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史料|記者李普回憶開國大典背後的故事(批改原稿)

來源: 千裏 2019-10-01 09:49:0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096 bytes)
珍貴史料|記者李普回憶開國大典背後的故事(批改原稿)


 

*****

 

李普(1918·8—2010·11·8),著名記者,曾參與開國大典現場報道。 *****

 

雖曾擔任新華社副社長等要職,但“記者”卻是李普一生最引以為豪的稱號。他的記者生涯始於1939年初的《觀察日報》。在抗日戰爭末期,他在《新華日報》專欄撰寫的一係列介紹解放區、闡述抗日與民主等主題的文章使其博得大名。這些文章後來輯為《光榮歸於民主》一書出版,也為日後他給《曆史的先聲》一書作序埋下伏筆。 *****

 

“記者李普”的生涯還有一個載入史冊的重要經曆,那就是以新華社記者身份進駐中南海,全程參加了1949年9月21日—30日的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10月1日開國大典等重要活動。 *****

 

在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時,李普作為文字記者登上天安門城樓。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報》第一版,刊登了李普撰寫的關於開國大典的報道。這篇報道流傳甚廣,曾收錄至多個版本的語文課本。 *****

 

*****

 

首都三十萬人齊集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慶祝典禮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

 

毛澤東主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

 

朱德總司令檢閱海陸空軍宣讀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 *****

 


*****

 

新華社北京1949年10月1日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毛澤東主席,今日在新中國首都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這是在北京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典禮上宣布的。典禮在北京天安門舉行,參加這個典禮的有中國人民政協全體代表和首都各工廠職工、各學校師生、各機關人員、市民、近郊農民和城防部隊共三十萬人。主席台設在天安門城樓上,麵對著列滿群眾和飄揚著紅旗的人民廣場。當毛澤東主席在主席台上出現時,全場沸騰著歡呼和掌聲。 *****

 

下午三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林伯渠宣布典禮開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員就位,樂隊奏義勇軍進行曲,毛澤東主席宣布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毛主席親自開動有電線通往廣場中央國旗旗杆的電鈕,使第一麵新國旗在新中國首都徐徐上升。這時,在軍樂聲中,五十四門禮炮齊鳴二十八響。毛主席宣讀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

 

毛主席宣讀公告完畢,閱兵式開始。閱兵式由人民解放軍朱德總司令任檢閱司令員,華北軍區司令員兼京津衛戍區司令員聶榮臻將軍任閱兵總指揮。朱總司令驅車檢閱各兵種部隊後回到主席台上宣讀了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受閱部隊隨即分列經主席台前由東向西行進,前後曆時三小時。受閱部隊以海軍兩個排為前導,接著是一個步兵師、一個炮兵師、一個戰車師、一個騎兵師,相繼跟進。空軍包括戰鬥機、蚊式機、教練機共十四架在全場上空自東向西飛行受閱。在閱兵式中,全場掌聲象波浪一樣,一個高潮接著一個高潮。 *****

 

閱兵式接近結束時,天色已晚,天安門廣場這時變成了紅燈的海洋。無數的彩色火炮從會場四周發射。歡呼著的群眾在閱兵式完畢後開始遊行。當群眾隊伍經主席台附近走出會場時,“人民共和國萬歲!”“毛主席萬歲!”的口號聲響入雲霄。毛主席在擴音機前大聲地回答著:“同誌們萬歲!”毛主席伸出身子一再地向群眾招手,群眾則歡呼鼓掌,手舞足蹈,熱情洋溢,不能自已。當遊行的隊伍有秩序地一一走出會場時,已是晚間九點二十五分。舉著紅燈遊行的群眾象火龍似地穿過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狂歡裏直到深夜。 *****

 


*****

 

據李普回憶,在毛澤東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完畢後,他上前向毛澤東要稿子。毛澤東親手把稿子交給了他。稿子上貼著一張字條,寫著中央人民政府全體委員的名字。毛澤東叮囑他:“這個字條你注意,千萬不要弄丟了。照此發表,不要漏掉了。”這份帶有毛澤東簽字的《公告》是唯一的原稿,由李普長期收藏,但可惜在文革抄家中不知所終。 *****

 

作為新聞人,李普一再強調“新聞寫作絕對不許虛構,必須每一點都是真實的”,“新聞報道不要盲目向文藝靠攏”,“獨立觀察、獨立思考、更是一個記者的命根子。” *****

 

在晚年,李普轉變為一名思想者,和思想界另外兩位重鎮李銳、李慎之並稱“三李”。楊繼繩先生曾提出一個概念——“兩頭真”,來概述一些革命老人的生命曆程,即年青時代為追求真理真誠地參加革命,離休以後大徹大悟 、真誠地麵對社會現實。而李普則是楊繼繩提出“兩頭真”概念的最早原型。李普自己總結說:“我早年追求民主自由……中間陷入了個人迷信、個人崇拜之中;這一段相當‘左’,有時甚至可以說很‘左’,‘左’得很可恨、可笑。六十歲以來逐漸覺悟,又走入了自由民主的行列。” *****

 

本期學人史料專題是李普先生對《中國記者》雜誌在建國50周年時關於開國大典采訪的批改稿。在訪談中,李普對參與開國大典前後報道的經曆做了詳細回憶。在正式發表前,李普又對訪談整理稿進行了詳細修訂批注,充分展現了一名資深記者的嚴謹、求實,以及樸實無華的行文風格,值得細細品讀(本原件由學人君收藏)。 *****

 

第一頁 *****

 

*****

 

學人君按:在第一頁中,李普進行了大量修訂和增補。他尤其強調要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播發信息的源頭,“此說是否準確,是否查過,若確如此,當然極好。否則,請改為‘當時很多報紙上’”。 *****

 

第二頁 *****

 

*****

 

學人君按:在第二頁中,李普建議稿件不要一一列出記者人員名單,他指出“列名單最要慎重,漏掉了,人家會很不滿。故有時一個也不寫,反而不惹禍……請考慮保險的辦法”。他還在文中對是否提前撰寫了開國大典報道初稿的回憶,進行了補充說明,他說“開國大典那次是否預先寫了初稿,記不清了。我從來是采訪完了連夜寫,沒有預先寫好稿子的,我也沒那個習慣”。 *****

 

第三頁 *****

 

*****

 

學人君按:在第三頁中,主要有兩處增補。一是在“後來‘萬歲’一詞走偏了”後,補充“專用於毛主席了”。另一處是,補充“(新聞)要表述準確,有關動詞是否確切,十分要緊”。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