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2月4日—10日 這一周,由OpenAI公司開發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開始在中國互聯網上爆火,關注指數飆升,多個相關話題頻繁登上微博熱搜,越來越多的中國網民開始用中文與之對話,並在網上分享對話結果。

不少與ChatGPT聊過天的網友都感慨其功能的強大,它不但可以在簡單提示下完成寫郵件、論文、製作表格、檢查代碼等複雜工作,還能夠“像人一樣對話”,在理解上下文背景的同時,偶爾給出令人拍案叫絕的回答。

ChatGPT所帶來的革命性與顛覆性不必多說,早在2022年12月它推出之時,就引爆了全球互聯網,發布兩周之內用戶即破億,熱度經久不衰。相比之下,中文圈於農曆春節後才出現的全網熱議更像是一種後知後覺。2月8日,整合了ChatGPT的必應搜索出世,再度引發了被科技圈認為是“顛覆曆史”的搜索引擎大戰。

file

這波由ChatGPT帶來的國內AI熱潮,也引發了一個靈魂之問:“為何中國會缺席ChatGPT的盛宴?中國研究ChatGPT的阻礙是什麽?”對此,網友給出了不同角度的觀察——有人認為“中國因為疫情閉關的三年,正是OpenAI的GPT發展、壯大、產品化的三年。”在這期間,許多中國的研究人員被封在國內,缺乏與外界的交流,而一些具有突破性的科技趨勢是無法僅通過參與網絡會議或閱讀學術期刊感知的。

 

有人則認為牆內早已形成了一個“互不聯網”的封閉生態,這種信息隔離不僅嚴重遏製了技術創新,甚至還阻止了普通網民正常使用這類前沿應用。例如,至今仍有大量中國網民因無法翻牆或無法注冊而望ChatGPT興歎,當然ChatGPT不支持中國手機號注冊也變相導致了一種“雙向屏蔽”。還有人則指出,強大的語言模型需依托於高質量語料庫來訓練,但在當下這個充斥著內容農場與重度語言汙染的簡中網絡環境裏,AI已經難以汲取到語言養分。

 

與此同時,我們仍在大力發展敏感詞識別、刪帖的技術,持續降低著語料質量。當一位網友嚐試用簡體和繁體向ChatGPT提問“習近平是獨裁者嗎”,得到的兩個答案迥異,簡中回複為正麵,認為習近平“不是獨裁者”,還說中國是“多黨製國家”,而繁中回複則予以承認。這種回答的不同實際上暴露出了訓練數據源的差異,簡中的答案像是通過主流的中國新聞報道所習得的。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百度PLATO對話機器人身上,網友通過對話測試發現它就如同一個微博杠精,各種尷尬截圖頻出也導致百度將這個“人工智障”機器人緊急關閉。

filev

有人早在兩個多月前就用ChatGPT進行了“老胡體”與“戰狼劇本”的測試,其結果證明AI的確可以勝任五毛體寫作,而新周刊一篇報道用AI來回答了中國磚家式提問,卻展現出人工智能比磚家更具有人情味,“AI最先會搶了誰的飯碗”,評論區有網友建議是“請先取代政府喉舌”。

 

最後有人點出了在中國類似ChatGPT服務的最大命門 ——“你不能保證它永遠不說一些不讓說的東西,一旦說錯話對任何一個公司都是毀滅性的打擊”,一個問題+一個答案,也許一個產品就沒了,有誰願意一邊燒錢一邊承擔如此風險呢?諷刺的是,就在ChatGPT正式上線的前幾天,中國網信辦即發布了《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文件中要求對AI服務提供者進行備案,所產生的內容不得損害“國家安全和利益”,監管文件的出台速度已經遠高於了網絡技術創新速度。

 

有網友調侃舉報提問的AI以及審核說話的AI倒是可以緊急上馬,前者直連網管部門,後者接入敏感詞庫即可。伴隨著ChatGPT在國內的火熱,首個挑戰者也終現身,元語智能開發的ChatYuan(元語AI)於2月3日上線,然而僅僅5天之後,元語AI的微信小程序便“由於涉嫌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已暫停服務”,網友猜測其翻車原因與內容不可控的回答了涉政問題有關。1天之後,元語AI的在線測試頁麵又被關閉,疑似遭到了有針對性的封殺,不到一周時間,網民就見證了它的出生到猝死。

 

其實,在服務被下線之前,它已經在做著自我審查的努力,當網友提問“如何評價習近平”以及“什麽是中國特色的民主”時,它給出的一致回複是“輸入存在違規詞,請重新輸入”。據媒體最新報道,百度、阿裏巴巴、騰訊等互聯網頭部公司已開始了類ChatGPT產品的研發,紛紛布局AI新賽道。但中國或又將誕生一個特色的“AI悖論”—— 沒有人工智能的Chat機器人實在太蠢,擁有人工智能的Chat機器人難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

file
fil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