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手機信號之喻。

本帖於 2021-11-30 09:36:33 時間, 由普通用戶 Dayoufan 編輯

首先,任何比喻都是有缺漏的。僅就這個比喻本身而言,手機信號雖肉眼不可見,但用手機的文盲也知道(“山裏沒信號”,信號強,信號弱;信號幹擾;輻射等)手機信號是實實在在的物理存在,需要硬件,需要能量(比如5G基站耗電量巨大)。所以,對現代人來說,手機信號就是肉眼看不見的有,“無處不在”,空的屬性不明顯。

這個比喻也說明當代講禪思,與佛陀當年悟道時大家對世界的知覺不同,當時的一些講法有些已經過時,有些沒有(如:夢幻泡影)。

性與覺,仍然是我理解禪宗思維最感困惑的節點。孔兄講過,性在用,性不可見,性是感知,空是性的一個屬性。我們日常講感性,知性,理性。那麽可不可以說,感知(包括意識)是一種性。感知是神經係統的功能(“用”),意識也不可見(“你心在何處?我與你安”;當代神經心理學家靠血流或其它生理信號來推測不可見的意識活動)。

但是,在現代常識或科學家的思維裏,感知的結構基礎(“體”)是神經係統,不是空。顯然,禪宗裏的空是別有所指。

(因為有事兒,前麵的意思還沒表達完整,接著寫幾句)個體神經係統當然是相,因緣和合而成,因緣散去而不再。相變而空體恒在。空中有不可見的性和可見的作為總體的相(“無遠弗屆的宇宙”)。後者相對比較好理解,比如即使宇宙大爆炸前還是必須有XX存在,不然怎麽能爆炸呢。空中為什麽必須有性呢?連帶著的,空這個概念是必需的嗎?還是說這個概念是為解說這個恒變而不滅的宇宙而造出的方便能指?對於我來說,這些是要參透的。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