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裏的馬原引爆網絡

來源: FormatRun58 2023-03-24 20:26:0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6751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FormatRun58 ] 在 2023-03-24 21:35:1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人物|城堡裏的馬原

file

馬格曾經問爸爸,什麽是虛構。馬原用一隻手拿了一個橘子,對馬格說,把橘子放到另一隻手上,原先的空手裏有了橘子,這樣的無中生有就是虛構。那一天,馬格逝去了,「有」再度變成了「無」。

 
 

文|羅蘭

編輯|金匝

主人

 

 

城堡的主人老了。大部分時間,作家馬原隻能躺臥。半躺在客廳向外望,他看不到城堡最醒目的那座四層紅色圓形磚樓,它就矗立在西雙版納姑娘寨高處,像是舊日土司的碉樓。

這座占地超過2000平方米的城堡中,馬原日常起居在一座八角樓裏。樓是三層,一樓的70多平方米沒有隔斷,全做了客廳,大幅玻璃窗一扇扇展開,下正上尖,像童話裏的式樣。站在室外,西雙版納2月的陽光很溫煦,讓人覺得這間擁有7扇窗、360度視野的客廳明亮通透。這也是主人的設計初衷。

真正走入是另一份體驗。客廳進深太大,光線隻能抵達三分之一。出於安全的考量,窗戶被設計成一體式,無法打開,隻在其中兩個三角尖上開了幾個小洞通風。一套兩長兩短的深色木沙發擺在中央,看上去和房間的空氣一樣沉悶滯重。馬原現在經常躺在那裏。

如果馬原站起來,會比多數人都要高大。年輕時他一米八四,現在據他自己說,大概矮了兩厘米,減縮的是歲月的水分。他身材魁梧,有一張寬坦的臉,淺褐色瞳仁常常望向某個遙遠的地方,餘華曾形容它們「含情脈脈」。

現在,這雙眼睛有些暗淡了。它們見證過主人豐富的過往:出生於遼寧錦州,下過鄉,當過鉗工,恢複高考後考上大學中文係,畢業時主動要求分配到西藏。29歲到36歲,馬原在西藏度過7年,留下《岡底斯的誘惑》《拉薩河女神》等載入當代文學史的小說。回到內地,他做影視劇、搞房地產,稱得上是「時代的弄潮兒」。

image

馬原 圖源紀錄片《文學的日常》

2008年,馬原查出肺部長了一個6公分多大小的腫瘤——他稱為「壞東西」,做穿刺顯示「未見癌細胞」。本來還應該做第二次、第三次穿刺,繼而可能是手術,如果是惡性則需要化療,但他決定停止。「如果查出有癌細胞,就意味著進入倒計時。留著這個懸案,充其量我是個肺癌疑似患者。」

馬原自己想到的方案是「換水」。他認為水是生命的基礎,自己肺上長的「壞東西」也是水帶來的。他離開工作地上海,到海南「換水」,「換成好水,或許就能把它帶走」。

病情幸運地沒有惡化。三年後,馬原應朋友之邀到西雙版納南糯山遊覽。南糯山距離西雙版納首府景洪市約30公裏,盛產普洱。馬原喜歡上這裏漫山的樹木和溫暖的氣候,決定移居到此。當年他跑了8趟南糯山,買下地,平整成自己想要的形狀,為建房作準備。第二年,馬原帶著妻子李小花和3歲的兒子馬格,一家三口搬入了尚在修建中的「九路馬堡」。

紀錄片導演王聖誌第一次到九路馬堡拍攝《文學的日常》,覺得像「一個人做的夢」。11棟紅磚紅瓦的房子築成圓形、多麵形,高低錯落,牆上垂下大片紅色花朵。房屋倚著蒼翠的山,清晨有雲霧遊到園中。兩隻狗、十數隻雞隨地走,清冽的山泉流進魚塘。有時馬原在地上抓到蛤蟆,就順手扔進魚塘裏。

遷居南糯山後,馬原用五六年時間建成了九路馬堡。除了馬原一家居住的八角樓,其他樓棟的房間門口都掛著木牌,上麵寫著用主人喜歡的作家命名的屋名:雨果屋、托爾斯泰屋、拉格諾夫屋……主樓門前草地上立著一塊大石,上書「灣格花原」,包含著一家人的名字:馬原和前妻生的大兒子馬大灣、和現任妻子生的小兒子馬格、妻子李小花和馬原。

image

「灣格花原」石刻 羅蘭 攝

王聖誌拍下了馬原一家和來訪的朋友漫步山林的情景:馬格看到路旁的香蕉樹,說想吃香蕉。做過運動員的李小花便爬上牆,拽住蕉葉,砍下一大把青嫩的果實。朋友驚歎:像高更的畫一樣。

定居南糯山被馬原視為繼生病後生活的又一個重要轉折。上山時他將近60歲,一甲子,他視為過了一輩子。「現在在過第二個一輩子,這是我人生過得很愉快的一輩子。在自然的環境裏,我找到了內心的歸屬。」

這似乎是一個完美桃花源的故事:作家歸隱山水間,建起自己的城堡,過著貼近自然和詩意的日子。他的身體得以恢複,迎來一生中第二個創作高產期。愛人相伴,孩子在優美的環境裏生長。九路馬堡,是都市人向往的理想生活的標本,也是一位以奇崛、浪漫風格著稱的作家的精神外顯。媒體紛至遝來,先鋒作家馬原借抗癌和隱居的雙重光環,重回了文學和大眾視野。

但事後看來,有些隱隱的不安藏在這浪漫動人的故事背後。2022年6月1日,兒童節當天,13歲的馬格猝然離世。一周後,馬原在自己的朋友圈公布了這個不幸的消息,措辭是:「馬格沒出任何意外,沒有任何痛苦。是上天突然接走他。」

事發後八個月,馬原倚靠在客廳中央的長沙發上,神色有種暫時得以安放的疲倦。前天為了接待一位遠道而來的朋友,他和小花下山住到景洪市郊的別墅裏。今天事情一了,他便讓小花開車回到南糯山。「這裏才是家。」

馬原的背有些佝僂了,罩在灰色夾克下更顯局促,腳上是一雙海濱遊客常穿的洞洞鞋。從前在海南,他喜歡的是運動鞋。一年多來,他飽受心衰的困擾。今年年初感染新冠,患有多種基礎疾病的馬原一度呼吸困難,神智不清,進醫院搶救後才脫險。

現在,他的身體仍然容易浮腫,尤其是腿部,需要盡量采取躺臥的姿勢,穿洞洞鞋也是為了方便。他慢慢將自己挪到沙發前坐下,抬頭正好看見斜對麵的供桌,並排擺放著馬格的照片和小花供奉的兩尊菩薩。

「看,我們馬格和菩薩在一起。」馬原說。

重生

早上8點,李小花穿著羽絨服在廚房忙碌,準備馬原愛吃的西紅柿雞蛋麵。南糯山姑娘寨的海拔比景洪市區高1000米,氣溫大約要低五六度,2月的早晨和晚間隻有不到20度。廚房和餐廳一體,是個四麵來風的大平台,李小花是海南人,不耐冷。

馬原在餐桌旁坐好,拉起衣服,自己注射胰島素。他有嚴重的糖尿病,三餐前都要注射胰島素,每天還要額外加一針長效藥劑。

這幅場景讓我想起兩年多前,在上海的一個飯局上見到馬原。十幾位文學界的男女圍坐在一張大餐桌旁,遲到的馬原越過已經開始用餐的眾人坐到主位上。他沒動筷子,而是撩起衣服露出肚腹,一手掏出針劑給自己注射,一邊談笑說:北京那些高樓的格子裏,生活著2000萬頭兩足動物,真可怕。

從前馬原不打針、不吃藥,也不肯測血糖,直到六七年前,一位老朋友專程從東北來到西雙版納勸說馬原,他才養成習慣。

小花盛好麵端來給馬原,再招呼客人自己盛。身體日漸衰弱,馬原越來越依賴妻子的照料。吃飯時湯碗就擺在他麵前,他也會將手裏的飯碗遞給小花:老婆,幫我盛湯。

勞作時的小花看上去輕捷而有力,顯出運動員的底子。她身高超過1米7,長發紮成馬尾,麵頰上有深淺不一的斑點,大約是在高原長年日曬的結果。

生長在萬寧農村的小花,小時候大概不會想到自己會成為一位作家的妻子。她從小個子高,上學時全班排隊,她永遠是女生的隊尾,因此被選入體校,後來又進了省隊練田徑。小花不喜歡訓練,「太苦了」,師兄、師姐們退役時都是一身傷病。她自己做主退出省隊,回到體校,畢業後到廣州、深圳打工,在商場的櫃台賣煙酒。

遇到馬原時,25歲的小花在海口一個房地產項目的售樓部工作。馬原去看房,她負責接待。小花覺得這個高大的客人看自己的目光和別人不太一樣,兩人聊著房子,馬原突然問她,你的孩子多大了?小花有些窘迫地回答,自己還沒結婚。

後來馬原坦承,自己一見到小花就喜歡上了,覺得她「舒服,看著順眼」。當時他在同濟大學當老師,很快得離開海口回上海,於是托了海口當地的一位女性朋友去找小花說合。

小花隻知道作家是寫書的,沒聽說過馬原,但她覺得這個男人看上去很親切。至於馬原大她29歲,她想,不比自己父母大就行。他們交往很順利,小花很快去了上海,兩個人朝夕相處。馬原去學校上課,小花跟著到教室,坐在最後一排聽他講經典小說和電影。她讀馬原的小說,以為裏麵的事都是真的。看到寫男女關係的部分,她不解地問馬原:你這人怎麽這樣?她也關心馬原的日常生活。馬原的學生吳堯發現,小花會監督馬原穿襪子。此前無論多冷的天氣,馬原總是光著腳。

相識半年,看過跨年夜上海夜空的煙花,在屋頂花園打過雪仗後,李小花和馬原領了結婚證。馬原特地裝修了一套200多平方米的新居,迎接自己的第二次婚姻。

image

馬原和李小花 圖源紀錄片《文學的日常》

新婚僅半個月,馬原的胸背出現大片帶狀皰疹,潰爛疼痛。去醫院做了一係列檢查,又發現肺部長了拳頭大的腫瘤。「你回海口吧,回去,你還是一個沒有結過婚的姑娘。」馬原說。小花卻反問,自己的媽媽也有心髒病,難道自己要和她斷絕母女關係嗎?「我不但不走,還要給你生孩子。」她有信心,覺得隻要兩個人在一起,馬原就不會有事。

或許因為如此,當馬原提出不治療時,小花最終選擇了支持他。在馬原看來,如果待在醫院,自己的「前景一目了然」:做切除手術、接受放化療,「頭發日漸稀疏,之後牙齒開始鬆動,一顆又一顆被先後吐出嘴巴……一切皆拜科學(放化療)所賜」。

搬到空氣和環境更好的海口之後,馬原嚴格實施自己的「換水」方案。他每天在椰林樹陰下騎行兩小時,再泡一小時溫泉,喝當地的一種礦泉水。馬原信任那種水,因為它是「國宴飲料」。不久,他的帶狀皰疹結痂脫落,不再疼痛,睡眠和氣色也改善了。小花懷孕後期,他還每天陪伴妻子長距離散步。疾病的陰影漸漸遠離。

這段有些許傳奇色彩的經曆,讓這位已經20年沒有新作的「前著名作家」再度進入公共視線。他後來在書中提到:「一個麵對死神的馬原被媒體重新發現,幾部當教授時的講稿陸續麵世,讓我於當年成了年度十大精英之一。」

生病後拒絕痛苦的治療,遷移到藍天碧海間,憑借良好的環境和生活習慣維持健康,在某些意義上,這契合許多人的想象和期許,也讓馬原得到了一部分認同。而他當時的病況究竟如何,腫瘤是惡性還是良性,似乎都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2009年2月,馬原結婚一年後,小兒子馬格出生了。

小馬格臉圓圓的,擁有和媽媽一樣溫柔明亮的眼睛。兒子的出生,加上自己的「重生」,令馬原沉浸在欣喜中。剛做母親的小花則多了一分隱憂。馬格出生時,醫生說他的心髒「好像沒愈合」。小花曾猜測是否因為自己孕期營養攝入不足,馬原則說她「都是自己認為的」。小馬格並未表現出什麽異常。他喜歡玩沙,一家三口經常到海邊嬉戲。

馬原曾打算長居海濱,卻在2011年發現了更符合自己心意的南糯山。或許,相比起海邊的平靜舒適,高原上的南糯山更能讓他想起早年在青藏高原上的時光。小花原本不願離開家鄉,在馬原的勸說下,她最終還是決定跟從丈夫。

imagev

馬原和李小花舊照 圖源九路馬堡公眾號

妥協

「我後悔上這個南糯山住。」十一年之後,李小花說。

清晨她在院落裏打掃時,掃帚劃過地麵的尖利聲音,在空寂的院子裏聽得格外鮮明。兩隻狗「馬加」和「馬拉」趴在主宅前發呆,似乎並沒有適應失去了玩伴馬格這件事。以前馬格在的時候,會幫小花掃地、洗碗。現在,隻剩她自己操持這個占地超過2000平米的城堡了。

「他是個特別有禮貌的孩子。」蔣燕回憶,吃飯時別人給馬格夾菜,他總會說謝謝。

蔣燕是作家洪峰的妻子,在雲南曲靖經營網店,距離西雙版納大約1000公裏。洪峰與馬原是多年好友,兩家時有往來。2018年,馬原和小花曾把9歲的馬格送到洪峰家,請擅長中醫的蔣燕為馬格調理身體。

搬到南糯山後,小花發現馬格不時會心跳得很快,「站在旁邊都能聽到他心跳」。馬格上一年級時,學校請醫生為學生們進行常規體檢,測出馬格的心率超過130次/分鍾。小花想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馬原不同意。

當時應媒體之邀接受一位友人的訪談時,馬原說起自己對馬格身體異狀的態度:「我覺得我們依然可以用我的『掩耳盜鈴』、『視而不見』和『自欺欺人』來麵對疾病。」找蔣燕為馬格調理,是他因為不想讓小花擔心所做的讓步。「她(小花)覺得再堅持一下我可能還會讓步,又跟我說,要不就去醫院找一個認識的醫生。我就跟她說,人生別走回頭路……之所以選擇不治,就是因為這些東西治也治不好。治不好的病,幹嘛要費那些神呢。」

「治不好」,是因為馬原覺得心髒不能動。

「我說不過他。」5年後,孩子已經離去,小花回憶在馬格的事情上與丈夫的分歧。她從一開始就沒有掌握過話語權。中醫調理,是雙方達成的妥協。

調理了幾個月,沒有什麽效果,馬格又回到南糯山家裏。不久,馬大灣在南京拍電影,馬格去找哥哥玩。馬大灣發現了弟弟的異樣,帶他去醫院檢查,診斷為心髒二尖瓣膜閉鎖不全,需要做微創手術。

或許是對待肺部腫瘤的經驗給了馬原信心,他再一次反對帶馬格去檢查、手術。小花和朋友們輪番勸說,馬原的態度始終很堅定:心髒怎麽能動?不能動的除了心髒,還有腦。

帶著隱疾,馬格在南糯山一天天長大。這不是馬原第一次做父親,卻是他首次從頭陪伴孩子成長。大兒子馬大灣小時候,馬原在外漂流,大灣是由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帶大的,上初中才到馬原身邊。初中畢業後學了一年德語,大灣就遠赴德國留學,父子倆相處的時間並不長。現在,馬原有了彌補遺憾的機會。

馬格擁有爸爸為自己安設的蹦床,馬原常陪他麵對麵站立,來回踢足球。馬格被媽媽誤會不肯好好幹家務挨了訓,爸爸會專門開家庭會議替他解釋。

被馬原喚作「徒弟」的吳堯從同濟大學畢業後,仍和馬原一家往來密切,實際上更像這個家庭的大女兒,馬大灣和馬格都叫她「老大」。在吳堯的記憶裏,馬格很黏爸爸,六七歲還總在馬原身上打滾。父子倆經常摟抱、貼臉,甚至曾令幼時沒有和父親這樣親昵過的馬大灣感到過些許失落。

八角樓二層是個敞開式的平台,馬原和馬格常在這裏讀書。父親占著沙發,兒子在一旁的吊床上晃悠。有段時間,每天午後他們都會獨處一小時,馬原給馬格朗讀為他寫的童話《灣格花原》和《磚紅色屋頂》。馬格是童話的主角,城堡和南糯山風物也被馬原搬進了故事。馬格在其中和羊駝交朋友,騎著蜘蛛飛翔,對著掃興的成年人恨恨地吐舌頭:呸,大人!

image

馬原和兒子馬格一起讀書 圖源馬原微博

馬原愛給馬格講「樹、草、竹鼠、蛤蟆」,希望兒子像自己一樣喜愛自然。一次去鄰居家玩,馬格拿著棍子追打公雞,被馬原罰站,教訓他要善待動物。

和相熟的親友在一起,馬格喜歡說,「我爸爸最厲害」「爸爸是教授,什麽都知道」。他寫過一篇《我的爸爸叫馬原》,說到不管問什麽,爸爸都能答上來。他舉例子:問立陶宛的首都,爸爸馬上準確地回答:維爾紐斯;燒火的時候,爸爸會用細竹棍挑開葉子,讓空氣進到葉子裏,使竹葉著火。

馬原對馬格的教育有不尋常的理念。起初,南糯山沒有學校,四年級前,馬格在景洪市區上學。小花希望他正常讀書,和同齡人相處,將來能上大學,有足夠的智識去選擇自己想走的路。馬原則認為,上學沒有用,「見識重要」,不願為陪馬格上學而離開他喜愛的南糯山,遷到市區。小花隻好請自己的父親從海南過來,住到市區照顧馬格,自己在山上陪伴馬原。「他(馬原)的性格是要以他為中心的。」小花拗不過丈夫。

這是除了看病外,馬原和小花在馬格身上的另一個重大分歧。父母拉鋸,自己身體不好,加上有時要陪馬原外出等原因,馬格的學一直上得斷斷續續。到他四年級時,南糯山腳下開辦了學校,離九路馬堡隻有十幾分鍾車程。小花給兒子轉了學,每天開車接送。上了半年後,馬原身體不好,要到上海看病,又讓馬格停了學。

「馬格以後就在這裏做一個茶農多好,為什麽要去當律師、當醫生、當記者?我覺得這些職業都不好。」在城堡中,馬原喝著杯中的茶,說起他當時對馬格未來的規劃。「我有個預感,馬格以後也許就像他爸爸一樣寫作,因為他從小就有非常高的語言天賦。以後他寫作,弄弄茶,能養活自己,能有樂趣,還不夠嗎?」

小花卻記得,馬格並不想做茶農。馬原在後山租了一片30多畝的林地,有幾千株茶樹,家裏喝的茶都來自那裏。采茶並不輕鬆,得一直彎著腰,忍受日曬。一次馬格幫小花采春茶,采完後說,媽媽,我這輩子都不想當茶農,「太辛苦了」。

有變成了無

大部分時候,馬格看上去是個正常健康的孩子。但周圍的人注意到,隨著年齡增長,他出現不適症狀的頻率越來越高。

同在姑娘寨定居的老李和萍姐夫婦在沈陽時就和馬原認識,搬到西雙版納為鄰後幾乎天天往來。老李夫婦回憶,後期馬格常常運動一會兒就心慌氣短,臉色發青,胸骨的凸起也日益明顯。這是心髒問題的典型症狀。然而在馬原強硬的態度下,沒有人敢於再勸說他。親如家人的吳堯,也隻能勸馬原在馬格成年後告訴他病情,讓他自己選擇手術與否。

不上學後,馬格讀爸爸指定的書——多半是童話,按爸爸的要求每天練習寫作500字,幫媽媽拔草、洗碗,追著家裏養的鵝和狗玩,抓住了,放走,再追。小花去林地,馬格會跟著去保護媽媽。像大多數孩子一樣,他也喜歡玩遊戲,比如英雄聯盟和狼人殺。

山居寂靜,有客人來訪的時候,馬格總是很高興。吳堯每年都會到九路馬堡住一段時間,馬格總喜歡拉著她說這說那。老大,你知道最大的鯨魚有多大嗎?有30多米,叫藍鯨。然後讓吳堯不動,自己走出去60步,看30米大約有多長。他還喜歡跳舞,吳堯放上音樂說來一段,馬格就「四肢亂甩」地跳起來。

馬格10歲時,王聖誌到九路馬堡拍紀錄片,馬格不停地問工作人員,攝影師是幹什麽的?這個機器怎麽用?晚上大家圍坐在篝火旁,馬格問馬原的好友、畫家吳嘯海,夜空那麽暗,怎麽能把星星拍清楚?小花給大家烤餌塊,讓馬格看著火。他盡責地看著,最後餌塊卻烤焦了。小花責問馬格,馬格不解地說,你隻讓我看著火,沒讓我給餌塊翻麵啊。

吳嘯海的兒子和馬格同齡。他覺得,自己的兒子身上已經有了社會化的痕跡,會遵守社交規則,喜歡談論時興的話題。而馬格「憨憨的,更純樸」,看上去比實際更年幼一些,「像個小小孩」。

這大概是馬原追求的效果。王聖誌的鏡頭前,馬原笑著說,造城堡,首先是為馬格造的。「對我來說,沒有比給他營造一個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家園更重要的事情。」

或許在馬原看來,「最理想的家園」不僅指物理環境,還包括不讓馬格走主流教育路徑的做法。他對吳堯說,馬格應該無憂無慮地成長。「馬格平時聽我們聊天,接觸的都是書,都是藝術,他能不好嗎?」

而王聖誌發現,馬格很多時候在發呆,無所事事地「等太陽落山」。父母為他上學的事爭執時,馬格對小花表達過,自己想上學,上學有玩伴。馬原也記得,馬格經常抱著籃球在家門口攔一輛路過的車,坐到山腳下的學校找同學打球。

吳堯多次勸說馬原,學校可能教不了馬原認為有價值的知識,但可以給馬格帶來玩伴。有段時間,馬原的態度有所鬆動,考慮過等馬格再大些後送去國際學校,還去杭州考察過校舍,後來卻又變了,仍堅持不再讓馬格上學。

拉鋸中,馬原的身體先出了問題。2021年上半年,馬原全身浮腫,他不願看醫生,說是「沒病找病」。後來浮腫一直不消退,基本生理機能也出現問題,他才進了醫院,診斷為嚴重心衰。

這次住院治療,馬原看到心髒手術的普遍,對馬格心髒問題的看法有了改變,不再反對讓馬格接受治療。

當年下半年,小花帶馬格到上海檢查,診斷是馬凡綜合征(一種罕見病,可導致心血管發生病變),幾家醫院對於治療建議說法不一,為馬格做手術的事暫時擱置下來。

2022年,馬格升上六年級。雖然已許久不去上課,老師還是建議他參加6月份的期末考,保留上初中的資格。5月31日晚上,馬格複習完功課,跟正在包粽子的舅媽說明天一早要吃兩個粽子。吃不完怎麽辦?馬格歡快地說,吃不完有媽媽呢,媽媽是我的後盾。端午節快到了,他期待著過兩天去市區玩一趟,打桌球,遊泳。

第二天一早,馬格起床後照例和爸爸貼了貼臉,然後去了洗手間,很長時間沒有出來。小花進去看,發現自己的兒子倒在地上。

馬格沒有等到自己的期末考試。他曾經問爸爸,什麽是虛構。馬原用一隻手拿了一個橘子,對馬格說,把橘子放到另一隻手上,原先的空手裏有了橘子,這樣的無中生有就是虛構。那一天,「有」再度變成了「無」。

imagev

馬原與馬格比身高,13歲的馬格身高已經超過馬原 圖源九路馬堡公眾號

提純的詩意

馬格離世大約3個月後,吳堯接到馬原的電話,說想在灣格花原為馬格造一尊雕像。此前,她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和馬原聯係,「很生氣」。失去親弟弟一樣的馬格,吳堯需要消化自己的悲傷與無力。

她並非不理解馬原。當年馬原告訴她,自己長了腫瘤,並且不準備治療,吳堯很快就接受了。「他是一個跟別人不太一樣的人,有一套自洽的邏輯。」

那套邏輯是怎樣形成的,很難條分縷析地說清,它可能起源於馬原的少年時期。

和大多數同齡人不同,馬原的父輩雖然已經進了城,他也出生、成長在城市裏,卻對自然格外敏感。「我從小就對這些東西(自然)覺得親切,願意想風是怎麽來的,一輩子都在想風、雨、雲、霧。」自然的博大神奇令馬原驚歎,進而引申出一個困擾他的問題:究竟有沒有神?

大學畢業,馬原一心想去離家鄉最遠的地方,「找陌生的環境,陌生的體驗」。他在地圖上選中了西藏。當時,西藏還遠不是後來被包裝成的蕩滌靈魂的聖地,除了遙遠,馬原對它幾乎一無所知。到西藏那天他去打籃球,發現自己喘不上氣,才知道「高原反應」這回事。

馬原很快融入這片雪域。他結識了一幫文友,在拉薩城內外呼嘯往來。他們深夜登上布達拉宮旁邊的藥王山,在寺廟的廢墟裏高聲朗誦馬原的詩《牧歌走向牧歌》——

許多人都是聽了你的話

因而受了蠱惑才來的

說是北麵一塊

起伏不大的五千裏高地

永遠是零度

詩中的「你」是畫家高更,他因為厭倦現代文明而隱居塔希提島。在那個「尋根」時代,傳奇的高更是文學青年們的圖騰。

朋友們常去拉薩河畔玩鬥雞:將一條腿抱起來,單腳跳著去撞對方。跳累了,就看藏族姑娘們洗衣服。淺灘上薄薄的一層水,藏族女孩提起長袍下擺,腳踩鋪在鵝卵石上的衣服,身體搖擺間天然帶著舞蹈的韻律感。40年後,馬原還清晰地記得:「3650米海拔的陽光那麽強烈,她們那麽柔軟,踩在波光粼粼的水麵上,簡直太美了。」回頭看,布達拉宮的金頂嵌進深闊的藍天。

在西藏,馬原找到了他一直追求的「詩意的、文學化的生活」,以此為精神原料寫下的小說《拉薩河女神》《岡底斯的誘惑》《喜馬拉雅古歌》震動文壇。他和餘華、蘇童等並稱「先鋒文學五虎將」,到大學演講,連窗台上都擠滿聽眾。

那片天地有另一套理解世界的方式。藏民相信神靈和來世,轉經筒,磕長頭。他們修築的寺廟「氣象萬千」,令馬原震撼。「這個震撼背後有什麽力量?就是神的力量。」

西藏的原始、瑰麗和雄奇,或許還要加上它帶給馬原的文學上的神秘加持,讓馬原確立了自己的信念。「我少年時期麵對的又抽象又宏大的命題,突然就全都具體化。」

「我相信有神。自然界這麽有秩序,一定是一種更高的智慧造就的。」他稱自己一生的興奮點都沒有變過,就是詩意、崇高、形而上。

image

九路馬堡主樓 羅蘭 攝

1989年,馬原因為家庭的緣故回到遼寧。寫作的能力和西藏一起離開了他。他勉強寫了幾篇,發現往常最自然不過的寫作變得無比困難。「嚐試了多個回合,寫不下去。」他喜歡用「回合」這個詞,似乎生活是一場場對峙。最後一次發表小說是在1991年,「心裏有失重的感覺,不知道怎麽麵對」。

表麵上看,馬原麵對失重的方式是徹底背離過往,投入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1993年,40歲生日那天,馬原在沈陽和幾個朋友喝酒,醉後大哭了一場。他說,自己想走,去海南。

到了海南,馬原一頭紮進「海」裏。做影視,搞房地產,賺錢買下多套房子。作家馬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海南街頭一個穿著夾趾拖鞋、戴著玉鐲到處晃悠的普通中年男人。「大街小巷裏沒事轉,挺開心的。」

然而,對馬原來說,精神失重的分量,或許並不是富足和悠閑能夠完全平衡的。況且外界還始終在提醒著他,他是「大師」。

或許為平衡失重,馬原開始倍加肯定早年的喜好——自然、詩意、神性,繼而是對科學、邏輯的否定。他回憶,40歲左右,他認識到「不要試圖用邏輯去分析、論證、求索,都是徒勞的、可笑的」,他要「一輩子與邏輯作戰」。

2000年,大兒子馬大灣13歲,到了該上中學的年齡。馬原遠在德國的前妻提出,大灣不能總跟著祖父母,希望馬原安定下來,把兒子接到身邊。馬原同意了。在餘秋雨的引薦下,他進入同濟大學任教,講小說、電影和寫作。

像一隻孤狼闖進瓷器店,上海精細考究的城市氣質,與馬原習慣的自在、自然相去甚遠。總有人問他為什麽留絡腮胡,解釋得煩了,他幹脆剃掉留了多年的胡子。

作為最親近的學生,吳堯那時常去馬原家。馬原家客廳的窗戶在角落裏,主人經常坐在窗前,望著外麵花圃裏的一叢杜鵑,抱怨樓上支出的晾衣架遮擋了陽光。吳堯坐到他身邊,分一根煙給他,師徒倆默然喝茶。

「他不喜歡上海,覺得上海也不喜歡他。」吳堯深知老師的孤獨。馬原離婚已近10年,馬大灣平時在學校寄宿,周末才回家。雖然不乏朋友和訪客,但「找不到知己」。昔日在沈陽一起踢球的莫言、餘華、劉震雲和史鐵生仍是一線作家,馬原卻早已遠離文壇和時代的中心。

直至到了南糯山,造九路馬堡,邊地、自然、當地哈尼族的奇異傳說,各種要素齊備,馬原建立起了最貼近自己想象的城池。

愉悅的生活讓馬原「回到充滿靈感的那個世界裏」。他重拾寫作,一連出版了好幾部小說,其中包括跟哈尼族傳說有關的主題。盡管外界評價不算太高,但馬原很看重自己小說家身份的「回歸」。

親手設計的城堡裏的一切,對馬原而言都是理想的,尤其是「到處都有」的詩意。最多的時候,九路馬堡養過上百隻雞。那些散養的雞腿部肌肉結實,翎尾長而有力,會飛到樹上睡覺。小花每天在城堡的小路上喂雞,一邊撒食物一邊「咯咯咯」地招呼。城堡有坡度,散在各處的雞聽到聲音,上方的雞往下飛,下方的雞往上飛,都簇擁到小花身邊。馬原覺得那是「最美的景象」。雞下的蛋常常被鬆鼠偷走,一個畫國畫的朋友來訪時曾以此入詩:園中花看鳥,鬆鼠偷雞蛋。馬原一直津津樂道。

馬格不上學後,馬原著重培養他的見識,方式是「把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告訴他」。例如,看星星的時候他告訴馬格,我們看到的星星都是幻想,太陽也不是物質,火星是不存在的。

對於城堡主人的理論,吳堯覺得「他可以說火星不存在,別人也可以說火星存在,都有一套能自洽的邏輯,都是好故事」,「我隻在乎它精不精彩」。更多外界的來訪者,則更多流連於城堡的美麗,對馬原的這些觀念語焉不詳,視為某種獨特的浪漫情懷。

王聖誌曾在結束拍攝後感到某種異樣。以馬原的城堡生活為主題的紀錄片被他命名為《雲上》,受到很多觀眾的讚許,他自己卻並不很喜歡。事後重新審視,他覺得城堡裏「那種經過提純的詩意,過於純潔,過於完美」。

王聖誌說,如果再回頭拍攝,他會觸及更實際的問題。「我會問馬原,蓋房子的錢怎麽賺來的;不讓馬格正常上學,是在幫他還是在害他。」但在當時,他「被催眠了」。

image

九路馬堡圓樓 羅蘭 攝

裂縫

小花一直後悔的事,是沒有堅持讓馬格在山下住。

去年年初,她提出帶馬格去海拔較低的景洪市區住,那樣孩子的心髒可能會舒服些。當時馬原忙於在城堡裏建造一堵木牆,沒有同意。

小花覺得,如果住在市區,120救護車也會到得快一些,不會像馬格病發時那樣過了一個多小時才趕到,「那可能結果就不一樣」。

馬格的書桌上,出事那晚寫作業用的課本還在原處,小花不讓人動。每天早晨,她到馬格的房間把窗簾拉開,晚上再拉上,就像兒子還在。

「我現在不能想象馬格到我這個年齡是什麽情形,不用去考慮。」晚餐結束回到客廳,再次半躺到沙發上,馬原提起馬格的語氣似乎有一種平靜,卻低沉了下去。

「馬格14歲是什麽樣子我都不用去考慮了。」馬原重複地說,身體在沙發上滑下去,從半坐半躺變成躺倒。眼睛望著天花板,裏麵有一閃一閃的東西。

城堡裏11棟樓,隻有八角樓裏亮著燈。空間太大,一盞吊燈的光線不夠用,顯得有些慘淡。窗外,山林的黑暗籠罩下來,世界寂然無聲。

「他的人生就是爸爸媽媽,天地,世界,這些美麗的地方,讓人愉快的回憶,真的再美好沒有了。我跟你說這些的時候,你能看到我臉上帶著笑意,因為我在說我深愛的兒子,他的生命是燦爛的。」馬原的聲音重新響起來,有些飄忽和遙遠。「他連被女孩騙都沒經曆過。不經曆被女孩騙,被朋友騙,被別人欺負,他的生命裏沒有絲毫這些東西。你說多美好啊。」

馬格剛離去那些日子,小花反複聽著馬原對她說類似的話。她無法釋然:「我兒子沒活夠。」

老李和萍姐記得,剛失去孩子時,小花吃到什麽東西,常會說,馬格還沒吃過呢。那天晚飯桌上有一條紅燒魚,是一位來訪友人的手藝。吃著吃著,李小花突然說,我兒子最喜歡紅燒口味,以前在市郊住時,每次小區食堂賣紅燒裏脊,都得買兩份。「要是我兒子在,(看到紅燒魚)該要喊了。」

有時小花會穿上馬格的衣服,馬格生前已經長到一米八五,他的衣服媽媽能穿上。原本打算買新車,小花也堅持不買。萍姐覺得,小花應該是想著:「馬格在的時候沒買,他走了我買好車,那不行。」

去年八九月份,小花陪馬原到上海複診,她找上海的朋友打聽,想要出家。「我就是一個普通女人,兒子沒有了,我活得像行屍走肉似的。」

朋友對小花說,寺廟裏也未必清淨,建議她念佛經。小花此前按習俗拜佛多年,但沒怎麽讀過佛經。她去讀了《地藏經》《金剛經》,一開始讀不懂,就每天讀。讀完,把經書放到供桌上馬格的照片前。下午四五點時,一束暖黃的陽光會籠住經書,還有照片上男孩開心的笑臉。

小花慢慢試著去接受佛家的說法:這是命,是劫。「什麽都是虛的,不是實的。」有時她覺得這像自我欺騙,但如果不這樣,她「沒辦法支撐下去。太痛苦了」。

馬原也時常回憶父子相處的情形。大兒子叫他「爸」,而馬格叫「爸爸」,更親昵;前兩年他出去看病時坐輪椅,常常是馬格推著他;馬格寫過爸爸在他眼裏是個工程師,會設計房子,也寫自己撒謊時被爸爸罰麵壁。

他看上去不像小花那樣哀傷。不知是否因為像吳嘯海說的那樣:「他是作家,無數次想象過生死,有這個消化能力。」

「有時候看到馬格的遺物,我也會掉眼淚,但我難過的是那麽好的孩子以後不能陪我了,僅僅是這件事。他去了沒有煩惱,沒有苦惱的地方,不在我們這個充滿不幸的世界裏。他走了我不難過,我難過的就是他不能再陪伴我。」

我小心翼翼提起馬格的心髒問題,馬原把目光從遠處收回來看著我,打斷我的話:「馬格沒出意外,沒去醫院,沒有傷痛,他就突然走了。為什麽一定要歸結到是心髒病?我從來不這麽想。他就是壽數到了,他該走就走了。」「不聊這些,沒有意義。」

客廳裏安靜下來。馬原虛茫的目光再次投向天花板。看起來,長久的自我說服耗盡了他的心力。

從前堅固的城堡牆上顯出了裂縫,主人也正在變得脆弱、柔和。

馬原不再抗拒進醫院,承認自己「三次病危都是西醫治的」。下午我和小花交談時,他過來跟妻子說,這兩天總是頭暈。小花說測測血壓和血糖吧,馬原順從地測了。這在馬格去世前是不可想象的。

「神秘主義有時會帶來創作上的審美愉悅,但它不可以成為固執主義。」得知馬格離世的消息後,王聖誌感慨。

馬原的固執在漸漸瓦解。這兩天,他和一位朋友商量,將城堡裏除起居樓外的部分出租給對方運營,包括那座高聳的碉樓。原先小花斷斷續續地用那些房子做過民宿,多半是招待朋友,沒有認真經營。「馬格一走,我們對賺錢更沒有興趣了」,所以考慮租出去。

少了一個孩子的城堡很冷清,安靜下來時,似乎會聽到回聲。八角起居樓以外的房間,多數空置蒙塵,李小花沒有心力打掃。馬格生前喜歡逗弄的三隻鵝也不在了,先後被狗咬死,院子裏少了「嘎嘎」的清亮叫聲。「也好,下去陪馬格了」,小花說著扭過頭,像是無法承受話裏的重量。

與馬原不一樣,小花不願再在這個失去孩子的地方住下去。事實上,她一直不喜歡城堡裏的生活。剛上山那幾年,馬原忙著建房、寫作、招待一撥接一撥的朋友,生病後他需要照顧,大部分家務一直壓在小花身上。馬原喜歡的雞飛爭食的美景,背後是需要她打掃的遍地雞糞,魚塘上的落葉要她清理,馬原日常喝的茶葉,需要她找人除草、自己爬山采摘後製作。來訪朋友多的時候,她每周都得開著皮卡下山采購食物和日用品。

「他喜歡的那些東西,都是別人做出來給他喜歡的。欣賞和美都是要代價的。」長久付出代價的小花覺得太累了。她想下山到市區,過城市生活,但馬原一直不同意。

「我太愛這個家,希望這是我的終老之地。」馬原說。除了精心打造的城堡,後山那片林地也是他的寄托。林地裏合抱的古樹就有20幾棵,青翠蔥鬱。以前馬原一有空就爬上去,在林地裏轉悠,沐浴綠蔭,「感受樹的智慧」,還設想死後把骨灰放在樹裏。即使現在,病體已經不容許他爬上去,提到這片林子,馬原的眼睛依舊會放光,像回到了餘華描述的「含情脈脈」的樣子。

但兒子去世之後,馬原的態度已經有所變化。如果小花堅持要下山,「我不願她不開心。」他說。

為馬格造塑像的心願,馬原托給了吳嘯海。吳嘯海本想一口回絕,他無法接受為一個熟識的、夭亡的孩子建塑像。「塑像是一個有形的墓碑,它提示著死亡。」最終他應了下來,卻一直遷延著。

「我想等再過幾年,馬格成了一個18歲的小夥子,再來做這件事。」吳嘯海說,「我們在心裏讓他成長。」

元宵節這天一早,李小花開車帶馬原下山。馬格葬在山下墓地裏,李小花想要和兒子一同過節。車子駛出城堡大門,鐵門緩緩關閉,回頭望時,赭色的碉樓聳立在圍牆之上。

imagev

馬原、李小花和馬格,走在林間 王聖誌 攝

封麵圖來源:紀錄片《文學的日常》

 

==============================================================

 

維舟|馬原、顧城及其孩子

 

因為《人物》的一篇《城堡裏的馬原》,作家馬原頓成輿論焦點,人們普遍認為他的偏執要為其13歲的兒子馬格之死負責。

不止一個人看完後跟我說,“太可怕了”,那種城堡裏的家庭氛圍不僅令人窒息,甚至“毛骨悚然”。

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悲劇發生,人們通常歸因於父權製——作為城堡的主人,馬原是一個“孤獨的專製暴君”,畢竟正是他長久以來固執己見,將兒子的病情一直延誤到無可挽回,甚至經曆喪子之痛後,他仍然將之看作是一次自然死亡而拒絕承認任何人為過失:“馬格沒出任何意外,沒有任何痛苦。是上天突然接走他。”

說“父權製”當然沒錯,但這不免寬泛,至少父權製可以有無數不同的表現形態,在馬原家這裏,內在還有著深不見底、盤根錯節的情結。乍一看,悲劇似乎本應該是很容易避免的,但往裏一看,就會發現悲劇之所以是悲劇,就在於它不可避免。

我猜馬原也沒想到自己會以這種方式重回公眾視野。在此之前的許多年裏,他似乎早已遺忘了世界,而外麵那個喧囂的世界也差不多遺忘了他。

他之所以要在西雙版納的南糯山建起一座屬於自己的城堡,並不是簡單的“隱居”,而恐怕是源於對外部世界的深深失望。他既不是“厭倦都市繁華”的那種休閑心態,也非不通世務,在他70年的人生裏,不僅寫過小說、當過大學教授,還做過生意、農民、漁民、鉗工、泥瓦匠,遊曆各地,甚至對宏觀經濟、樓市和汽車也頗有研究,很多年前他就說過:“作家的殘酷在於,你把所有人活著的滋滋味味、湯湯水水都體會到了。”

如果你覺得這麽說帶有一點自負的味道,那你說對了,馬原確實是個相當自負的人,其自負堪稱圈內皆知。在寫出小說《糾纏》之後,他說:“麵對偉大的卡夫卡我一下喪失了胡說八道的勇氣,但是我敢說《糾纏》比《城堡》好。”他說這些的時候很坦誠,仿佛隻是道出一個事實,所以作家朱文才說:“我欣賞馬原稱自己的中短篇和海明威也有一拚時的那種平和的神情。”

img

馬原

作為國內第一批先鋒文學的代表人物,他成名很早,賺錢也不少,最痛快的一次,寫200字的歌詞賺了1萬。在一次接受李宗陶訪談時,他說:

經濟上沒有問題,可能我腦子比較好用。不瞞你說,正常工作的話,我一天掙的錢比別人一個月多。在碼字為生的人群中,我算是過得比較好的。克裏斯蒂說,殺人不難。我一直說,賺錢不難。

這樣一個人,可想而知,別人渴求的那些東西(無論是名還是利),他早早就得到了,而且得來很輕鬆,然而正因此,他也陷入了一種常人或許難以理解的境地——接下來的人生還能怎麽走?

心理學上通常的答案是:一個人要反思、否定、克服舊我,成為一個“新我”。然而,馬原曾說:“我特別討厭心理學,它是人類文明的巨大倒退。因為心理學出現而產生的文學樣式都沒站住,譬如意識流小說——人類讀了幾百上千年小說,突然發現小說沒法讀了。”他認為小說應該重回“講故事”,尤其反感尋求意義,“掉進一個追求深刻的泥淖”。

從文學史的脈絡來看,這麽說不無道理,評論家吳亮也反感小說“越來越知識化”,反感小說家“特別淵博,或者裝得非常淵博。不管是奈保爾還是艾柯,全一肚子他媽的學問,家裏藏書都他媽的幾萬本”,馬原對此頗有共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圈內公認馬原的外國文學閱讀量在國內無人能比,他本人也欣然領受,換言之,他其實就是自己所反對的那種小說家。

他反對文學潮流,反對現代性,結果很可能發現,自己陷入走投無路的境地。在西藏的七年曾是他創作旺盛的時期,但此後長達二十年,他再也沒寫過小說。他以一種高姿態宣布,小說已死,因為小說其實是在為影視打工,連文學也已步入死亡期,而他作為一個以寫作為唯一特長的人,深感悲涼。

在大病三年後,他重新反思了生命,試圖以神跡來克服外部世界。他蔑視理性和科學知識,曾說:“一般的聰明人,讀到碩士博士,書沒讀透,越讀越糊塗,離神很遠,離真理很遠,離絕對很遠——當然那些更聰明的人,早就不懷疑造物的神奇,相信神跡的存在,早就悟明了人和神的關係。”

這不僅僅是一時的迷戀,而是一整套世界觀,連對女性的看法也是如此,他說過:“我特別重視分寸感,這是一個可望不可及的能力。如果一個女人本能地、天賦地有這種能力,我覺得這人就是通神了。”

img

馬塞爾·普魯斯特

這麽想其實也沒什麽,甚至不算多“先鋒”,法國作家普魯斯特在一百年前就有類似的感受:他對整個外部世界都不斷感到失望,轉而從“極樂瞬間”找到拯救,不自主的回憶是通往無意識樂園的唯一路徑。他也同樣懷疑理性,甚至說:“一切傑作都出自精神病患者之手。”那是一種對19世紀理性、進步、樂觀精神的反動。

馬原這些年的人生,像是一個特殊的厭世者:他早已得到了名利,對文學界乃至社會的現狀也很厭倦,但又反感心理學而不願通過自我反思來獲得拯救,最終的結果,就是他在塵世間建造起一座城堡,將那個外部世界阻擋在外。

那看起來是一個樂園,但他似乎沒有意識到的是,他也將自己困在了裏麵。不過無論如何,如果一個人自願選擇過這樣的生活,即便是個人的悲劇,但本人至少無可厚非。然而,現實是:困在裏麵的並不隻有他,還有家人。

有朋友看完《人物》那篇後說:“馬原的思維是封建男權的,他並不尊重孩子和妻子的訴求。所有的‘為你好’都是有代價的,孩子要在他的可控範圍內,他來塑造,妻子要為她打理2000平的房子,買了太多的快遞還要被各種理由批評。”

說得當然對,但他為什麽這樣?我的感覺是:在他心目中,妻兒和自己是一體的,不分彼此。他對馬格之死所表現出來的情緒,倒像是自己麵對死亡的態度:順其自然,沒有痛苦。問題是,那是另外一個人。

昨天還有人問我“如何尊重孩子”這個問題。我想,如何“尊重”,很難有一個都能接受的分寸,關鍵是要想清楚一點:孩子是另一個人。也就是說,你沒必要把孩子非得按自己的想法去塑造,他是另一個人,有自己的權利、人生,家長就像是“托管”或在旅途中陪伴一段時間,等到他長大成人,其實和你就沒多大關係了。

馬原的問題在於,他不容家人離開自己的控製,並且由於缺乏分離的意識,他可能都察覺不到那是“控製”。表麵上看,他主宰著這個王國,但事實是,這個老國王離開了家人就無法生活。

在這一點上,他和三十年前激流島事件中的主角、詩人顧城一樣。如果說文藝複興人分裂成了堂吉訶德和桑丘,那麽在這兩個中國版本裏,“英雄與隨從”則以夫妻的麵目出現,然而,無論是馬原還是顧城,他們的妻子都沒辦法像桑丘那樣,將那個癲狂的理想主義者拉回地麵,給到他們應有的平衡。那是一種失衡的生活,隻有翻車才能停下。

img

生在這樣家庭裏的孩子,其實是相當可憐的。前一陣看到豆瓣上有人說起顧城的兒子顧杉木的消息,百感交集。盡管經曆了那樣慘烈的悲劇,他父母雙亡,但現在他所活的,終於是自己的人生了。

看到有一篇文章感慨說:“這個世界隨著老人們的去世而隻剩殘影,新一代的後輩,甚至可能不具有憑借中文讀取它密碼的能力。”但也有不少人表示懷疑,難道顧杉木真的一點都沒搜過自己父母的往事嗎?

這種懷疑表達的是一種中國社會的特殊理解:一個孩子多少總會知道自己父母當年的真相,那“原本應當”留下陰影,怎麽可能這麽無憂無慮?甚至有人覺得他明知父母的事,隻是故意裝作不知,就好像覺得他不該活得如此輕鬆愉快。

我想他們可能真的是理解不了。既然認定“上一代的罪孽怎麽能沒留下任何痕跡?這沒道理”,那麽照此推論,一個人隻能生活在上一代的陰影裏。與其說這想法可悲,倒不如說,是因為這麽想的人看不出生活還有其它可能。

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允許人們在犯錯、失敗之後重新開始人生,過去的就過去了,清理完,從頭再來,何況那是上一代的事了。本來許多人當年到新大陸,就是為了拋棄原來的身份、人生,在新地方從頭開始。

中國傳統社會很不一樣,那是一種封閉的結構,沒處可逃,燒成灰都知道你的過往,犯過的錯,永世不能洗清。即便是現在,個體也難以獨立過自己的人生,就連父母有犯罪記錄不能考公都有大票人讚成,這意味著社會默認個體無法擺脫與父母的牽連。

馬格沒能逃出父親的城堡,顧杉木則比他幸運多了。不過,這並不隻是兩代人的問題,我們每一個人,也應該盡可能地超越自己的過往。《肖申克的救贖》的末尾,安迪說了這麽一句話:“沒有記憶的海岸,我要在那裏渡過我的餘生。”

是這樣,我們都應當有勇氣開啟自己的新生。任何時候都不晚。

 

=============================================================

 

押沙龍yashl|對馬原老師的事情說幾句

 

這篇文章是在憤怒狀態中寫的,行文倉促,大家湊合著看吧

01

《城堡裏的馬原》在朋友圈裏刷屏了,相信大家也都看了。透過那篇文章,我能看到的,就是一個蒙昧的、高度自我中心的、帶有強烈父權色彩的人物形象。他把妻子和孩子都困在自己構建的精神城堡裏。在這座城堡裏,妻子沒有話語權,兒子沒有同齡的玩伴,一切都淹沒在他的父權意誌裏。最終,這導致了悲劇性的後果。在我讀到的評論裏,有位朋友的點評我認為是最簡單也最恰如其分:一個童話王國裏的獨裁者。

如果事情僅止於此,我不會寫這篇文章,因為已經看到了好幾篇批評馬原老師的文章,觀點我基本都同意,沒有太多要補充的。

但是我也看到了相反的觀點。比如一篇文章叫《放過馬原吧!》,就對馬原老師做了全方位的辯護。看了這些,我實在忍不住要多說幾句,因為我完全無法接受這些辯護之詞。

首先,那篇文章裏的這段話我就完全無法認同。

img

不客氣地說,這種說法簡直讓人作嘔。家庭內部的是非對錯在家庭內解決,那麽我們為什麽還要反對家暴呢?我們為什麽還要反對精神虐待呢?我們為什麽還要製定法律保護婦女兒童呢?

馬原老師的情況也許有所不同,但是這種辯護邏輯本身真的是極端荒謬。在一個家庭裏,當強勢者傷害弱勢者的時候,你讓他們“在家庭內解決”,請問弱勢者怎麽解決?如果《城堡裏的馬原》所述事實成立的話,馬原不讓兒子上學接觸同齡人,讓兒子帶著一顆有問題的心髒住在高海拔的城堡裏,請問他十來歲的兒子怎麽去“在家庭內部解決”?

這麽說不是無恥又是什麽?

當一個人傷害到另一個人的時候,不能因為事情發生在家庭內部,就有道德上的豁免權。“家庭內部的是非對錯在家庭內解決”,無非是“家醜不可外揚”的翻版,我實在不能理解一個現代作者怎麽能說出如此愚昧的話。

對這樣的話,家暴者恐怕會點10086個讚吧。

02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這隻是《城堡裏的馬原》的一麵之詞,沒有經過雙方的論辯,所以我們不能就這麽下結論。

這個說法看似公允,但是——如果馬原老師不回應呢?是不是這件事就永遠懸置,大家都不許評論?誰評論誰就是有偏見?

一個事件應該由當時雙方陳述,而不能僅聽一麵之詞,這話當然是對的。但是其中的邏輯應該是:

1、 如果隻有A方可以發言,B方根本就沒有說話的機會,那麽不管A方說什麽,我們都不可輕信。但馬原老師明顯不是這種情況,這個話題也沒有什麽敏感性,他當然有發言的機會和渠道。

2、當A方說完以後,我們可以基於他的陳述表達看法。等日後B方做出反駁後,我們也可以修正、收回自己的看法。這才是公共領域討論問題的良性邏輯。如果B方不做反駁,我們就不能評論,那麽如果B方永遠不反駁呢?這個話題就自動被取消了嗎?

我的態度很簡單:《城堡裏的馬原》的寫作沒有明顯問題,記者也采訪了馬原老師圈子裏的其他人,做了一定程度的交叉認證。當然它依舊可能沒能展現出真實全貌,甚至可能對事實做了歪曲。馬原老師做出反駁後,我完全有可能收回我的看法。但是在此之前,我當然有權利做出自己的判斷:馬原老師是一個“童話王國裏的獨裁者”。

反對者說你能保證你看到的就是真相嗎?就是全貌嗎?我當然不能,所以我隨時可以根據新的信息修訂自己的看法。但如果說,不能擔保自己看到的是全部真相,就不許評論,那麽這個世界上恐怕隻有上帝才能發言了。

所以說,這種辯護之辭就是一種詭辯。真正的辯護應該是正麵指出《城堡裏的馬原》中失實、構陷之處,而不是用“莫須無”的說法來辯解。

《放過馬原吧!》這篇辯護文章裏還提到一點,“記者采訪的時候,肯定不會說是為了采訪馬格之死,而會是以其他的名義”,所以這是一種“一種赤裸裸的欺騙”。

這種辯解邏輯尤為荒謬。如果記者做出虛假承諾,或者惡意誘導對方,這當然有違職業倫理,但是采訪A事的時候暴露出了B事,這恰恰說明記者的采訪能力。要是連這都能譴責的話,那全天下的新聞報道就隻有你好我好的軟文了,哪還有什麽記者?

03

文章裏還說到

悲劇發生了,他也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了沉痛代價,再去痛罵他還有什麽用?再罵,馬格也回不來了。

而馬原呢?也很可憐,所以就不要再批評了。

這種話尤其讓人惡心。一條生命就這麽消失了,確實再怎麽也回不來了。但是——它因此就該無聲無息地消失嗎?

如果馬原老師確實像《城堡裏的馬原》所說,對此事負有責任(當然就像我說的,如果有相反信息,我隨時可以修正我的看法),那麽因為他是父親,就可以“也很可憐”,可以免於指責嗎?

我也是一個父親,但也正因為我身為人父,對這個說法絕對不能接受。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的生命具有絕對的、排他的價值。這一點很難理解嗎?

在朋友圈裏,我發現對此事發聲的,很多就是人父母者。正因為為人父,為人母,對這種事情就格外震驚,格外憤怒,因為他們知道:為人父母者不可如此行事。

04

最後,還要說一句,有些朋友可能和馬原老師有些私交。

但是我覺得,麵對這樣的事情,如果身為朋友不好置評,那麽最得體的態度就是沉默。

 

==========================================================

 

放過馬原吧!

魏英傑 魏言大義 2023-03-22 09:00 Posted on 香港
 
Image
 

Image

 

撰文 | 魏英傑

 

早上,“人物”公號發的《城堡裏的馬原》一文刷屏。一時之間,70歲的作家馬原成為眾矢之的。罵得最狠的,應數“殺子”(指不給兒子馬格治病)“蓄奴”(指娶了小他29歲的妻子)。遠離所有“文藝中老男人”雲雲,也是甚囂塵上。

 

我想馬原此刻一定是百口莫辯,不,更多的應該是無盡的悲傷吧。

 

一個活在“城堡”裏的“國王”,孤獨而自傲,整個世界圍著他轉動,不讓兒子上學、不給兒子治病,妻子似乎也是任由他驅遣,比一個保姆還不如。

 

長文成功地營造了這種氛圍,將悲劇的一切責任指向了馬原。

 

但我想說,放過馬原吧。此時此刻,任何僅僅依據一篇人物報道而作出的評判都可能是危險的,基於一篇單方報道而對正在承受喪子之痛的一個家庭進行譴責鞭撻,都可能是在製造另一起悲劇。

 

甚至,可能是一起輿論殺人事件。

 

人們悲憤於少年馬格的死,而把矛頭對準馬原。問題是,大家所有的判斷,所有知道的大部分事實,其實都是來自於一篇報道。那麽,文章裏的馬原就一定是真實的馬原嗎,或者說這隻是報道想展現的馬原?

 

真實的馬原,難道就是寧可讓兒子不治,也不願意犧牲自己的世界觀?是不是還有別的可能?

 

對於報道的“指控”,如果可以的話,馬原又會怎麽解釋?還是說,馬原再解釋也無濟於事,反正人們已經認定了,兒子就是被他害死的。按照這麽說,對馬原真的公平嗎?

 

孤證不立。至少,我們應該去看看,在這之前馬原是否有過什麽表態?他們一家子之前是怎麽生活的?

 

其實,在文章提到的紀錄片《文學的日常》裏,以及在馬原的一些演講中,呈現的完全是另外一番場景。

 

看過這些資料,當然,也可以不相信,但至少不會陷入單向度的思維。

 

再進一步說,我們真的有能力、有資格對一個家庭的悲劇指指點點、論說是非嗎?

 

這是發生在一個家庭的悲劇,是非對錯、恩怨糾葛,本該在這個家庭內解決。馬原是知名作家沒錯,但並不是說,他的家庭背景、個人隱私就有放到公共領域討論的必要。除非當事人自己願意,否則這是一件非常殘忍的事情。

 

何況,這一切的討論、譴責,都不會有什麽公共價值。一個家庭的生活,日常的抉擇,往往是細碎而繁瑣的,也可能是驚心動魄的,但對其他人很難有什麽參考價值。

 

我們每天都在生活,每天都在做選擇,但我們都不會知道選擇的後果是什麽,所以,以結果來倒推我們該不該這麽做,毫無意義。

 

如果我們還有一絲善意,都不該認為馬原就是存心想害死兒子(否則當時他妻子、大兒子、朋友也不會縱容),既然如此,悲劇發生了,他也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了沉痛代價,再去痛罵他還有什麽用?

 

再罵,馬格也回不來了。

 

現如今,我隻知道,不能光憑一篇報道,就把馬原狠狠踩在地上,痛加道德譴責。

更何況,這篇報道已經深深傷害了這個家庭。

 

從文章可以看出,做這篇采訪的記者,和馬原早就認識,這次去了馬原的家,和馬原夫妻一起吃早餐,可能還住了不止一天,記者采訪的時候,肯定不會說是為了采訪“馬格之死”,而會是以其他的名義。結果,馬原夫妻有意無意地傾訴或抱怨,轉手卻都成了“罪證”。

 

這並不是什麽臥底調查,而是一種赤裸裸的欺騙。僅這種對信任的背叛,已經足以深深刺痛當事人。

 

還有,記者在文章裏已經提到了馬格罹患了馬凡綜合征,卻隻說這是一種罕見病,而沒有告訴讀者,這是一種預後很差的罕見病。區別還在於,馬原夫妻是什麽時候確切知道兒子患了這種罕見病的。這或許也是判斷馬原為何沒有積極為兒子治療的因素之一。

 

當然,現在說這些都沒什麽用了。馬原要麵對的,是如潮水般湧來的謾罵,而這或許還將伴隨著他的餘生。

 

但我還是想說,放過馬原吧。他已經遭受了人世間最大的痛苦。

 

 

=============================================================

 

著名作家,被網友懷疑殺子?

 

 


 

這兩天,半個互聯網都在罵作家馬原。

大部分人罵他自私、偏執,還有人說他犯了過失殺人罪——無意中害死自己的兒子。

馬原,53年生人,今年70歲。著名先鋒派作家,與餘華、格非齊名。


 


 

他有二子,長子早已長成,幼子名馬格,2022年6月故去。

大眾對於先鋒派作家無甚興趣,馬格去年離世的消息也鮮有人知,就算知道了也隻有同情。

可是,3月22日,“人物”公眾號突然發了一篇爆文——《城堡裏的馬原》,此文看似寫作馬原當下的生活狀態,實則將馬格的故事講得有頭有尾:

馬格小朋友生活在父親的“城堡”,父親不讓他上學,不給他治療心髒病。孩子年紀小小就病發猝死。


 

讀者們怒不可遏,再也不理會傳統文化中關於“口德”的講究,痛罵馬原坑了孩子,坑了家人。

順便痛罵中國鄉土作家的狹隘,痛罵中國男人的大男子主義。

馬原真的這麽不堪嗎?真的那樣自私、偏執、無藥可救嗎?


 


 


 

這世上沒有多少人了解馬原,《城堡裏的馬原》是一篇實地采訪後寫得的文章,從作者的視角解讀了馬原的大半生:

馬原是個優秀的作家,中年以後,他回歸城市生活,當教授,做生意,賺了錢。54歲,他遇到25歲的售樓姑娘小花,一見鍾情,喜結連理。

婚後馬原生病,疑似肺癌。他不接受當代醫療手段,認為水才是生命的根本,置換掉身體中的水就可以變得健康,便於2011年帶著妻子去了西雙版納。

他買下南糯山上一塊地,蓋起一座占地2000平米的“夢幻城堡”。在這片充滿原始氣息的土地上,馬原和妻兒活了下來。


 


 

兒子馬格心髒不好,一年級心率130次/分鍾,馬原不同意檢查;9歲時他被哥哥帶到醫院,發現心髒需要微創手術,馬原不同意動刀。

馬原身體不好,去上海治病時,會讓孩子停學。六年小學,馬格上了三年。

馬原為馬格規劃好了一切:住最美的房子,過最自在的生活,聽最浪漫的故事。他陪馬格蹦床、踢球、讀童話,盼著孩子長大靠寫作、種茶為生,遠離俗世紛擾。


 


 

馬格非常可愛,天真熱情,樸實好奇,13歲還會每天早上和爸爸貼臉。爸爸是他的偶像,無所不知。

去年六月一日早上,馬格倒地不起。他沒有活到父親為他規劃的未來。

以上一切,都是《城堡中的馬原》中提到的信息。引入遐想,一麵之詞。或許,我們該聽聽馬原自己怎麽說。


 


 

孩子剛走時,馬原發了微博,其中有一句:

“由於爸爸的身體原因,他讀小學的時間大概隻有約三年。不過他學習成績很好。”

這邏輯令人費解。一個好學的孩子,停學三年隻因為父親身體不好。

前幾年,王聖誌去馬家拍紀錄片,10歲的馬格瘦瘦的,有不健康的麵部特征,馬原視而不見。

換了別的父母,怕不是要遍訪名醫。


 


 

在微信公號“九路馬堡”,馬原發過一個係列視頻叫《九叔訓老婆》,內容就是馬原向小花抱怨一些瑣事:

小花出門總是很慢;小花養的雞吃了門口的扶桑花;小花總說馬原做飯不好吃;小花喜歡瘋狂網購食用油……

小花解釋說,自己出門很慢是為了收拾父子倆的東西;養雞是為了家人和鄰居吃上更有營養的雞蛋;網購是為了代替逛街。她還說她喜歡魚,不喜歡燉菜。


 


 

馬原把這些對話做成小視頻,展示自己的美好生活,撒狗糧。

而旁人看到的是:

為了讓丈夫兒子活得輕鬆,小花不雇保姆,包攬了一座城堡的家務。

偶爾丈夫下廚,不會考慮她的口味。

山上無街可逛,她想買買買就囤最便宜的食用油。

她性格單純,社交時會送雞蛋,說話也不會拐彎。

馬原引以為傲的狗糧,是一個傳統女性卑微辛勤的日常。

作為丈夫和父親,馬原令人恐懼。縱然有心辯護,實在無力反駁。


 


 


 

人們罵馬原,但是不止罵馬原。大家還頻繁提到兩個人的名字。

一個是周國平。

周國平,當代著名作家、哲學家。他曾寫下《妞妞:一個父親的劄記》,緬懷自己早逝的女兒,措辭之懇切,情緒之揪心,令無數讀者哭濕了書本。


 


 

周國平的女兒妞妞出生沒多久,就被發現患有眼部惡性腫瘤,如果手術,挖眼保命,預後不良;不手術,命不久矣。

當時周國平和妻子共同決定,假裝妞妞是個健康的孩子,放棄治療。果然,妞妞很快與世長辭。

當年,大家說,妞妞的故事,是一個父親最痛不欲生的失去,後來人們才意識到,妞妞的逝去,是一個文藝男中年麵對不完美女兒的殘忍放手。


 


 

妞妞和馬格不一樣,周國平和馬原卻很相像。麵對生活加諸在子女身上的麻煩和苦難,他們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用思想的聖光築起虛擬的高牆,抵抗天外飛來的槍林彈雨。

除了妞妞的事,周國平還寫了很多厭女名句:

“女人搞哲學,對於女人和哲學兩方麵都是損害。”

“一個女人才華再高,成就再大,倘若她不肯或不會做一個溫柔的情人,體貼的妻子,慈愛的母親,她給我的美感就要大打折扣。”

大清亡了一百多年,中國哲學家的水平令人心寒,哲學家妻子的心更寒。

再一聯想到失去馬格的小花,頓覺悲從中來。


 


 

除了周國平,網友們還罵顧城。

詩人顧城,自稱“長不大孩子”,一生熱愛家庭暴力,踐踏道德倫理。他是“追妻火葬場”的創始人:為了追求妻子謝燁,在人家門口擺一口棺材,以棺為床,死皮賴臉。

媳婦追到手,他就一心做才子,讓謝燁擔負全部家務勞動。


 


 

婚後3年,顧城愛上情人“英兒”,幹柴烈火。沒過多久,他帶著一妻一妾前往國外,左擁右抱。

謝燁為英兒洗內褲,準備避孕套,可英兒還是跑了。顧城陷入狂躁,家暴妻兒,拋棄孩子,最後神經一緊,殺了妻子再自殺。


 


 

顧城其人,集人類自私、卑劣、傲慢等諸多劣根於大成,把他和馬原、周國平放在一起,有失公允。

但細一想,不過是五十步和一百步、五百步的區別。他們都是精致利己的才子,活在一片夢幻的粉紫色泡泡裏,一生隻負責才華橫溢。

而他們的家人,負責在他們腳下吹泡泡。


 


 


 

很久以來,人們看待高知人群,自帶三寸厚的濾鏡。高文化和高素質似乎正相關。

而馬原、周國平、顧城,用三種不同的形態,戳破了大家的幻覺:其實文化人作妖更可怕。

這世界上,每天都上演著悲劇:

有浙江大媽為了湊錢幫兒子結婚,賣掉不滿一歲的親生女兒。

有廣東潮汕的夫妻,為了求一個兒子,一連生七個女兒不好好撫養。

有甘肅女子因為婆家重男輕女,對自己的幼女痛下殺手。


 


 

這些人沒受到足夠的教育,用最潦草的方式殘害他人。他們罪大惡極,他們的錯誤顯而易見,他們犯錯的手段簡陋易辨。

他們的錯誤是自己的錯誤,也可能和他們的無知,他們父輩的粗淺有關。他們不能好好對待別人的同時,自己或許也未曾被世界善待。

而馬原之流,與這些人不同。


 


 

他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懂是非,明事理。他們閱讀了大量書籍,深切地理解人與人之間牽絆與抗衡的原理。

他們有思考的習慣,反思的能力,懂得審慎地對待每一個重要的人。他們有意識地展示自己的優勢,隱藏自己的缺陷。如果他們令什麽人受傷,那完全就是出於精致利己的目的,明知故犯。

世人皆自私,隻有高端的PUA玩家可以粉飾自私,被PUA者還會深陷幸福幻覺,渾然不知。


 


 

馬原宣布兒子死訊的那條微博中,他還寫了兩句話:

“馬格十三歲,他的十三歲的一輩子隻有陽光快樂和美好。”

“馬格走了,留下馬格城堡交給我們打理。誰讓我們是馬格的媽媽和爸爸呢?”


 


 

這兩句話看似深情,細思極恐。十三歲的孩子緣何沒有煩惱?因為他沒有好好上學,沒有及時接受社會化訓練。

馬格喜歡城堡,但城堡不是他的。城堡從來隻屬於馬原。

這是一個文化人的花招,這招偷換概念玩得好。馬格的十三年人生屬實幸福,可這並非是入世的幸福,是爸爸為他選擇的、避世的美好。


 


 

他走了,城堡還在,“打理城堡”的工作,隻能由媽媽接手。爸爸從前不打理,如今身體不好,更不能打理。爸爸還需要媽媽打理。

這些事,馬原怎麽會不知道。隻是他一直假裝。有人說他是巨嬰,其實他心裏有個造物主。他造了仙境,造了城堡,又造了天使為自己服務。

他誠然愛小花,是造物主愛世人的愛;他也愛馬格,是父神愛繼承人的愛。他愛人有前提,這前提契訶夫在《我的一生》中寫得清楚:

父親崇拜自己,對他來說,隻有他自己說的話才能使他信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馬格是幸運的 。如果他能活得更久,活到自我意識覺醒的一天,那他要如何麵對早年的幸福,麵對愛他也禁錮他的父神?

最悲哀的是小花,她想必崇拜過丈夫,如今怕是都幻滅了。她說過,她隻是個普通女人,沒了孩子便如行屍走肉,今後,她該如何自處?


 

這兩天,半個互聯網都在罵作家馬原。

大部分人罵他自私、偏執,還有人說他犯了過失殺人罪——無意中害死自己的兒子。

馬原,53年生人,今年70歲。著名先鋒派作家,與餘華、格非齊名。


 


 

他有二子,長子早已長成,幼子名馬格,2022年6月故去。

大眾對於先鋒派作家無甚興趣,馬格去年離世的消息也鮮有人知,就算知道了也隻有同情。

可是,3月22日,“人物”公眾號突然發了一篇爆文——《城堡裏的馬原》,此文看似寫作馬原當下的生活狀態,實則將馬格的故事講得有頭有尾:

馬格小朋友生活在父親的“城堡”,父親不讓他上學,不給他治療心髒病。孩子年紀小小就病發猝死。


 

讀者們怒不可遏,再也不理會傳統文化中關於“口德”的講究,痛罵馬原坑了孩子,坑了家人。

順便痛罵中國鄉土作家的狹隘,痛罵中國男人的大男子主義。

馬原真的這麽不堪嗎?真的那樣自私、偏執、無藥可救嗎?


 


 


 

這世上沒有多少人了解馬原,《城堡裏的馬原》是一篇實地采訪後寫得的文章,從作者的視角解讀了馬原的大半生:

馬原是個優秀的作家,中年以後,他回歸城市生活,當教授,做生意,賺了錢。54歲,他遇到25歲的售樓姑娘小花,一見鍾情,喜結連理。

婚後馬原生病,疑似肺癌。他不接受當代醫療手段,認為水才是生命的根本,置換掉身體中的水就可以變得健康,便於2011年帶著妻子去了西雙版納。

他買下南糯山上一塊地,蓋起一座占地2000平米的“夢幻城堡”。在這片充滿原始氣息的土地上,馬原和妻兒活了下來。


 


 

兒子馬格心髒不好,一年級心率130次/分鍾,馬原不同意檢查;9歲時他被哥哥帶到醫院,發現心髒需要微創手術,馬原不同意動刀。

馬原身體不好,去上海治病時,會讓孩子停學。六年小學,馬格上了三年。

馬原為馬格規劃好了一切:住最美的房子,過最自在的生活,聽最浪漫的故事。他陪馬格蹦床、踢球、讀童話,盼著孩子長大靠寫作、種茶為生,遠離俗世紛擾。


 


 

馬格非常可愛,天真熱情,樸實好奇,13歲還會每天早上和爸爸貼臉。爸爸是他的偶像,無所不知。

去年六月一日早上,馬格倒地不起。他沒有活到父親為他規劃的未來。

以上一切,都是《城堡中的馬原》中提到的信息。引入遐想,一麵之詞。或許,我們該聽聽馬原自己怎麽說。


 


 

孩子剛走時,馬原發了微博,其中有一句:

“由於爸爸的身體原因,他讀小學的時間大概隻有約三年。不過他學習成績很好。”

這邏輯令人費解。一個好學的孩子,停學三年隻因為父親身體不好。

前幾年,王聖誌去馬家拍紀錄片,10歲的馬格瘦瘦的,有不健康的麵部特征,馬原視而不見。

換了別的父母,怕不是要遍訪名醫。


 


 

在微信公號“九路馬堡”,馬原發過一個係列視頻叫《九叔訓老婆》,內容就是馬原向小花抱怨一些瑣事:

小花出門總是很慢;小花養的雞吃了門口的扶桑花;小花總說馬原做飯不好吃;小花喜歡瘋狂網購食用油……

小花解釋說,自己出門很慢是為了收拾父子倆的東西;養雞是為了家人和鄰居吃上更有營養的雞蛋;網購是為了代替逛街。她還說她喜歡魚,不喜歡燉菜。


 


 

馬原把這些對話做成小視頻,展示自己的美好生活,撒狗糧。

而旁人看到的是:

為了讓丈夫兒子活得輕鬆,小花不雇保姆,包攬了一座城堡的家務。

偶爾丈夫下廚,不會考慮她的口味。

山上無街可逛,她想買買買就囤最便宜的食用油。

她性格單純,社交時會送雞蛋,說話也不會拐彎。

馬原引以為傲的狗糧,是一個傳統女性卑微辛勤的日常。

作為丈夫和父親,馬原令人恐懼。縱然有心辯護,實在無力反駁。


 


 


 

人們罵馬原,但是不止罵馬原。大家還頻繁提到兩個人的名字。

一個是周國平。

周國平,當代著名作家、哲學家。他曾寫下《妞妞:一個父親的劄記》,緬懷自己早逝的女兒,措辭之懇切,情緒之揪心,令無數讀者哭濕了書本。


 


 

周國平的女兒妞妞出生沒多久,就被發現患有眼部惡性腫瘤,如果手術,挖眼保命,預後不良;不手術,命不久矣。

當時周國平和妻子共同決定,假裝妞妞是個健康的孩子,放棄治療。果然,妞妞很快與世長辭。

當年,大家說,妞妞的故事,是一個父親最痛不欲生的失去,後來人們才意識到,妞妞的逝去,是一個文藝男中年麵對不完美女兒的殘忍放手。


 


 

妞妞和馬格不一樣,周國平和馬原卻很相像。麵對生活加諸在子女身上的麻煩和苦難,他們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用思想的聖光築起虛擬的高牆,抵抗天外飛來的槍林彈雨。

除了妞妞的事,周國平還寫了很多厭女名句:

“女人搞哲學,對於女人和哲學兩方麵都是損害。”

“一個女人才華再高,成就再大,倘若她不肯或不會做一個溫柔的情人,體貼的妻子,慈愛的母親,她給我的美感就要大打折扣。”

大清亡了一百多年,中國哲學家的水平令人心寒,哲學家妻子的心更寒。

再一聯想到失去馬格的小花,頓覺悲從中來。


 


 

除了周國平,網友們還罵顧城。

詩人顧城,自稱“長不大孩子”,一生熱愛家庭暴力,踐踏道德倫理。他是“追妻火葬場”的創始人:為了追求妻子謝燁,在人家門口擺一口棺材,以棺為床,死皮賴臉。

媳婦追到手,他就一心做才子,讓謝燁擔負全部家務勞動。


 


 

婚後3年,顧城愛上情人“英兒”,幹柴烈火。沒過多久,他帶著一妻一妾前往國外,左擁右抱。

謝燁為英兒洗內褲,準備避孕套,可英兒還是跑了。顧城陷入狂躁,家暴妻兒,拋棄孩子,最後神經一緊,殺了妻子再自殺。


 


 

顧城其人,集人類自私、卑劣、傲慢等諸多劣根於大成,把他和馬原、周國平放在一起,有失公允。

但細一想,不過是五十步和一百步、五百步的區別。他們都是精致利己的才子,活在一片夢幻的粉紫色泡泡裏,一生隻負責才華橫溢。

而他們的家人,負責在他們腳下吹泡泡。


 


 


 

很久以來,人們看待高知人群,自帶三寸厚的濾鏡。高文化和高素質似乎正相關。

而馬原、周國平、顧城,用三種不同的形態,戳破了大家的幻覺:其實文化人作妖更可怕。

這世界上,每天都上演著悲劇:

有浙江大媽為了湊錢幫兒子結婚,賣掉不滿一歲的親生女兒。

有廣東潮汕的夫妻,為了求一個兒子,一連生七個女兒不好好撫養。

有甘肅女子因為婆家重男輕女,對自己的幼女痛下殺手。


 


 

這些人沒受到足夠的教育,用最潦草的方式殘害他人。他們罪大惡極,他們的錯誤顯而易見,他們犯錯的手段簡陋易辨。

他們的錯誤是自己的錯誤,也可能和他們的無知,他們父輩的粗淺有關。他們不能好好對待別人的同時,自己或許也未曾被世界善待。

而馬原之流,與這些人不同。


 


 

他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懂是非,明事理。他們閱讀了大量書籍,深切地理解人與人之間牽絆與抗衡的原理。

他們有思考的習慣,反思的能力,懂得審慎地對待每一個重要的人。他們有意識地展示自己的優勢,隱藏自己的缺陷。如果他們令什麽人受傷,那完全就是出於精致利己的目的,明知故犯。

世人皆自私,隻有高端的PUA玩家可以粉飾自私,被PUA者還會深陷幸福幻覺,渾然不知。


 


 

馬原宣布兒子死訊的那條微博中,他還寫了兩句話:

“馬格十三歲,他的十三歲的一輩子隻有陽光快樂和美好。”

“馬格走了,留下馬格城堡交給我們打理。誰讓我們是馬格的媽媽和爸爸呢?”


 


 

這兩句話看似深情,細思極恐。十三歲的孩子緣何沒有煩惱?因為他沒有好好上學,沒有及時接受社會化訓練。

馬格喜歡城堡,但城堡不是他的。城堡從來隻屬於馬原。

這是一個文化人的花招,這招偷換概念玩得好。馬格的十三年人生屬實幸福,可這並非是入世的幸福,是爸爸為他選擇的、避世的美好。


 


 

他走了,城堡還在,“打理城堡”的工作,隻能由媽媽接手。爸爸從前不打理,如今身體不好,更不能打理。爸爸還需要媽媽打理。

這些事,馬原怎麽會不知道。隻是他一直假裝。有人說他是巨嬰,其實他心裏有個造物主。他造了仙境,造了城堡,又造了天使為自己服務。

他誠然愛小花,是造物主愛世人的愛;他也愛馬格,是父神愛繼承人的愛。他愛人有前提,這前提契訶夫在《我的一生》中寫得清楚:

父親崇拜自己,對他來說,隻有他自己說的話才能使他信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馬格是幸運的 。如果他能活得更久,活到自我意識覺醒的一天,那他要如何麵對早年的幸福,麵對愛他也禁錮他的父神?

最悲哀的是小花,她想必崇拜過丈夫,如今怕是都幻滅了。她說過,她隻是個普通女人,沒了孩子便如行屍走肉,今後,她該如何自處?


 

這兩天,半個互聯網都在罵作家馬原。

大部分人罵他自私、偏執,還有人說他犯了過失殺人罪——無意中害死自己的兒子。

馬原,53年生人,今年70歲。著名先鋒派作家,與餘華、格非齊名。


 


 

他有二子,長子早已長成,幼子名馬格,2022年6月故去。

大眾對於先鋒派作家無甚興趣,馬格去年離世的消息也鮮有人知,就算知道了也隻有同情。

可是,3月22日,“人物”公眾號突然發了一篇爆文——《城堡裏的馬原》,此文看似寫作馬原當下的生活狀態,實則將馬格的故事講得有頭有尾:

馬格小朋友生活在父親的“城堡”,父親不讓他上學,不給他治療心髒病。孩子年紀小小就病發猝死。


 

讀者們怒不可遏,再也不理會傳統文化中關於“口德”的講究,痛罵馬原坑了孩子,坑了家人。

順便痛罵中國鄉土作家的狹隘,痛罵中國男人的大男子主義。

馬原真的這麽不堪嗎?真的那樣自私、偏執、無藥可救嗎?


 


 


 

這世上沒有多少人了解馬原,《城堡裏的馬原》是一篇實地采訪後寫得的文章,從作者的視角解讀了馬原的大半生:

馬原是個優秀的作家,中年以後,他回歸城市生活,當教授,做生意,賺了錢。54歲,他遇到25歲的售樓姑娘小花,一見鍾情,喜結連理。

婚後馬原生病,疑似肺癌。他不接受當代醫療手段,認為水才是生命的根本,置換掉身體中的水就可以變得健康,便於2011年帶著妻子去了西雙版納。

他買下南糯山上一塊地,蓋起一座占地2000平米的“夢幻城堡”。在這片充滿原始氣息的土地上,馬原和妻兒活了下來。


 


 

兒子馬格心髒不好,一年級心率130次/分鍾,馬原不同意檢查;9歲時他被哥哥帶到醫院,發現心髒需要微創手術,馬原不同意動刀。

馬原身體不好,去上海治病時,會讓孩子停學。六年小學,馬格上了三年。

馬原為馬格規劃好了一切:住最美的房子,過最自在的生活,聽最浪漫的故事。他陪馬格蹦床、踢球、讀童話,盼著孩子長大靠寫作、種茶為生,遠離俗世紛擾。


 


 

馬格非常可愛,天真熱情,樸實好奇,13歲還會每天早上和爸爸貼臉。爸爸是他的偶像,無所不知。

去年六月一日早上,馬格倒地不起。他沒有活到父親為他規劃的未來。

以上一切,都是《城堡中的馬原》中提到的信息。引入遐想,一麵之詞。或許,我們該聽聽馬原自己怎麽說。


 


 

孩子剛走時,馬原發了微博,其中有一句:

“由於爸爸的身體原因,他讀小學的時間大概隻有約三年。不過他學習成績很好。”

這邏輯令人費解。一個好學的孩子,停學三年隻因為父親身體不好。

前幾年,王聖誌去馬家拍紀錄片,10歲的馬格瘦瘦的,有不健康的麵部特征,馬原視而不見。

換了別的父母,怕不是要遍訪名醫。


 


 

在微信公號“九路馬堡”,馬原發過一個係列視頻叫《九叔訓老婆》,內容就是馬原向小花抱怨一些瑣事:

小花出門總是很慢;小花養的雞吃了門口的扶桑花;小花總說馬原做飯不好吃;小花喜歡瘋狂網購食用油……

小花解釋說,自己出門很慢是為了收拾父子倆的東西;養雞是為了家人和鄰居吃上更有營養的雞蛋;網購是為了代替逛街。她還說她喜歡魚,不喜歡燉菜。


 


 

馬原把這些對話做成小視頻,展示自己的美好生活,撒狗糧。

而旁人看到的是:

為了讓丈夫兒子活得輕鬆,小花不雇保姆,包攬了一座城堡的家務。

偶爾丈夫下廚,不會考慮她的口味。

山上無街可逛,她想買買買就囤最便宜的食用油。

她性格單純,社交時會送雞蛋,說話也不會拐彎。

馬原引以為傲的狗糧,是一個傳統女性卑微辛勤的日常。

作為丈夫和父親,馬原令人恐懼。縱然有心辯護,實在無力反駁。


 


 


 

人們罵馬原,但是不止罵馬原。大家還頻繁提到兩個人的名字。

一個是周國平。

周國平,當代著名作家、哲學家。他曾寫下《妞妞:一個父親的劄記》,緬懷自己早逝的女兒,措辭之懇切,情緒之揪心,令無數讀者哭濕了書本。


 


 

周國平的女兒妞妞出生沒多久,就被發現患有眼部惡性腫瘤,如果手術,挖眼保命,預後不良;不手術,命不久矣。

當時周國平和妻子共同決定,假裝妞妞是個健康的孩子,放棄治療。果然,妞妞很快與世長辭。

當年,大家說,妞妞的故事,是一個父親最痛不欲生的失去,後來人們才意識到,妞妞的逝去,是一個文藝男中年麵對不完美女兒的殘忍放手。


 


 

妞妞和馬格不一樣,周國平和馬原卻很相像。麵對生活加諸在子女身上的麻煩和苦難,他們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用思想的聖光築起虛擬的高牆,抵抗天外飛來的槍林彈雨。

除了妞妞的事,周國平還寫了很多厭女名句:

“女人搞哲學,對於女人和哲學兩方麵都是損害。”

“一個女人才華再高,成就再大,倘若她不肯或不會做一個溫柔的情人,體貼的妻子,慈愛的母親,她給我的美感就要大打折扣。”

大清亡了一百多年,中國哲學家的水平令人心寒,哲學家妻子的心更寒。

再一聯想到失去馬格的小花,頓覺悲從中來。


 


 

除了周國平,網友們還罵顧城。

詩人顧城,自稱“長不大孩子”,一生熱愛家庭暴力,踐踏道德倫理。他是“追妻火葬場”的創始人:為了追求妻子謝燁,在人家門口擺一口棺材,以棺為床,死皮賴臉。

媳婦追到手,他就一心做才子,讓謝燁擔負全部家務勞動。


 


 

婚後3年,顧城愛上情人“英兒”,幹柴烈火。沒過多久,他帶著一妻一妾前往國外,左擁右抱。

謝燁為英兒洗內褲,準備避孕套,可英兒還是跑了。顧城陷入狂躁,家暴妻兒,拋棄孩子,最後神經一緊,殺了妻子再自殺。


 


 

顧城其人,集人類自私、卑劣、傲慢等諸多劣根於大成,把他和馬原、周國平放在一起,有失公允。

但細一想,不過是五十步和一百步、五百步的區別。他們都是精致利己的才子,活在一片夢幻的粉紫色泡泡裏,一生隻負責才華橫溢。

而他們的家人,負責在他們腳下吹泡泡。


 


 


 

很久以來,人們看待高知人群,自帶三寸厚的濾鏡。高文化和高素質似乎正相關。

而馬原、周國平、顧城,用三種不同的形態,戳破了大家的幻覺:其實文化人作妖更可怕。

這世界上,每天都上演著悲劇:

有浙江大媽為了湊錢幫兒子結婚,賣掉不滿一歲的親生女兒。

有廣東潮汕的夫妻,為了求一個兒子,一連生七個女兒不好好撫養。

有甘肅女子因為婆家重男輕女,對自己的幼女痛下殺手。


 


 

這些人沒受到足夠的教育,用最潦草的方式殘害他人。他們罪大惡極,他們的錯誤顯而易見,他們犯錯的手段簡陋易辨。

他們的錯誤是自己的錯誤,也可能和他們的無知,他們父輩的粗淺有關。他們不能好好對待別人的同時,自己或許也未曾被世界善待。

而馬原之流,與這些人不同。


 


 

他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懂是非,明事理。他們閱讀了大量書籍,深切地理解人與人之間牽絆與抗衡的原理。

他們有思考的習慣,反思的能力,懂得審慎地對待每一個重要的人。他們有意識地展示自己的優勢,隱藏自己的缺陷。如果他們令什麽人受傷,那完全就是出於精致利己的目的,明知故犯。

世人皆自私,隻有高端的PUA玩家可以粉飾自私,被PUA者還會深陷幸福幻覺,渾然不知。


 


 

馬原宣布兒子死訊的那條微博中,他還寫了兩句話:

“馬格十三歲,他的十三歲的一輩子隻有陽光快樂和美好。”

“馬格走了,留下馬格城堡交給我們打理。誰讓我們是馬格的媽媽和爸爸呢?”


 


 

這兩句話看似深情,細思極恐。十三歲的孩子緣何沒有煩惱?因為他沒有好好上學,沒有及時接受社會化訓練。

馬格喜歡城堡,但城堡不是他的。城堡從來隻屬於馬原。

這是一個文化人的花招,這招偷換概念玩得好。馬格的十三年人生屬實幸福,可這並非是入世的幸福,是爸爸為他選擇的、避世的美好。


 


 

他走了,城堡還在,“打理城堡”的工作,隻能由媽媽接手。爸爸從前不打理,如今身體不好,更不能打理。爸爸還需要媽媽打理。

這些事,馬原怎麽會不知道。隻是他一直假裝。有人說他是巨嬰,其實他心裏有個造物主。他造了仙境,造了城堡,又造了天使為自己服務。

他誠然愛小花,是造物主愛世人的愛;他也愛馬格,是父神愛繼承人的愛。他愛人有前提,這前提契訶夫在《我的一生》中寫得清楚:

父親崇拜自己,對他來說,隻有他自己說的話才能使他信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馬格是幸運的 。如果他能活得更久,活到自我意識覺醒的一天,那他要如何麵對早年的幸福,麵對愛他也禁錮他的父神?

最悲哀的是小花,她想必崇拜過丈夫,如今怕是都幻滅了。她說過,她隻是個普通女人,沒了孩子便如行屍走肉,今後,她該如何自處?

 

 

=================================================================

 

 

所有跟帖: 

惠斯勒山巨人目擊事件 -FormatRun58- 給 FormatRun58 發送悄悄話 (194 bytes) () 03/24/2023 postreply 22:37:4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