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原上的範雨素:命若菜籽,落處生根

來源: FormatRun58 2023-10-09 11:16:31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0639 bytes)

野草原上的範雨素:命若菜籽,落處生根

範雨素 在人間living 2023-09-27 23:30 Posted on 北京
 
撰文|範雨素
出品|鳳凰網在人間工作室
 

 

 

編者按:今年是武昌建城1800年,抖音中秋登樓夜晚會將於八月十五中秋節(9月29日)在抖音正式播出。六神磊磊、都靚、《長安三萬裏》劇組、以及抖音上著名的文化學者等也將悉數亮相,與天下愛詩之人以詩會友,共慶佳節。從八月初一直至月滿中秋時,抖音還將邀請十五位作者分享唐詩與他們自己的故事。其中之一,便是範雨素。
範雨素是湖北襄陽人,和唐朝詩人孟浩然是同鎮鄉鄰。她從小與唐詩結緣,在北京生活20多年,做過育兒嫂、小時工,6年前因為一篇《我是範雨素》受到關注。今年,她出版了新書《久別重逢》,並嚐試成為一名專職寫作者。最近,範雨素參加了抖音短視頻版《唐詩三百首》項目,三百多萬網友聽她講述黃鶴樓下楚人們的流散往事。
 
 

 

我沒有去過黃鶴樓。

記得幼時,堂屋裏的中堂畫是鬆鶴圖,堂屋裏供奉的是仙鶴。小學五年級,課本裏有一首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前兩句是“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那時覺得好親切,孟浩然住過的鹿門山就在我們鎮,站在家門口能看到那座山。我的兩個哥哥在山下上過學,親姐曾在這裏教過幾年書。

襄陽孟夫子,“風流天下聞”。小學二年級讀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隻覺得是隔壁鄰居家老爺爺寫的詩。寫《楓橋夜泊》的張繼也是襄陽人,距離我們村遠一些,有幾十裏路。

或許是受這些影響,我們那裏的人特別重視教育。聽我大哥說,當時一個同齡人讀到初一,不想讀書了。他的父親靠販米賺錢,挨家挨戶收大米,綁到自行車上,到城裏叫賣,賺取差價。聽到自己的孩子不再上學,他立刻沒氣力騎車了,因為賺錢沒動力了。

1985年,我上初一,好多同學在鹿門山玩的時候,看到一些日本人來尋訪孟浩然的古跡。那時候鹿門山就是一座禿山,特別窮,沒有景點,鎮上也沒有一個像樣的飯店,後來就沒啥人去了。張繼寫的寒山寺成了熱門景點,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叫“網紅打卡地”。

我的大哥比我大10歲,喜歡詩詞,熱愛文學。八十年代文學熱,到處都是文學青年,很多人覺得好像寫篇文章就能改變命運似的,我大哥也是這樣。他買了好多好多書,很多人不理解,問我媽。我媽說,什麽季節種什麽莊稼,他這個年紀喜歡看書就看吧。

後來,楚人們陸陸續續離開家鄉,去了大江南北,黃河兩岸,經商打工。九十年代初,我在小學當民辦教師。學校的一個女老師經常接到郵局寄來的匯款單。在廣東打工的兩個弟弟每個月把錢寄給她,再由她轉交給父母。他們那個工作,每次能給家裏寄好幾百,我羨慕極了。我舅舅家有三個孩子在福州打工,二伯家大姐的老大從蘭州大學畢業後,在湛江找了一份公務員的工作。

我大哥高中畢業複讀了一年,還是沒考上大學,或許是精神壓力太大,還是回家種地,給人修過自行車,賣過手扶拖拉機。後來大家都出去打工,拖拉機賣不出去了。他離開家鄉,到重慶修地鐵,幹了十幾年。

 

 

 

 

1994年,我也來了北京。因為性別的原因,基本上是家裏人把你像水一樣潑出去了。九十年代末,我住在東三環的十裏河,三環還是城中村。經常經過的馬路上,有一個小飯館,起的名字叫“原上草”。我沒有去裏麵吃過飯,但每次騎著小三輪車經過那裏,都會覺得特別親切,想起《敕勒歌》裏說的“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想起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

早在我四歲的時候,比我大三歲的姐姐就教我背過這首唐詩。那時我們小孩子睡在一張床上,她沒事就在被窩裏教我,“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當時我經常在天橋上擺攤賣舊書。那時候年輕,沒有恐懼,沒有焦慮,不僅每天都幹,而且特別有信心。大家覺得一定能掙到錢,想著能在北京買間房,兩眼放光。當時這個目標並不難,工地上的廣告牌,晚報上的房屋廣告,幾萬塊一間。擺攤的時候,每天都會遇到很厲害的人,沒有人會說你什麽,大家態度都非常好,不會去區分誰是底層,誰是高層。

路邊的工地上掛著紅布,寫著“首都圖書館”。我當時天天想著快點蓋好,這樣就可以經常去看書了。後來圖書館終於建好了,我也搬走了。後來我的日子過得不如意,一個人帶孩子,成了單親媽媽,一年要搬兩三次家,就想起“離離原上草”,想起“萬裏悲秋常作客”“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宋僧有偈詩:“俱胝一指頭,吃飯飽方休。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和尚說,如果人一直保持著人之初的本來麵目,餓則食,困則睡,就可參禪。但少年的人都有數不清的理想等著完成。要腰纏十萬貫,要掙大錢,要衣錦還鄉。要騎鶴下揚州,名揚海外,得道成仙。

現在我50歲了,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人的命運跟植物的生長規律大概是一樣的。古人說,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二十幾歲的盛年,會把一切想象得很美好。當你想到自己是菜籽命的時候,已經是中年了。就像陶淵明寫的,“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

我覺得“離離原上草”寫的就是我。以前我說“人生是顆菜籽命,落到哪兒是哪兒,落到肥處是顆菜,落到瘦處是根苔”,野草和菜籽是一個意思。

現在整個中國變了,大家離開了土地,都是流動的狀態。每個人都成為一個飄萍,不就是跟野草一樣嗎?按照物理的說法就是,每個人都“粒子化”了,能確定的隻有自己。

我希望自己有野草那樣的生命力,總也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6年前,因為那篇《我是範雨素》,我混出了點名氣。現在,我的生活還是很簡單,也不用處理任何人際關係,租的房子比監獄還安全,隻要糊裏糊塗能有口飯吃就行了。每個人好像都很忙,很少見麵。現在租房子,昨天的鄰居是小張,明年就是小王,誰也不用認識誰。

今年1月,我的新書《久別重逢》出版。我覺得故事還行,就是文筆太差。因為這本書,跟很久以前的一些朋友聯係上了。有個朋友,已經二十多年沒見過了。他年輕時在工廠工作,八十年代文學熱,一個報社讓他去工作,工廠不放他。他後來辭職做買賣,成了老板。我們電話聯係後,很快就見了一麵。

我常常想起唐詩裏的那些離別與團圓。以前我當民辦教師的時候,帶一年級和二年級。每天要早讀,必須坐在教室裏,小孩讀書,我也讀書。我讀的最多的是唐朝詩人李頎的詩,《還珠格格》裏乾隆讓小燕子背的那首《古從軍行》就是他寫的。印象最深的是李頎寫送別友人陳章甫,“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

後來,我也會教我的女兒讀唐詩。大女兒3歲的時候能背80首唐詩。我教她白居易的《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詩人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裏,邀請友人相聚,把酒言歡。大女兒一遍就記住了這首詩。她看到有人舉杯喝酒的時候,就在旁邊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今年春節我是在武漢過的,帶我的女兒,和我姐姐的孩子一起過了年,去了湖北省博物館,還有水果湖。但還是沒有去黃鶴樓。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講的是送別。黃鶴樓以前臨靠渡口,古人驛站贈別,離亭相送,“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日暮鄉關”,村子裏的炊煙,總在黃昏時升起,凝聚成一束孤煙。現在交通工具變了。大家坐地鐵、高鐵,比“飛人”劉翔的速度還要快,朝發夕至都不準確,得是“朝發午至”了。

今年9月,我參加了抖音短視頻版《唐詩三百首》項目,講我理解的唐詩,還有那些離開黃鶴樓到全國各地打工的楚人們。視頻底下,有將近三千條留言,帶著不同的地域標簽。那些評論我都看了,大家講述自己的打工經曆,或是寫打油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黃鶴樓,這或許是我們需要共同麵的處境。

過了兩天,聽說我所居住的皮村來了一波湖北老鄉。他們是在珠海打工,正好來北京,看到抖音上我的視頻,就約了幾個湖北老鄉來找我。雖然沒見到他們,聽到這個消息還是很高興。這也說明空間沒有障礙了,朝發午至。

很多事情都在改變,但鄉愁仍在那裏,和黃鶴樓一樣。

少小離家的人,鬢毛衰時,大概總是要回去的。黃鶴樓裏的那隻仙鶴,在默默佑護著每一個離家的人。故鄉的雲在召喚遊子,故鄉的風吹來泥土的芬芳。村頭的大樹,在等我們回家。


===========================================================

 

時光,我一直在。

 林帝浣 小林 2023-10-03 21:18 Posted on 廣東

 

小時候

發條鬧鍾特別吵

老母雞啄米

總是啄不完

秒針一格一格

轉過整個童年

 

 

 

那時

雪花膏很香

麥乳精很甜

老風扇

涼爽了一個夏天

 

 

 

回憶裏的末班車

開過老街的夜闌珊

 

 

 

磁帶的絕配

不是索尼

而是2B鉛筆

 

 

 

那時候

老煤爐裏永遠燒著開水

水蒸氣總是突突往外冒

那時的時光

好像永遠太漫長

春天總太短

夏天總是有點熱

那時的我們

相信有些事

永遠不會變

那時陽光有腳步

誰又知道

有些逝去不複返

 

 

 

媽媽織的藍毛衣

袖子總是太長

穿到越來越短的時候

媽媽卻戴上了老花鏡

 

 

 

蓮子很香甜

菱角好紮手

爺爺的普洱茶

香漫了深秋的夕陽

 

 

 

柿子紅了

柿子甜了

柿子落了

柿子老了

兒子遠行了

 

 

 

二十八寸的單車

二十八歲的爸爸

二十八年的鳳凰牌

生鏽了

依然閃閃發亮

 

 

 

親人閑坐

燈火溫馨

 

 

 

時光

我一直在

 

 

所有跟帖: 

首次從量子糾纏裏拍到太極圖!太極圖不是想像,是來自實際觀測! -FormatRun58- 給 FormatRun58 發送悄悄話 (214 bytes) () 10/09/2023 postreply 16:07:1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