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故事16:八、錢江湧潮(下·)

來源: 龍劍 2020-04-10 08:06:1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633 bytes)

 據上海地方誌的研究,王盤山到許滸山一線的北麵這片土地當時叫做鸚鵡洲,曾居住著一些夷人部落。大禹在會稽諸侯會盟時,派顓雪率兵東征,各夷人部落紛紛歸順,顓雪征服土著部落大酋長塚牙後,駐紮是地。顓氏率兵民共同治理開發鸚鵡洲,傳授中原農桑技術,改進製陶方法;事必躬親、廣施仁政、改善民生,深得土著和移民的心,民間流傳“父酋來,民開顏”之諺。數年後顓雪被封為寧海國國君,在鸚鵡洲地辟建寧海侯國,隸屬揚州,在王盤山南側土地上建築國都大京城。周匡王三年(前610)楚將小司馬麹康奉命率兵攻占大京城,曆經夏、商、周三朝,存在了1420多年的寧海國滅亡。國君顓乙被遷到大金山北麓500步左右的康城,楚將下令楚兵拆掉保護大京城的“白茅塘岸”百餘步,讓大潮衝毀大京城。次年剛好遇到風暴潮,原大京城附近土地遂沒入海中。

    此後直到司馬遷的《史記》中才出現杭州灣“水波惡”的記載,前麵說過秦始皇“臨浙江”的時間還處在台風季節,很可能那幾天受台風影響,杭州灣風浪特別大。枚乘在《七發》中已用“濤”描述長江揚州段的湧潮,比他晚五、六十年寫《史記》時的司馬遷卻沒有用“濤”形容杭州灣的波浪,猜想是因為那時錢江湧潮剛產生,尚未興盛,氣勢還不夠大。將近二百年後王充在《論衡》中清楚寫明“浙江、山陰江(今浦陽江)、上虞江(今曹娥江)皆有濤”,即便如此,王充還說文人隻是賦廣陵濤,錢江湧潮應該就在這二百年裏發育成熟,隻不過還不及廣陵濤壯觀。其原因是形成湧潮的第二個必要條件,河床上的沙坎在這段時間內才完成發育。可以肯定東漢時錢江已有湧潮,但正如清初費餳璜指出,其興盛要到唐宋時期,這大致描述了錢江湧潮產生、發育、興盛的曆史。

    可能會有人用《南華經》中“浙江之水,濤山滾屋,雷擊霆碎,有吞天沃日之勢。”這句話,否定錢江湧潮在漢代才發育成熟。《南華經》是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737)封莊周為南華真人後,《道藏》收錄《莊子》一書時所改的名字。莊周生活在戰國後期,據信他所著的《莊子》原有五十二篇,到魏晉之交向秀、郭象為其作注時隻剩下三十三篇,就是現在流傳的本子。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內篇為莊周本人的著作;外篇為其弟子或本人和弟子合作的文章;雜篇大多是後來道家的作品,所以不能一概認為都是戰國時期寫成的。《南華經》更是後來出現的,上麵那句話隻見於《南華經》不見於《莊子》,恐怕不能用它否定前麵的結論。

    從枚乘的《七發》可知,早在西漢前期觀潮就十分流行,唐代中期以前廣陵濤雖未消亡,氣勢已大不如正處於興盛的錢江湧潮,從那時起杭州就成為觀潮勝地,唐詩宋詞也中留下大量描寫錢江潮壯觀景象和觀潮風俗的篇章。白居易《憶江南》詞有句“郡亭枕上看潮頭”可證,唐宋時期錢塘江觀潮最佳地點不是今天的海寧鹽官,而是杭州城南江幹一帶。孟浩然《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雲:“百裏聞雷震,鳴弦暫輟彈。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照日秋空迥,浮天渤澥寬。驚濤來似雪,一坐凜生寒。”唐人稱六朝時的柳浦渡口為樟亭,在今候潮門,從詩題看,它不僅是地名,當時還真有一座名叫樟亭的亭子。當時觀潮風氣之盛,不僅限於外來遊客,杭州本地人也樂此不疲。那位為揚州人留下“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中唐詩人徐凝,也為杭州人留下“錢塘郭裏看潮人,直至白頭看不足。”

 杭州的觀潮以宋代為最盛,那時觀潮,以鳳凰山、江幹一帶為最佳。觀潮之日,尤在農曆八月十八日的前後幾天,杭州“傾城而出。”路上車如水流,人如潮湧。“自廟子頭直到六和塔,家家樓屋,盡為貴戚內侍等雇賃作看位觀潮。”當時還有水軍演陣、祭祀潮神和弄潮等項目。

    周密《武林舊事》卷三寫觀潮情景說:“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雲‘海湧銀為郭,江橫玉係腰’者是也。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艨艟數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麵者,如履平地。倏(shū)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發文身,手持十幅大綵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誇能。而豪民貴宦,爭賞銀彩。江幹上下十餘裏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間也。禁中例觀潮於天開圖畫,高台下瞰,如在指掌。都民遙瞻黃傘雉扇於九霄之上,真若簫台蓬島也。“

    上述表演中最驚險的是“弄潮”,“舟人漁子溯濤觸浪,謂之弄潮”。北宋潘閬《酒泉子》詞中的名句:“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摯紅旗旗不濕”更是千古傳誦。弄潮大概起源於古代巫祝祭江的一種儀式,範曄《後漢書》記載孝女曹娥時說到她的父親曹盱是一位巫祝,端午在上虞江溯濤婆娑迎神溺死,這裏溯濤婆娑就是弄潮。盡管麵臨死亡威脅,弄潮還是形成一種習俗,甚至女孩子也有弄潮的。早在南朝樂府民歌《長幹曲》就已提到:“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搖。妾家揚子住,便弄廣陵潮。”吳自牧在《夢粱錄》中是這樣描述弄潮兒的:“杭人有一等無賴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涼傘、紅綠小傘兒,各係繡色緞子滿竿,伺潮出海門,百十為群,執旗泅水上,以訝子胥弄潮之戲,或有手執五小旗浮潮頭而戲弄。”觀潮尚且會把人卷走,弄潮更加危險,從有記錄的曹盱算起,不知有多少人為此犧牲性命,造成悲劇。所以北宋蔡襄任杭州刺史時,就出過告示(即《戒約弄潮文》)禁止弄潮,“軍人百姓,輒敢弄潮,必行科罰”。後來兩浙察訪使李承之也奏請禁止弄潮,但都沒有收效。

    有了比湧潮速度更快的交通工具,現代人不僅可以像古人固定在一地點,靜態觀潮,還可以趕在潮頭前,看到一次湧潮在錢江北岸變化的全過程。林炳堯先生在他的《湧潮隨筆》一書中記錄了他的親曆:先到海寧鹽官東麵一個叫八堡的地方去觀賞“交叉潮”;然後回頭向西追著湧潮,到鹽官觀賞“一線潮”;最後在向西追一陣,到一個叫老鹽倉的地方看“回頭潮”。

    正如魯迅所說大觀園裏林妹妹們和焦大們生活感受不同,心情輕鬆的遊客和居住在杭州靠耕作為生的農民對湧潮的感受也大不相同。農民怕的是湧潮對生命財產的危害,蘇軾在《乞相度開石門河狀》中描寫了錢塘江潮災:“潮自海門東來,勢若雷霆,而浮山峙於江中,與魚浦諸山相望,犬牙錯入,以亂潮水,洄洑激射,其怒自倍,沙磧轉移,狀如鬼神,往往於淵潭中,湧出陵阜十數裏,旦夕之間,又複失去,雖舟師沒人,不能前知其深淺。以故公私坐視覆溺,無如之何,老弱叫號,求救於湍沙之間,聲未及終,已為潮水卷去,行路為之流涕而已。”

    為了抵禦潮汛,早在寧海國時期就築有“白茅塘岸”。在錢鏐之前,武則天萬歲登天元年(696),富陽縣令李浚在富陽縣城南麵的錢江邊,自莧浦至觀山築三百餘丈長的春江堤捍水患,皆壘以石,唐德宗貞元七年(791)縣令鄭早又增築之。不過錢江湧潮到這一段即使在唐代也已是強弩之末,築堤難度沒有錢鏐築捍海塘大。把捍海塘改建為石塘的是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轉運使張夏置捍江兵,采石修塘,立為石堤十二裏,塘始無患。”蕭山人張夏也是一位築塘的功臣,並為此獻身。捍海塘的建造技術不斷改進,終於成為現在看到的堅固的魚鱗石塘。麵對洶湧錢江湧潮,為了生存,為了阻擋潮湧,護衛萬眾生靈,吳越人民世世代代與錢江湧潮做著殊死的鬥爭,築塘不止。捍海塘凝結著錢江兩岸百姓智慧和心血,既是人與自然搏鬥的曆史見證,也是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

所有跟帖: 

原文有交叉潮、一線潮、回頭潮的照片,很壯觀,抱歉貼不上來,真可惜。 -龍劍- 給 龍劍 發送悄悄話 龍劍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0/2020 postreply 13:41:37

錢塘潮起真是好看,霹靂聲中,一麵水牆推過,“夢覺尚心寒”。 -南國鐵樹- 給 南國鐵樹 發送悄悄話 南國鐵樹 的博客首頁 (68 bytes) () 04/10/2020 postreply 15:10:4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