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網:淚別段晴

來源: yzout 2022-04-19 17:05:2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6076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yzout ] 在 2022-04-19 17:05:4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2022年3月26日淩晨,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段晴教授因病於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逝世,享年68歲。

段晴是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她畢生致力於中古伊朗語、梵語、巴利語、犍陀羅語等相關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嚴謹求新,孜孜育人,在印度學、佛教學、絲綢之路文獻和梵文貝葉經等研究領域成就卓著,享譽國際學界。

今天清晨的八寶山,春雨無聲

師生一同送別段晴教授

這位畢生投身於

中古伊朗語、梵語、巴利語、犍陀羅語

及東方文明的學者

斯人去矣,流芳不歇

01.來不及赴約

古老的石窟還等著這位學者再來叩訪,那個滿眼都是熱愛的段晴,卻來不及再赴約。

2021年6月,新疆的天氣已有些熾熱,段晴正與幾位同事、學生在吐峪溝石窟考察。以往,身體素質極佳的段晴爬山總是第一個到山頂,在高處得意地給學生打氣:“誰先爬上來,就給誰好吃的。”這一次,她本躍躍欲試,卻被知曉她身體狀況的弟子們勸住。

段晴在山下久久地遙望石窟,望著年輕人們向上爬去的身影,“眼神裏滿是熱愛、不舍”,幾位陪同在山下等候的學生回憶到。來過新疆許多次,熾熱的太陽照著熾熱的沙土,她自己亦如是熾熱。

段晴不喜歡“從書本到書本”的學問,她總是喜愛邀約學術好友、年輕學生們一同四處考察,離大地上的鮮活文明更近一些,置身於曆史現場。這次出行,段晴給微信群起名“六月西域記”。

隨後一行人轉到當地一處村落,和維吾爾族老鄉們攀談起來,聊起生活,聊起當地的舞蹈,段晴身姿一轉,開始翩然起舞,當地婦女們也加入其中。一支舞罷,一旁的老鄉們數次挽留,請她繼續跳下去。有“時不我與”的感懷,也依舊是盡興而為。半年多過去,在考察中結識的老鄉還期待著靚麗的段晴再來談笑,古老的石窟還等著這位學者再來叩訪,那個滿眼都是熱愛的段晴,卻來不及再赴約。

02.生命的好奇氣息

段晴一共會多少種語言,是一個不斷增長的數字。她像一個開疆拓土、無所畏懼的將軍,在孤絕處更向上一步,揮一揮手,豪情滿懷,一個人仿佛就抵得過萬馬千軍。

疫情期間,段晴最新的愛好是土耳其語。六十多歲,在許多人已退休的年紀,她開始學習這門新的語言,像十八歲時第一次走進北大、學習德語時一樣,好奇、熱烈、充滿活力。

有一次2019級本科生的梵語課後,得知學生董逸飛下一節要去上外國語學院拱玉書教授的蘇美爾語課,段晴便乘興一同前往學習,坐在座位上旁聽,又和老友拱玉書不時互動,一連上了幾周,還專門請董逸飛把課件發給她。

“她對各種領域都滿懷熱情與好奇,是一個特別鮮活的個體,在不同的共同體之間跳躍,不斷地豐富自我。”提起段老師,大家覺得很難用一個詞去概括,唯有“熱愛”與“好奇”。

愛跳舞,這是周圍的同事、學生都熟知的。年輕時,她曾經夢想成為舞蹈演員,現在依然關注著舞劇,還常常給學生們轉發芭蕾舞團的演出消息,像個分享自己最愛的糖的孩子。

幾乎每一個學生、同事都曾被她督促“快去健身”。參加學校運動會遊泳項目,60歲的段晴本應算作老年組,卻比青年組遊得還要快。她擅蝶泳,雙臂靈動有力地拍擊著水麵。

年輕人的愛好,段晴都會關注。課前的聊天,她細致地了解在愛心社的同學現在的公益活動;朋友圈中,給分享跳街舞視頻的同學評論“太帥了”。

她在藝術中釋放至情至性。她關心話劇,得知梵巴語專業的19級本科生張琳參加了學校的劇星大賽,她熱心地出謀劃策,還把剛剛翻譯出來的《善財譬喻》交給她,和她討論如何改編成劇本。她也主動做一個“演員”,2019年北大一二·九合唱比賽中外國語學院歌曲宣傳片裏,段晴扮演了一位革命烈士子女的角色。

每次登山入寺、考察古跡,她都帶上學生,邀請哲學、曆史、藝術等各個方向的學術友人、同事,一大群人熱熱鬧鬧去攀登,在自然間,乘興雜談。

“這條路你就慢慢走,走著走著就會發現的。”

梵巴語專業的19級本科生麽醒辰剛入學時,曾找段晴老師坦言自己對於專業意義的困惑,得到了她這樣的回複;半程本科時光過去,她按此教導,踏實地走自己的路,咂摸出了這句話的味道。“生命不應被既定的‘意義’限製,而是充滿可能性的。我的世界被打開了。”

隻是恰好,段晴最為熱愛的,是學術。她以驚人的飽滿的生命力投入到學術研究中去,學習語言、翻譯文獻、釋讀典籍、組織調研,她像一個開疆拓土、無所畏懼的將軍,在孤絕處更向上一步,揮一揮手,豪情滿懷,一個人仿佛就抵得過萬馬千軍。難考的文字、難懂的文獻,在她筆下被還原成鮮活的敘事,段晴力圖複原的是散失在歲月中的燦爛文明。

2018年,段晴在課堂上為學生講授對於闐氍毹的釋讀,結合文獻重構了古代於闐國人祭祈雨的儀典。

“終於到了祠祭河龍的日子。那一天,河岸上站滿了來自於闐國的貴族和百姓,為了目睹薩波梅裏入河變為龍,實際上是為了目睹薩波梅裏慷慨捐軀。鼓樂奏響,那應是儀式的組成部分。薩波梅裏換上白色的衣衫,絁紬為質。他從牧師手中接過‘蘇摩’,一飲而盡。然後與國王辭訣,敬謝國人。他翻身上馬,縱馬向河中奔去。初時河水沒有淹沒他,濟乎中流。但梅裏決意赴死,於是再次麾鞭,從馬上滾入水中,從此沉入水中。後來,白馬浮出,那是因為,白馬的身上綁了鼓,而鼓是有浮力的。白馬活了下來。”

言至高潮,段晴在講台上哽咽。她對逝去的文明與人的深摯體會與關懷,她的細膩心腸與人文精神,都凝結成一滴琥珀般的淚,封存愛與美的一瞬。

2020年夏天,段晴與學生們在泉州開展暑期社會實踐

擁抱新鮮的未知,擁抱美麗的生命,段晴用光陰磨不滅的年輕與熱忱,在所到之處,播種一個又一個春天。

2020年夏天,得知19級本科生要進行暑期社會實踐,段晴借這個機會,主動參與了進來,和他們一起規劃路線,選定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和重要的木雕遺存地,又親自聯係了泉州的文化遺產中心、當地的學術好友,為年輕人們把四天的行程安排得充實。白天,她帶著學生訪古稽昔、暢談學理;傍晚,她神秘地將大家領去小茶館,喝著茶聽南琵琶,談天說地,月亮的清輝照進來,鬥室裏一片清朗。

03.溫柔筋骨

段晴活得像一座橋,一種柔軟而有力量的東西傳遞給後學,當今天的年輕人踏入這條罕有人至的河流,彼岸不再迢迢。

“梵語不是那麽好學的,要刻苦。”段晴喜歡早早到課堂,和本科生們聊天談心,嚴肅後,又一轉為活潑的調侃,“可是你們這麽年輕,又非得把你們按在這兒讀這麽難的語言。”

即便享譽學界,段晴一輩子都站在最基礎的語言課課堂上,從第一聲的發音、最基礎的語法起,快樂地帶領著年輕人們走入語言與文明的世界。梵語的變格變位難記,段晴教讀時聲音洪亮、抑揚頓挫。她的聲音像有魔力一樣,把複雜的變格表刻進剛入門學生們的腦海,“聽了就記得牢牢的”。

段晴老師在課堂上

段晴愛誇人,用最誇張的詞匯誇人。她誇大一剛入學時教室裏的孩子們:“你們都很美麗好看!”學生尚未來得及欣喜,她又話鋒一轉:“但慢慢北大的食堂會把你們養胖了,所以一定要努力鍛煉啊!”給學生敲一敲“居安思危”的鍾,像極了慈愛又不失嚴格的母親。

“年輕人就該這樣!”實踐活動中,麽醒辰曾當著許多梵語學界前輩的麵主動唱了幾句梵語,而後頓覺羞慚,段晴直接鼓勵她。她支持學生們去探索、奮鬥、表達,她是一個極其開朗的人,也希望學生們能充滿勇氣與快樂地向前走。

北大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範晶晶師從段晴老師,從事梵文及佛教的相關研究。麵對繁瑣的學術工作,範晶晶有時壓力不自覺地露在了眉頭。她自己還未意識到,段老師卻先發覺了:“你別發愁,這有啥,看我的!”每次段老師親自出馬,再瑣碎的事務也能被一點一點漂亮地完成。

多種語言文書的釋讀工作,段晴會手把手地教剛入門的弟子。一次,有幾件回鶻語與梵語雙語敦煌文書需要釋讀,段晴從識字開始教範晶晶辨認文書上的婆羅謎字體,講解回鶻語的語法。接下來就是布置閱讀教材中資料的“家庭作業”,再檢查“作業”並講解。新的領域被一步步拆解,哪怕前路有浮雲重重、白霧茫茫,被段老師握著手向前,就沒什麽可怕。

“一路照拂”,許多學生這樣感念段晴,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深深依戀著他們最愛的段老師。“我一直把老師當親人的。”段晴的碩士生袁勇如是概括自己與老師之間的感情。

帶著學生,段晴在新疆、敦煌等很多地方留下了足跡。她的計劃表很長,策劃著要帶本科生去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甘肅炳靈寺石窟,甚至泰國,讓他們接觸所學的領域與廣闊的世界,找到自己的學術生發點或興趣。

2020年1月,段晴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占碑考察實踐

2021年6月,照於伯孜克裏克石窟

段晴主持巴利佛典漢譯項目,總邀請本科生參與,這在學術界並不多見。為了保證譯文的質量,本科生做出的成果後期往往需要一遍遍地修改、補正,十分繁複。她卻數十年一直堅持這樣做。她明白,梵巴語不是現代實用的語言,這個專業對口的工作隻能是做學術,本科學生如果有了不同的興趣和選擇,她熱情地尊重鼓勵。

“但既然學了梵語、巴利語一場,要給學生們留點紀念,當他們老了的時候,還能夠想到‘我當年學過巴利語,翻譯過文獻,還被印成了鉛字。’”

她寧願自己和團隊承擔更繁重的任務,也要給本科生充足的機會與信任,哪怕僅僅是“留個念想”。

2019年12月,段晴在做一場講座前的準備

2019年,剛入學的梵巴語專業本科生們被段晴邀請著參加“小河流域文明新發現”前沿學術研討會見見世麵。看到本科生們迷茫的眼神,段晴在會議中途,為他們耐心地解釋學者們發言的內容。

也正是在學術研討會上,段晴也有“分明”的一麵,對於自己明確反對的觀點,她會直陳“stop,我不同意。”

2019年北京論壇發言

“沒有新東西,就不要寫。”段晴的溫柔有其筋骨——在學術上,她向來要求涇渭分明,甚至是頗為嚴厲。許多學生都謹記著這九個字。

“我被段老師摔過論文。”曾跟隨段晴攻讀碩博學位、現任北大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的葉少勇每回憶起交博士論文初稿的情景,就會提醒自己一遍:每一個語句表達、每一個論述的旁支細節都不能放過。摔過的論文重經修改後,段晴欣然笑了。在論文的呈現能夠上一個台階的關口,她用最嚴厲的方式,督促學生提著這口氣。葉少勇之後做研究,稍覺自己有怠惰時,就會想起段老師的聲音:“不可以,這是學術。”

2021年5月碩士生答辯,照於外院新樓

一個人的不畏難、耐心與嚴謹化作了一群人的信念,世界上再也沒有難越之山、難渡之水。

她錨定了自己的信念就絕不放鬆,再難再苦也不發怵。段晴活得像一座橋,自橋上渡河而過的人很多很多,橋始終都默默的,從不說一聲辛苦。一種柔軟而有力量的東西傳遞給後學,當今天的年輕人踏入這條罕有人至的河流,彼岸不再迢迢。

04.“冷門不冷,絕學未絕”

作為季羨林先生的弟子,段晴不僅繼承了季先生的學術脈絡,也秉承著季先生對學科的重視——段晴像一位專注的棋手,用畢生心血、於靜思中排布下學科的棋局。

“一旦有了材料交到她手裏,嘩嘩地就像火山爆發一樣,全部噴射出來。” 她的學弟、同事與摯友,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教授榮新江這樣形容精通多種冷門語言文字的段晴在學術上的爆發力。

1971年,十八歲的段晴考進北大,在西語係德語專業開始了新的旅程。1978年,她考入北大東語係,跟隨季羨林先生、蔣忠新先生學習梵文與巴利文,攻讀印度學碩士學位。梵文的格數變化複雜,最為艱深,卻是研究印度學最重要的語言之一。為了學好梵文,段晴在未名湖畔背誦梵文變格表,日複一日,不敢稍有懈怠。湖邊的陰與晴、花與草,見證了她從懵懂的學生一點點成長。碩士畢業後,段晴遠赴異國,在德國漢堡大學師從R. E. Emmerick教授主修伊朗學,鑽研於闐文。

這些不再被使用的“死語言”,記載著文明的秘密,於曆史的塵土中被深深掩藏,需要無比深厚的積澱與巨大的努力,才能窺知其一二。

而段晴卻在不斷地打開新世界,旁人看不懂的“天書”,對她來說就像相識多年的密友,她能聽懂這位“老朋友”的話,再將這些話告之於眾人。榮新江打了個比方:“科技上,別人造不出來的芯片,我們能造,很了不起;‘冷門絕學’方麵,別人讀不懂的文獻,我們能讀,這和科技上的領先是一樣的道理。”

段晴的研究範圍橫跨印度學和伊朗學兩大東方學的重要分支,又精通這兩大分支中最艱澀的語言梵文和於闐文,堪稱國內乃至國際學術界的頂尖大家。回到北大任教後,段晴一方麵在印度、伊朗這方麵延續了季羨林先生的學脈,又對西域文明給予了高度的關注,許多新的文書與材料,被解讀出來。

在一個小眾、晦澀、深奧的領域耕耘多年、成果斐然,榮新江將段晴稱為“國寶”,這樣的大師代表著北大和中國東方學研究的頂峰,引領著學界的前沿。

年輕時的段晴與季羨林先生

作為季羨林先生的弟子,段晴不僅繼承了季先生的學術脈絡,也秉承著季先生對學科的重視——段晴像一位專注的棋手,用畢生心血、於靜思中排布下學科的棋局。

段晴的重要論文幾乎都有對應的英文文章發表,這是季先生留下的傳統。因為英語是中亞學界的公共語言,國外研究伊朗和印度的學者未必能讀懂漢語,要想交流溝通、被國際學界了解並認可,就必須用英文發表。

北大梵巴語專業每四年招生一次,甚至曾隔七八年才招一屆學生,但這個小小的專業,卻一直穩穩地發展,形成愈發緊密的學術共同體,成果豐碩。

一方“冷門絕學”天地,一團熱忱薪火延續。段晴在其中旋轉,以她自身的源源迸發,以她冷靜思考下對後學的導引。

一顆棋關係到整個棋局,建設好西域古代語言這一學群,每走一步要提前考慮好未來的局麵。對於碩博學生,在關鍵的節點與方向,段晴嚴厲提點,而後任其自由探索。教研室每位老師都接續了她的部分研究方向:薩爾吉老師擅長梵文和藏文、葉少勇老師偏重梵文寫本和佛教哲學、範晶晶老師更多地研究巴利語佛典與西域文書,這些學者逐漸成長為學科的中堅力量,賡續著解讀文明的薪火。更進一步,則是東方學的脈脈相承,2021年,段晴帶領的東方語言文化教師團隊獲評“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81位教師在各自領域沉潛、交輝,這支力量,正援引出中國東方學研究噴薄的未來。

2021年2月,段晴參與《中部》統一校對工作

今年一月份,段晴的病情在治療後略有好轉。她頗為振奮,興致勃勃地規劃著接下來的研究計劃。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王邦維是段晴的師兄、同事,他將段晴的這股子勁兒概括為“拚命”,這個翩然輕舞的身軀,拚命地想要擔好一個學科發展的重任。

“冷門不冷,絕學未絕”,榮新江為段晴撰文紀念時這樣總結。如果說冷門絕學是漫漫冬夜中的遙遠之路,令許多人望而生畏,那段晴就像一點星火,最初隻是細微的光,但慢慢壯大、蔓延,溫暖、明亮,春天的跫音仿佛也臨近了。

05.寂靜不曾降臨

五十載歲月流水般瀉出,段晴的青春、中年與老年,都在這盈盈湖水旁度過,又鋪向無限的大地世界。風過水麵無痕,但段晴用生命的氣息,刻下了深深的一筆。

今年初春,梵巴語專業的本科學生們在未名湖畔散步,偶遇了同專業的老師用輪椅推著段晴老師,相比上次相見,她消瘦許多。一見到他們,段晴老師用往常一般熱情飽滿的語調打招呼:“你們怎麽在這裏?”

段晴上學期原本想為本科生們開一門“絲綢之路文化交流史”課程,臨時取消了,大家看到她還在朋友圈分享參觀博物館、閱讀新書的日程,原以為不過是暫時的休息。

把豐盈的生活狀態延續到最後,段晴就是有這般的生命力。

年輕時,段晴在未名湖畔勤懇地背誦梵語變格表,後來,沿著湖岸與學術好友、師生後學散步交談,再後來開朗著鼓勵年輕人“你們現在有什麽想不開的,就去湖邊走走”。五十載歲月流水般瀉出,段晴的青春、中年與老年,都在這盈盈湖水旁度過,又鋪向無限的大地世界。風過水麵無痕,但段晴用生命的氣息,刻下了深深的一筆。

與她有過交往的人,念及那些一路照拂的故事,總是猝爾動容。轉而,他們又平和了起來:“段老師一定不希望看到我們哭哭啼啼,她肯定會說:‘多大點事兒呀!’”

最快樂、精彩、豐盈的段晴,連學生皺一下眉頭都能敏銳察覺的段老師,將最寶貴的精力全心交與文明學術的段晴,她這一生結成的,不僅是離別時哀慟的淚、苦澀的詩,更是一曲和聲交錯悠揚的歌兒、一支雅致盡興的舞、一部無妨命名為永恒的書卷。

這兩日上課,翻開手邊的《波你尼語法入門》,19級本科生廖德隆看到這本段晴老師編寫的教材上的行行文字,又想起課前段老師笑著問“你讀了多少書”,他想把這門語言更勤勉認真地學好,把生活過得再充實些。

張琳一遍遍回看躺在電腦裏的《善財譬喻》和改編了一半的劇本,仿佛又看見段老師聊起話劇時興奮又期待的神情,下屆劇星,劇本或將走向聚光燈下。

哀悼過後,範晶晶覺得,段老師的光仍如常照亮著前行的方向,她在朋友圈悼念詞的結尾,落於力量。

三月春光正好,段晴本是花團錦簇間最熱鬧的一瞥。她走了,春天似乎驀地寂靜下來。但側耳細聽,她帶來的生機仍然流轉。我們用此刻的無邊靜默,作別這抹動人的靈魂。

生平簡介:

段晴教授祖籍山西,1953年5月生於北京。1971-1974年就讀於北京大學西語係德語專業,1978-1982年師從季羨林先生、蔣忠新先生專攻印度學,獲得碩士學位。後赴德國漢堡大學師從R. E. Emmerick教授主修伊朗學,1986年獲得博士學位。

1987年段晴教授學成歸國,在北京大學任教,講授梵語、巴利語、犍陀羅語、中古伊朗語等語言及相關文獻課程,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為培養冷門絕學領域的優秀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2018年,段晴教授帶領梵巴語教學團隊獲評北京大學優秀教學團隊。2022年1月,她領銜的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東方語言文化教師團隊”獲評“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段晴教授傳承季羨林先生、金克木先生建立的學科傳統,為我國東方學科的發展殫精竭慮,鞠躬盡瘁。她主持建立了北京大學梵文貝葉經與佛教文獻研究所,對西藏梵文貝葉經和新疆出土梵語、胡語文獻展開研究,整理校勘出多部久已失傳的佛典文本,研究成果匯集為叢書出版。段晴教授帶領團隊與泰國法身寺法勝大學合作開展“北大-法勝巴利佛典漢譯項目”,多次帶領師生赴泰國合作譯經,啟動了我國的巴利三藏漢譯事業,目前已翻譯並出版《長部》(2012)和《中部》(2021)。段晴教授還主持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新疆絲路南道所遺存非漢語文書釋讀與研究”,以及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專項學術團隊項目“敦煌藏經洞及和田地區出土於闐語文書釋讀與研究”等,帶領團隊整理我國多家博物館收藏的西域文書,取得豐碩成果,在國際刊物上大量刊文,在該領域發出了中國學者的聲音。

段晴教授數十年來筆耕不輟,撰有《波你尼語法入門》(2001)、《於闐·佛教·古卷》(2013)、《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西域文書·於闐語卷(一)》(2015)、《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藏佉盧文尺牘》(2016)、《於闐語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2019)、《神話與儀式:破解古代於闐氍毹上的文明密碼》(2022)等多部專著,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百餘篇,填補了東方學研究領域的多項空白,代表了該領域的國際前沿水準。研究成果多次榮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人文社科類)二等獎。2021年10月,伊朗駐華使館特向段晴教授頒獎,以表彰她在中國伊朗學研究領域做出的卓越貢獻。

段晴教授一生熱愛祖國,始終牢記立德樹人使命,為北京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與發展貢獻了畢生精力。段晴教授的逝世是北京大學的重大損失,也是中國學術界的重大損失。段晴教授雖然離開了我們,但卻留下了無盡的學術財富和精神財富。我們將化悲痛為力量,不斷精進前行,為中國外語學科的繁榮與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沉痛悼念段晴老師,段晴老師千古!

記者手記:

2019年,段老師的專著《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藏佉盧文尺牘》獲得北京市第15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我和記者團的孫治宇同學一起去采訪老師。走進靜園的院子,小樓中藏著別一方天地。段老師一頭銀發,美麗優雅。談起心愛的尺牘,仿佛徐徐鋪開一幅畫卷,沉睡的故事緩緩蘇醒,段老師用動聽的語調,引著我們去領略耶婆聚落中多彩的市民生活、探尋精絕國人薩迦牟雲和妙可的愛情故事……溫柔又直爽、厚重又輕盈,是我對老師最初的印象。

段老師是一位耕耘“冷門絕學”的大學者,勇敢而智慧的段老師,在這個小眾領域做出了巨大成績,讓曆史的空白處被充實,讓文明的深幽處閃閃發光。段老師離開後,與其他老師、同學交流,我無數次被深深打動。段老師像一棵開花的樹,根紮得深深的、很堅定,花又開得熱熱鬧鬧、爛漫明亮。這棵樹是不會老的,一棵樹撐起了一整片明媚的春光,芳菲永在。

印度詩歌裏,雲可以是信使,轉達遠方的情思。今天的天空層雲密布,真希望這凝著雨水的雲,也能寄去人間無盡的遙思。

——吳星潼

所有跟帖: 

1971年,18歲,考進北大??? 哪個北大? -Timberwolf- 給 Timberwolf 發送悄悄話 Timberwolf 的博客首頁 (108 bytes) () 04/20/2022 postreply 18:12:5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