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故事55:二十八、劉莊競秀(上)

來源: 龍劍 2020-05-20 08:28:0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027 bytes)

                                                                    劉莊競秀(上)

 

    清末民初環西湖有許多園林別墅,大致以現在的香格裏拉大酒店到長橋畫一條直線,東邊多為明顯受西洋風格影響,建於民國初年的別墅,西邊則是同時或更早一些建造的古典園林。前者的典型是前麵介紹過的南山路上的蔣介石、宋美齡度蜜月的澄廬和黃郛的別墅舊居膺白樓,還有就是有“名人別墅一條街”美稱的北山路上一些近代建築;後者以汪莊、蔣莊、劉莊和郭莊為代表,繼承著中國文化傳統,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西湖西岸還有二十餘座私家園林,它們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或被拆除供西山公園擴建之用,或並入現存的四座園林。

    我想兩者的不同可能還有這樣一個原因,東邊靠近城區,業主多是一些政客商人,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影響,同時地皮緊張,適宜建造西式別墅;西邊仍是“鄉下地方”,業主以官僚地主出身者居多,保留更多舊式紳士習氣,地方空曠有利於園林建築。兩者是不同時期的代表性建築。隻是北山路上的香格裏拉大酒店這座現代風格的建築,和西湖的環境格格不入,是個異類。為了西湖,杭州市政府曾經毅然把剛建成的中國美術學院大樓炸平。不知為何對這座建築格外開恩,網開一麵?有一種說法是當初杭州飯店租賃給港商,改建為香格裏拉,合同期限未到,強製收回不僅要罰巨款,而且損害信譽,影響招商投資。

   前麵已經說過汪莊和蔣莊的故事,現在講講劉莊和郭莊的來龍去脈。它們都在楊公堤的東側,楊公堤是明代杭州知府楊孟瑛所修,北起仁壽山、馬嶺山腳,南至赤山埠錢糧司嶺東麓,連接丁家山、眠牛山等,堤長六裏,大致和蘇堤平行。有意思的是他和蘇軾一樣,也提出五條疏浚西湖的理由:“形勝”、“護城”、“供水”、“通航”和“灌田”;也在堤上造了六座橋。不過辦事沒有蘇軾那樣順利,從弘治十六年(1503)提出《開湖條議》,曆時五年,直到正德三年(1508)才獲得工部議準開浚西湖。浚湖工程於當年三月初三日開工後,隨即因楊孟瑛升任,而於六月初十日停工。七月,楊孟瑛受彈劾降職重新任杭州知府,並令他“量用民力,以終全功”。楊孟瑛回杭州後,於八月十九日續工,至九月十二日竣工,共曆時152天,日用夫8000人,費銀28607兩。拆毀田蕩3481畝,作為補償除豁額糧930餘石,並以廢寺及新墾田換給田主,從此恢複西湖唐宋舊貌。杭州人把外六橋與蘇堤上的裏六橋,合稱十二橋。

    劉莊位於西湖西側中段的丁家山南麓,曾經幾乎占有整個丁家山,所以應該先來介紹丁家山。

    丁家山實際是以楊公堤為界伸向西湖的一個半島,從南北方向來說,位於蘇堤的望山橋和壓堤橋之間,剛好在西湖的南北中間。半島上的小山叫做丁家山,是南高峰的餘脈。據清代雍正年間修的《西湖誌》卷四記載:“丁家山在金沙港西南,上有崗阜,俯瞰全湖,與北岸之烏石峰、棲霞嶺相拱揖。國朝雍正九年,總督李衛既修浚西湖,愛芟刈榛穢,辟蹬道數十級,延緣而登。於半山置亭,以為憩息之所,更上為八角亭,題小序為額,亭外懸崖數仞,護以石欄,黛色波光,如在階土戚。更進為舫室數楹,窗檻玲瓏,湖淥遠映,恍疑乘槎天漢。舫前奇石林立,狀類芭蕉,題曰‘蕉石山房’。石根天然一池,泉從石罅出,淲淲作聲,演清漾碧。臨池複置小軒,頗極靜潔。”

    清初以前關於西湖的著作流傳至今不少,最晚大概是寫於康熙十年(1671)張岱的《西湖夢尋》,這些著作中似都未提到丁家山。由上麵一段文字可知最早開發丁家山的是雍正的寵臣、浙江總督李衛。此處三麵臨湖,與孤山遙遙相對,因此還被叫做小孤山;在山頂俯瞰西湖,水天一色,故這座小山又名“一天山”。

乾隆時出版的《湖山便覽》卷九中說:“蹬道之南壁高丈許,前一巨石,卓立如屏,遂稱蕉屏。屏以內庋石床、石幾,冷然虛應,雅宜鼓琴。曰‘蕉石鳴琴’是也。” 這塊巨石象座屏風,擋在山上那一片狀類芭蕉的奇石,所以叫做蕉屏石,後來康有為在上麵題寫了“蕉屏石”三個大字。轉過石屏,便見石屏與山壁巧妙地圍成一個圓形,仿佛空空的小石屋。當年李衛在政事之餘常常攜琴至此彈奏,大概因為石屏和山壁的交匯混響作用,效果特別好,清代把“蕉石鳴琴”列為西湖十八景之一。後人競相仿效在此彈琴,所以民國的《西湖新誌》卷二中說:“時焦尾琴作‘梅花三弄’,古音疏越,響入秋雲,高山流水,輒於此間遇之,增修景目曰‘蕉石鳴琴’”。

    山下的劉莊為晚清廣東香山縣富豪劉學詢所建,其實劉學詢建造的別墅,隻占現在劉莊很小一部分,因為別墅麵向西湖,遍植青竹,名之為“水竹居”。劉學詢(1855-1935)是廣東香山人,祖上經商起家,居住在廣州西關的柳波湧與荔枝灣之間的“劉園”,當時也算廣州數一數二的名園了。他二十四歲中舉,不久北上會試,南歸時,來到西湖。看到西湖美麗的風光,他不由讚歎道:“故鄉無此好湖山”。他走到楊公堤上,看到臥龍橋邊的宋莊(即現在的“郭莊”),好生羨慕,以“新科舉人”名義上門求見,因為主人當時另有客在,遭到婉拒。劉學詢於是動念,要在當地造一座更好的園子。

    七年後,劉學詢又考中進士,此後棄官從商,很快成為廣東巨富。43歲的時候重返杭州,開始致力於建設他的“水竹居”,也就是“劉莊”。劉學詢將廣州劉園中的名貴花木悉數運抵杭州。又搜羅嶺南各色精致家具無數,分置於“水竹居”內。因此,水竹居的亭園、房舍,乃至當時的起居、飲食,頗帶嶺南風情。進士出身的劉學詢,對於古代園林,胸中自有丘壑。“水竹居”的建造,園內的一草一木,一桌一凳,一石一瓦,都是經過他再三考慮才安置上去的。水竹居中的每一間房屋,都各有不同的形態和特色。一個個的盆景,栽著一株株式樣奇古的小樹,婀娜多姿,確是藝術佳品。水竹居裏不但建築氣派大,裏麵的陳設也極為講究。湖畔樓房大廳裏的器具全是花梨木、紫檀木的,有的嵌以乳白色的雪母石,有的用貝殼布出山水飛禽。大廳正中掛著一幅元代倪雲璐畫的的鬆,左右有明代文徵明、唐寅、祝枝山和清初王石穀的山水畫,彌足珍貴。

    劉學詢政治上傾向於革命黨,和康有為是對頭。據說,他由於為孫中山革命籌款,發生債務問題,水竹居曾被查封拍賣,標價高達兩千萬兩白銀,始終無人敢以問津,浙江督軍便趁機把劉莊收作了新朝高官們享用的高級會所。

    1916年夏天,袁世凱死後,浙江督軍呂公望、警務處長夏超邀請康有為到西湖避暑,康有為在此小住之後,對此地甚為滿意,竟然不想離開了。在當地權貴、軍閥的幫助下,1917年買下西湖丁家山一帶三十多畝地,曆時四年,耗銀四、五萬兩,到1921年建成一幢別墅:“康莊”。因在“一天山”上,康有為又命名此屋為“一天園”。康有為對此園甚為滿意,洋洋自得地在當時報上寫了一篇《一天園記》,稱:“園在杭之西湖丁家山之上,舊名一天山,吾以山之名名吾園。屋以南高峰、九曜山、紫金山、玉泉、鳳凰山、吳山為左垣,以天竺、靈隱、北高峰、棲霞嶺、葛嶺為右牆。杭城井閭,樓觀萬家,煙樹點畫”雲雲。   

    《民國時期的杭州》一書中是這樣描寫康莊的:“從大門入園,便見百竹深深,中通一曲幽徑,有亭名‘筠岫’。轉入沿山,石蹬200餘級。彎曲高下,行有戒心,名‘卻曲蹬’,拾級而上至‘開天天室’。室前有岩石數方,高岩兀立,上刻‘康莊’、‘潛岩’等字。最高處有台,題‘寥天’,登台四顧,南高峰、琅當嶺眾木蔥蔥;視蘇、白二堤,如錦帶銀滌,眺杭城群屋,萬家鱗櫛,盡在目下;近看西湖,水平如鏡,故為西湖眺望最勝處也!” 據傳當年“一天園”內有“人天廬、明瑟亭、飲幽亭、石老雲荒館、四照閣”等景觀。園中廣植奇花異草,珍貴樹種,屋內掛有名人書畫題刻。現在我們還能在附近的山崖上看到他的許多手筆,除了上述的“蕉屏石”、“康莊”、“潛岩”(有南海康有為的落款)外,還有“蕉石鳴琴”四個大字 。“一天園”的四照閣,就是現在西湖國賓館中特別標明的毛澤東讀書處。

    1919年暮春的一天,他在棲霞嶺附近看到一個浣紗的農家少女,有著健康、青春的美色,他就想納為己有。他打聽到少女姓張,小名阿翠,隻有19歲,還沒有婆家,而且父親早故。就托人去說,一次說不成,再托人去說,鍥而不舍,又是送厚禮,又是許諾言,終於讓這位名叫張阿翠少女的母親鬆了口,提出一個條件:如果要娶阿翠,就要安排她的兩個哥哥到康家當差,康有為晚年的老少配就這樣辦成了。據說,還是康有為給阿翠起了個大名,叫張光,字明漪。這樣文縐縐的字恐怕也不是農家起得了的。

 

 

 

 

所有跟帖: 

康逆惡心! -Redcheetah- 給 Redcheeta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0/2020 postreply 16:42:30

++ -有言- 給 有言 發送悄悄話 有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2/2020 postreply 03:02:3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