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中有哪些令人細思極恐的故事?

來源: 拾荒雜談 2020-11-19 09:22:0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2367 bytes)
 

孝敬長輩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品德,也是華夏文化圈和異域文化最明顯的區別之一。中國人的孝順之觀念可以說自上古就有之,傳到後來越來越重視。隋朝延續至清朝的法律中有遇天下大赦而罪無可赦的“十惡之罪”,其中就有不孝之罪。而在隋朝之前,統治者們對孝道也非常重視 ,隻不過很少納入重罪之中。

二十四孝中有哪些令人細思極恐的故事?古人的價值觀看不透

親嚐湯藥

比如古代帝王的諡號之中一般都是要加上“孝”字,漢朝除高皇帝劉邦外,其餘實際稱帝執政的劉姓皇帝的諡號中都帶有孝(光武帝:???),像漢武帝為漢孝武帝,漢宣帝為漢孝宣帝等。由此可見古代對“孝”該有多重視。甚至為了弘揚孝道還專門匯編了許多古代孝敬事跡組成“二十四孝”來宣揚孝道。

然而雖出發本意是好的,但“二十四孝”中有很多的事跡並不都是值得學習的,有些事跡在行事上還異常詭異,令人很難讚同。就比如下麵幾例,簡直令人細思極恐!

埋兒奉母

二十四孝中有哪些令人細思極恐的故事?古人的價值觀看不透

 

“埋兒奉母”主要講的是有一東漢人,名為郭巨。他因分家時獨自不要家產而選擇奉養老母親,可自身又無什麽商業才能,於是慢慢家道中落,到了後來已經快到無米下鍋的地步。無奈之下,隻好和妻子商量:兒子和母親不能同時贍養,現今來看,隻好埋了兒子,省下口糧侍奉母親。

就在挖坑之時,忽現天賜良金,於是有了足夠的錢財,便可同時養育孩子和贍養母親了。

“埋兒奉母”這個故事看似是至誠的孝道事跡,然而有兩個點很值得推敲。

二十四孝中有哪些令人細思極恐的故事?古人的價值觀看不透

 

一是為了贍養母親而將孩子活埋,以求節省口糧給母親。先不說一個小孩子能吃多少口糧,就單單說郭巨的老母親日後必定會知道這件事,以老人的想法來看,她的繼續生存就是建立在活埋孫子之上,必定會鬱鬱而終,那郭巨夫婦是孝順還是不孝?假若老母親知道孫子這樣子能讓她活下去,反而開心享受,那這樣“冷血”的長輩是否真的值得孝敬?

二就是“天賜良金”可以完全確定不可能是老天的事,那麽如果這個事跡是真的,“埋兒奉母”之事可能是掩蓋金子的來源而捏造出來的。或者沒有挖到金子,而孩子最後也被活埋。這又回到了上麵的那一點上。

從這裏看,“埋兒奉母”不僅價值觀有問題,真偽度上也值得考究。

扼虎救父

二十四孝中有哪些令人細思極恐的故事?古人的價值觀看不透

 

網上盛行的“滑鏟”其實早在晉朝就有這種行為。晉朝人楊香,十四歲時和父親上山割稻子。忽然從山上跑下來一隻猛虎,直接將楊香父親叼走。楊香此時手無寸鐵(鐮刀:???),在這情急之時,直接跳到猛虎身上,用雙手扼住老虎的脖子。片刻後,猛虎喘息困難,遂放開楊香父親,往深山逃去。

以華南虎為例,平均體重150公斤,身長2.6米,咬合力450公斤。就這麽一個龐然大物,要說武鬆喝醉了膽大敢去挑戰還能有點可信,但要說一個十四歲的少年,赤手空拳掐住老虎的脖子能夠讓老虎退縮,這不是比“滑鏟”還要“滑鏟”?當然,這份孝心是值得表揚的,隻是這事跡未免也太假了一點。

湧泉躍

二十四孝中有哪些令人細思極恐的故事?古人的價值觀看不透

 

還是東漢時期,有一人名叫薑詩,他運氣比較好,娶了一個相當賢惠孝順的妻子,名為龐氏。薑詩的母親有兩大嗜好,愛喝長江水,喜吃長江魚。但因為住的地方距離長江有點距離,於是龐氏每天都要早早起來去挑水買魚,以供養婆婆。可能是時至冬天,寒風特別冷冽刺骨,龐氏在回來的路上因為寒風的原因晚歸了一會兒,耽誤了飯點。結果薑詩認為龐氏這是開始對奉養母親不耐煩了,便一紙休書將龐氏趕回娘家。

薑詩母親得知這件事便要求薑詩去將妻子接回來。龐氏回來之後,天有所感,遂在薑詩家院的井中打通了長江地下水,甚至每天還有魚兒蹦出,這即是“湧泉躍鯉”。

二十四孝中有哪些令人細思極恐的故事?古人的價值觀看不透

 

不談事跡究竟有多誇張,單看薑詩對待妻子的態度很明顯就有問題。不問理由,隻因晚點便能將相濡以沫的妻子休掉。漢朝舉孝廉,認為孝順的人執政也絕對佳,但薑詩此舉難道不是剛愎獨斷之行?雖然女性在古代的曆史地位不高,可如此沒來由的猜疑和貶低,一麵捧高了孝道,一麵又將女性的地位踩低,這樣的孝順事跡到現在還能大行其道?

二十四孝之中奇怪的孝道事跡遠不止上麵幾個,比如還有嚐父親排泄物判斷父親身體的“嚐糞憂心”,行為正不正常不說,單就衛生情況而言,也是非常不適合倡導的。

二十四孝中有哪些令人細思極恐的故事?古人的價值觀看不透

聞雷泣墓

說了這麽多二十四孝中的詭異之處,當然不是為了表明古代孝道不可取,比如“聞雷泣墓”的事跡就非常正常且感人。但是時代在進步,思想在進步,我們要傳承不是指所有的東西都要傳承,而是有目的地進行甄選,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這才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就比如新時代的“二十四孝”,既符合現代價值觀,事跡又感人肺腑,行為舉措又不誇張虛假。這才是對文化最好的傳承。

所有跟帖: 

看來自古以來的常倫有違人性嗬。愚忠愚孝,是傳統。現在開始反思了,是好事 -shavignon- 給 shavignon 發送悄悄話 shavignon 的博客首頁 (12 bytes) () 11/19/2020 postreply 10:35:27

莫哈默德拿兒子獻祭的事也拿出來說說。這些半神話半說教的東西何必較真。 -shamrock100- 給 shamrock100 發送悄悄話 shamrock10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9/2020 postreply 10:45:47

遠古之人,禽思而獸行,古代道德故事是為了化獸為人,難免猛藥苦口。比如埋兒奉母可能是對深山棄母陋習的一種反製。 -tatama- 給 tatama 發送悄悄話 (173 bytes) () 11/19/2020 postreply 11:10:49

什麽反製!純粹是古人自己設計的道德標準。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9/2020 postreply 18:30:03

所謂道德標準是要人執行的,你以為從古至今有一個人會“埋兒奉母”嗎? -tatama- 給 tatam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21/2020 postreply 01:28:49

深山其母可比埋兒奉母要人道多了。起碼隻傷感不扭曲。 -退隱老妖- 給 退隱老妖 發送悄悄話 退隱老妖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9/2020 postreply 18:44:13

也許是,但是“埋兒奉母”在現實中是沒有人會去做的,因為那不符合經濟利益。 -tatama- 給 tatam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21/2020 postreply 01:07:04

前人一直對郭巨埋兒有非議。 -龍劍- 給 龍劍 發送悄悄話 龍劍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9/2020 postreply 18:42:11

如果人類推行這個原則,那麽人類社會不能繼續。 -gladys- 給 glady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9/2020 postreply 19:27:56

是不是想説再生與不可再生的事。如果従生命角度來説、児子和母親都是生命、一様的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227 bytes) () 11/19/2020 postreply 19:56:14

看過一個西方電影講古時北歐人,50歲不到,就有人帶著他們到懸崖絕壁邊,鼓勵他們跳下去。中西文化在對待長輩上差別還是大。 -通州河- 給 通州河 發送悄悄話 通州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9/2020 postreply 19:48:56

古代故事重在領會精神,原樣模仿或刻舟求劍,或東施效顰,古人也不提倡。有人偏要讀死書,誤人誤己。 -金色的雨- 給 金色的雨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20/2020 postreply 12:46:5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