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劉三姐》故事,主角背後另有高人,喬羽躺槍惹上官司zt

來源: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2020-11-25 04:25:2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831 bytes)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馬季曾有一個很好玩的相聲《打電話》,這段相聲短小精悍又非常有趣,諷刺辛辣又很接地氣。

有意思的是,有一種說法是,馬季寫這段相聲其實是為了打廣告,當然是自發自願的,其廣而告之的“廣告主”則是歌劇《劉三姐》。

為什麽是歌劇而不是那部我們熟悉的電影呢,因為馬季在相聲裏唱了一段《山歌好比春江水》,而事實上歌劇《劉三姐》和電影《劉三姐》之間還存在著很多恩恩怨怨的故事。

一、電影《劉三姐》拍攝背景,導演一開始是拒絕的

劉三姐,是廣泛流傳於我國兩廣一帶的“歌仙”,其原型最早可以上溯到唐中宗時期,而在民間她有很多名字,流傳最廣的是劉三妹,其他還有劉三姑、劉三媽和劉三太等名號,劉三姐是解放後重新定的名字。

1959年廣西省為了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劉三姐”,搞了一次全自治區的文藝匯演,各地專業和業餘團隊來了上百位“劉三姐”一展歌喉,這讓此時正在廣西采風的喬羽非常興奮。

當時電影《五朵金花》正火,片中對歌的橋段非常受歡迎,因此喬羽也想把《劉三姐》搬上銀幕,他的想法和廣西自治區以及長春電影製片廠很快達成共識,著名導演蘇裏接受邀請到廣西和喬羽麵談。

沒想到,蘇裏看了一場歌舞劇《劉三姐》後大失所望,他認為這劇的劇情太老套,拍成電影隻怕不行,但喬羽說服了他:拍電影也不用非得按照歌舞劇的劇情走,咱們可以自己重新編劇。

這樣,喬羽負責寫劇本,蘇裏負責分鏡頭,兩個人一個樓上一個樓下合作了12天將劇本寫出來,並且迅速通過了審查準備開拍。

電影劇本比起歌舞劇《劉三姐》來要稍微簡單一些,而且沒有特別正式的結局,按照喬羽原來的想法這部電影能拍兩個半小時多,但寫到大榕樹下拋繡球之後他覺得這就夠了,可以結尾了。他的想法也得到了蘇裏的讚同。

二、主演難定,一波三折

電影《劉三姐》的主演最容易定也最難定,容易是因為當時由於廣西文藝匯演冒出來上百個劉三姐可以選擇,但是想找出一位各方麵都適合電影的主演又特別難。

對於劉三姐的人選,廣西方麵強調必須是廣西籍的演員,其他都好說。由此長影廠確定了三個人選,分別是廣西彩調劇團的傅錦華,廣西桂劇團的尹羲和廣西話劇團的黃小曼。

三位演員之中,傅錦華已經進京演過歌舞劇《劉三姐》因此被廣泛看好,長影廠首先為她拍了一部分樣片。

注意,在拍的這部分《劉三姐》的樣片中,在傅錦華身邊飾演舟妹的演員叫黃婉秋,當時隻有十七歲的她是導演蘇裏一眼看中挑來演活潑靈動的舟妹的。

傅錦華的樣片在送審之後遇到了麻煩,有些意見認為她不夠漂亮,另外長相也沒有廣西特色,建議換人,但同時其他幾位候選人也沒得到大家的認可。

劉三姐一角虛懸起來,有人曾推薦《五朵金花》主演楊麗坤,但廣西方麵堅持要用本地人,這時正擔任藝術管理局局長的田漢向蘇裏推薦了備選“舟妹”的黃婉秋,他認為黃婉秋外貌靚麗樸實,關鍵是她有一雙水靈靈又有神的眼睛。

於是,十七歲的黃婉秋成為最終的黑馬出演了劉三姐,但是她的台詞功底比較弱,唱功也不是最好,導演蘇裏找來著名配音演員張桂蘭為她配台詞,由唱功最好的傅錦華為她配大部分唱,還有一小部分唱則由蔡秀英配。

於是,早在楊沛宜為林妙可配唱之前半個世紀,類似的事情就已經有了。

傅錦華的唱功在當時得到了該片作曲家雷振邦的高度認可,他認為隻有傅錦華才能唱出那種原始的“野味兒”。

對於上級這樣的安排,黃婉秋表示當時自己很忐忑,但蘇裏告訴她一切不用管,聽導演的。傅錦華雖然心有遺憾,但她說當時能為家鄉的電影配唱她已經很滿足了,而且黃婉秋的表演確實非常精彩,很多眼神戲都是極為難得的。

改開之後,廣西又將歌舞劇《劉三姐》拍成了電影,傅錦華擔綱主演劉三姐,但是此時已經四十歲的她雖然通過化妝還可以出演角色,但由於命運的坎坷她的歌喉已經不那麽完美,最終歌舞劇電影《劉三姐》中,傅錦華的劉三姐由黃興寧配唱。

三、喬羽躺槍吃官司

比起傅錦華來,筆者認為黃興寧也很遺憾,這位廣西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連露麵的機會都沒有。

廣西歌舞劇《劉三姐》在電影之前就已經成名,馬季在相聲裏要和女朋友去看的就是這部歌劇,這部劇的主演是傅錦華,主題歌則是後來大火的《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歌舞劇《劉三姐》的主題曲,並沒有入選電影《劉三姐》,其首唱就是黃興寧,後來由斯琴格日樂等人演唱後在全國翻紅。

隻是,讓人意外的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山歌好比春江水》這首歌的署名都是作詞喬羽,作曲雷振邦,而實際上這首歌和電影《劉三姐》無關,其詞曲的改編是由廣西當地藝術家宋德祥和包玉堂等多人一起合作完成的。

《山歌好比春江水》曾多次在重大場合被多位歌手演唱,但其署名一直是喬羽和雷振邦,因此宋德祥等人在多次呼籲無果後向法院提起訴訟,通過調解,喬羽和雷振邦的女兒雷蕾很痛快地就發布了更正聲明,並對廣西當地藝術家們表示敬意。

筆者認為,以喬羽和雷振邦的藝術成就,他們基本不可能主動去占有其他人的勞動成果,因此《山歌好比春江水》大概率就是誤署名,其始作俑者很可能是某位想當然的工作人員,估計他壓根沒想到《劉三姐》除了電影之外還有同樣精彩的歌舞劇。喬羽和雷振邦兩位大藝術家應該是躺槍了。

四、《劉三姐》拍攝花絮

導演蘇裏原來是想打算在該片中全部采用廣西當地演員,但經過試拍發現很多演員無法勝任電影的拍攝要求,因此他隻能再找大量的長影廠演員進入劇組。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在《劉三姐》中還有後來的“王成”劉世龍,“楊排”梁音,以及年輕的“老秦爺”張巨光。

此外,方化、周文彬等擅長出演反派的演員也都出現在了地主陣營裏。

一開始劉三姐的造型並不是現在咱們看到的這樣,而是穿著黑底紅邊的衣服,頭上的裝飾也是黑紅色搭配,乍一看跟AC米蘭球迷似的。蘇裏邀請廣西當地多位美術家重新給劉三姐設計服裝,後來在百花獎中還獲得了最佳美術獎。

蘇裏在拍攝該片時遭了大罪,他剛到廣西外景地就遭受了意外,在幫劇務舉熱水桶時被一大桶開水燙傷,隨後的一個月裏他隻能躺在擔架上指導拍攝,全劇組的人不管是誰隻要沒戲了就主動跑到導演的擔架跟前給他的腿扇扇子降溫。每天收工之後,梁音和劉世龍則把他抬到床上用涼水擦腿,等電影拍完了,蘇裏的燙傷也好差不多了。

影片末尾劉三姐和阿牛哥拋繡球的那顆大榕樹,現在已經成為當地一個著名景點,在景點附近有個製作和售賣繡球的杜老太,她也曾經是《劉三姐》劇組的群眾演員,還參加過合唱。

當年劇組拍攝這場戲時,劉三姐拋了好多次繡球都不成功,導演一急把她給罵哭了。後來等劇組走了,當年還是杜小妹的杜老太撿到了劇組落下的那個繡球,她回家後將繡球拆開研究,後來就學會了製作一模一樣的繡球,一開始隻是做著玩送人用,再後來就成了自己的謀生手段。

電影《劉三姐》上映後迅速風靡全國,同時也在港澳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爆紅,據說在新加坡曾連續上映120天,在馬來西亞更是一票難求。香港的院線還為《劉三姐》做了大幅的廣告,廣告詞是:譽滿東南亞,風靡全港九,山歌片王之王。

所有跟帖: 

沒想到背後竟有這麽曲折的故事,現在聽起來挺好玩兒。 -zhige- 給 zhige 發送悄悄話 zhig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5/2020 postreply 12:55:0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