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複,生於“乾隆癸未冬卜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居蘇州滄浪亭畔”,他的父親是“會稽幕府”的幕僚。他父親生前豪俠仗義,用沈複的話說“揮金如土多為他人”,為什麽這麽說後文詳細說。現在隻評估下他家的經濟狀況,揮金如土那部分不算,單從他父親死後留下了幾千兩銀子和一處大房子, 他家至少是個小康之家。
女主角陳芸,字淑珍,沈複舅舅的女兒。“生而穎慧,學語時,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誦。”《浮生六記》是沈複自傳,引用文中的句子也就是他的話。他是寵妻狂魔,提到芸含情脈脈,眷戀之情氤氳滿紙,令人羨煞。芸四歲喪父,跟母親弟弟相依為命,“家徒壁立”。芸長大後,擅長刺繡,三口的生活都靠她一雙手,不僅溫飽,弟弟上學還拿得出學費。
芸會背詩而不識字,某天找到一本《琵琶行》,對照從前背的,才開始識字,自學寫詩,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等句。芸大沈複十個月,他一直稱她為“淑姊”。
沈複十三歲時,跟著母親回娘家見到芸,“兩小無嫌,得見所作,雖歎其才思雋秀,竊恐其福澤不深,然心注不能釋,告母曰:若為兒擇婦,非淑姊不娶。”沈複明明感覺到芸“福澤不深”,還認定非她不娶,可見用情至深。那時孩子早熟,十三歲已自己考慮親事了。
沈複的母親,也就是芸的姑姑,也喜歡芸性格柔和,於是給他們定了親。
天下有情人湊一塊千難萬難,他們這樣容易就稱心如意,生活哪會輕易放過他們,此後坎坷艱辛一一嚐盡。
定親後那年冬天,沈複跟母親去參加芸堂姐的婚禮,“時但見滿室鮮衣,芸獨通體素淡,僅新其鞋而已”。但鞋刺繡精致,沈複問了才知道是芸自己做的,於是知道她不隻會寫詩。沈複傾心於她,怎麽看都覺得好。
芸“削肩長項,瘦不露骨,眉彎目秀,顧盼神飛,唯兩齒微露;似非佳相”,沈複並不替芸不是十足的美人隱晦,他認為她“一種纏綿之態,令人之意也消”。這個態隻有有心人看得見。
沈複翻看芸的詩稿,青春年少彼此傾心的兩個人對坐談詩論文,又是個令人豔羨的場麵。芸的詩多是零散句子,都不成篇,見沈複問,芸笑道:“無師之作,願得知己堪師者敲成之耳。”這分明指的是他。沈複年少不多想,給她題了“錦囊佳句”四個字。李賀寫詩,有了句子就寫了放在囊中,是為錦囊佳句。李賀二十七歲早逝,沈複認為他無意中將芸比李賀,預示著芸壽命不長。
當天晚上送親回來,沈複餓了,家裏的老傭人拿來棗糕,他又嫌甜。芸悄悄拉他的衣袖,帶他到自己房裏,原來她留了粥和小菜給他。沈複還沒吃,芸的表哥闖進來,看見沈複有粥吃,笑話芸照顧“未婚夫”,他先要粥,芸說沒有了。嚷嚷得所有人都知道了。芸躲了起來。沈複負氣,帶著仆人先回家了。
以後沈複再去,芸就躲著不見,怕別人閑話。饒是這樣,她藏粥給他的事還是紛紛揚揚傳了好多年。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