對抗黑旗軍的陣型則是空心方形陣,宋景詩稱之為“方城子陣”,這個陣型妙在步兵兩側是騎兵,正麵阻擊兩側包抄的打法,片中二帥楊殿乙衝陣三次全部失敗,宋景詩親自上陣第四次衝擊才衝散僧格林沁的方陣。

此外,注意近處的槍頭,上麵還帶倒鉤,一點兒都不糊弄。

僧軍方陣裏的士兵,拿盾牌舉刀的手勢一看就是專業指點過的。

根據資料記載,為了拍攝《宋景詩》, 內蒙古方麵提供了整整一個騎兵團,一些關鍵細節則是編劇陳白塵走訪了七百多位宋景詩家鄉的老人,再加上翻遍了相關曆史記載得來的,這種細致入微的專業精神現在已經不多見了。

五、《宋景詩》和宋景詩的結局

電影裏,宋景詩親手砍死了僧格林沁,而在曆史上,殺死僧王的是小將張皮綆,但宋景詩確實參與了此戰並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在太平軍和撚軍相繼失敗後,宋景詩下落不明,有人說他因為酒後吐真言被抓然後被淩遲,事實上這個傳說可能是和張皮綆弄混了。更多的人都認為宋景詩應該是隱姓埋名了卻殘生。

電影《宋景詩》也險些因為宋景詩的投降汙點被雪藏,經過論證之後該片還是上映,但隻上映很短時間後就被束之高閣,直到後來重現江湖,而在近些年隨著網絡的發展,該片因為良心的服化道和高度還原的軍事裝備和戰場又受到廣大網友尤其是軍迷的追捧。

有意思的是,《宋景詩》裏有一個貫穿全片的反派柳林團,這個出自柳林鎮的地主團練和出自劉貫莊的黑旗軍是水火不容的世仇,據央視紀錄片所說,這兩個地方的人雖然同屬一個縣,但直到現在也極少來往更不通婚,就算路過也要繞道走。

如果央視所說非虛的話,那這也算宋景詩留下的一個影響吧。

所有跟帖: 

那個時候都是國家所有製,配合要求來得容易。米帝好萊塢有些電影也是聯邦政府外圍機構出錢編劇製作,那陣勢,不得了。 -多哥- 給 多哥 發送悄悄話 多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6/2020 postreply 16:15:45

這就是為什麽我一直提倡習政府要學米帝這一手,通過外圍提供資金組織人馬,搞些高質量的藝術作品占據市場主流, -多哥- 給 多哥 發送悄悄話 多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6/2020 postreply 16:18:35

以正視聽。 -多哥- 給 多哥 發送悄悄話 多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6/2020 postreply 16:19:05

有時間應該做這個事。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6/2020 postreply 16:39:59

1個文明古國,1個舉世最大的人口大國,必然存在,應當保有自己的主流意識形態。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6/2020 postreply 16:42:52

地主團練"可惡"還是黑旗軍"可惡"? -最接近太陽的人- 給 最接近太陽的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6/2020 postreply 16:18:16

中國清末地主階級,本應擔當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但是整體落後於時代,成為腐朽反動的1群。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6/2020 postreply 16:46:35

黑旗軍如何不知道,但我多次聽外婆說過,太平軍殺人如麻,整村整村地殺。與史料記載的太平軍對江南農村的大破壞相吻合。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6/2020 postreply 20:13:09

地主武裝殺人與農民造反殺人相比較,主罪在誰?千總應知應會。不知,就是裝。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6/2020 postreply 22:02:5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