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小民(710)

來源: FormatRun58 2023-09-30 15:44:2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4625 bytes)

 

全員學霸班的現狀爆紅網絡:10年後有人財富自由,有人迎來叛逆期

 搜索下載一條 一條 2023-09-24 18:55 Posted on 上海

 

今年八月,

一個名為“同學盲盒”的係列視頻在網上爆火。

博主輝子在高中畢業十年之際,

隨機在畢業照上打靶,

射中誰,就去見誰。

並記錄下他們的現狀。

輝子把同學做成了盲盒

輝子畢業於遼寧省本溪高中的奧賽班,
學霸雲集。
班上倒數第二的同學都考上了985,
現在的脫口秀演員李雪琴、
連續兩年考了遼寧省文科狀元的劉丁寧,
都是他的同學。
自認在班上成績中等的他,
也考上了名校北京師範大學。
十年之後,
這群“高考考得最好的一批人”各自成長。
有人賺大錢開豪車,
有人在象牙塔裏迎來遲到的叛逆期,
也有人回到家鄉過上了平靜的生活。
……
我們和輝子聊了聊,

開“盲盒”的過程和背後的故事。

編輯:周天澄

責編:倪楚嬌

 

 

每次和舊同學相見之後,輝子會拍下一張合影,與畢業照上的他們形成對應

“同學盲盒”一開,輝子幾夜之間漲了百萬粉。這個全員學霸的班級,幾乎每個人都考上了國內的頂尖高校。而畢業十年之後,他們也都即將進入三十歲,人生的麵貌變得更加複雜和多樣起來。

“雖然每個視頻都隻有幾分鍾的時間,但是其實我真正和他們見麵的時間,短則半天,長則三天,不會設置什麽特意的活動、場合,就是跟著他們日常生活的狀態走。”輝子說。

 

 

其中魏新元是最接近世俗標準裏“學霸精英”畫像的人。

當年他高考考入了全省前十,念的港大金融係,畢業後就開始做私募基金,管理過近億資金。

10年未見,輝子想象他是“西裝革履,搖晃紅酒杯”的精英形象。結果門一開,他穿著隨便的背心、短褲,身上不見什麽名牌。

他身上存在太多反差。

他很自律,每天跑10km

比如和很多成功人士一樣,他每天雷打不動要跑步十公裏,但是跑步的同時也在手機上打撲克。

自己創業後,他常年搬家、出差,走過大半個中國。除了出差時開的是瑪莎拉蒂,其他也沒有什麽不同,吃最簡單的食堂,甚至服務站餿掉的包子。

錢給了他很大的底氣,已經接近財務自由的他說:“如果我現在原地退休,攢點錢也能夠了。”他也終於買到了“隻有在QQ空間搶車位遊戲裏才見過的豪車”。

但他也經曆過2018年的行業衝擊,當時許多股票腰斬。“經常睡不著覺。做這行沒有不焦慮的,已經學會了與失眠共存。”

目前他的日常就是,無論多累,回到家、酒店時,他都會打開電腦繼續工作,“飽受了心靈的摧殘,回來第一件事還是查看公司的情況,看有沒有把損失的錢賺回來。”

 

當年的另一個好學生小睿,在接近三十歲的時候,迎來了自己的叛逆期。
高中時小睿是最乖巧的一個,考入北大法學院,在北大一待就是十年,現在仍然在北大讀博,據了解也是唯一一個還在讀書的同學。
十年後再出現時,他手臂上貼著大麵積的紋身貼,脖子上掛著大金鏈子,最近的新愛好是做美甲,還拉著輝子一起去做。
他一度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麽,還因此延畢了一年。在別人眼裏,他最應該走的路就是博士畢業後找教職,當大學老師。但他慢慢覺得這條路似乎並不適合自己。
還有那種待在象牙塔裏“被落下”的感覺。在北大吃了十年相同的飯、走了十年相同的路,他覺得“身邊已經沒有朋友了,很難再認識新的人”。

同齡人陸續畢業、工作、買房結婚生子,進入穩定的生活軌道。他感到著急,但這些事兒好像也不是他喜歡的。

 

做美甲和畫畫,都是這個叛逆博士的新愛好

“從小到大,很多不開心,是因為那些’應該做的事兒’,都是別人想讓你做的。但這個事兒你開不開心,最後是你自己去承受的……自由對我非常重要。”

相比在什麽都沒想好的狀態進入現實社會,他覺得,讀博仍然是很好的一條路。如果順利的話,他會在今年畢業。

現在的他每天在學術之餘嚐試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看小說、打遊戲、彈吉他,作為生活的調味劑。他還在考慮去美院再讀個研,實現小時候的理想。

 

輝子最著名的同學,就是那個講脫口秀的李雪琴。

輝子跟拍了李雪琴一整天的工作。從早上開始,她一邊化妝一邊打盹兒。她說自己經常在化妝的時候睡著,“有時候一大早起來,真困,根本控製不住。像我高中地理課那會兒,再努力克製困意,一睜眼都已經下課了。”

參加完一天的活動錄製,天已經黑了。他們沿著湘江散步,聊得更多的還是往事。

他們自嘲是“小鎮做題家”,高中三年的全部生活圍繞考試展開,靠《鬥破蒼穹》這樣的網文提振精神,所有努力都是為了通過高考離開家鄉的小城。李雪琴去參加北大的自主招生,一開口老師就被她的濃重東北腔逗樂。

 

現在的她多次以“北大才女”的標簽出圈。論及理想,還是沒有片刻猶豫:還是有一個作家夢,一個關於嚴肅文學的作家夢。但她也自我懷疑,“我寫這個有用嗎、夠好嗎,我寫的有意義嗎,真的值得被大家看到嗎?”

隨著走紅,逐漸被公眾所知的,是她的喜劇人外表下有一顆敏感的內心。她多次借脫口秀段子講述自己對家鄉的情感、自己的戀愛腦、自己在大城市的生活狀態,她像大多數普通的年輕人一樣,也要麵對各種各樣的壓力。

28歲的李雪琴鬆散地趴在桌子上,她說:“總聽別人說過了30歲人就會變得鬆弛,我現在特別期待30歲,我期待30歲的生日一過,蠟燭一吹我眼睛一睜開,一下子人就鬆弛下來了。”

 

已經“消失”的同學也在這次被打撈了出來。

有一個叫阿舒的女生,從高中畢業後,10年的時間和所有人都失去了聯係,同學聚會一次都沒有參加過,從來不發也不看朋友圈。

輝子是她十年裏第一次見到高中同學。當他提及其他同學的近況,她都會露出驚訝的神色,輝子說她“好像活在桃花源裏的人”。

她全程都在燦爛地笑。解釋為什麽消失時她笑著說:“我覺得你們考太好了,我特別嫉妒你們,我是不是咱們班唯一一個留在家鄉振興東北的?”講到自己的婚姻時又說,“是不是隻有我結婚了呀……我以為我這樣不學無術的才早早結婚呢。”

她高考考得不算理想,考上了一所雙非財經類重點院校。大學四年,她因此過得頗為擰巴,直到讀研後才慢慢變得鬆弛下來。

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她喜歡去海邊坐著,這是她從高中就有的習慣。這對十年沒見的朋友坐在海邊聊起過去的事情。

 

阿舒在海邊,坦誠地聊起自己的感受

她說,高中的時候總是自卑,覺得身邊的同學都有思想、有目標,自己卻好像一個小孩。如今說是已經釋然,還是覺得自己好像有點不如別人。

現在,她在大連的一家事業單位當老師,生活穩定規律,每天十點準時睡覺,和丈夫感情甜蜜,“比戀愛時更加開心,每天看到他就覺得特別開心。”輝子問她現在的願望,她說“希望能和我對象好好的。”

輝子問起她是不是會參加下一次的同學聚會時,她第一反應卻還是“不去”,說完又是一陣笑。或許這個答案,要等下一次聚會時才能真正被獲知。

 

有些同學走的道路,從多年前已經埋下了伏筆。

萬萬從高中起就已經是文藝積極分子,充滿創意,個性飛揚。

他自稱是“高中最大的黑粉”,在高壓的管理下生活三年大大壓抑了他的天性。他數學不好,成績在班上普通,在老師眼裏毫無存在感。當他以高分通過了自主招生的時候,老師問他:“你家裏塞了多少錢?”

提起這一段,仍然讓他覺得屈辱。

高中畢業後,他考上傳媒大學,先後進入了不同的大廠做綜藝。他和大多數的高中同學都失去了聯係,因為不願過多回憶高中那段生活。

 

萬萬被裁員後,反而更快樂了

今年2月,他被裁員。他不沮喪,反而如蒙大赦,開心得“差點回家放鞭炮”。 

被裁員前,他早已經在計劃離開。大廠雖然帶來了好的資源、高的平台,但是枯坐辦公室加班、一眼望得到頭的生活仍然不是他想要的。

“我一直都很渴望自由,我現在非常確定,我不是討厭工作,但是我討厭上班。”現在的他,同時在開網店、錄播客、接綜藝項目,忙得不可開交。生活越來越像他所期待的樣子。

視頻的最後他們一起去了一個小型的兒童樂園,萬萬玩滑梯玩得不亦樂乎。輝子總結這次見麵:“有些鳥是關不住的,因為他們的羽翼太過於光輝。”

……

以下是輝子的自述:

 

圖源電視劇《小歡喜》

我高中就算是人緣好的,愛嘮嗑,愛逗悶子。但過去十年,確實聯係逐漸稀薄,很多同學已經完全不知道在做什麽,或是隻能道聽途說到一些隻言片語。如今是高中畢業整整十年,我因此萌生了去見見他們的念頭。

有人說我“多年不見的同學一約就能約出來”很厲害,其實發出邀請的時候也有忐忑的心情。而且也有過被拒絕的經曆,對方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被打擾;答應見麵的那些,很多也對其他同學的現狀感到好奇,我成了一個聯通這些信息的渠道。

好久不見後的初見,有些是有點尷尬。

 

圖源紀錄片《高考》

比如留在大連的那位同學阿舒,高中畢業照上,她胖胖的,很可愛,現在她瘦了40斤,從裏到外都不一樣了。聲音還是熟悉的聲音,人卻有點對不上號了。後來說著話、聊著天,慢慢地那種昔日同窗的感覺就會回來。

要說哪些人是我見了比較意外的,可能還是北大博士小睿吧,不過對於我們這樣從小都在符合家長老師、社會規則期許的好孩子來說,遲到的叛逆期或許好過從來沒有叛逆期。

最近一期的視頻拍下了當年班上的“小透明”阿京,現在變得越來越開朗

我最近還拍了一位同學也是有點意料之外,高中的時候用她的話說是“小透明”,特別社恐,我們也是高考考上同一所大學以後才熟絡起來。現在她在知名的律所工作,是國貿地段光鮮亮麗的白領,已經變成了一個特別開朗健談的人,用她自己的話說,“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是我的朋友”。真的和記憶中不太一樣了。

視頻拍到現在,最大的感受可以說是“變了又沒變”。

沒變的是一些高中已經能看出的性格底色,變了的當然是客觀的那些工作、收入等等。不過平心而論,每個人的生活狀態都還不錯。
 

 

 

電影《天才槍手》中緊張的考試氛圍

評論區有很多留言,比如“原來這些名校學霸們也有這麽多的煩惱”雲雲。我拍這期視頻的初衷其實也是想展現一下,我們這些“小鎮做題家”們的人生能夠通過“做題”去往什麽方向?

我要先解釋一下,“高考倒數第二也上了985”是沒錯,很多人猜測是不是沒上985的就是我們班倒數第一。不是這樣的,高考結果和招分、誌願填報、學校地域都有關係。但總而言之,我們班確實人人都上了好大學。

我的高中母校是衡水模式,聚集了全省各地考來的尖子生,我們又是奧賽班,學生都是優中選優,學校的各種限製和管束是非常嚴苛的。

比如我們的眼鏡鏡框是不能有黑色以外的顏色的;帶手機、戀愛這些是絕對不允許的;男生和女生的頭發長度精確到厘米,是真的會嚴格檢查。各種各樣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會被管束,比如筆掉在地上,撿筆的時間稍長,都會被批評。

有些人的痛苦是比較外化的,有什麽考砸了剪自己的頭發、用紙條把自己的耳朵貼起來以隔絕聲音種種。

但更多人都是默默消化這種痛苦,加上那樣一個逼著你互相競爭的氣氛,大家那時候都很少講到“其實我挺痛苦的”。反而是這次十年後再見麵,有機會可以敞開來聊聊這些事兒。

追溯一下的話,很多人的現狀其實都受到那個時期的影響。

 

電視劇《小歡喜》中的“學渣”方一凡。他喜歡藝術,最後選擇了藝考的道路

像萬萬這種充滿創造力的人,在這樣的限製下其實是非常不快樂的。他那時候是我們班上的文藝骨幹,那時候我們僅有的娛樂就是利用課間的一點點時間來排一個班會,這麽有限的條件下,我們都能把班會辦得特別有趣,隔壁班的老師同學都來看。
他在被壓抑了三年之後,幾乎是加倍地迎來一種釋放。
我們一直是比較親近的朋友,所以知道他進入大學以後一路特別積極地做學生工作,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結交很多的新朋友。之後進入大廠,做一些很大的項目,執行力和能力都變得越來越強。從視頻裏你也能感受到他現在那種自洽的狀態。
我們班還有末位淘汰製,大考最後一名的同學會被“驅逐”,其他班的第一名會補位進來。我還記得那個場景,老師在上麵宣讀完成績名次,然後走到某個同學麵前敲敲課桌,示意“你該走了”,這個心理壓力真的超級大。
那三年的生活裏,分數就是一切,所以有很多人或多或少都被高考困住了。

即使現在十年過去,還會反複去想“如果我當時考得更好一點,現在一切會不會更好”或者“如果我當時哪裏做對了,是不是就能上北大了。”

 

圖源電影《天才槍手》

高中的3年,我做了一些小規模的反抗和宣泄,很有限,比如把頭發故意剪得亂些、或是談戀愛。

我在視頻裏說到,那段短暫的初戀讓我們的成績都直線下滑,我最差考過倒數第二,當時我已經完全無心學習,但是我還記得媽媽的痛苦。

在東北小城的一個普通家庭,好好學習、高考對父母來說幾乎是唯一的正道了,尤其我又從小都是最優秀的孩子。

因為覺得對不起媽媽,我把成績往回攆了攆,最後考上北師大,也算是對所有人都算有交代的結果。

大學之後我就開始玩——社團、學生會、各種活動,很多超級中學出來的孩子,念高中的時候都早就玩過了,我們那時候哪有?我大一的時候成績很一般,大學對我來說,實在是太好玩了。

大學之後我留學、回國、工作,現在北漂、租房,錯失過好的就業機會,遭遇過公司倒閉,開始嚐試自己做視頻,過的就是大多數北漂青年的生活。不過落戶買房這些現實的主題因為太遙遠,反而不困擾我,在北京就這麽待著唄,待不下去就回去也行。

我心態一直很好,賺錢、買房、事業有成等等世俗的“成功標準”一直都不太困擾我。

 

圖源韓劇《我的解放日誌》

雖然大家去的方向各不相同,但現在回想,好好讀書真的還是有用的。畢竟也有同學通過讀書財富自由了嘛。對於我們這些小鎮青年來說,高考已經是很多人能擁有的最公平的機會了。

當時還有一個想探討的小的主題,是關於學校和專業可以多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未來?

前一陣子張雪峰關於填報誌願的指導很火,我覺得這件事上見仁見智吧。很多人小時候也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麽,有時候需要的就是最明確的指導。

 

圖源網絡,與本文人物無關

但未來很難預測,有時候就算你選擇了最賺錢的熱門專業,這不是你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將來可能也會痛苦。

我很佩服萬萬就是這一點。他很早就知道自己對什麽感興趣,想做什麽,所以自己去報考了中傳電視編導專業的自主招生,盡管他最後的分數可以上更加知名的名校,他也完全對這條路沒有動搖過。

我其實也對編導類的專業感興趣、但當時沒有這樣強烈的自我意識,後來在大學學了一個純文科的專業。當然人生每一條路都有用,但還是會有些“走了彎路”的感覺。可能對很多人來說,都會有這樣的感覺。

 

 

圖源網絡,與本文人物無關

這個係列火了之後,很多評論也很有意思。很多人都覺得,留在大連的阿舒是整個係列最幸福的人。

像我在阿舒的視頻結尾說:高考給我們最大的ptsd,就是萬事萬物都要比。比誰先登上山巔,比誰先消失不見。

阿舒多年來都為了高考結果介懷。但她早已把人人向往的大海,看了一遍又一遍了。

阿舒確實很幸福。不過這個“最幸福”裏可能也投射了一些網友自己的想法在裏麵。可能大家都願意相信,選擇回到家鄉過平淡穩定的生活的“我”是最幸福的。

又比如係列裏出現了我的初戀,當天她的狀態確實不是很好,剛經曆了一些事兒,又很疲憊,所以很多人覺得她現在是不是很不快樂。這個事兒後來她還有發社交平台解釋,其實她現在過得也挺好的。

觀眾看視頻的時候,會傾向於用某一種狀態或者某一兩句話去判斷ta的整個現狀,他們也確實沒有機會像我一樣和主人公長時間的連續地相處和聊天。隻能說,“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吧。

 

圖源網絡,與本文人物無關

至於大家都在期待的“新聞人物”劉丁寧,我傾向於不會在後續視頻裏出現,因為她很早就表示過,早年媒體的太多關注對她是有些困擾的。我也更希望能夠尊重她的意願,不打擾她現在平靜的生活。

迄今為止我去見到的大多數同學,到了現在這個人生階段,對於自己的興趣在哪,能力範圍在哪,未來能走到哪,我覺得大部分人心裏都清楚,都已經是自洽的狀態了,比剛工作那幾年肯定是要好得多。

高中同學是我關係最好的一群人了,大家一起經曆過高中的那三年,有一種僅有彼此才懂的互相理解。雖然大家已經生活狀態不同,但是能從每一個對方身上看到曾經的自己。對我來說,這才是重逢的意義。

=================================================================

我,辭去銀行工作,輸光家底後離婚,擺攤謀生,55歲開始享受生活

 自PAI 自PAI 2023-08-23 00:25 Posted on 北京

這是《自拍》第407個口述故事

大家好,我是汪紅。今年60歲的我,離異獨居,邊打工邊旅遊,把生活過得像花兒一樣。

回望前路,我的人生也曾起起落落、有悲有喜。在銀行工作20餘年後,毅然辭職;40歲為賺錢養家,不得不北上工作;45歲,輸光家底靠擺地攤重新開始,也掙脫婚姻和家庭束縛,一個人繼續前行。

事業的成功和失敗,與婚姻和家庭的變動交織,人生一甲子,每個重大節點我都自己抉擇,沒有對錯,隻是努力做自我,並且永不丟失重新出發的勇氣。

 

我在古鎮拍攝的照片。

1963年,我出生於武漢。父親是轉業軍人,14歲就離開湖南老家參軍,是一名吹小號的文藝兵,也是最後一批抗美援朝的老兵。但聽父親說他們的部隊剛剛跨過鴨綠江,就接到戰事結束的指令,隻能返回國內。沒有真正上過抗美援朝的戰場,成為父親一生的遺憾。

父親1953年退伍後在武漢和母親相識並成婚。轉業到當時剛創立的華中科技大學,在校一直從事政務工作。我母親當時在漢口的武漢製藥廠工作。華科大在武昌,交通不便,所以他們兩地分居。我從小跟著媽媽在漢口生活。

記得小時候,爸爸喜歡打獵,周末常常半夜上山。一早帶著捕獲的野味從武昌騎車到漢口看我們。物資缺乏的年代,其他孩子可能都吃不飽飯,我們家卻常有野兔、野雞等野味享用。但父親表達愛的方式也僅限於此——沒有多餘的話語,更不會和孩子交流、談心,隻會做他認為對的事。

那個年代的父母我想大都這樣,我母親也是直性子,教育方式簡單甚至粗暴。從小到大,我幾乎沒有聽到她的鼓勵、表揚,有的隻是批評、埋怨。所以,我從小雖不缺吃穿,但和父母沒有共同語言,得不到認可,一直想離家獨立生活,去看看自己能力究竟如何。

在我三歲時,大弟出生了。媽媽忙不過來,我被送到華科大附屬幼兒園上全托班。六歲時,二弟出生,我也到了上小學的年紀。為了更好地照顧三個孩子,母親帶著弟弟們回到華科大校園,我也入讀華科大附小。從小學到中學、大學,我一直學習、生活在華科大所在的喻家山。

 

我的家庭相冊,右上角是我媽媽和一歲時的我。

華科大的家屬院裏,我們家的三個孩子是很引人注目的。其他家是哥哥帶著弟弟妹妹玩,或是姐姐帶著弟弟妹妹學習,而在我家,是我帶著兩個弟弟上樹抓知了、下水摸魚打水漂。作為長姐,我獨立好強、堅毅果敢,什麽事都自己決定自己扛。但作為家裏唯一的女孩,我又期待得到父母的關注和愛。

童年的經曆造就了我看似獨立卻又期待家庭溫暖,看似自我卻又希望得到他人認可的性格。這種矛盾、拉扯在60歲之前,幾乎每一個重要的人生節點都影響我。

高中文理分班,雖然我更喜歡文科,但聽從父親建議選擇了理科。課上了一周,我覺得還是應該遵從自己的內心,和老師提出要換到文科班。老師問:和父母商量了嗎?當時的我也不知哪來的勇氣,竟然鎮定地回答已經商量好了。結果是父母知道後大罵一頓,但木已成舟也隻能聽之任之了。

1981年,我參加高考,分數隻上了專科學校。作為華科大的子弟,父母覺得沒有本科文憑是一件丟臉的事,所以讓我複讀一年。說來也巧,我剛複讀了一個星期,華科大成立了外語係,開設日語和法語專業。雖然也隻是專科,但這是我最熟悉的華科大,且明年再考也前途未知。所以18歲的我決定放棄父母選定的複讀之路,入讀華科大日語專業。

作為日語專業的學生,我很自然地喜歡上日本的影視明星,特別是山口百惠。《伊豆的舞女》、《血凝》、《絕唱》等我反複看過多遍,她的經典歌曲《謝謝你》直到現在我還會唱。山口百惠飾演的很多角色看著嬌美柔弱,但骨子裏勇敢堅強。我希望能成為像她一樣美麗溫柔卻又獨立自強的女性。她和三浦友和的愛情也讓我向往,期待能遇到一份屬於自己的美好情感。

 

讀大專時的我。

日語僅僅學了半年,就遇到中國人民銀行招幹。1981年,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第一次對社會開放招幹。銀行在武漢各大中學當年達到高考分數線的學生中,根據在校表現、老師反饋等進行綜合評估,定下總共100餘位的招幹名單,然後通知本人。入選的學生都將麵臨一個選擇:是繼續在大學求學,還是放棄學習接受招幹。

當時華科大附中一共選拔了三位學生,收到招幹電話時,我都懵了。但詳細聽了介紹,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谘詢老師後,我得知如果繼續讀書,大學畢業國家會包分配,但具體的工作崗位和內容不可知。

而且當時是改革開放初期,外語專業並沒有非常明朗的就業前景,相反銀行和郵政、電力、鐵路一樣是鐵飯碗,更加穩定有保障。入職銀行後,並不是放棄學習,也需要用半年時間學習金融方麵的專業知識,還是帶薪的。所以從就業前景和經濟角度考慮,我選擇放棄求學,入職銀行。

事後也證明,在銀行20餘年的工作,不僅讓我有一份穩定且相對豐厚的收入,憑借一人之力支撐全家的開銷。更重要的是,培養了我的專業技能、綜合素養,讓我有信心、有能力在40歲,甚至60歲時,在事業上重新出發。

半年的金融專科學習結束後,我進入剛從央行分離出來的工商銀行工作。

 

18歲剛參加工作時,前排左三為我。

正式入職後,我就申請了員工宿舍,從家裏搬了出來。不僅為了上下班更方便,也為了實現一直以來離家獨立的願望。

工作穩定了,我也開始考慮個人問題。前後談過幾任朋友,但因為種種原因未能修成正果。1987年,一位同事的妻子給我介紹了前夫。記得第一次見麵,他帶著一副細框眼鏡,看起來斯斯文文。但我身高1米7,他1米72,內心直接就給否定了。

介紹人離開後,他約我看電影。礙於同事的情麵,我隻好答應。路上風很大,我凍得瑟瑟發抖,他把自己的衣服給我披上。這個舉動讓我對他產生了一絲好感。到了電影院,還沒有開場,他買了一份報紙,我閑著無事也把頭湊過去。沒想到,他直接將報紙一撕兩半,將我要看的那部分內容遞給我。

這個意想不到的舉動讓我覺得這個男生做事出人意料,有點意思。後來,他約我出去玩,花了不少錢,我想這是個願意為我付出的人,我們正式開始了交往。

 

20歲,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我,穿著親戚從香港帶來的裙子和襪子。

但沒想到我們的戀愛受到雙方家長的反對。他和我一樣,也不是正規本科畢業。華科大的家屬院裏,女孩找對象最起碼是本科,還有不少是研究生學曆。我父母總認為,女兒應該找一個比自己學曆更高的對象。

而我對於他們家,也不是最理想的兒媳人選。他爸爸當時是處級幹部,希望找一個家世背景更門當戶對的人家。有那麽一霎那,我也為自己的文憑,以及當時自己黑黑瘦瘦的外貌感到自卑。但他卻異常堅定地告訴我:就喜歡我活潑開朗像陽光一樣,帶給他快樂溫暖。

我們確實在對方身上看到自己不具備的優點,但我們並沒有真正、完全地了解對方,也沒有做好包容、接納對方所有缺點的準備。兩個想要衝破家庭阻撓的年輕人做出了一個大膽、倉促的決定:偷出戶口本,瞞著家人領證結婚。

1988年,25歲的我,和當時認定的對象,義無反顧地結婚了。婚後,我們和公婆同住,我事事搶著幹,做事勤快利索。雖然婚前公婆對我並不十分認可,但婚後關係卻處還不錯。我也更全麵地了解前夫:會主動做家務,甚至縫補裁剪也難不倒他。但是喜歡宅家,工作沒有什麽上進心。他內向敏感,做事拿不定主意、下不了決心的性格很快就造成了我們婚後第一次大矛盾。

婚後沒多久,我懷孕了。我想要申請銀行的分配房,但如果和父母同住就沒有申請資格。我和他商量希望先從公婆家搬出,外出租房,然後向單位提出申請。他一直猶豫不決,思前想後很多天也下不定決心。眼看申請截止時間越來越近,我橫下心自己找了一處房。看我如此堅定,他也隻能同意,但我知道他並非真正理解和讚同。

搬入出租房後的一個晚上,懷孕後期睡覺已經很辛苦,又因為牙疼痛得睡不著,我隻能推醒前夫讓他幫我找止痛藥。沒想因為影響了他睡覺,轉身抬手就給我一巴掌。事後他向我道歉,但這一巴掌卻一直印在我的腦海裏。

1989年,兒子出生了。像所有母親一樣,我渴望能給他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成長環境。前夫當時是國營單位一名普通的技術人員,收入平平,所以我提交了從會計崗轉到收入更高的信貸崗的申請,在忙碌的工作之餘積極備考。經過了嚴格的理論和業務實操考核之後,我順利轉崗。

 

30歲從會計轉崗到信貸,工作更加忙碌且有挑戰。

在新崗位上,我工作認真負責、積極主動,贏得了很多客戶的信任,收入比之前有了明顯地增長。但工作也更忙碌了,常常需要出差。

時間到了1993年,單位改製,年僅33歲的前夫下崗了。很長一段時間,他都不願出門重新找工作,每天窩在家裏。因為當時兒子還在幼兒園,確實需要人照顧,所以我們就默許了這樣的家庭關係:我在外麵打拚,他全職在家帶孩子。

我一直認為他是有能力的,隻是缺少一個機會,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那就自己創業。兒子上小學後,我主動拿出近10萬元,給他開了一家幹洗店,希望他通過工作更自信、有成就感,我們也多一些共同語言。但這個決定既沒有改善家裏的經濟條件,也沒有改善我們的關係。

因為從未有過經商經驗,幹洗店生意一直不好。為了增加營收,我們開始賣一些小商品,也學24小時便利店一樣延長營業時間。這樣一來,我們幾乎碰不到麵。每天晚上他半夜到家,我和兒子早已睡下,早上我和兒子起床時,他還在休息。除了周末能難得相聚外,其餘時間幾乎講不上話。

 

兒子小學二年級時和我的合影。

這樣的生活整整過了兩年,幹洗店最終還是因為入不敷出關閉了。他又重新進入無業的狀態,我們兩人已沒了共同語言,漸行漸遠。我可以理解一時逆境下的暫停,但不能接受年紀輕輕就徹底躺平。

2003年,在他下崗整整10年後,我做出一個破釜沉舟的決定:從工作了整整21年的銀行辭職。

那時我剛考核競爭上崗,從基層副科級到市分行的正科級,雖然職位晉升,但並不快樂,不僅工作壓力很大,還要兼顧人際關係。得了一場大病,把子宮切除了,才真正感到,不能太拚命,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於是我決定讓自己歸零,也以此給前夫壓力,逼迫他去求職、去創業。現在想來雖然不免任性衝動,但是我不後悔。

我辭職後的半年時間,他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眼看家裏的經濟越來越困難,我甚至和他提議我們盤下一家小餐館,賣牛肉麵也行!隻要不怕苦、不怕累,相信生意不會差。但在連店麵都已經看好的關口,他又猶豫、退縮了。

多年賦閑在家,已經讓他沒有了拚搏的鬥誌和創業的勇氣。我也終於明白當一個人自己不願成長、承擔時,再大的外力也難以推動他。

生活總要繼續,我必須馬上找工作。幸運的是,一位多年好友此時從美國回國,打算在北京開一家高檔的運動俱樂部。她知道我在銀行工作多年,也有和相關職能部門交流溝通的經驗,所以邀請我去北京擔任總經理助理,全權負責俱樂部籌備的相關事宜,並且給出了不錯的薪酬。考慮到在武漢很難找到同等待遇的工作,我決定接受她的邀請北上。

2003年6月,40歲的我因為要養育孩子、承擔家庭,不得不從零出發,開始了北上之旅。

到北京後,我一個人麵對全然陌生的環境,既要監督工程的進展,又要跑多個部門辦理相關手續,還要負責招聘、培訓……連睡覺也成奢侈。但功夫不負有心人,運動俱樂部如期開業,也因為設施完備、定位準確、服務用心很快步入正軌。憑借良好的口碑,吸引不少文體界明星、企業高管等成為長期會員。

 

我在北京工作期間接待劉曉慶女士。

2006年,就在我的工作蒸蒸日上時,接到前夫的一個電話,他告訴我他要創業了。麵對這突如其來的消息,我又驚喜又驚訝,喜的是這麽多年“油鹽不進”的人,終於要上進了,驚的是,他到底要做什麽,創業的本錢又從何而來?他告訴我,是他的一位好友,知道他多年沒有工作看不下去,主動借他一筆錢開養牛場。還說如果賺了,算他入股,如果虧了,就算投資失敗。

我心想哪有這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但聽到他在電話裏的興奮和激動,我又選擇相信他。馬上要開始養牛場的項目,兒子的生活沒人照顧,我是繼續留在北京,還是離職重新回到武漢?我幾乎沒有猶豫就做出決定:回武漢,照顧兒子,也協助他一起打理養牛場。在我內心,一直覺得一家三口在一起,夫妻二人攜手打拚就是最美的畫麵。

但是現實又給了我當頭一棒:回武漢後,我無意中發現銀行裏的30萬元存款不見了,前夫欺騙了我,根本沒有什麽有錢好友,他取出了我給兒子的教育基金投進了這個根本不熟悉的養牛場。但生氣、埋怨已經沒有意義,此時除了幫助他一起把養牛場開起來,我想不到有什麽更好的方法。

夏日炎炎似火燒的武漢,我和他一起裝修、買牛、進飼料,學著如何拌飼料、擠牛奶、打掃牛舍。觀察每頭牛的健康狀況,遇到牛生病,還要給它們喂藥。開始時因為擔心晚上牛有情況,不敢回家,隻能帶著兒子一起住在沒有空調的牛場裏,刺鼻嗆人的味道一直到現在我還記憶深刻。

但創業需要的不僅僅是一腔熱情,更需要專業知識,特別是養牛場這樣有很高技術門檻、實操經驗的項目。隨著養的牛病的病,死的死,到了2007年,沒有了牛的養牛場也關門停業了。

已經把家底幾乎都輸光,再出發實在太難了,但生活不許我停下腳步。有什麽事情是幾乎沒有技術和資金門檻的呢?我想到了擺地攤。

雖然做過銀行白領、外企高管,但此刻身份、臉麵、尊嚴都沒有賺錢來得重要。我花了幾百塊錢進了頭繩、發箍、發夾等一些女孩子喜歡的小東西,周末晚上,到武漢一所大學門口擺攤。怕忙不過來,我叫上前夫讓他幫忙。不曾想,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擺攤,還讓我堅定了離婚的想法。

或許是因為我一直愛好穿搭,對搭配有獨到的研究,選品有眼光,也可能是我不僅僅是推銷產品,還會熱情地向女生們介紹怎麽用、怎麽搭才更好看,當晚生意比我設想的還好。但當我忙著介紹、拿貨、收錢、找錢時,前夫卻一直遠遠地看著,他覺得大男人賣這些小玩意丟臉。

在我忙得不可開交時,不知誰塞來一張百元大鈔,要找90元。這是當晚收到的唯一一張100元,當時太忙了,我根本就來不及也壓根忘了要驗鈔。收攤後一看,才發現這是張假鈔。整晚的辛苦都打了水漂,前夫還一直埋怨我為什麽沒看仔細。我沒有爭辯,他的話像是一盆冰水徹底澆涼了我的心。

我決定回娘家冷靜幾天,思考這麽多年我的生活、我和他的關係,以及自己的未來。20年來的種種,讓我想明白或許沒有對錯,但三觀不合的人確實不適合。我開始懂得家庭不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徑,拋開了家庭的束縛、傳統觀念的枷鎖,我可以給自己更多空間和機會,隻為自己而奮鬥。

 

一家三口隻拍過兩次合影,這是其中一張。

但一個45歲的離異單身女人要重新再發出,路在哪裏?是重新找工作,還是下海經商?

通過在北京的工作,包括那次出師不利的擺地攤,我似乎發現自己身上有經商的細胞。我決定到上海、義烏考察市場,看看有什麽商機。“出發就有收獲”,我在上海恰巧碰到襪交會,整個展覽館琳琅滿目的襪子,我當真是開了眼界,第一次看到這麽多不同質地、不同款式、不同作用的襪子。每個人每天都需要穿襪子,我想這是個可以嚐試的機會。

回到武漢,我又做出了一個沒有給自己留後路的決定:把一套房子賣了,在武漢最熱鬧的光穀步行街開一家襪子專賣店。說幹就幹,賣房、看店麵、裝修、進貨、上架……我像一個拚命三娘幹勁十足地撲在小店上。我對未來充滿期待,內心能量滿滿,我喜歡現在這個解開了執念、衝破了過往的自己。

 

我的紅襪子專賣店紅紅火火地開業了。

2007年4月,襪子專賣店正式開業了,我給這家小店取了個響亮的名字“紅襪子”。或許是店名帶來了好運,一開業生意就紅紅火火,不僅普通襪子銷售火爆,連幾百元的進口襪都賣得不錯。生意蒸蒸日上,十年間,我換了兩次門麵,最大一家有60多平米。聘請了4位營業員,最高日銷售額達到2萬多元。

開店期間,我還積極嚐試不同的人生體驗:2013年,50歲的我第一次穿上旗袍,腳踩10厘米高跟鞋,走上“第37屆世界麗人大賽”的舞台,和來自其他多個不同國家的麗人們,一起參評城市文化使者。原本抱著好玩、交友的心態,未曾想一路從初賽挺進總決賽,最終獲得“最具魅力麗人獎”、“最佳服飾獎”。我看到了屬於自己的能量和美。

 

50歲的我在世界麗人大賽上海總決賽現場接受頒獎。

2017年,父親得了肺癌。想起自己年少時,很早就離家,從小到大幾乎沒有和父親好好相處、好好交談。我曾在內心一直埋怨他不懂我,但我何嚐有試著去了解他?所以當父親住院需要一個陪護時,為了更好地照顧他,也為了彌補作為女兒的虧欠,我毅然選擇關了店。內心的天平裏,父親遠比賺錢來得重要。

這一年,我在醫院陪護父親,也帶他回到多年未歸、日夜思念的湖南老家。父親走的時候是安詳的,我想他應該沒有太多的遺憾。

如果說之前的離婚讓我衝破捆綁,看到自己的能量,那麽父親的去世,更堅定了我要在有限的生命裏,更鬆弛自己、享受生活的想法。兒子上大學後,從2018年開始,我放下了工作,再一次將人生重新歸零,一個人出發,去了九寨、麗江、大理、海南、西藏、新疆,我想圓年少時那個想看更大世界的夢想。

2019年年底,我到了泰國華欣,原本以為這是一場普通的旅行,不曾想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在泰國滯留兩個月之久。

 

我在泰國華欣的海邊。

2020年2月我輾轉多地,最終回到解封後的武漢時,內心充滿感慨。我更加珍惜生命、珍惜當下,也從四處旅遊、四處漂泊轉而想找一個山清水秀之地旅居。

就在我尋覓旅居之地時,一位朋友給我提供信息:他的朋友在成都街子古鎮有一家民宿,現在想請人為民宿做線上推廣,包吃包住,另按直播時間支付工資。他知道我愛好旅遊、攝影,自己有一個短視頻號,會拍視頻、做剪輯,所以問我有沒有興趣,我幾乎沒有考慮就答應了。

2020年6月,我第一次來到街子古鎮。古鎮隱匿在青城山腳,街巷幽幽、流水潺潺,沒有太多喧囂熙攘,我對這裏頗有好感。

 

美麗的街子古鎮。

近4個月的時間,我幫助這家民宿做線上推廣,我喜歡上了街子古鎮,也大致了解了民宿運營,還認識了不少朋友。這些奇妙的緣分都為我後來旅居此地,成為一位民宿管家埋下伏筆。

當年10月我離開了街子古鎮。從街子古鎮回到武漢近一年的時間,我內心一直牽掛著那片川西水鄉,時常想念那裏的小橋流水、夕陽西下,特別是認識的好友們。念念不忘必有回響,2021年9月我又重回街子古鎮,雖然這次隻呆了一個月,但卻讓我更深地了解這裏、更愛這裏——我要旅居在這裏。

2021年春節,我和母親以及兩個弟弟提出去街子古鎮旅居的想法,沒想到他們都很理解和支持。沒有了後顧之憂,2022年5月我第三次來到街子古鎮,開啟了直到現在的愜意旅居生活。

我先租了房,房間通透敞亮,帶一個大大的陽台,我像家一樣用心地布置它。每天像當地人一樣早起趕集,回家給自己做一份營養豐盛的早餐,然後健身、閱讀、種花。下午外出周邊尋山訪水,拍花攝草。晚上夕陽西下,微風徐來時,坐在街邊和左鄰右舍嘮家常。

 

我在街子古鎮租的房子,大大的陽台鮮花盛開。

我原本就想如此悠哉遊哉地享受退休生活,沒想到閑聊家常還聊出了一份工作。古街上有一家文創產品商店,老板娘還有一家民宿,時間、精力有限,沒能好好打理,想聘請我做民宿管家,我欣然答應。

今年6月,60歲的我又接受了“新身份”——正式成為一名民宿管家,或許是得益於之前的工作經曆,也或許是因為我有積極開放、願意學習的心態,沒過多久就完全上手了。

民宿管家做六休一,每天工作8小時,店裏忙碌時,工作時長會遠遠超出。日常工作包括但不限於:和即將入住的客人提前聯係;做好客人的入住、退房;為客人解決困難,包括處理投訴、解決斷網、斷水、斷電等等問題;如有需要,還需帶客人遊覽古鎮,組織開展一些互動體驗類活動。

 

在街子古鎮一個朋友的畫室學畫畫。

很多客人得知我的年齡時,常常發出“哇”的一聲,但我的內心完全沒有被年齡所局限,和大學剛畢業的孩子幹一樣的活。甚至因為我有銀行工作的經驗,EXCEL、PPT比他們做得還溜,待人接物、處理投訴上,我也不卑不亢,更有應對的方法。

工作之餘,我也會享受生活。前段時間,有個攝製組住在我們民宿,我還自告奮勇客串了一個角色。第一次“觸電”的我,沒想到拍攝時還一條就過。

 

如今的我,愛工作、愛生活,更愛自己。

從武漢喻家山的家,到北京CBD的繁華,從那個炎熱夏夜出租房裏的一巴掌,到街子古鎮陽台上的鬱鬱鮮花......我走過了一甲子的歲月。有收獲、感動,也有遺憾、不甘,但人生和人一樣,沒有完美,也不必追求完美,隻要一直擁有重新出發的勇氣,就能毫無畏懼地行走在人生路上。

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現在才知道,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60歲,我對自己、對幸福有了全新的定義和理解,美好人生又重新開始了,一切都是最好的模樣。

 

*本文由汪紅口述整理而成,文中照片除特殊注明外均由汪紅本人授權提供。
*本文在今日頭條首發。  
 
 
汪   紅 | 口述
陳   聰 | 撰文
孔寧婧 | 編輯
 
-THE  END-

所有跟帖: 

夫妻之緣真是物理存在的!月老的紅線隱藏在你的基因裡! -FormatRun58- 給 FormatRun58 發送悄悄話 (231 bytes) () 09/30/2023 postreply 18:25:5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