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小民(715)

來源: FormatRun58 2023-10-14 15:47:3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5174 bytes)

這個假期,和陌生人一起蹭陌生人的婚席

 小晝 極晝工作室 2023-10-05 21:05 Posted on 北京

 

 

 

文 | 羅曉蘭

編輯 毛翊君

 

 

新人要敬酒了,孫五和新郎碰杯,謙讓誰的杯子低,最後都彎腰蹲下身。新郎唱歌時,孫五歡呼,手電打開當熒光棒揮舞。互動環節,她競猜小紅包,舉手站起身,一口幹了一杯飲料。她自稱西海岸馬思純,青島郊區的膠南人。參加陌生人的婚禮什麽感覺?她驚訝:不是陌生人啊,我們昨天就認識了。

孫五27歲,做裝修。今年行業不好做,她閑下來,出去玩人太多,就在本地找個席吃,當樂子,或許還能把認識的人發展為客戶。她到社交平台發帖,問國慶誰結婚,可隨份子。第二天,新娘曉彤就聯係了她,“來玩兒,開心就行。”

曉彤比孫五小2歲,當護士,愛吃。新郎是廚師,曉彤和他在探探上認識,曖昧階段,她生病做小手術,他一直陪她聊天,打動了她。他也幫她搬家,送冰箱。談了兩年,今年4月領了證。

10月1號下午,我和孫五去看新人彩排——先混個臉熟,怕第二天尷尬。進了宴會廳,隔著一二十米遠,孫五舉起手一揮,“嗨!”曉彤走過來,跟孫五擁抱,仿佛老友相見。去之前,我一直在怕尷尬,要隨多少份子?不知道會發生什麽。孫五說:別怕,我們第一次蹭席,人家結婚也是人生第一次啊。

和我們見麵時,她正在考慮:父親是殘疾人,右胳膊半隻沒了,上台發言,得把胳膊藏進袖子裏,明天得弄個升降式的話筒。她叮囑孫五,明天他上台講話了,一定要給他鼓掌啊。

曉彤原本想旅行結婚,但家人不願意,熱鬧是一方麵,份子錢也得收回來。她想,結婚那天她會很漂亮,之前總覺得自己胖。“也就那一天,所有的人都為自己來的。”她隻邀請了幾個好友,覺得比起看上去像朋友的人更真誠。倒也沒特意去找陌生人,偶然看見孫五的帖子沒人回應,她就留了言。

籌備婚禮很繁瑣,婚慶不操心,小夫妻又自己挨個去找人,價格反倒更高了。倆人為此吵過架,好在覺得對方脾氣好,很快收住了,最後都挺滿意。中間,曉彤跟孫五悄悄吐槽:你結婚千萬別定這家婚慶,化妝交了2000元,婚慶給介紹的是1000的,還化得醜,又自己出去找化妝師了。

問起隨份子,曉彤說不用。孫五覺得,肯定得意思下,隨多了沒錢,少了不好看,她上網搜結婚禮物,最後挑了個木製的首飾盒。彩排那天,她提了過去,現場演示放不同品類首飾的地方,“還可以鎖上,不讓你老公拿”。曉彤“哇”了一聲,說正缺這個。

孫五送的禮物和新人給的喜糖。羅曉蘭攝

孫五不覺得這是場陌生人的婚禮,她和曉彤互換了居住和工作地址,打算以後約。她曾創業,開了間工作室,疫情期間倒閉了,現在在一家裝修公司上班,總跟各種陌生人溝通,常加班到淩晨,容易煩躁。閑了她就躺著,除了坐一個多小時的公交去探美食店,最喜歡睡覺。

孫五有些恐婚恐育,朋友結婚後,很少聯係了,有人嫁得匆忙,家庭條件不好,為了雞毛蒜皮的事吵架,去買菜為幾毛錢講價。她手腕處紋著兩個字,“自由”。作為獨生女,她跟父母住在一起。家人也羨慕同齡人當爺爺奶奶,不過沒催過婚。

她覺得生活很舒服,“現在根本不需要對象,他說不好會降低我的生活質量”。跟前男友分手也幾年了,性格不合,她脾氣急,對方太穩,連架都吵不起來,“久了就沒勁了”。她說也不是鐵定了心要單身,隻是沒碰到讓她願意放棄自由的男人。

另外兩個蹭席成功的年輕人,也告訴了我自己的煩惱。去吃陌生人的席,就為了給平淡生活增加些趣味——是的,也不是因為相信愛情。女孩小花嘴饞,覺得可以花很少的錢,吃滿滿一桌好吃的;單身IT男孩江千裏,相親了一二十個對象,但對婚姻無感,蹭席隻圖好玩,今年在山東特種兵旅遊時就成功蹭過。

他們平時都宅,反正,全不是奔著見證愛情去的。以下附贈他們的體驗。

 

小花:燈一黑,就夾菜

蹭席地點:安徽蕪湖

我是土狗,第一次吃這麽高級的宴。酒店很豪華,沒上菜前,我四處看。菜上來了,我埋頭吃了一個半小時,沒聽他們的愛情故事。

主持人互動,說大家站起來,我趁機夾塊離我遠的肉。燈光一黑,我就夾愛吃的蔬菜沙拉,夾了半天就夾了一小塊雞皮。再說“站起來”,我把大龍蝦的鉗子夾走了,咬了半天咬不開,牙好疼。結果,鉗子根本沒人夾,我成了小醜。

我朋友跟著互動,笑得很開心,她嫌我丟人。扇貝粉絲上了,一桌人都在搶,我想吃兩個,她不幫我搶,我就吃上一個。一共幾個菜,我也不清楚,後麵光顧著吃,沒拍照了。之前還想著一手拿手機拍婚禮,一手拿筷子夾菜,拿不穩,就不拍了。

酒店宴席大廳的裝潢。講述者供圖

9月29日到酒店後,我一眼認出了新郎,但社恐,不敢問他,磨蹭了半天,跟他進了電梯,人很少了,我鼓起勇氣說,我和新娘是網上認識的,來吃席。他哦了一聲,把我們帶到了化妝間。

新娘看到我,就說我知道你。我說,姐姐你真的很好看。我盯著她看了半天,怎麽看都看不夠。要是我是男的,我就搶婚了。我也不太會說話,這是我第一次跟朋友出來吃席,以前都是爸媽帶著。新娘就笑了,說感謝你們過來。我給伴娘微信掃碼轉了99元——錢是之前就說好了的,我想加微信,說了幾次,新娘沒理。

前一晚,我通宵了,怕起不來。我本來就作息不規律,清晨才困,當晚可能太興奮了。我跟朋友說,要盡量打扮得可愛一點,像小學生,就沒有人跟我們搶吃的。我家在縣城,去蕪湖市區坐公交要3個小時,倒兩趟車,時間太緊。打車又很貴,我們兩人往返100,再加上份子錢,是我一周的零花錢了。我還暈車,一路都難受得不說話。

打扮得像小學生的小花。講述者供圖

小時候,我也憧憬辦婚禮,打扮得跟公主一樣。長大後就恐懼結婚了,害怕去另一個家庭,不能陪在父母身邊。參加婚禮,我看都是新娘和她媽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之前我嫂子結婚也是。不過這次的婚禮喜氣洋洋的,可能也哭了,我在吃沒注意到。

我是大專生,今年剛畢業,打算休息一下再工作。學的教育,實習時孩子管不過來,也不想當老師。工作我想找輕鬆點的,工資沒要求,能摸魚就行。能吃飽就很開心啦,我很好養的,不挑食。

夏天有天晚上,我在二樓的房間開窗通風,感覺頭上有點癢,抓下來一看是個螞蚱,挺可愛的。養著就養死了,扔了太可惜了,不如進我的肚子永存千古。快12點,父母都睡了,我就跑到廚房用燃氣烤,可惜烤糊了,不能吃。第二天,我還想吃烤螞蚱,就點了外賣,吃了4隻,脆脆的,香香的。

我1米6,體重都過百了,跟別人合照像坦克一樣,害得我都流淚了。為了控製體重,我去健身房鍛煉,每天跑步1小時,但去了兩天,渾身酸痛困死了,就不想去了。

之前看了新聞,嘉興大學生去蹭席,隨禮100元。我想吃點東西,也去搜“蕪湖本地吃席”,剛好就碰到那個姐姐發了帖子,她說“結芬”啦,蕪湖的可以來吃席,邀請陌生人是想圖個熱鬧。我拉了朋友墊背,要丟人,一起丟人。新聞上那個大學生被網友罵100塊少,但我交個飯錢,也不需要她隨回來。我吃個飯還挨罵,太難受了。

我沒有打算結婚,不想被永遠地拴住未來的生活。父母提過,讓我談個男朋友,可我喜歡女孩子。大概三四年前,我發現有個女孩子,我有什麽好吃的都想給她,跟她聊天很開心,想跟她過一輩子。我意識到這是跟友情不一樣的,在網上看得多了,很自然就接受了。但我追了她兩年,表白被拒絕了三次。

我跟父母提過一次,他們一直都想說服我,後麵就沒有再提。他們可能以為我在開玩笑。他們再說讓我談男孩子,我也沒有反駁,感覺還是隱瞞下來的好。我的二次元圈子,大家都知道這事,一開始我會主動說,避免有目的的男孩子騷擾,後來別人問了才說,也不能顯得自己太特殊。

這次吃完席要走了,我跟新娘合了影,還抱了她,說很開心能吃你們的飯。下次別人結婚有機會我還去。

 

 

江千裏:人不要臉,真好玩

蹭席地點:江西南昌、鄱陽湖和九江

國慶也有朋友結婚,我不想參加,自己憑本事蹭的更有意思。我們是一行四人,打算4-6號每天每個地方蹭一次婚宴,已經初步在網上聯係好。

8月我去山東特種兵旅遊,在淄博就蹭過一次席。當時我和朋友去了一家很火的店,看到隔壁酒店在辦婚禮,靈機一動,點個屁菜,直接上桌隨份子——找了在門口穿得很正式的人,說些場麵話:我們是來淄博旅遊的遊客,想體驗下你們的民俗風情和結婚的快樂。

我倆全靠互相慫恿,進去後婚禮結束,新人開始敬酒了,我們找了個角落坐。旁邊的人點頭微笑,隨便瞎聊一下。一共12個菜,份量嚇人啊,雖然口味不太符合,偏酸甜口,但吃得很飽。出去玩,肯定要嚐嚐當地特色,在濟南我們還嚐了九轉大腸。

飯後我們加了新郎微信,發了紅包,兩人300。之前就商量好了,看菜怎麽樣,人均一兩百應該差不多。去飯店我們最多吃三四個菜,還不如加點錢,能多好幾個菜。

我老家湖南株洲的小山村要辦事,得在祠堂連開三天席。上次過年,出去打工的都回來了,想吃席,每家湊錢湊了七八桌,請村裏的廚子做飯吃。一家帶菜碗,一家帶飯碗,離得近的帶桌子凳子,吃完就打牌。好玩得很。

這次蹭席,我蓄謀已久。前段時間,我沒事就在網上搜地名+婚禮,提早10天就發帖,說想蹭飯,可以給份子。聯係了好多人,給了酒店地址。我也不知道為什麽評論多(一百多條),我跟朋友說,要是找不到席就買推送,精準推送到南昌、九江。

我和朋友認識10年了,打遊戲認識的,都做IT,性格比較隨意,也都缺心眼——在對方健身時點賊香的外賣,送到對方家。上回頂著雨爬泰山,這次爬武功山。之前刷到一個視頻,有人爬山淩晨5點在山頂點了個外賣,一單500元。我倆也要送外賣,提前買了一黃一藍的帽子和衣服。人不要臉,真好玩。結果廢物東西(朋友)忘記帶了,氣人。

去江西前,我回了老家,到處蹭席。在鎮上嗦個粉,看到有婚席就去了,但一下子就偶遇了好幾個親戚,沒意思。還是要跑遠點。2號我們出發去江西,路過湖南醴陵,偶遇一個席,但進去人家吃完了,就給我們上了個果盤。因為計劃有變,原定那天去九江蹭席也沒去,新人還問我了。

在醴陵蹭席,隻蹭到了一份果盤。講述者供圖

我在深圳工作,之前疫情,公司摳門,說陽了扣工資,不讓到處跑。今年放開了,我就到處玩,去了同省的佛山、廣州,也跑到山東、廣西,這次是江西,還準備去潮汕那邊。我不務正業,所以假多。公司小,就我最年輕,我蹲富婆都蹲老了。全是老頭老太太,我在公司一句話都沒興趣說。別人結婚我可以湊熱鬧,自己結婚就太麻煩了。

我27,不那麽渴望愛情,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就很佛。以前也吵過,後來我爸一催,說我的朋友生孩子了,我就說,我這幾年又不是急著死了,直接把我爸幹沉默了。這幾年的相親對象也有一二十個了,絕大多數是異地的。女孩子想離家近,我也不能要求人家來深圳。相親很麻煩,還要聊天、約,太高冷了不行,太積極了人家覺得你太急。

異地就會突然沒興趣吧,高中女朋友就是異地分的。我之前有個白月光,因為她,我七八年沒談。今年在一起了,她原本也在深圳,想買房,回了長沙,談了倆月就分了。突然沒了濾鏡,對異性也沒了興趣,開始考慮現實了。反正談戀愛是一碼事,結婚又是一碼事。

 

(應講述者要求,文中孫五、小花、江千裏為化名。)

=========================================================

200個司機搶10個乘客,中年人困在網約車裏

 每人作者 每日人物 2023-10-08 20:19 Posted on 北京
 

 

 

湧入網約車行業的人越來越多。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下獲得優先被派單的權利,賺更多的錢,就必須和平台博弈,和其他司機競爭。這是網約車的新故事。在珠三角,大街上每天都攢動著人群和車輛,但即便在這樣一個人口密集的地區,網約車司機仍然在殘酷的行情下疲於奔命。他們有著相對一致的畫像——人近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身負債務,不怕吃苦,在中年危機裏鑽進了車,但在肉眼看不見的爭奪裏,他們卻再難輕鬆下車。

 

 

 

 

文 | 鄔宇琛

編輯 | 趙磊

運營 | 橙子

 

 

 
 
鬥獸
 
 
 
李亞晨又沒單了。
 
晚上七點鍾,在佛山獅山鎮的和信廣場,李亞晨在路上逛了17分鍾,她一邊開一邊等,一邊用眼睛瞟著手機屏幕裏網約車平台的“聽單檢測”。實時數據顯示,在李亞晨等單的17分鍾裏,附近的司機數量達到了223位,但叫車的乘客,隻有14人。
 
僧多肉少,李亞晨很清楚,她不會是勝出的贏家。她踩了一腳油門,遠離了這這片區域。
 
入行2個月,李亞晨不是第一次經曆這種情景。更早之前,她在佛山婦幼保健院附近等待係統派單,手機顯示,在她周圍,有200多輛網約車在等待係統“喂單”。馬路上挪動著車輛,一眼望去大部分都是綠色牌照的新能源汽車,一些車的側門上印著平台的名字,“滴滴”“曹操出行”“高德出行”。平台和司機,都仿佛進入了一場大逃殺,誰能先接到單離開這裏,誰就能逃到安全的地方。
 
但和遊戲不同的一點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參與競爭的人越來越多,安全的地方越來越少了。同在佛山跑網約車的張奧還記得,去年這個時候,熱力圖上顯示自己周圍會有5-7輛空閑車,1-2個乘客。到了今年,還是那麽多乘客,但在自己車的周圍,卻赫然出現了15-20輛空閑車。
 
“行業已經很飽和了,但依然有很多人進來。”李亞晨說。
 

 

因配乘客少,後台顯示未匹配到乘客。圖 / 受訪者提供

 
在廣州,已經入行一年多的網約車司機陳澤彬發現,今年春節之後,自己經常去的充電區域已經成為了網約車司機的休憩地,去年自己來充電時,從來不用排隊,但今年開始,充電樁需要排隊等很久,絕大部分排隊的車輛都是網約車。
 
充電時,司機們大多都沉默不語,座椅拉下來,躺著睡一會兒覺,或是下車抽根煙。偶爾互相搭話聊天,“早上跑了幾單?”“沒單啊,哪有幾單?不好賺了。”“昨天才跑了三百出頭......”都是些相似的話題:單價降低了、跑的時間變長了、又被平台罰了、又被乘客投訴了……最大的共識是,網約車真的不好幹了。
 
廣州市的新造地鐵站出口,因為離駕考考場近,公共交通不便,每天這裏都會有大量的網約車、摩的司機招攬參加駕校考試的考生。他們會直接下車搶客,從地鐵口一出來,就會有好幾個司機圍住你問,“靚仔,去哪裏?”“10元,馬上可以走”
 
一位來自重慶的司機告訴每日人物,自己辦了網約車服務所需的“人證”和“車證”,這樣能夠保證自己不是“非法營運”。“網約車不好做了,今年根本賺不到錢。”他在新造地鐵站口拉客好幾年,司機越來越多,錢掙得越來越少,去年開始他去環衛公司上班開環衛車,周末休息的時候才兼職開一開網約車補貼家用。“一早上就兩單”,他搖搖頭。
 
根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2022年,我國全年新核發了114萬本網約車駕駛員證,同比2021年增加了32.6%,網約車成為我國就業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今年,這一行業依然在持續不斷湧入新的司機,截至今年7月,網約車駕駛證數量已經達到了597.6萬,比2022年中多出了144萬人。
 
但源源不斷的網約車司機依然在上車。他們其中很多人為了擺脫人生的困境,卻不知覺地鑽進了一輛難下的車。
 
李亞晨今年40歲了,過去幾年,李亞晨的丈夫做餐飲虧了十幾萬元,後來要去順豐跑快遞,但單費下降,又打算跑網約車。他們買了輛電車,還沒跑,丈夫又打算找人合夥再做一次餐飲。車總不能空著。她有兩個孩子,一個高二,一個才上小學一年級。大兒子學的音樂,想考星海音樂學院,一個星期就要花700元上音樂課,年初,在孩子學音樂這件事上,李亞晨刷信用卡花了七八萬元。最後,李亞晨決定親自上陣跑車。
 
兩個月前,李亞晨進入網約車行業時,在網絡上就看到上車後的艱難了。盡管如此,她還是給自己定了個目標,一天至少要跑到300元才能結束工作。入行第20天左右,她為了單日300元的流水跑了整整15個小時,淩晨到達充電樁時,她才渾身沒力氣地從車裏鑽出來透氣。
 
她坐在充電樁旁對著手機屏幕裏300出頭的數字流下了眼淚,“人怎麽會活成這樣子呢?”
 
圖 /《親愛的乘客,你好》劇照

 

 
 
 
單量和單價,都在降
 
 
網約車群裏,張奧發了一條30公裏以上的訂單截圖,群裏沸騰了。“牛”“羨慕”“分點運氣”……張奧自知運氣好,這樣的的訂單今年不常有,炫耀是本能。
 
“今年變化是非常大了,如果你能接到一個30公裏以上的快車單,你把那個截圖往司機群裏頭一發,就像一顆炸彈丟進湖麵,馬上會掀起波浪。就憑這個單子,我就可以在群裏吹牛,成為耀眼人物了。”張奧說,30公裏以上的訂單,現在堪比中彩票。在佛山,30公裏路程的流水大概能到75元。
 
30公裏以上的“大單”,就像漁民眼中的大魚。在去年剛入行的兩個月裏,張奧每天都能接到1-2個大單,但今年,30公裏以上的大單已經成為司機們夢寐卻難得的珍稀品。如果有人接到100公裏以上的跨城訂單,按照張奧的話說,“這張訂單截圖極有可能傳遍全城的網約車司機群”。
 
對於張奧來說,他的職業生涯最高光的時候,可能就是那兩個月。去年5月,張奧從租車公司租了輛電車就加入了網約車行業。入行前,他刷視頻、讀文章,做了很多功課,盡可能地能夠在入行後順應係統規則,賺更多的錢。
 
他聽從網上的教學,9點前的早高峰在居民住宅區盤桓,等待接送上班族,中午又到寫字樓附近等待他們下班吃飯;晚上,他去餐館和酒吧附近轉悠。跑車第一天,他早上7:30出車,晚上9:00左右收車,工作了14個小時,流水突破了300元。思路清晰,戰術正確,在網約車司機裏,這已經算是非常嫻熟的新手了,他對自己首日的流水也很滿意。
 
和網上說的“月入過萬”一樣,入行頭兩個月,張奧的流水都超過了14000元,扣除一個月的車份4200元和1000元左右的充電費用,淨收入大概在9000元左右。
 
但他在網上學習的知識告訴他,這是網約車平台的“新手保護期”,“如果從一開始就沒單了,那就留不住司機了”。8月,他每天的流水變得不穩定,有時候一天能跑400多元,有時候隻能跑200多元。
 
圖 / 視覺中國
 
在張奧的記憶裏,去年的國慶假期是他跑車的轉折點。為了促銷,平台對單價進行了優惠,大量的單子湧入,他一天可以跑25單左右。但假期結束後,他的單量下滑至15單左右。
 
張奧的感受反映了行情的一部分變化。雖然疫情之後,市場上的訂單總量有所增加,但司機增加的速度遠遠超過訂單的增速,釣魚的人太多,對釣者來說,魚越來越少,釣的魚越來越小是一個必然。
 
珠三角是網約車司機們典型的鬥獸場,雖然廣東省用戶在網約車平台用戶中占比很高,但今年的爭搶太過慘烈。3月,廣東多個城市都發布了網約車預警通知,提示司機謹慎進入網約車行業。以東莞為例,東莞市交通運輸局的數據顯示,東莞市網約車單車日均訂單量隻有約9.07單,日均訂單小於10單的網約車達3萬多輛。
 
司機在平台上內卷,平台之間也在激烈地競爭。在持證司機增加一百多萬的一年多裏,全國網約車平台也從277家增長到322家,在巨頭無法全麵覆蓋的地方,本地的網約車平台蓬勃發展,聚合平台的崛起也在侵蝕傳統巨頭的市場。
 
2020年開始,網約車平台開始試運營“特惠快車”,在打車時,由係統估算一個低於快車價格的“一口價”,無論裏程和時間如何變化,最終係統都將按照一口價結算訂單。這是新的價格戰方式,對乘客來說是個利好,可以用更低的價格打車,大部分乘客也會選擇打“一口價”的車,但對司機來說,單價下跌了。
 
網約車司機可以在後台勾選接或者不接“一口價”的單子。但有老司機告訴過張奧,“一旦接受了一口價,那麽平台就會認為你妥協了。以後快車的單子就會越來越少,一口價的單子會越來越多”。因此,從始至終,張奧都沒有勾選過“一口價”。
 
 
但當“一口價”被關閉以後,光靠快車,單子少得可憐。去年10月開始,張奧不得不注冊更多的網約車平台來填補自己的單量,除了滴滴外,他還開了花小豬、高德出行、哈囉打車的賬號,用一台手機翻來覆去在不同平台間看單。為了在多個平台跑網約車,這是常見的做法,甚至有的司機,在車上用好幾個支架,架起多台手機接單,隻有這樣,才能在拒絕低價訂單的同時,增加訂單數量。
 
廣州的陳澤彬去年入行的時候選擇了一家接入高德的網約車公司,合規門檻更低。起初他一天的流水隻有300到400元,他感到不飽和,於是主動去開通了多個平台,一天工作15個小時,他每天能跑25單,流水終於上升到500元左右。
 
司機們躲避“一口價”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一口價”極其容易激化司乘矛盾。一個廣州網約車司機向每日人物講述了自己的遭遇:在一口價訂單下,乘客要求開進小區地庫,因為開進小區隻會耽誤更多時間,這名司機拒絕進去,“一口價隻能走這麽遠了”,最後遭到乘客投訴。平台大部分情況下都不會通過司機的申訴,被投訴之後,司機不會馬上被扣分,但卻可能影響派單。
 
由於平台的競爭,即使不是一口價的訂單,一般的快車單,每公裏裏程數計價每隔一段時間也會調整。在廣州,最新的一次計價規則調整於9月13日前後,分段裏程費中,每公裏的費用最低已跌至1.5元左右,而對司機收益具有直接影響的抽傭,在單量下滑的期間,依然維持著高比例。
 
即便接受了一口價,也未必能在這口大池塘裏如魚得水。入行以來,李亞晨決定專心跑滴滴,為了單量,她選擇打開“一口價”,結果從此陷入低單價的沼澤。
 
在她看來,小單是最虧的。佛山市內特惠快車起步價是7.2元,她經常接到4、5公裏的訂單,係統在距離乘客2.5公裏左右的地方派單,加起來要跑6、7公裏。抽傭之外,平台每單還要扣除0.5元的信息費。最後她隻能拿7元左右的流水,還不及起步價。但偏偏開了一口價之後,湧進來的大多數都是小單。
 
作為網約車行業的新人,8月,李亞晨入行的第一個月,隻有4000元的流水。
 
 
 
 
時間破“卷”
 
 
 
李亞晨還記得第一天開始跑車的時候,上午九點半才開始,中午還回家吃了個飯,跑了五六個小時就收車了,那天的流水大概在70元左右。
 
她把自己跑車的視頻發在網上,引來一位老司機的指導,他告訴李亞晨:“你一天至少跑12個小時,才能夠讓流水上300元。”他還告訴李亞晨,要規律,要像上班一樣保持固定的時間上下線,在早晚高峰期間保持移動。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平台判定,“你是一個全職司機,需要更多、更穩定的單量”。
 

從那之後,李亞晨聽從這名老司機建議,早起晚歸,為了更多的跑單時間,她中午飯也不吃了,早上買4個玉米餅,餓了才吃,到晚上再回家。車上時刻備著胃藥和救心丸。

 

 

圖 /《交換人生》劇照

 
司機增多,單量減少,為了維持流水,網約車司機們就必須更努力,像做全職一樣,接受超長時間的工作。這也是平台規則導向的結果,平台需要更辛勤、更穩定的司機,才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幾乎所有的網約車平台都設置了“出行分”的規則,以最大的出行平台滴滴為例,司機一個月的出行分總分為130分,網約車行業裏人盡皆知的經驗是,司機必須在一個月內拿到更多出行分,才有機會被派到更好、更大的單。
 
每個月,當司機完成第一單後,即可獲得60分的初始出行分,但此後,積攢分數就相對困難。按照平台規定,在固定的高峰時間段出車拉單即可獲得積分,比如在早高峰7點到9點之間出車,一單的出行分會增加0.3分左右。在夏天,網約車平台還會設置午高峰和夜高峰。“每天至少要跑兩個高峰值,才能夠保證自己的競爭力。”張奧說。這使得網約車司機和車子捆綁得更緊。
 
正常辦法攢分難,司機們就開始摸索技巧。比如廣州大學城,就成了網約車平台和司機們的必爭之地。大學城的主體是廣州市番禺區的小穀圍島。每天,大量的年輕人都在島上呼叫網約車,數以百計的網約車在高峰期湧入大學城。
 
在地鐵站出口,當學生們走出地鐵站,手上拿著二維碼的地推人員就會湧上來問你是否要打車,“5元就走”。這些地推人員一般同時負責多個網約車平台的地推工作,手裏攥著好幾個二維碼,滴滴、曹操、花小豬、如祺.....一個學生說,“滴滴我掃過了”,地推人員會極快地拿出另外一個二維碼,說“掃這個試試”。
 
對於新手司機來說,大學城是個刷出行分的好地方。島內的網約車訂單裏程數大多為15公裏以內,盡管都是小單,但路線短,單量頻繁。在大學城,一個非學生消費者可能經曆的事情是,當需要打車“出島”時,會被司機請求取消訂單,“不跑出去”。

 

但對一個全職司機來說,在高峰期跑滿130分其實並不難。當滿分的司機太多時,平台要把為數不多的大單派給誰,這是司機們無法預料的。
 
張奧說這有點“PUA”。有時候,是因為自己離乘客更近,平台會把單子派給自己;有時候,自己流水跑得比較少,平台會突然給一個去白雲機場的大單子。司機無法從這套經驗裏總結出什麽真正的方法論,很多時候就是運氣。單量下滑,真正拯救收入的技巧非常樸實,那就是花更多的時間去接單。
 
為了騰出更多時間跑車,每個司機都會更精密地規劃自己的工作路線。陳澤彬最喜歡上的廁所在珠江新城的廣悅天地,靠近獵德路的附近也有個公共廁所,幹淨又不用擠人。再往前走到花城廣場附近也有公共廁所,那邊停車不會抄牌,出來以後還有個全家便利店,中午進去吃個車仔麵和關東煮對付一下就可以繼續上路。累的時候,他會到天河客運站附近休息一會兒,這是網約車司機們的一個休憩地。但不能停太久,如果停個十幾分鍾,平台就判定你在休息,要把你從運力池裏踢出去了。
 
張奧的習慣是,中午11點45分左右會開車去一個充電樁,然後把車停在停車位,拍下充電樁的二維碼存在手機上,再到附近的快餐店吃快餐。點完餐後,過了12點,他才會把二維碼掃了,因為中午12點開始,充電樁的電費會更便宜,1元一度電,再往前2個小時,電費要多5-8毛錢。他吃飯大概15分鍾,邊吃邊抓緊時間刷會兒短視頻,吃完後回到車位,要麽上車閉會兒眼睛,要麽下車抽根煙,原地踏步、伸伸懶腰。12點30分,他準時上車,繼續接單。
 
今年,珠三角接二連三地迎接台風天氣。9月,廣佛一些地區的大雨讓路麵積水甚至淹過了半個車輪,網約車司機們還是不敢停下。因為台風天地鐵停運,網約車司機的單量就會增加。一個台風天早晨,因為前一天流水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陳澤彬早早就出車,跑了接近11個小時,流水達到560元。佛山的李亞晨等白天雨停了,晚上匆匆出車跑了三單。
 
一直跑,跑下去,才能在激烈的競爭裏跑出自己的路。張奧有一段時間曾一周連著幾天都是淩晨兩三點回家,第二天又要五點多起來去充電樁充電,因為淩晨充電最劃算。因此,許多網約車司機不管跑得多累多晚,在回家前都會去一趟充電樁充電。那會兒,張奧就會在車裏躺上一小時,那是他為數不多,忘記單子的時候。
 
 

 

 
人到中年,困在車裏
 
 
 
“錢掙不到,但餓也不餓死,隻能這麽一直跑下去。”張奧說。
 
張奧是廣西柳州人。做網約車司機之前,在一個廣東肇慶的家具零件廠做焊工,訂單量大的時候,一個月能掙9000元左右。去年年初,因為工廠外貿訂單大量流失,他的收入下滑到五六千元。
 
焊工對眼睛傷害很大,白天焊接,晚上回到家眼睛和瞎了一樣。有一天,張奧去廁所都要扶著走,他開始打聽做什麽工作好。最後,在外賣員、快遞員和網約車之間,他選擇了網約車,因為比前兩個工作“舒服”,能擋風遮雨,“而且也自由”。他去跟租車公司交了1萬元的押金,每個月又給4200元租車費,開啟了自己的跑車生涯。
 
開網約車之前,張奧的體重是128斤,一年之後,他已經到了160斤。去年年末,他去醫院檢查,發現自己腰間盤突出。他擔心自己的身體,於是今年開始,他決定不再以流水為目標,隻要到了晚上九點半,他就停止接單,按時返程。
 
網約車的吸引力是“自由”,但不出意外,真正踏上了接客的車,網約車司機們就很難下車了。
 
圖 /《夏洛特煩惱》劇照
 
36歲的陳澤彬從2014年開始做零食連鎖店,陸陸續續在廣州開了三家,但在去年因為資金運轉不周,負債幾十萬後,零食店宣告倒閉。他自己有一輛電車,秋天的時候,他去做“後尾箱集市”,把車改了,在車上擺攤賣韓式泡麵,但發現掙不了太多。冬天,他先做了兩個月的跑腿,給全城各地送藥,賺了不少錢。春節過後,跑腿單冷淡了下來,他又開始全職跑網約車,除了“自由”之外,他也被網約車平台的結算效率吸引,大部分平台都能在一周之內做好流水的結算。
 
不久前,陳澤彬到醫院查出了皮膚病,醫生告訴他,他的免疫力已經很差,這個病可能伴隨終身。最讓他難受的是,跑網約車之後,他和家庭之間開始疏遠,淩晨出門,淩晨歸家,和孩子老婆都說不上幾句話。但不努力不行,他的兩個小孩在廣州讀書,他還有30多萬的債要還。
 
盡管網約車司機已經隨處可見,但陳澤彬依然覺得,至少在廣州,網約車司機仍然沒到飽和的頂點。網約車司機入行需要考“人證”,即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幾個月前,他考人證的時候發現這個考試依然很難預約。“我覺得廣州交委還沒去調控的時候,應該還是意味著,訂單和司機還有平衡的空間。”
 
無論是張奧、陳澤彬或是李亞晨,他們都認為自己不會在這一行待太久,這隻是一個“過渡的職業”。但這並不意味著輕鬆和躺平,更像是人生負重前行的低穀。
 
跑網約車以後,張奧的網名改成了奧德彪。這是一個“梗”,在短視頻平台上,某個紀錄片解說視頻裏將騎單車拉香蕉的非洲勞工稱為奧德彪:“注意看,這位非洲小夥叫奧德彪,他用維修了上千次的二八大杠,載著500斤重的香蕉下坡,時速達到100公裏每小時,他們在這種情況下不會踩刹車,全靠八字硬,但前麵是坑窪的泥土路,不出意外的話就要出意外了。”
 
在漫長的道路上,幾乎所有網約車司機都有那種讓人崩潰的記憶。張奧去年10月跑網約車碰上大雨天,早上出車接客人的時候刮到了車,下午在紅綠燈處被車追尾,他崩潰地在車上拍方向盤。但生活的重壓之下,他必須振作起來。
 
他的個性簽名則改成了駱駝祥子裏的一句話:“那輛車是祥子一切掙紮與困苦的總結和報酬,像身經百戰的武士的一顆徽章。”盡管他從沒看過《駱駝祥子》,但張奧說,他懂。
 
圖 / 視覺中國

(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所有跟帖: 

讓孩子讀書已經沒用了?!除非你知道,這7件有錢人從來不說,但卻背地裏偷偷在教小孩的事! -FormatRun58- 給 FormatRun58 發送悄悄話 (214 bytes) () 10/14/2023 postreply 18:15:5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