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小民(722)

來源: FormatRun58 2023-10-30 18:22:1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4621 bytes)

在人間|在TikTok乘風破浪,在廣州賺飽了英鎊

高孜然 在人間living 2023-10-23 23:41 Posted on 北京
 

 

 

撰文|高孜然  編輯|周褶褶

出品|鳳凰網在人間工作室

 

 

廣東廣州,午夜。在堆滿補光燈和快遞盒的工作室裏,26歲的張學霸緊緊盯著屏幕,雙眼爬滿了紅血絲。身為一名創業老板,他在蹲守這天最後一場海外直播的結果。
屏幕那端,20歲出頭的女主播正操著流暢的英語,一邊淺笑著和外國觀眾說 thank you,一邊熟練地把紫色、黑色兩種染料擠進紙杯,打發奶油一樣攪拌後,在一隻純白色塑料小熊的頭上傾倒而下。
短短五秒鍾,牛奶般絲滑的染料覆蓋了小熊的身體。小禿熊瞬間華麗轉身,成了一隻絢麗奪目的流體藝術品。
這場堪稱“極度舒適”的視覺盛宴刺激了遠程的英國買家們,他們一個接一個,爽快掏出80英鎊(約700元人民幣)下單,買下了中國拚多多上僅售30元一隻的流體小熊。

 

■ 等待打包發貨的流體熊|圖源:張學霸
張學霸笑了。靠著在抖音海外版——TikTok Shop上直播帶貨,他的團隊突破了地理閾限,在廣州賺飽了英鎊。當天,直播間的銷售數字一路蹭蹭飛漲,最終超過了5000英鎊,相當於一天收入四萬多人民幣
這是2023年年初,張學霸還沉浸在躺著掙錢的快樂裏。在國內直播帶貨瘋狂內卷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曲線救國,將直播戰場轉移到TikTok上——業界人士說,這是一片蔚藍的海洋,“誰先到就是賺到”。其間的淘金者,有過了專八的英語專業大學生,也有英語都說不利索的廣東小老板,還有正處於間隔年的生活體驗者……
但他們即將迎來一場海上暴風雨。
2023年10月4日,TikTok徹底關停了在印度尼西亞的電商功能——這裏原本是2020年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將“跨境電商”列為公司重點業務方向後,全球出征的第一站。與此同時,TikTok英國區、美國區也在發生劇烈動蕩,張學霸便是被殃及的小企業主之一。
盡管生態急劇惡化,眼睜睜看著許多同行死去,自己也陷入“封號-起號-封號”的死循環,張學霸沒有退縮,反而加大了籌碼。
他沉著地準備了更多的手機和美國電話卡,時刻準備在美區轉生重來。
“就沒有中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他說
很難說清時至今日,究竟多少國人正在TikTok乘風破浪。剛開張時,張學霸的第一感是:前所未有的自由。
不管是最開始的“跟賣策略”,跟著亞馬遜賣爆火的電動卷發棒和泡沫滾軸,還是後來的“量身定製策略”,銷售高單價現做現賣的流體小熊,張學霸都走得一騎絕塵:
他的TikTok直播間輕鬆達到數百人同時在線觀看,積累了一大批原始粉絲——在TikTok上,大多數散戶帶貨類直播間隻有寥寥十幾到幾十人。
“我當時定價都是隨便定的,因為TikTok裏根本就沒有同行讓我來參考。” 伴著這份甜蜜的苦惱,他隻好參考亞馬遜,把自家價格定在了80英鎊左右,比國內市場上的流體小熊貴了20倍。
在他看來,“外國人太單純了”,國內引流的套路,隨便一個拿出來就是“王炸”。
“掛一個五塊錢的優惠券,就能吸引一大批人來下單。”張學霸說道。
張學霸年紀輕輕,卻已經是個連續創業者了。2021年創業之初,他的戰場不是TikTok,而是拚多多和抖音。先後賣過潮牌男裝和生鮮水產,效果都不理想:拚多多上流量越來越貴,從開始一個點擊0.5元,迅速漲到了2.5元;而抖音裏,大家也在拚命卷價格,他隻好給自家商品跳水降價。
接著他發現自己陷入囧境:“能賣貨,但不賺錢”,總是給員工發完工資,口袋就空空了。
轉機始於2022年9月的一場茶話會。張學霸和幾位同在廣州的創業者喝茶聊天,席間一個做跨境的朋友端著茶杯吹氣,幽幽地分享:海外市場競爭小,利潤更可觀。
這番話點醒了張學霸。
雖然暗戳戳擔心自己“很差很差很差”的英語水平會不會拖後腿,做了一周調研後,張學霸決定本著“啥也不幹,主打陪伴”的原則,開始揚帆出海,出征TikTok英國區。
和抖音比,TikTok直播帶貨起步晚,發展慢。早在2019年,李佳琦已經是1分鍾賣掉14000支口紅的“一哥”;而TikTok的帶貨功能在2021年2月才首次亮相於印尼,到了當年8月才慢吞吞引入英國。美區的開放,更是2022年以後的事了。
為了起步,TikTok英國區特別推出了幫扶政策:對於張學霸這樣的“萌新賬號”,平台會提供大量的流量扶持。
天時、地利、人和。這一回他終於揚眉吐氣,體驗了一把什麽叫“降維打擊”。
在張學霸的營業額徐徐攀升之際,也有人出道即巔峰。最典型的是賣水晶的商家。
2022年10月,Angela 成為一名英語主播,在TikTok上一家中國人開的水晶店鋪做“Lucky Scoop”(幸運挖寶)。
直播間裏,Angela穿著哈利波特魔法袍出場了。在她背後,幽暗的燈光照著深藍幕布上的星球花紋,把神秘主義氛圍感拿捏得恰到好處。而她麵前是一個不斷震動的巨型圓盤,裝著閃閃發光的白色細沙。細沙之下,掩埋著各種顏色、樣式的水晶。
 深受外國“老鐵”喜歡的幸運挖寶|圖源:Angela
每當顧客下單,Angela便會拿出廚房焯水用的笊籬,開盲盒一樣挖出一大勺水晶——相當於在沙堆裏淘寶了。
Angela的水晶直播間人氣很旺。在她分享的直播錄屏裏, 她和外國粉絲親切互動,稱他們為“honey”,“sweetie”,像極了國內版的“親”,“老鐵”,“家人們”
“Let Angela spoil you”(“讓我來寵你吧”),她老練地說。
Angela也是廣東人,00後。她原本在美國讀本科,遇上疫情,她索性回國Gap。還沒拿到本科畢業證,想找全職工作的Angela處處受限。去年十月,她應聘成為一名英語主播,因為這行“不需要你提供多高的學曆,多麽傑出的證書,隻要英語過關,敢說敢想敢做,都會提供一個機會”。
和Angela一樣,很多大學生在線打工,成了英語主播。不少是國內英語專業的學生。比如今年研二的小V,兩年前,剛剛獲得保研資格的她因為做主播“既能練習口語還能賺錢”入行;或者讀研一的朱朱,她從理工科跨考到英語翻譯,“希望以後能在一個跨境電商公司做直播運營”,於是趁著暑假,“為以後積累經驗”。
這是個自帶光環的行業——Angela和朱朱都表示,提到國內抖音直播,家人朋友大多覺得“也就那樣”,但是說到麵向海外用英文直播、把中國製造賣給外國人,大家又會覺得“很厲害”,“說出去蠻有麵子的”。
“我們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沒考過四級的張學霸說道。
這是2022年的TikTok。像是“時光機理論”在海外直播市場的一次上演,恍惚間,這群跨境帶貨的中國人搭乘時光穿梭機,回到了2014年的淘寶,或者2018年的抖音,天地之大,萬物新生。
小小直播間裏,主播們積累著滿世界的經驗值。
美國人出手最闊綽,說話最直接;英國人更注重性價比,非常愛砍價,一次,Angela在直播間賣8.99磅(約人民幣79元)的長裙,一群人在評論區刷屏追著問:能不能便宜一鎊賣啊?
小V還發現,同在東南亞地區,新加坡和菲律賓有很大不同。菲律賓的用戶不愛高消費,但十分熱衷和主播互動;而新加坡用戶都異常地安靜——每次都是屏幕顯示銷量+1時,小V才知道:原來真的有人在看我直播啊。
這並不是一份輕鬆的差事。主播們常常一播就四五個小時,口幹舌燥。趕上英美這種時差巨大的地區,她們還要日夜顛倒。剛入行時,還在讀大四的小V經常半夜11點出校門,午夜到公司,帶著熊貓眼圈播上兩三個小時,再等早上6點回學校上課。
一天半夜上班,這位女大學生被校門口的保安大哥叫住:你要出去幹什麽?
熬夜直播很苦,但看著蓬勃增長的粉絲和數據,小V說:“可以把貨帶出去,成就感爆棚。”
成長並不單是數據上的。才做了兩周英語主播,朱朱發現自己不像以前那麽社恐,人也變得更強勢了:“曾經在地鐵上被踩到腳,踩到就踩到了,現在會說一下。”
以前,她“非必要不說話”。而現在,每天都需要麵對鏡頭,朱朱也變得更“厚臉皮”。一次,她被安排賣一款“賽博朋克麵具”——其實就是一個戴在臉上的LED屏。這款LED屏定價500多元人民幣,十分厚重,畫質不高,人戴上它就像60年代末期的奧特曼。
“我自己看到這個產品也很驚訝,到底是什麽人會買這東西啊。”
盡管一單都沒賣出去,朱朱感慨:自己竟然尬播了足足一個多小時。
自稱“社恐社牛結合體”的Angela也在自己身上看到了類似轉變。在美國讀書時,她的圈子大多是中國人,隻有在食堂和手抖大姨battle、坐出租車和司機閑聊時才會說英語。回國做起主播後,她常常一開播就是四五個小時,感覺“做TikTok主播講的英語比在美國時還多”。
除了英語突飛猛進,Angela還收獲了不少國際“死忠粉”:一批來自美國的老奶奶。每次上線開始挖寶,奶奶們便會把直播間鏈接發到自己的閨蜜群,呼朋喚友地給她撐場子,幫她刷業績。
“她們買東西不是因為需要,而是為了你這個人在買單。”Angela語氣有些激動。在她看來,這些奶奶們算是美國的留守老人,退休後沒什麽事做,隻能在家帶帶孫子孫女,挺孤獨的。
作為一名亞洲麵孔的女主播,盡管小V穿著得體,英語接近母語者水平,直播間裏仍然時不時出現汙言穢語。一開始她會直接回擊,時間長了隻能無視。
一天,直播間來了一位美國大叔。他從此成為一名常客,還申請成了管理員。每當有侮辱性評論,母語者的他都會一頓輸出,精準回擊,把惡評者一腳踢出直播間。小V說,“他也沒有什麽目的,就是看直播,當管理員”,陌生人的善意讓她每每回憶起來,都覺得十分暖心。
也並非所有時刻都是善意。
今年夏天,小V去香格裏拉旅行。置身於青山綠水之中,突然,手機震動,有消息提醒,是一位粉絲的私信。這位粉絲也是美國人,是個設計師,之前和小V有些工作交集。對方問:“你願意看看我新設計的褲子嗎?”小V欣然說好。
幾秒鍾後,她收到了對方的照片——一張裸照。
“我人生第一次遇到這麽惡心的事。”小V拿著手機,用盡畢生所學把對方痛罵一頓,迅速拉黑刪除。
一路磕磕絆絆,主播們漸漸意識到TikTok海外用戶最需要的東西:情緒價值
這也是TikTok作為一個興趣電商平台,和淘寶、亞馬遜等搜索式電商平台的不同之處。後者的底層邏輯是“人找貨”:有需求,買。而TikTok主打“貨找人”:用戶可能沒有購物意願,但在直播間裏被主播安利,覺得“有點兒意思”,抑或是被主播的真誠打動,於是種草買單。
順著這個思路,每當有人進入直播間,朱朱就會點進ta的主頁,如果ta養了貓貓狗狗,她就會誇小動物可愛;如果ta發了自拍,她就毫不吝嗇地稱讚“你真好看”。
這一招很管用,“把ta說開心了就會下單”
張學霸也很快琢磨出了自己的流量密碼。他意識到海外用戶更喜歡有故事的品牌,願意為了故事買單。於是他讓主播一邊做流體熊,一邊講故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自己的陪伴小熊,這隻小熊會守護你,保護你。而且你的小熊獨一無二,因為有你才會存在。”
他還發現,海外用戶普遍關注環保問題。所以在介紹商品時,主播也會強調:流體熊和染料都是用環保材料製作的。
當鳳凰網問:“其實並不是環保材料嘛?”
張學霸坦然答道:“當然不是了啊。”
今年三月初,Angela即將在水晶公司轉正。意外猝然而至——公司把水晶業務砍掉了。
轉折的種子,其實在半個月前就埋下了。2月15號,TikTok發布一條新規,要求全線禁止包括Lucky Scoop在內的“類賭博”行為,因為這種形式充滿了“遊戲及機會主義元素”。
回憶當時的情景,張學霸心有餘悸。他看到很多做水晶的人賺了錢,大量進貨屯庫存,雇新主播,“誰也沒想到官方突然讓換打法,結果一下子全虧出去了”。
Angela所在的公司便是如此。新政要求所有商家在當月28日前停止Lucky Scoop,隻給了商家13天的時間調整喘息。公司沒想到更好的辦法,隻能撤去流沙、擺張桌子,展示一些水晶單品,讓Angela一一拿起介紹。可沒了挖寶的刺激,直播間流量大不如前。
同為主播的小V也把這次變天看成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播水晶的頭部主播可以日入幾千;而政策調整後,她們的薪資大打折扣,很多人幹脆不幹了。
小商家和主播們紛紛吐槽政策的“朝令夕改”,而在正規軍看來——TikTok英國某官方合作企業管理層的迪迪對此表示理解。
盡管她同樣抱怨著TikTok像擠牙膏一樣的政策,“忽然一下子一大截,忽然一下子沒有”,但整體上,她認同TikTok的做法:野蠻發展時代,最重要的是業績,商家們瘋一點也無所謂,她甚至見過英國人搞新年大促,直播間桌子上擺了一大摞現金直接送。
但現在已經到達下一個階段了。“從長線發展的話,我覺得TikTok的方向都是對的”,“慢慢肯定會規範,要不然TikTok會比拚多多還不如。”
忐忑了不到一個月,暴風雨也刮到了張學霸的頭上。
3月16日,TikTok再次推出規定,要求所有在英國運營的跨境電商在4月15日前完成本土“入倉”:商品開賣之前,商家得先備貨到TikTok官方倉庫。否則,平台將暫停其商品銷售功能。
這一改變讓紮根在英國區的張學霸無辜躺槍:他賣的流體熊是定製商品,需要顧客在直播間下單、主播現場製作才能發貨,沒辦法提前備貨。
無奈之下,他隻能帶著團隊從零開始,轉戰四個月前才剛剛上線的TikTok美國區。美國區雖然還沒有“入倉”的硬性要求,但張學霸明顯感到平台的審查更嚴格了:
主播沒露臉,隻出可愛的聲音,係統懷疑是未成年人,封號。
直播間促銷活動太瘋狂,折扣太給力,審核人員懷疑是騙局,封號。
主播一激動,順嘴說出了“再不下單就沒了”的違禁詞,封號。
張學霸陷入了起號——封號——再起號的死循環。八月的一天,他在小紅書上吐槽:“一早上就被團隊通知封了兩個號”,“還是永封”。七天後,他又欣喜地分享:出差一趟回來,團隊又成功起了六個號。
他隱約感覺,TikTok朝令夕改、頻繁封號的背後是美國對華態度的震蕩。“我覺得美國的未來其實也很難說。美國涉及到的政策問題比較多嘛,很多州都不支持TikTok的。”
他的懷疑並非空穴來風。在TikTok英國區公布“入倉”政策的一周後,3月23日,TikTok首席執行官周受資來到美國華盛頓,接受美國眾議院能源和商業委員會對TikTok在對華關係,數據安全,青少年影響等方麵長達四個半小時的問詢,現場氣氛十分緊張。
張學霸轉戰美區之際,Angela的公司也經曆了大整頓,一夜間從水晶公司轉型為箱包公司。前一天,Angela還在坐著鏟水晶,一覺醒來便開始站著賣包。在她看來,公司的轉型過於倉促。新號孵化期,為了積累粉絲,公司推出了骨折級促銷活動:隻需要0.99美金(約人民幣7元),各種大小、款式的箱包任你挑選。
站在鏡頭前大聲吆喝的Angela仿佛置身於江南皮革廠。看著蹭蹭上漲的直播間人數,她很擔心,當活動結束,這些流量是否會如潮水般湧去。果然,開業促銷期過去,一待商品恢複原價,直播間沉寂下來。一天,她連播了六個小時,連廁所都沒去,可銷量仍然十分慘淡。
突然,她在評論區看到了熟悉的用戶名——
之前在水晶賬號積累的美國奶奶粉來了,Angela不知道她們刷了多少個直播間,才又找到了她。其中一位奶奶下單買了一款包,卻在備注裏寫下:不需要發貨,這是給Angela的禮物,她太辛苦了。
Angela快哭了。
局勢一直惡化。對留下的出海人而言,除了平台愈發縮緊的政策,他們遇上了中國人亙古不變的母題:又卷起來了
一次後續采訪中,鳳凰網詢問張學霸可否分享自己直播間的賬號。他一改往日的熱情,斬釘截鐵道:對不起,不方便。半個月後,他透露了自己不願分享賬號的原因:“被同行舉報了”,“國內人太多了,又卷起來了”。
TikTok已經不再是當初的“淨土”,太多國人跑來要分一杯羹,他感覺自己必須保持低調,才能避免來自同行的惡意攻擊。
除了賣貨,內容也越來越卷,人們把抖音上流行的表演型直播間搬來了TikTok:
幽暗的舞台上站著四位身穿同色係連衣裙的女主播,伴著抖音神曲,左右搖擺著身體。觀眾隻需送出禮物,就能讓她們表演不同的土味舞蹈。
還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孫悟空……主播們裝扮成中國神話裏的神仙,坐在雲霧繚繞的天宮上,對著海外觀眾一口一個“my brother”(“老鐵”),“my sister”(“姐妹”)。觀眾刷禮物,美麗的仙女還會抱著蟠桃出來跳舞答謝。
內卷如斯,張學霸還是決意深耕TikTok。他認為,此刻最重要的是等待,“如果等到打法成熟,穩定下來,那資本就進來了,輪不到我們這些小商戶了。”
比起出海初期,他的心態已經佛係許多。“我的觀念是,就沒有中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他開始習慣平台的頻繁封號,準備了很多部手機和很多個賬號,分分鍾應對不時之需。
盡管有美國奶奶粉的大力支持,Angela所在的“江南皮革廠”還是倒閉了。她陸續換了幾家公司,有時是因為公司倒閉,有時是遇上了黑心老板。現在的她已經自學成了勞動法鬥士,工作之餘,她會在小紅書上發視頻,教同齡人怎麽挑好公司,怎麽和公司談失業補貼。經曆一路風雨,她決定繼續在這個行業幹下去。她相信TikTok今年政策的震蕩預示著市場即將成熟,等到那時,她可以自己創業出海。
小V則陷入了選擇的岔路口。她仍然熱愛這個行業,今年過年期間,她還把商品裝進行李箱帶回了家,春節期間都沒停播。但即將結束學生生涯的她感覺,是時候做出嚴肅的職業選擇了。在她老家,家人大多比較保守,“身邊99.9%的親戚”都建議她去考公或者當老師。小V毫無興趣,她想去大廠實習,也想出國看看,體驗不同的生活。
與此同時,遠在英國倫敦辦公樓裏的迪迪正查看著TikTok季度數據,和英國本地擁有幾百萬粉絲的達人們溝通著未來的直播策略。她並不看好中國人做英文主播,更不看好像張學霸一樣的散戶小老板。她認為,品牌想在當地立足,必須走本土化路線。小打小鬧可以撞運氣撞活幾個賬號,但很難在長遠的風浪中幸存下來。
而在小工作室裏和團隊一起打包的張學霸顧不上思前想後:10月6日夜裏,他在小紅書上分享,他們已經打包了800個包裹,還有800個包裹等待打包。

 

■ 爆單後,團隊忙著打包|圖源:張學霸
除了一直在賣的流體熊,張學霸又開了幾個新的美區賬號,賣毛絨玩具、木質立體拚圖和潮牌。他還從福建莆田學到了新的管理方法——“阿米巴”模式,把這四條業務線分成相互獨立、互相競爭的子公司,感到員工們積極性“無敵大增”。
就在幾天前,10月4日,TikTok正式關停在印度尼西亞的TikTok Shop功能,讓印尼當地的600多萬本土賣家、還有大約700餘萬名直播帶貨從業者、短視頻創作者猝不及防。
不少觀察者認為,印尼站可能僅僅是個開頭。
目前為止,這場海嘯還沒有席卷TikTok美國區,張學霸仍然忙得一塌糊塗。當鳳凰網問他:TikTok會成為美國用戶的“主流購物平台”嗎?
“會的。今年年底吧。”電話那頭,他聲音堅定,仿佛在烏雲中看到了光。

(小V、Angela、朱朱、迪迪為化名)

========================================================================================

上海「橋洞大神」,被失意打工人追隨

 小晝 極晝工作室 2023-10-24 21:13 Posted on 北京

 

圖、文、視頻 | 呂萌

剪輯 沙子涵

編輯 毛翊君

 

 

大神又搬了個新家,早上7點,好多人圍過來。這次是奉賢區的另一個高架橋,公路就在一旁,他們舉起手機,拍他蹲在廢棄輪胎上洗菜葉,拍他的一舉一動。

他不關心這叫什麽橋,主要是得環境好,能跳進河裏洗澡,有地方生火做飯。這樣生活了兩年,他換過10多座橋,有些不讓住人,被發現了要趕緊搬走。他說他大腦裏沒有“打工”兩個字了,寧願這樣也不想再有份穩定的工作。

早晨,王吉順在橋下燒柴做飯。

剛開始,他就是個普通流浪漢,躺在橋下刷短視頻。後來搞起自己的號,把橋洞裏的雞零狗碎發出去,日常變成白天睡覺晚上開播,偶爾有人來刷幾十塊錢的禮物。不上班,就住在大橋下,直播間的人都在好奇,橋下慢慢聚了些粉絲,來了點朋友。

有雲貴川的,東北的,陝西的也有,他們要親眼見他到底怎麽活著,要登門拜訪給他送米送油。王吉順覺得來者是客,把位置發給他們,提現平台分成的錢,買菜做飯請他們吃。他有些廚具,尤其那口大鐵鍋,是視頻裏最常見的。

還有老板跑來,想給王吉順定製一個集裝箱,讓他住到裏麵直播。也有很多人說要帶他去西藏,叫他講上一路。他都拒絕了,說既然來到上海,沒有一點成績,就不想離開這裏。那一點成績是,要每場直播在線人數上300,一天分成下來能拿到300塊錢。

王吉順臉上抹著鍋灰在橋下直播。

有段時間,王吉順身邊常跟著五六個人,都是在上海打工的,有外賣員,有工地上負責砸牆的日結,還有創業失敗的年輕人從老家找來,想跟他一起靠直播找條出路。有個30歲的玩具廠工人,每天給他賣菜打水,就要體驗一下躺平在橋洞的生活。小夥在這個城市15年,修過電動車,做過學徒送貨,當過服裝廠工人,生活一直沒什麽起色,很迷茫。

像一無所有的人抱團取火,組成team,王吉順想到個名字“落難營基地”。大家各自取了稱號,送外賣的叫“跑腿王”,砸牆的叫“打工王”,都尊稱王吉順“橋洞大神”。他們一起辦了張銀行卡,打算把短視頻收益存進去,又在村子附近找了間小房子,放粉絲送來的東西——這也作為招待橋洞“客人”的物資。

王吉順在橋下換洗衣服。
王吉順在橋下撿柴,用來生火做飯。
粉絲們把王吉順的橋下生活拍成視頻發布在網上。

一堆人先拍了3期劇情短片,從生活裏找素材。王吉順想到自己東西老被人偷,劇本裏他就戴著假發演自己,一個大橋下的流浪漢,去說教偷東西的人。或者他在街上四處討錢,周邊的人拒絕他鄙視他,最後,一家超市老板送給他一袋米。還有跟丈夫吵架後,妻子拎著行李去大橋下投奔王吉順,要拜師學做短視頻,要自由的生活。

音樂把正能量的氣氛往上推了推,幾個人樸素地站在畫麵裏背台詞,眼神不知道該看哪兒,有時直接穿出屏幕,跟網友對上眼。留言區說,行李箱是“老演員”了,隔幾天就要出鏡一回。要麽說,還是喜歡你拍些負能量的。

這些短視頻是王吉順早年在渾渾噩噩中撞出來的。之前玩具廠的臨時工打完了,他就刷短視頻,看有人發做號的教學課程,他花600多買了兩個課。一聽,好像跟自己之前做傳銷的話術差不多,馬上搬運到自己賬號,開直播攢了些原始粉後,也開始展示收入,問別人想不想賺錢,說他能“實實在在教大家做點事”,讓他們付費買他課。

後來,“落難營基地”的短劇很快沒了腳本,誰也想不出策劃,就各自拿著手機互相拍“亂七八糟”的段子。有些情感劇一類的,王吉順是男主角,女主去跟他相親。還有一些人想不出劇本,幹脆直接拍“大神”的橋下生活。

王吉順在橋下的生活環境。
王吉順躺在床墊上,看自己剛發布的短視頻。

混亂之中還得搬家,不知道啥時候忽然就不能住了,有時“一個月搬四五次”,人心也搬散了,銀行卡裏分文沒進,該打工的接著回去打工了。隻有54歲的“水果大叔”還一直跟著,平時跑貨車拉單,幹完晚上回到大橋下,和王吉順吃飯,“弄手機”。

這比他之前好點,“水果大叔”很長時間沒有住處了,為了省錢,每天也就睡在車裏。休息的時候刷視頻,看見王吉順這人有點搞笑,聽上去處境還相似,就把車開去了橋下。他一開口,提起當年都是當領導的狀態——在山西做煤老板,搞鋼材產業,失敗了又做廢品買賣,最後給兒子籌備婚事,在老家江蘇宿遷買了婚房,欠下10萬債務,跑到上海賣水果,賺不到錢又轉行做貨運。

他覺得王吉順聰明勤勞,會“弄手機”,還能教他,格外投緣。而且同樣是老板出身,現在躺在橋洞下折騰,能吃苦又能賺錢。這部分吸引力,很多粉絲也會講起,他們欣賞王吉順想幹就幹,有老大氣概,很少讓來的人花錢。

王吉順和“水果大叔”在橋下做飯。
王吉順和來看他的朋友們坐在大橋旁聊天,橋上行人把目光投向他們。
粉絲圍坐在王吉順身邊,看他直播。

王吉順自己講的故事裏,也流露出這種老板氣質。他當的是洗漱用品廠老板,一開始在裏麵做壓膜,原先的老板要轉讓廠時,想到他這個幹得不錯的工人。於是他東拚西湊30萬,接盤了10多個員工,每天自己騎電動車跑業務。

在這之前,他剛出獄,因為在重慶打工時,把拆遷房周邊的電纜拿去賣,被起訴判了三年。沒臉回老家六盤水縣城了,跑去爸媽打工的義烏,找到這個廠幹活。他說以前談過個條件不錯的女朋友,出來後聽說她已經嫁人。他是家裏的老大,弟弟妹妹陸續結婚,他還沒成家,會讓父母在老家抬不起頭。當了老板之後,他在網上找了個當地女友,沒一段時間又吵掰了,頂不住婚育壓力,他賣了廠子跑去廣州。

後來進過傳銷組織,拉過生意,賭光了錢,在小額平台上貸款幾萬,拆東牆補西牆的時候,還去短視頻裏給主播刷禮物,有時一下花進去一兩萬。直到他忽然發現,直播這事他也能幹。

吉順和撿來的流浪狗在橋下玩。

靠“傳銷”話術積累十幾萬粉絲後,光賣課程和平台流量分成,他說一個月能賺個六七千塊。上海一家勞務中介老板看到,說動他過去幫忙直播招人,出鏡講講工廠待遇那些。結局是,人招完了,一次中秋節,他想讓老板請大家聚餐熟絡熟絡,老板覺得沒有必要再花這份錢,他吵起來,不幹了。

帶著身上的幾百塊,他睡到浦東新區康橋下。這裏他很熟,第一次到上海,就跟10多個人一起在橋洞裏過夜。日結工越來越多,吵吵鬧鬧的,剛開始他睡不著,後來也習慣了沒人約束的生活。

疫情時,一些好心人送過牛奶麵包,有工人還給他帶吃剩的飯菜。沒錢的時候,一包煙抽一個月,抽一半掐了過會兒再抽,後來也從幾件衣服、一雙涼鞋、一個放著洗發水的桶,到添置出帳篷、大鐵鍋來。

橋下灰塵多,王吉順會用打來的水簡單洗漱。
夜晚,橋洞裏蚊子多,王吉順搬到大橋的台階上吃飯。

39歲、初中學曆、有案底,這些都會阻礙他找工作。“水果大叔”有個弟弟開鹵串店,不懂網絡運營,找過王吉順去接手。他幹了20多天,早上7點起來切肉串,忙到淩晨1點多,之前在工廠打工的感覺又回來了。

他逃回到橋下,夜裏直播,早上五六點下播,到隔壁買早餐,覺得自己和那些日結工不一樣了,“我躺平我是有奮鬥的方向,一年過後我可能賺到很多錢。” 他想著,哪天輝煌騰達,要光明磊落回到家鄉。

一個深夜,王吉順沒有困意,來到河邊看著河麵上的波光發呆。

王吉順最大的願望就是,等直播有個兩三百人的時候,帶著他的流浪狗,騎著三輪車環遊世界,“想去哪裏就去哪裏”。但前不久,他又接到不能留宿的通知,打算先搬進郊區的森林裏,早上挖野菜,晚上下海摸魚抓蝦,過過更原始的生活。

所有跟帖: 

「神的秘密」和「世界的真相」,就畫在「這塊石碑」之上 -FormatRun58- 給 FormatRun58 發送悄悄話 (214 bytes) () 10/30/2023 postreply 19:58:1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