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發現,冰河時代橫跨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的白令陸橋更像是白令陸沼澤。
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麽某些動物(如鳥類)可以輕鬆穿越陸橋,而其他動物(如披毛犀 (Coelodonta antiquitatis))卻無法遷徙。
這座陸橋現在淹沒在阿拉斯加和俄羅斯之間的白令海峽下,大約在 36,000 年前到 11,000 年前它都處於水麵上。科學家們認為它當時可能看起來很像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的草地和幹旱草原景觀——但從來沒有人調查過這座“橋”曾經矗立的海底。
去年,由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地質學家 Sarah Fowell 領導的研究人員乘坐研究船 Sikuliaq 出發,從白令海底提取沉積物岩心。這是首次嚐試重建陸橋的古代景觀和氣候。
研究人員今天(12 月 10 日)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 (AGU) 年會上公布了他們的研究結果。他們發現的不是草原,而是河流縱橫交錯、點綴著小湖泊的沼澤地。
“我們正在尋找幾個大湖泊,”福威爾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實際上發現的是許多小湖泊和河道的證據。”
在海底岩芯中可以明顯看到湖泊沉積物,還有花粉、小化石、古代 DNA 和有機物。花粉和化石表明,這片土地上有樹木和苔蘚。研究人員還發現了淡水甲殼類動物水蚤 (Daphnia) 的卵鞘。
這種沼澤環境可能特別適合某些物種,例如鳥類,但也有證據表明大型哺乳動物正在遷徙。其中一個地點有猛獁象的 DNA。眾所周知,在陸橋存在期間,野牛曾從歐亞大陸穿越到北美洲,馬也曾從北美洲到達歐亞大陸。
“即使大部分都是洪泛區和池塘,食草動物也在那裏,隻是沿著較高、較幹燥的地區向上走,”福威爾說。
—研究表明,白令陸橋的形成時間比最初想象的要晚得多
然而,環境可能不太適合那些沒有在大陸之間遷徙的物種,例如披毛犀(歐亞大陸的本土物種)、美洲駱駝(北美和中美洲的本土物種)和短麵熊(北美的本土物種)。
“水濕的景觀可能是某些物種的障礙,”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地質學家詹娜·希爾在聲明中說,她也在 AGU 會議上介紹了白令海核心數據的研究,“或者是實際通過水路旅行的物種的通道。”需要進一步研究來了解環境對移民的全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