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甲骨文還早800年,山東出土的丁公陶文長啥樣?zt

來源: yzout 2023-09-07 05:16:0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070 bytes)

比甲骨文還早800年,山東出土的丁公陶文長啥樣?

說到中國文字的起源,很多人會想到殷商時期的甲骨文,距今3000多年。甲骨文是我國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但是它卻不是最古老的文字。那麽,到底誰是中國文字的“老大哥”呢?

要認識這位“老大哥”,就要回到4200年前的史前時期了,那就是1991年在山東鄒平丁公遺址被挖掘出土的山大丁公陶文。

丁公陶文刻寫在一塊近似梯形的泥質磨光灰陶片,計有5行11個字,右起一行為3個字,其餘4行每行2個字,可以看出,這些文字筆畫流暢,且清晰可見,字與字之間保留了一定的間距,使每個字可以獨立成字。

在此之前的考古發現多為符號化、圖像化的文字,而山大丁公陶文褪去了圖畫文字的特征,充分體現了人類社會的進步性。

丁公陶文被發現後,考古學家判斷其年代為龍山文化晚期,丁公陶文的“設計”比甲骨文早了800年左右。

這11個字到底記載著什麽內容,考古學家們持有不同的觀點且存在爭議,有專家認為丁公陶文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早期文字”,也有專家認為他是一種“誤入歧途”的文字,至於這11個字的具體內容,有專家認為與古彝文有密切關係,是用來驅邪納吉的。那麽這位4200年前的“字體設計師”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麽呢?

無論丁公陶文的爭議有多大,山東龍山文化時期後期湧現出了大量類似文字現象,說明山東龍山文化處於文明社會的形成時期,古人們的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已經出現,人類文明正在逐步形成。

說起原始時期,大家可能會想到“瘋狂原始人”,生吞活剝、刀耕火種。其實在龍山文化時期,古人們的生活已經非常講究了。

龍山文化時期的人沒有衣服穿?

龍山文化時期,古人們已經開始用骨針來進行縫紉了,1985年山東泗水出土的骨針(現藏於山東大學博物館)針眼僅0.1cm,這就要求縫紉用的線質量較高。除此之外,龍山文化時期的紡織水平已相當於現代農家腰織機的粗布紋水平,考古專家推測,那時應該已有了正式的織布機。

龍山文化時期的人茹毛飲血、生吞活剝?

龍山文化時期穀物已經成為主流食物,傳統的“燒烤”方式對穀物來說是不合適的,而這個時期陶器的大量產生也許正是古人們對“美食”追求的最佳體現。充滿智慧的先人們發明了甗、搭配箅子使用,相當於我們現在的蒸鍋,有了甗,在當時吃一碗“大米飯”已經不是難事兒了。

除了“蒸鍋”以外,古人們似乎還吃上了“火鍋”。鬲與陶釜類似,人們將食物放入鬲中進行烹煮,但是古人到底如何使用鬲,我們也隻是進行推測,也許在4000多年前,先人們也曾圍坐在一起,像我們今天一樣吃火鍋,他們在鬲中倒入剛打來的山泉水,再放入新鮮采摘的食材,隨著火越來越旺,山泉水咕嘟咕嘟地滾著......

龍山文化時期的人依舊住在洞穴裏?

在龍山文化早期,房子以半地穴式房屋為主,即地下半層,地上半層,但到了晚期房子已經直接建在地上了,古人們還掌握了建築技術,懂得使用柱洞、柱礎石及夯築技術,這可以使房子更加牢固、安全。通過複原圖我們可以看出,龍山時期人們居住的房子已經非常“現代化”了。

龍山文化遺址中也發現了大型聚落遺址。這說明,4000年前的古人們已經創造了較為先進的古文化。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齊魯大地日新月異換了新顏。但不論是先人還是現在的我們,都在這片土地上繼續書寫曆史,譜寫傳奇。

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